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净资产收益率是目前进行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为使用者提供有效信息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从企业实际角度出发,该指标的说明力度或许有些欠缺,本文试图从假象的“主营业务用净资产利润率”指标出发,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应用进行探讨和支持。
关键词: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业务用净资产收益率
一、净资产收益率是正指标,但是一定越高越好么?
笔者于2013年1月4日截取了摘自搜狐证券网站的数据,按照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来排名,截取了其中的前十五名上市公司。从当日数据中可以看出:
(一)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是创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新电碳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宝硕集团,它们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了1347.99%、893.48%和669。49%,但是这三家公司都被特别处理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甚至面临退市危险。
(二)排名前十五的上市公司中有10家被特别处理了,占比达到了这十五家领军净资产收益率上市企业的66.66%,仅有5家上市公司没有被特别处理。
所以,净资产收益率在对企业绩效的表达上存在问题,一味地盲从净资产收益率来对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率进行评判,是非常之危险的。
二、运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存在人为操纵该指标的现象
净资产收益率是所有的财务指标中综合性最强、最具代表性的。也正因为此,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净资产收益率的情况,在公司发行新股、配股以及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是其必须的考核指标。因此许多公司为了达到规定的要求,便想方设法进行利润操纵,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某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很好,但其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却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净收益的质量较差,其来源不稳定。
(二)金融创新环境下的其他考虑
当然,时下的金融创新环境对以上存在的情况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資等这些金融产品的出现,以及公允价值的应用,还有诸如CRO、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等这些岗位和部门的设立,现代的财务管理已经逐步在企业的权力架构和能力等级上逐渐上移,使得很多企业都会考虑投资一部分资金于相关的金融产品以及衍生金融产品上,比如一般的证券、期权、期货等等。这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如下两个方面:
1、目前,对于各种金融产品的计价,会计上都采用的是“公允价值”。
众所周知,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便一直广受诟病,甚至有人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指责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要求SEC取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因此,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在会计上计提的当期损益是不安全的,这种不安全是因为这部分收益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实现。市场在稳定运行状态下亦可接受,然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在不理想的状态下,这种非经常性的损益甚至对企业来说就是阿喀琉斯之踵,成为威胁企业生存的致命一击。
2、当前很多财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热衷于主营业务之外的金融产品投资。
当前很多管理者基于追求金融创新或是基于受托责任而粉饰理论,而大量地投资于金融产品,并且乐此不疲。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年报专题小组2011年的统计分析——《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来看,2011年度,在沪市如期披露年报的938家上市公司中,约有87%的公司获得了非经常性净收益,约三分之二的公司获得1000万元以上的非经常性净收益;约四分之一的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50%以上,12%的公司依靠非经常性损益避免了亏损。
这些数字的存在都说明了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在表达和揭示企业财务效益的状况上是有一定问题的。假如企业的非经常性收入很高,就会使得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也相对走高,但是这种“高”不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带来的,企业不具有持久发展的潜力。
三、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补充考虑
(一)分子的净利润中,要扣除掉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损益
因为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部分损益有可能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加入当期损益,事实上还没有实现,所以直接在期末将其结存在净利润里面是不妥的。同时,公允价值的剧烈变动也会深深地伤害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分母中对应地,把投资于主营业务活动以外其他活动的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中予以扣除
具体的办法有待进一步讨论,笔者在这里提出一种方法供参考:因为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债务资金,另一方面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但是在进行诸如非主营业务投资,如金融产品投资时,无法分清具体用的是债权人的资金,还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而现在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母是从资产负债的“所有者权益”这一栏直接拿来,所以,这里分母的数字确定问题相对棘手。理论上,应该可以按照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作为一个比例来计算修正后的分母,即主营业务用净资产。
1、主营业务用净资产=股东权益-非主营业务投资*(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负债)=股东权益-非主营业务投资/权益乘数
2、主营业务用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主营业务用净资产
修正以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指标仍然具有杜邦分析体系的优点,能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等财务策略,能反映主营业务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度等经营策略,同时也能基于目前对净资产收益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避。
参考文献:
[1]王萍,刘洪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
[2]刘建位.综合净资产收益率[N].中国证券报,2011.7.7,A04
[3]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年报专题小组.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Z].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2012
关键词:净资产收益率 主营业务用净资产收益率
一、净资产收益率是正指标,但是一定越高越好么?
