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师教学的工具也在一步步优化。个性化的小学教学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在数学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学十分重要,它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能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程度思维能力,从而使得班级学生共同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个性化教学思想的不断兴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个性化教学也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改革之一。随着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网络平台兴起,为教师教育提供了高效的工具。教师在应用新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筛选出与本课程知识相符的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以正确的方法应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带来个性化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个性
情境创设发挥的是信息技术“拟物”的作用,力图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进而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缓解小学数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课堂教学状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要求学生在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和意义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播放小学生在操场上运动的视频,主要有踢毽子、踢足球、跳绳和打乒乓球等活动。这种真实的场面立刻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借此抛出问题,分别让学生回答喜欢的运动类型,并对人数进行统计,学生便纷纷回答。然后,让学生计算自己喜欢的运动人数在全班人数中所占的比重,让每位学生回顾百分数的计算,从而得出答案。此时,教师已将计算结果用扇形统计图的形式绘制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并思考自己从中发现了哪些知识,这种表示有哪些特点?这个图形和以前的条形图都有哪些不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思考,自由发表意见,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习得知识。教学中,教师给予了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学习潜能和个性的发挥,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组学习,凝聚学生个性
个性化学习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并提出多样化的问题,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实现问题的解决。由此,教师可通过优化多媒体,开展小组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获得个性展示的机会,进而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开展“长方体和正方体”小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并准确理解长、宽、高的概念,进而培养学生空间意识。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优化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空间的立体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察能力。教师以小组的方式组织教学,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以4人为单位划分小组,让学生根据视频演示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对其特征进行探究,让学生分别讨论面、棱、顶点的数量,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异同点,并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小组讨论中,由于学生在认知水平和知识上具有差异性,通过彼此之间的互补与合作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最终由代表发言得出均有6个面、8个定点、12条棱的结论,当各小组回答问题后,教师通过以图片展示结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比分析自己结果的正确性,进而提高学习成效。
三、利用新技术进行作业设计,孕育学生个性
作业是课堂的延展,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来巩固自己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而教师也可以根据作业批改的结果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制定更加適合教学的计划,从而二者的共同努力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可以是分层型作业,不同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那么需要进步的点也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作业的布置,从而让所有学生都取得进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后作业的分享,并在分享之前将作业难易度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学生按照顺序完成,当学生不会做时,便停下。教师可以在后台统计数据,从而掌握班级同学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并为此后教学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
四、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外实践,彰显学生个性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一般有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类型。在课堂上,因时间有限,故实践活动时间也有限,因此,为了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够参与进来。教师在设计课题时,应该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为主,而且,课外实践活动也可以与互联网技术联系起来。如,可以在实践之前,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步骤,并为自己的活动制作计划;实践之后,可以让学生以视频的形式来进行活动总结。例如,在学习统计这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课外活动让他们去完成,可以让学生利用上课所学知识进行统计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可以统计班内学生的兴趣,如,一周内每天阅读的时间,或者是运动时间等。学生在进行统计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得出简单的结论。如,学生a,b,c一周内每天分别阅读1,3,2小时,则他们平均每天阅读2小时。通过此调查,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且每个人都在小组调查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也使得他们的个性化得以实现,最终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总之,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核心是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个人汇报展示、拓展应用、数学小报制作等方式完善个性化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更好地完善个性化学习策略,进而实现教学预期。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断的深入人心,个性化教学思想的不断兴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个性化教学也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改革之一。随着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网络平台兴起,为教师教育提供了高效的工具。教师在应用新技术进行教学时,应该筛选出与本课程知识相符的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以正确的方法应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带来个性化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个性
情境创设发挥的是信息技术“拟物”的作用,力图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进而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缓解小学数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课堂教学状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要求学生在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和意义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播放小学生在操场上运动的视频,主要有踢毽子、踢足球、跳绳和打乒乓球等活动。这种真实的场面立刻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借此抛出问题,分别让学生回答喜欢的运动类型,并对人数进行统计,学生便纷纷回答。然后,让学生计算自己喜欢的运动人数在全班人数中所占的比重,让每位学生回顾百分数的计算,从而得出答案。此时,教师已将计算结果用扇形统计图的形式绘制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并思考自己从中发现了哪些知识,这种表示有哪些特点?这个图形和以前的条形图都有哪些不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理解积极思考,自由发表意见,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习得知识。教学中,教师给予了每位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学习潜能和个性的发挥,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意识。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组学习,凝聚学生个性
个性化学习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就需要教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并提出多样化的问题,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实现问题的解决。由此,教师可通过优化多媒体,开展小组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获得个性展示的机会,进而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开展“长方体和正方体”小组学习中,要求学生掌握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并准确理解长、宽、高的概念,进而培养学生空间意识。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优化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空间的立体图形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察能力。教师以小组的方式组织教学,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以4人为单位划分小组,让学生根据视频演示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对其特征进行探究,让学生分别讨论面、棱、顶点的数量,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异同点,并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小组讨论中,由于学生在认知水平和知识上具有差异性,通过彼此之间的互补与合作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最终由代表发言得出均有6个面、8个定点、12条棱的结论,当各小组回答问题后,教师通过以图片展示结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比分析自己结果的正确性,进而提高学习成效。
三、利用新技术进行作业设计,孕育学生个性
作业是课堂的延展,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来巩固自己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而教师也可以根据作业批改的结果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制定更加適合教学的计划,从而二者的共同努力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可以是分层型作业,不同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那么需要进步的点也是不同的,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作业的布置,从而让所有学生都取得进步。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后作业的分享,并在分享之前将作业难易度按照从大到小排列,学生按照顺序完成,当学生不会做时,便停下。教师可以在后台统计数据,从而掌握班级同学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并为此后教学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
四、利用互联网进行课外实践,彰显学生个性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一般有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两种类型。在课堂上,因时间有限,故实践活动时间也有限,因此,为了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并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够参与进来。教师在设计课题时,应该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为主,而且,课外实践活动也可以与互联网技术联系起来。如,可以在实践之前,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步骤,并为自己的活动制作计划;实践之后,可以让学生以视频的形式来进行活动总结。例如,在学习统计这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课外活动让他们去完成,可以让学生利用上课所学知识进行统计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可以统计班内学生的兴趣,如,一周内每天阅读的时间,或者是运动时间等。学生在进行统计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得出简单的结论。如,学生a,b,c一周内每天分别阅读1,3,2小时,则他们平均每天阅读2小时。通过此调查,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且每个人都在小组调查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也使得他们的个性化得以实现,最终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总之,个性化学习模式的核心是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得到充分释放,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个人汇报展示、拓展应用、数学小报制作等方式完善个性化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更好地完善个性化学习策略,进而实现教学预期。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