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体系严密的文学理论著作,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对此评论说:“体大而虑周。”道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也直接地影响到刘勰的思想和理论创作。从道家思想影响文学思维方式的角度看,中国的文学往往融入道家的哲学命题。《周易》卦象和“立象以尽意”的哲学思维方式本身就是象征性的,这种象征性的思维方式及“意象”理论影响了刘勰文学理论的“意象”观。刘勰将这一哲学概念其引入文学的范畴。
【关键词】《文心雕龙》;道家思维方式;意象;文学
1 道家的象征思维——“意”和“象”及“意象”
1.1 “象”是“意”的表征方式
道家思想作为形而上的哲学思想,提出了“道”这一最核心的哲学命题,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将“道”作为其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支撑点。在老子看来,道是虚无的,是不可言说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1]道作为最高的形而上的哲学范畴如何去理解和把握?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2]绝对抽象的道是无法表达无法把握的,它只是作为一个概念存在着,但是道却又不是不可知的,因为道中有“象”。“象”就是道的形象化的外在表现,道是无形的,而把无形附于有形的象上,道即可被认识。从老子对于道和象的阐释上,可以看到道家的这种思维方式,即喻性化的象征思维。而老子这里的“象”也不是具体有形的,它是有形的万物的总称。
道是最高的本体,万物的本源,是自然宇宙演变运行的规律,那么有形的万物的消长、运动、变化就是无形的道的呈现方式。老子认为道是虚无缥缈的,而道又能通过象的呈现来把握。这种哲学上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和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维方式表现在文学上就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3] “意”,是内心生发的思想、意念、情感;象,是借以表达内心意念的能感知到的载体,《易传》云:“《易》者,象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可能不是具象的,而应该是易感知到的。而这里的“象”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象,还应该是道的呈现载体。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认识到通过“立象以尽意”,这成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的思维和方法。刘勰在追溯文章起源时说:“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为先。”(《原道》)文章与天地并生,四极两仪既生,所以才有“象”,“文”实际上就是“象”,最早的文章当为《易经》的卦象。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4]八卦也就是天地之象的表意符号。将天地宇宙、自然万物用卦象来把握理解,这观物取象的过程具有主观精神意志的内涵。观物取象就是创造《易》象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主观心志与天地相统一的思维方式。
1.2 “意象”对“意”和“象”内涵的融合
首先将意和象融合一起而用的是王充,“夫画布为熊、糜之象,名布为候,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这里的象是具体的形象化的物,“意象”是被赋予了一种特殊内涵的象征之物,象与观念中的意义有一种固定化的表达,观其物而知其意。意与象结合一起使用,也促就了象与其所象征的意念的融合。王充又提出了“立意于象”, “立意于象”是对“立象以尽意”的继承延伸。只说象,意义范围上就有太大的不确指性,如道之象、八卦《易》象,熊糜之象等。意象的象征方式从形而上的哲学思维转向了普遍的生命体验,更贴近于心与物的交融,所以这一概念和思维方式很容易被文学借用和继承。
2 《文心雕龙》中的“意”和“象”及“意象”与道家思维的联系
2.1 意象向文学靠近
意象作为一个文学上的概念首先被刘勰引入,并将其理论化系统化,可以说刘勰是文学意象理论的开创者和成熟者。刘勰首先认为《易经》中的卦象是文章的起始,因为八卦是伏羲模仿天地万物创造的, “玄黄色杂,方圆体分”(《原道》),这是天地自然的表象,即是“文”。“形立章成”,“声发闻声”即文章源于自然外在呈现的物象,所以说《易经》卦象是文章的伊始。