笔者于2013年1月4日截取了摘自搜狐证券网站的数据,按照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来排名,截取了其中的前十五名上市公司。从当日数据中可以看出:
(一)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是创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新电碳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宝硕集团,它们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了1347.99%、893.48%和669。49%,但是这三家公司都被特别处理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甚至面临退市危险。
(二)排名前十五的上市公司中有10家被特别处理了,占比达到了这十五家领军净资产收益率上市企业的66.66%,仅有5家上市公司没有被特别处理。
所以,净资产收益率在对企业绩效的表达上存在问题,一味地盲从净资产收益率来对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率进行评判,是非常之危险的。
二、运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存在人为操纵该指标的现象
净资产收益率是所有的财务指标中综合性最强、最具代表性的。也正因为此,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净资产收益率的情况,在公司发行新股、配股以及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是其必须的考核指标。因此许多公司为了达到规定的要求,便想方设法进行利润操纵,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某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很好,但其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却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净收益的质量较差,其来源不稳定。
(二)金融创新环境下的其他考虑
当然,时下的金融创新环境对以上存在的情况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資等这些金融产品的出现,以及公允价值的应用,还有诸如CRO、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等这些岗位和部门的设立,现代的财务管理已经逐步在企业的权力架构和能力等级上逐渐上移,使得很多企业都会考虑投资一部分资金于相关的金融产品以及衍生金融产品上,比如一般的证券、期权、期货等等。这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如下两个方面:
1、目前,对于各种金融产品的计价,会计上都采用的是“公允价值”。
众所周知,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公允价值便一直广受诟病,甚至有人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指责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要求SEC取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因此,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在会计上计提的当期损益是不安全的,这种不安全是因为这部分收益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实现。市场在稳定运行状态下亦可接受,然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在不理想的状态下,这种非经常性的损益甚至对企业来说就是阿喀琉斯之踵,成为威胁企业生存的致命一击。
2、当前很多财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热衷于主营业务之外的金融产品投资。
当前很多管理者基于追求金融创新或是基于受托责任而粉饰理论,而大量地投资于金融产品,并且乐此不疲。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年报专题小组2011年的统计分析——《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来看,2011年度,在沪市如期披露年报的938家上市公司中,约有87%的公司获得了非经常性净收益,约三分之二的公司获得1000万元以上的非经常性净收益;约四分之一的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50%以上,12%的公司依靠非经常性损益避免了亏损。
这些数字的存在都说明了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在表达和揭示企业财务效益的状况上是有一定问题的。假如企业的非经常性收入很高,就会使得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也相对走高,但是这种“高”不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带来的,企业不具有持久发展的潜力。
三、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补充考虑
(一)分子的净利润中,要扣除掉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损益
因为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部分损益有可能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加入当期损益,事实上还没有实现,所以直接在期末将其结存在净利润里面是不妥的。同时,公允价值的剧烈变动也会深深地伤害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分母中对应地,把投资于主营业务活动以外其他活动的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中予以扣除
具体的办法有待进一步讨论,笔者在这里提出一种方法供参考:因为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债务资金,另一方面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但是在进行诸如非主营业务投资,如金融产品投资时,无法分清具体用的是债权人的资金,还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而现在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母是从资产负债的“所有者权益”这一栏直接拿来,所以,这里分母的数字确定问题相对棘手。理论上,应该可以按照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作为一个比例来计算修正后的分母,即主营业务用净资产。
1、主营业务用净资产=股东权益-非主营业务投资*(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负债)=股东权益-非主营业务投资/权益乘数
2、主营业务用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主营业务用净资产
修正以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指标仍然具有杜邦分析体系的优点,能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等财务策略,能反映主营业务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度等经营策略,同时也能基于目前对净资产收益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避。
参考文献:
[1]王萍,刘洪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
[2]刘建位.综合净资产收益率[N].中国证券报,2011.7.7,A04
[3]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年报专题小组.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Z].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