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音乐教育中的情趣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3123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国内冒出了不少著名的年轻音乐家,随即也刺激了学校和家长对孩子音乐教育给予极大的关注。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容易导致音乐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弊端,往往强调音乐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现代音乐教育以培养和发展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目的的综合要求。
  在实践教学中,师生们常被抽象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所困扰,教学在一种刻板机械的训练中反复,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对音乐情趣的淡化,滋生疏远心理。这就需要我们警惕学生音乐情趣淡化的现象,借助各类手段提高和促成音乐学习的情趣,融听音训练、节奏律动、速度、感知、音乐想象、动作创编等音乐训能为一体,在自觉、主动的参与下,在愉快的情绪中完成学习任务。成为音乐家的孩子毕竟是少数的,大多数孩子学习音乐是要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讲述感人的故事,从而培养独立的音乐理解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逐步成为懂得音乐的、正直人。后者的意义很重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曾经有个学生家长很苦恼地告诉我:“我女儿每次练古筝都磨磨蹭蹭,讨价还价,我用各种条件满足她也不行,她总想逃避,从心里抗拒,还说她恨这架古筝。我好头疼,什么时候能让她喜欢上古筝呀,该怎么做呢?是逼着她练就能慢慢培养出来呢,还是哄着她练呢?我不知道,很茫然。”从这位家长的心理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并不是孩子不想学,而是孩子根本就不接受古筝,自然而然提不起兴趣,更谈不上对古筝有感情了。因此,要想促成孩子主动学习音乐技能,情趣的培养是必要的,而且是摆在首位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情感教育,能不断地调动学生热爱音乐的积极性,充分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也能强化他们的对音乐了解的渴望情趣,使音乐课不再乏味,而是一种美的享受。中华民族不少优秀的乐曲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适当地通过故事情节与主人公的情感宣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乐曲与技能的学习中。不少名曲中的故事背景往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升华情感,进一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增加了音乐趣味性的引导,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热爱艺术的热情。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学教师,掌握部分的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学习的兴趣,促使音乐的情感升华有很大的帮助。所谓情趣,互动必不可少。一首歌能被教师唱得情真意切,势必能感染到学生的心灵,如能加上有节奏的肢体语言,自然而然会牵动孩子共同参与的欲望,潜移默化中,孩子的情趣得到了满足,下一次的教学自然就更轻松了。在实践当中,孩子音乐情趣的培养是多样化的,贴近孩子生活的音乐最能促使孩子音乐情趣的培养,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合奏中声部的安排,律动、舞蹈中动作的编排,音乐游戏规则等等,都会使幼儿在一种情感和趣味升华的过程中,养成自律、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
  音乐情趣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就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在教学中体现形象性、趣味性、愉快性等一系列原则。音乐教学情趣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使“唱得多”变为“唱得好”,变“苦学”为“乐学”,真正体现“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至理。任何有趣的事物,对儿童来说都存着极大的吸引力,这是由年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感倾向场,以各种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吸引儿童,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和音乐学习。培养音乐情趣性,体现了教学美的属性,愉快而有益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愉悦,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音乐的更大兴趣和强烈的喜爱,这正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教学效果。
  其实,音乐教学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创新。以上只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受,希望能与同行共同切磋、讨论。让我们一起努力,给灿烂的花朵浇灌更甜美的蜜汁。
其他文献
美国爱利兹(Eriez)磁性元件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电子永磁振动给料机,最大给料速度为700吨/时。这台坚固的交流操作HiVi115B型给料机是处理炉渣、煤、各种矿石或要求随时控制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点,采用了种种启发式教学,但往往是“启发启发,启而不发”。是我们的教育者没有尽力,还是我们的学生太笨,都不能这样简单地下结论,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那么问题在哪儿呢?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忽略了两个很重要的课堂教学外的环节——学生的课前预习和教者的课后的教学反思。这两个环节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影响。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学
当今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作文教学也毫不例外地被引入自主化、合作化、探究化的教学轨道。然而,有些学生(尤其在经济落后地区及农村学校)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则成为作文自主化教学的障碍。因此克服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培养他们自主作文的意识,势在必行。  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语言表达障碍。心里虽有表达的欲望,却不知如何说明白,这
摘要: 目前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高中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完成基础教育学段素质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必须全面实施,循序渐进,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对学生德育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的系统培养。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小学搞素质教育,中学搞应试教育;非毕业班搞素质教育,毕业班搞应试教育等状况应当切实地加以改变。特别是学区间的衔接和递进工作,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