而刘勰是对于文学意义上的意象是如何理解的?首先刘勰认识到文学思维不可独立运动,对物有依赖性,所以要“神与物游”(《神思》),这里的物,是作文者内心中主观化了的物的表象,与情感建立了意义上的关联,这里的“物”是象的雏形。而当情与物交融、神思要结束的时候,就要“窥意象而运斤”(《神思》),此时的意象已经不同于前面的“物”了,神思将心与物融合,这时的象与意有了更贴切的契合,应该说,象的原本的性质已经不存在了,几乎完全成了主观性的了。可是这里的“意象”依然没有外化,仍然是内在思想感情的凭借。而若最终将其外化为能感知到的象征性的主客统一的意象,则需要“辞令”。神思阶段的意象为何几乎完全成为主观性的,而经过言辞的表达外化又变成主客统一的了呢?在想象阶段之初,内心对于感情所凭借的物是有选择性的,要选择在性质上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最接近最能契合的事物,当想象的时候,要把情感赋予到所选择的物上,所以此时要尽量弱化物象的客观本然性,这时情感表达的需要。如果说把情感赋予到物像上,不如说把物象融为内在情感的一部分。当原来的物经过言辞的表达而成为象征性的意象后,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来的自身性质,正如“言不尽意”,纯主观性的情感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这时所表现出的“意”必须是以“凭附”的姿态来呈现,否则将难以琢磨。
2.2 刘勰意象观——主客观的统一
到刘勰论谜语,意象就有了一大改变。首先刘勰说谜语是“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谐讔》)“或体目文字,或图像品物。”(《谐讔》)谜语是用隐晦的词语来隐藏含意,用巧妙的譬喻来暗示事物。既然谜语不是直说其意,就要借助其他来暗示,或者是用文字符号,或是能感知到的事物。谜语从其根本上说就是用象征性的手法借象以寓意,这虽然不是受制于“言不尽意”,但是仍然是“立象以尽意”。“体目文字”、“图像品物”和隐藏的含意、暗示的事物是什么关系呢?隐藏的含意和暗示的事物是欲说而不说的意义,它有不可言说性,可以称其为“意”。对于不可言说而又不得不说的意义只有借助于一种外在的事物来表达。用以表达意义的“象”必然和所要表达的事物有相似性和契合点,同样,谜语的“意”对于“象”也有选择性。谜语用以暗示的事物和符号和文学想象中的“物”象是相同的,既然是以“象”的形态呈现,就会被赋予某种含意,这种含意带有人的主观性。但是当它在呈现的时候,它有了双重性质,即它自身的性质和它所象征的带有主观性的寓意,在此,“象”有了“被赋予”、“被借代”的属性。
谜语的“象”存在两种状态,在没有和主观的“意”结合之前是它本身的状态,它只拥有他自身的性质,当和主观的“意”结合之后,它便有了两种内涵。那么,这种“象”是否可以脱离自身的性质而只以其所映射之事的状态存在呢?这是不可以的。如果“象”舍弃自身,那么它将变成“意”的同一,就失去了它作为映射所隐含的事物的外化的“象”的意义,谜语的“象”以其自身的独立而呈现“意”,所以“象”因和“意”的相似性而被赋予主观性的意义,正是因为外化而独立,所以才能通过对这种“象”的把握来寻找隐含的“意”,“象”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意象。刘勰在《谐讔》篇讨论谜语,谜语的象征意蕴和《易经》卦象是相同的,都是借用一种符号表达无法言说的意义,是立意取象。
3 结束语
道家思想首先是哲学范畴的,它以其深奥深邃和辩证成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重要源流。道家思想对刘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被反映到《文心雕龙》的创作中,刘勰吸收道家思想的精髓阐发文学理论,把道家的哲学话语融会贯通,变成文学范畴的语言。因为“言不尽意”,所以才“立象以尽意”。“象”本是一个哲学层面的概念,《易经》卦象用符号表天地万物之理,老子用“象”呈现道的深奥玄妙,用“象”达“意”的象征的思维方式成为道家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象”与“意”结合使用后,意象有了更明显的主客统一性。刘勰将意象引入文学同样是受制于文学的“言不尽意”。文学范畴的“意象”源于道家的“意”“象”理论,文学上的“意象”象征思维方式也是和道家哲学的象征思维相统一的。刘勰把意象引入文学范畴,并将意象理论系统化,在文学理论上开创了新的视野,意象也一直被后世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创作者继承使用。
参考文献:
[1] 辛战军.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3.
