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生觉得物理课程枯燥无味,难以理解,因此也就害怕物理或者对物理失去了兴趣。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物理课程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改变教学模式的途径。如果我们能很好地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热情,而浓厚的兴趣能激励人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一、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在学完初二内容《大气压强》后,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问题一出,学生就议论开了,通过了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总结出了以下现象:
(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
(2)药瓶要吊在高处。
(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会倒流。
(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
对他们的发现,我作了高度评价,并对此原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受我的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共同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进行组际交流,随着讨论甚至争论的不断展开,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的疑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每个人都争着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整堂课就在学生讨论、探讨中进行着,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并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成很枯燥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但如果兴趣没有发展成为稳定的求知欲,学生就不可能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产生理智感。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内容由于编排多在九十年代中期,近些年科技更新日新月异,原有的部分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原有教材在课堂上所获取的一些知识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认为物理学习枯燥无趣,脱离现实生活。而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又可以很容易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媒体信息,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因势利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时代感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人造地球卫星》这一节的学习中,课前可先让学生进行网络搜索,获得有关卫星的历史、卫星家族、载人航天、宇宙探测器、航天飞机、空间站等大量信息。他们原先对于这些知识仅是一知半解。带着诸多好奇和疑问,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能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學习《机械波》时,地震波往往是很多教师向学生介绍的,如果仅靠教材中的文字资料和少量的图片,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不妨在课前多做些准备,通过影音材料、互联网信息等将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波的形成过程,以及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影片或电脑模拟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影片,观察地震波传到地表引起建筑物的振动情况,从而知道地震发生过程中同时产生横波和纵波,以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面,进而引出下一节《波速》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既迫使教师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又让知识内容呈现开放性,学生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刺激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
在学习初二《摩擦力》内容时,我首先请一个同学从一个小口罐里试着用筷子夹出一乒乓球,当这位同学急得满头大汗也夹不出来时,其他同学在下面都跃跃欲试。趁势,我让两位同学先后“上场表演”,结果还是一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在此插播一段《猫和老鼠》里的经典片段:猫被老鼠减去了脚指甲,结果在光滑的冰面上连站都站不稳。)顺理成章地引入本堂课的课题《摩擦力》。
人的思维最活跃是在新的有趣的问题亟待解决之时。笔者把知识和生活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新一轮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并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使学生的探究达到最佳状态。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究性活动中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把探究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社会事件延伸,并把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内动力。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探究的欲望,也就有了探究的动力,而教师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这种探究动力长久地保持下去。
四、改变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的平台
构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别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教学内容用光盘、网络检索,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并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交流中,开展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探究、发现,以达到构建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如在《机械波》这一章节教学时,传统教学对机械波定义的得出和其传播实质的揭示,一般采用单纯讲授的方法,间或穿插如绳波、真空罩中电铃等演示实验,学生只能从老师所做的实验的现象和讲解中去体会。而由于实验条件、教学空间的限制,往往有部分学生无法准确地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在讲解机械波的传播实质这一重要环节时,要讲透实并不容易。如果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实验仪器产生各种各样的机械波,在感知的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理论分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各种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并从中获得学习上的独立和探究中的成功感,丰富学生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得到体认。
一、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探究的乐趣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细致入微地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引入“生活世界”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而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问题能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在学完初二内容《大气压强》后,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先提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打吊针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问题一出,学生就议论开了,通过了几分钟的讨论、归纳,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总结出了以下现象:
(1)输液瓶口插了两根管子。
(2)药瓶要吊在高处。
(3)输液瓶如果挂得太低,或输液瓶里没有了药液,血会倒流。
(4)药瓶中的药液是匀速滴注的。
对他们的发现,我作了高度评价,并对此原因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可能是受我的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很高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共同拿出一个最佳的答案,然后进行组际交流,随着讨论甚至争论的不断展开,他们很快就解决了一个个的疑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每个人都争着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整堂课就在学生讨论、探讨中进行着,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并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成很枯燥的事情而难以维持。但如果兴趣没有发展成为稳定的求知欲,学生就不可能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产生理智感。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内容由于编排多在九十年代中期,近些年科技更新日新月异,原有的部分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原有教材在课堂上所获取的一些知识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认为物理学习枯燥无趣,脱离现实生活。而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又可以很容易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媒体信息,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因势利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时代感融入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人造地球卫星》这一节的学习中,课前可先让学生进行网络搜索,获得有关卫星的历史、卫星家族、载人航天、宇宙探测器、航天飞机、空间站等大量信息。他们原先对于这些知识仅是一知半解。带着诸多好奇和疑问,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能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學习《机械波》时,地震波往往是很多教师向学生介绍的,如果仅靠教材中的文字资料和少量的图片,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不妨在课前多做些准备,通过影音材料、互联网信息等将地震的发生原因、地震波的形成过程,以及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影片或电脑模拟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影片,观察地震波传到地表引起建筑物的振动情况,从而知道地震发生过程中同时产生横波和纵波,以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面,进而引出下一节《波速》的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既迫使教师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又让知识内容呈现开放性,学生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刺激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
在学习初二《摩擦力》内容时,我首先请一个同学从一个小口罐里试着用筷子夹出一乒乓球,当这位同学急得满头大汗也夹不出来时,其他同学在下面都跃跃欲试。趁势,我让两位同学先后“上场表演”,结果还是一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在此插播一段《猫和老鼠》里的经典片段:猫被老鼠减去了脚指甲,结果在光滑的冰面上连站都站不稳。)顺理成章地引入本堂课的课题《摩擦力》。
人的思维最活跃是在新的有趣的问题亟待解决之时。笔者把知识和生活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新一轮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并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使学生的探究达到最佳状态。用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究性活动中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把探究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社会事件延伸,并把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内动力。学生有了探究的兴趣,探究的欲望,也就有了探究的动力,而教师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把这种探究动力长久地保持下去。
四、改变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的平台
构建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别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教学内容用光盘、网络检索,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并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交流中,开展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探究、发现,以达到构建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如在《机械波》这一章节教学时,传统教学对机械波定义的得出和其传播实质的揭示,一般采用单纯讲授的方法,间或穿插如绳波、真空罩中电铃等演示实验,学生只能从老师所做的实验的现象和讲解中去体会。而由于实验条件、教学空间的限制,往往有部分学生无法准确地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在讲解机械波的传播实质这一重要环节时,要讲透实并不容易。如果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实验室中已有的实验仪器产生各种各样的机械波,在感知的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进行理论分析,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各种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并从中获得学习上的独立和探究中的成功感,丰富学生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得到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