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科学化、规范化要求是编研工作的性质、特点与所处位置决定的
1.1 实行规范化管理是由编研工作性质决定的。现代社会要求信息交流必须准确、简洁、适用、及时,这就要求档案编研工作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作为一项创造性的高难度脑力劳动,编研工作既需要编研人员发挥才智,更需要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程序。尤其是现在,编研工作已不再是起步阶段,社会信息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要求承担开发任务的档案编研必须不断攀登更高的台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编研工作。
1.2 实行规范化管理是由编研工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仅从“编”与“研”这两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而言,就无法忽视编研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所谓“编”就是对档案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与汇集,而“研”主要是对档案内容的研究与考证。二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编”是“研”的基础和前提,“研”是“编”的深化与加工。“编”与“研”必须实现有机结合、同步发展,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成果。那么何为“编”与“研”的有机结合与同步发展?二者间的关系如何处置才是最佳状态?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档案馆,在对这两个方面的把握上是否应有所区别?一连串的问题都有待通过规范化加以解决。除此之外,还有在编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如何处理好“长短课题”的关系、编研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最佳操作方式等需要规范化的问题。
1.3 还可从编研工作在档案工作中的位置以及同其他工作环节的关系去认识编研工作规范化的意义。在档案工作中编研属于出成果的最后阶段,同其他环节工作相比,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需要建立在其他各环节的基础之上。没有相应的制度,没有一定的规范,编研就无法同其他环节协调,就必然出现脱节,甚至会因相互之间的牵制而给整个档案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2、从基层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看规范化的必要性
从总体上讲,档案编研已经从早期那种可有可无、可松可紧的“软”指标变成了“非做不可”的硬任务。然而在肯定编研工作成绩的同时,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使我们感到档案编研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
2.1 基层编研材料质量的提高有待于规范化的实施。毋庸置疑,编研材料的数量与质量是直接体现编研工作水平的硬指标,不但关系到编研工作的整体推进,对档案工作全局亦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一部好的编研材料不仅能为利用者带来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宣传作用。反之,劣质编研作品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还会贻害无穷。
在基层档案馆(室),由于专职人员少,而且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编研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编研成果在数量上未能形成一定规模。在质量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其中尤以编研材料的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普遍存在着选题面窄、比例不合理、实用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使档案编研工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课题的选择上缺少层次,“长课题”和“短课题”胡子眉毛分不清,结果编出的成果既不具有“长课题”的深度与精度,又不具备“短课题”的较强针对性与时效性。二是在选材上不注意档案资料与其他资料的合理比例。档案编研,顾名思义应以编选档案资料为主,其他资料的选用只应作为对档案的一种补充,处于从属的地位。假如对编研材料缺少科学定位,采取简单划一的“齐步走”模式,完全忽视差别,结果只能助长错误做法的滋生。档案是编研之本。编研人员与档案隔绝,如同元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谈不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像这样本末倒置地长此下去,档案编研还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吗?开发过程是档案转化为可利用信息资源的必要前提,编研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唯一工作环节。到底何为档案编研?何为高质量的档案编研材料?标准如何?所有这一切都有待于规范化的界定。三是各类材料编制的规范化程度普遍较低。一本编辑制作完毕的编研材料起码应有正规的封皮、完整的目录和编辑说明,同时还应注明出处以备利用者进一步查阅:然而现实档案管理中很难见到全部合格的,