[2] 辛战军.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86.
[3]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249.
[4]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256.
【关键词】《文心雕龙》;道家思维方式;意象;文学
1 道家的象征思维——“意”和“象”及“意象”
1.1 “象”是“意”的表征方式
道家思想作为形而上的哲学思想,提出了“道”这一最核心的哲学命题,道家思想创始人老子将“道”作为其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支撑点。在老子看来,道是虚无的,是不可言说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1]道作为最高的形而上的哲学范畴如何去理解和把握?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2]绝对抽象的道是无法表达无法把握的,它只是作为一个概念存在着,但是道却又不是不可知的,因为道中有“象”。“象”就是道的形象化的外在表现,道是无形的,而把无形附于有形的象上,道即可被认识。从老子对于道和象的阐释上,可以看到道家的这种思维方式,即喻性化的象征思维。而老子这里的“象”也不是具体有形的,它是有形的万物的总称。
道是最高的本体,万物的本源,是自然宇宙演变运行的规律,那么有形的万物的消长、运动、变化就是无形的道的呈现方式。老子认为道是虚无缥缈的,而道又能通过象的呈现来把握。这种哲学上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和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维方式表现在文学上就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3] “意”,是内心生发的思想、意念、情感;象,是借以表达内心意念的能感知到的载体,《易传》云:“《易》者,象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象可能不是具象的,而应该是易感知到的。而这里的“象”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象,还应该是道的呈现载体。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认识到通过“立象以尽意”,这成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的思维和方法。刘勰在追溯文章起源时说:“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为先。”(《原道》)文章与天地并生,四极两仪既生,所以才有“象”,“文”实际上就是“象”,最早的文章当为《易经》的卦象。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4]八卦也就是天地之象的表意符号。将天地宇宙、自然万物用卦象来把握理解,这观物取象的过程具有主观精神意志的内涵。观物取象就是创造《易》象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主观心志与天地相统一的思维方式。
1.2 “意象”对“意”和“象”内涵的融合
首先将意和象融合一起而用的是王充,“夫画布为熊、糜之象,名布为候,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这里的象是具体的形象化的物,“意象”是被赋予了一种特殊内涵的象征之物,象与观念中的意义有一种固定化的表达,观其物而知其意。意与象结合一起使用,也促就了象与其所象征的意念的融合。王充又提出了“立意于象”, “立意于象”是对“立象以尽意”的继承延伸。只说象,意义范围上就有太大的不确指性,如道之象、八卦《易》象,熊糜之象等。意象的象征方式从形而上的哲学思维转向了普遍的生命体验,更贴近于心与物的交融,所以这一概念和思维方式很容易被文学借用和继承。
2 《文心雕龙》中的“意”和“象”及“意象”与道家思维的联系
2.1 意象向文学靠近
意象作为一个文学上的概念首先被刘勰引入,并将其理论化系统化,可以说刘勰是文学意象理论的开创者和成熟者。刘勰首先认为《易经》中的卦象是文章的起始,因为八卦是伏羲模仿天地万物创造的, “玄黄色杂,方圆体分”(《原道》),这是天地自然的表象,即是“文”。“形立章成”,“声发闻声”即文章源于自然外在呈现的物象,所以说《易经》卦象是文章的伊始。