2.2 编研工作因缺少规范化指导而造成不必要的被动。一是在制定编研计划时缺少科学的依据和标准。一些基层档案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数量的倾向,满足于每年完成了多少种、多少万字,在“研”上却很少下工夫。如此这般,编研工作尽管也做得很紧张,干得很辛苦,“成果”不少、“本本”也很厚,但却避免不了因效果不佳而落得坐“冷板凳”的下场。
二是对编前调查缺乏足够的重视。编前调查应包括社会需求、馆藏档案、档案基础管理水平这三项内容,缺一不可。因为编研作为一种复杂的智力型投人,本身带有较强的研究性质,编前调查走了过场,就意味着增加了现实操作过程的盲目性、随意性。这样会造成许多料想不到的恶果,或因资料的严重短缺而致使编研工作难以为继,或因缺少针对性而使编出的成果实用价值不高。长此以往,势必给工作带来被动。总之,没有相应的制度,没有一定的规范,各个工作环节便无法协调,甚至会因相互之间的牵制而给整个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编后工作缺少方法和力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编研资料印刷完毕后,或是被收入库房,坐等利用者上门:或是档案人员“近亲”传送。一切似乎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没有宣传,也很少调查利用效果,更谈不上收集反馈意见。这种方式延续了多年,可以说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惯式。要打破这一惯式,唯有通过制定规范来明确编研工作每一阶段工作任务是什么,如何操作,
3、对编研工作规范化的一孔之见
3.1 建议主管部门对具有共性的问题在较大范围内予以统一规范。
3.2 编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要从选题开始。应该强调在选题时认真考虑馆藏档案情况、社会需要、编研人员的数量和能力以及档案馆财力,强调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提倡长短结合的选题计划。
3.3 建立成果审核与效果调研制度,要重视对编研资料效果的调查,了解编研资料与社会需求的吻合程度,收集利用者的意见,并把反馈意见作为评价编研资料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和档案编研工作努力的方向。
3.4 建立编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对编研课题的实际投入与产出进行科学核定。针对难度不同的课题以及不同水平的编辑人员制定出合理的质量与数量标准。比如,可依据馆藏资料的完整程度、文字编辑的数量及难易程度、是否录入微机、人员的专业技术等级等因素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3.5 应把加大发行的宣传力度作为编研后期工作的必要项目。强调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推销编研成果,比如,可以采取登宣传启事、有针对性地召开发行会议等形式,向各方面的利用者宣传编研资料的意义和利用价值,促使编研成果的社会效益趋近最大值,并进一步转化为经济效益。
1.1 实行规范化管理是由编研工作性质决定的。现代社会要求信息交流必须准确、简洁、适用、及时,这就要求档案编研工作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作为一项创造性的高难度脑力劳动,编研工作既需要编研人员发挥才智,更需要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程序。尤其是现在,编研工作已不再是起步阶段,社会信息需求不断提高的现实要求承担开发任务的档案编研必须不断攀登更高的台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只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编研工作。
1.2 实行规范化管理是由编研工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仅从“编”与“研”这两个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而言,就无法忽视编研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所谓“编”就是对档案文献进行整理加工与汇集,而“研”主要是对档案内容的研究与考证。二者互为一体,又互相促进。“编”是“研”的基础和前提,“研”是“编”的深化与加工。“编”与“研”必须实现有机结合、同步发展,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成果。那么何为“编”与“研”的有机结合与同步发展?二者间的关系如何处置才是最佳状态?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档案馆,在对这两个方面的把握上是否应有所区别?一连串的问题都有待通过规范化加以解决。除此之外,还有在编研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如何处理好“长短课题”的关系、编研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最佳操作方式等需要规范化的问题。
1.3 还可从编研工作在档案工作中的位置以及同其他工作环节的关系去认识编研工作规范化的意义。在档案工作中编研属于出成果的最后阶段,同其他环节工作相比,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需要建立在其他各环节的基础之上。没有相应的制度,没有一定的规范,编研就无法同其他环节协调,就必然出现脱节,甚至会因相互之间的牵制而给整个档案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2、从基层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看规范化的必要性