而刘勰是对于文学意义上的意象是如何理解的?首先刘勰认识到文学思维不可独立运动,对物有依赖性,所以要“神与物游”(《神思》),这里的物,是作文者内心中主观化了的物的表象,与情感建立了意义上的关联,这里的“物”是象的雏形。而当情与物交融、神思要结束的时候,就要“窥意象而运斤”(《神思》),此时的意象已经不同于前面的“物”了,神思将心与物融合,这时的象与意有了更贴切的契合,应该说,象的原本的性质已经不存在了,几乎完全成了主观性的了。可是这里的“意象”依然没有外化,仍然是内在思想感情的凭借。而若最终将其外化为能感知到的象征性的主客统一的意象,则需要“辞令”。神思阶段的意象为何几乎完全成为主观性的,而经过言辞的表达外化又变成主客统一的了呢?在想象阶段之初,内心对于感情所凭借的物是有选择性的,要选择在性质上与所要表达的情感最接近最能契合的事物,当想象的时候,要把情感赋予到所选择的物上,所以此时要尽量弱化物象的客观本然性,这时情感表达的需要。如果说把情感赋予到物像上,不如说把物象融为内在情感的一部分。当原来的物经过言辞的表达而成为象征性的意象后,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来的自身性质,正如“言不尽意”,纯主观性的情感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这时所表现出的“意”必须是以“凭附”的姿态来呈现,否则将难以琢磨。
2.2 刘勰意象观——主客观的统一
到刘勰论谜语,意象就有了一大改变。首先刘勰说谜语是“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谐讔》)“或体目文字,或图像品物。”(《谐讔》)谜语是用隐晦的词语来隐藏含意,用巧妙的譬喻来暗示事物。既然谜语不是直说其意,就要借助其他来暗示,或者是用文字符号,或是能感知到的事物。谜语从其根本上说就是用象征性的手法借象以寓意,这虽然不是受制于“言不尽意”,但是仍然是“立象以尽意”。“体目文字”、“图像品物”和隐藏的含意、暗示的事物是什么关系呢?隐藏的含意和暗示的事物是欲说而不说的意义,它有不可言说性,可以称其为“意”。对于不可言说而又不得不说的意义只有借助于一种外在的事物来表达。用以表达意义的“象”必然和所要表达的事物有相似性和契合点,同样,谜语的“意”对于“象”也有选择性。谜语用以暗示的事物和符号和文学想象中的“物”象是相同的,既然是以“象”的形态呈现,就会被赋予某种含意,这种含意带有人的主观性。但是当它在呈现的时候,它有了双重性质,即它自身的性质和它所象征的带有主观性的寓意,在此,“象”有了“被赋予”、“被借代”的属性。
谜语的“象”存在两种状态,在没有和主观的“意”结合之前是它本身的状态,它只拥有他自身的性质,当和主观的“意”结合之后,它便有了两种内涵。那么,这种“象”是否可以脱离自身的性质而只以其所映射之事的状态存在呢?这是不可以的。如果“象”舍弃自身,那么它将变成“意”的同一,就失去了它作为映射所隐含的事物的外化的“象”的意义,谜语的“象”以其自身的独立而呈现“意”,所以“象”因和“意”的相似性而被赋予主观性的意义,正是因为外化而独立,所以才能通过对这种“象”的把握来寻找隐含的“意”,“象”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意象。刘勰在《谐讔》篇讨论谜语,谜语的象征意蕴和《易经》卦象是相同的,都是借用一种符号表达无法言说的意义,是立意取象。
3 结束语
道家思想首先是哲学范畴的,它以其深奥深邃和辩证成为中国哲学和文化的重要源流。道家思想对刘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被反映到《文心雕龙》的创作中,刘勰吸收道家思想的精髓阐发文学理论,把道家的哲学话语融会贯通,变成文学范畴的语言。因为“言不尽意”,所以才“立象以尽意”。“象”本是一个哲学层面的概念,《易经》卦象用符号表天地万物之理,老子用“象”呈现道的深奥玄妙,用“象”达“意”的象征的思维方式成为道家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 “象”与“意”结合使用后,意象有了更明显的主客统一性。刘勰将意象引入文学同样是受制于文学的“言不尽意”。文学范畴的“意象”源于道家的“意”“象”理论,文学上的“意象”象征思维方式也是和道家哲学的象征思维相统一的。刘勰把意象引入文学范畴,并将意象理论系统化,在文学理论上开创了新的视野,意象也一直被后世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创作者继承使用。
参考文献:
[1] 辛战军.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3.
[2] 辛战军.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86.
[3]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249.
[4] 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