从总体上讲,档案编研已经从早期那种可有可无、可松可紧的“软”指标变成了“非做不可”的硬任务。然而在肯定编研工作成绩的同时,当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这就使我们感到档案编研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
2.1 基层编研材料质量的提高有待于规范化的实施。毋庸置疑,编研材料的数量与质量是直接体现编研工作水平的硬指标,不但关系到编研工作的整体推进,对档案工作全局亦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一部好的编研材料不仅能为利用者带来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宣传作用。反之,劣质编研作品不但浪费了人力、物力,还会贻害无穷。
在基层档案馆(室),由于专职人员少,而且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编研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编研成果在数量上未能形成一定规模。在质量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其中尤以编研材料的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普遍存在着选题面窄、比例不合理、实用性不强等一系列问题,使档案编研工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课题的选择上缺少层次,“长课题”和“短课题”胡子眉毛分不清,结果编出的成果既不具有“长课题”的深度与精度,又不具备“短课题”的较强针对性与时效性。二是在选材上不注意档案资料与其他资料的合理比例。档案编研,顾名思义应以编选档案资料为主,其他资料的选用只应作为对档案的一种补充,处于从属的地位。假如对编研材料缺少科学定位,采取简单划一的“齐步走”模式,完全忽视差别,结果只能助长错误做法的滋生。档案是编研之本。编研人员与档案隔绝,如同元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谈不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像这样本末倒置地长此下去,档案编研还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吗?开发过程是档案转化为可利用信息资源的必要前提,编研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唯一工作环节。到底何为档案编研?何为高质量的档案编研材料?标准如何?所有这一切都有待于规范化的界定。三是各类材料编制的规范化程度普遍较低。一本编辑制作完毕的编研材料起码应有正规的封皮、完整的目录和编辑说明,同时还应注明出处以备利用者进一步查阅:然而现实档案管理中很难见到全部合格的,
2.2 编研工作因缺少规范化指导而造成不必要的被动。一是在制定编研计划时缺少科学的依据和标准。一些基层档案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数量的倾向,满足于每年完成了多少种、多少万字,在“研”上却很少下工夫。如此这般,编研工作尽管也做得很紧张,干得很辛苦,“成果”不少、“本本”也很厚,但却避免不了因效果不佳而落得坐“冷板凳”的下场。
二是对编前调查缺乏足够的重视。编前调查应包括社会需求、馆藏档案、档案基础管理水平这三项内容,缺一不可。因为编研作为一种复杂的智力型投人,本身带有较强的研究性质,编前调查走了过场,就意味着增加了现实操作过程的盲目性、随意性。这样会造成许多料想不到的恶果,或因资料的严重短缺而致使编研工作难以为继,或因缺少针对性而使编出的成果实用价值不高。长此以往,势必给工作带来被动。总之,没有相应的制度,没有一定的规范,各个工作环节便无法协调,甚至会因相互之间的牵制而给整个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编后工作缺少方法和力度。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编研资料印刷完毕后,或是被收入库房,坐等利用者上门:或是档案人员“近亲”传送。一切似乎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没有宣传,也很少调查利用效果,更谈不上收集反馈意见。这种方式延续了多年,可以说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惯式。要打破这一惯式,唯有通过制定规范来明确编研工作每一阶段工作任务是什么,如何操作,
3、对编研工作规范化的一孔之见
3.1 建议主管部门对具有共性的问题在较大范围内予以统一规范。
3.2 编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要从选题开始。应该强调在选题时认真考虑馆藏档案情况、社会需要、编研人员的数量和能力以及档案馆财力,强调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提倡长短结合的选题计划。
3.3 建立成果审核与效果调研制度,要重视对编研资料效果的调查,了解编研资料与社会需求的吻合程度,收集利用者的意见,并把反馈意见作为评价编研资料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和档案编研工作努力的方向。
3.4 建立编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对编研课题的实际投入与产出进行科学核定。针对难度不同的课题以及不同水平的编辑人员制定出合理的质量与数量标准。比如,可依据馆藏资料的完整程度、文字编辑的数量及难易程度、是否录入微机、人员的专业技术等级等因素分别制定不同的标准。
3.5 应把加大发行的宣传力度作为编研后期工作的必要项目。强调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推销编研成果,比如,可以采取登宣传启事、有针对性地召开发行会议等形式,向各方面的利用者宣传编研资料的意义和利用价值,促使编研成果的社会效益趋近最大值,并进一步转化为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