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分析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rong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笔者对江苏省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现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生态文明知识缺失、生态环境态度消极、生态践行能力低下。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后,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主要受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方式技术现代化与信息表面化的悖论、高校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理论与制度实践的悖论以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认知与行动的悖论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高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增设生态课程,建立生态实践基地;创建绿色校园,重视校园生态文化传播以及生态实践活动;增强生态法治建设,用法律条例保障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进行,提高大学生生态法制意识;健全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与生态道德意识;发挥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利用新媒体提高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关键词: 生态文明知识;生态环境态度;生态践行能力;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宗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而生态文明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从狭义上来讲,生态文明意识指的是人们对现存生态文明现象的理解和对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想象与追求;广义上生态文明意识,不仅包括人们的看法及思维,也包含人们在这种意识和思维的指导下所做的具体行为,即主动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意识。简而言之,生态文明意识是人对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变化的深刻反思和理性升华,是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生态文明意识也是人们将大脑中所掌握的生态文明内容运用到客观实践中,是生态文明内容在客观物质世界中的反映,是产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树立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是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和谐社会对民众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1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建设者,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对未来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不小成就,但是我国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仍然不够强烈,仍需要加強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工作。
  为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笔者对江苏省南京市部分高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给出指导性建议。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选取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 869份,收回有效问卷4 869份,回收率100%。在4 869个有效样本中,男性学生占比40.99%,女性学生占59.01%,年龄主要分布在19 ~ 23岁之间,所占比例为96.47%,18岁及以下的占比2.63%,24岁及以上占比0.90%。调查范围是本科在校学生,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所占比例分别为38.06%、33.13%、25.02%、3.80%,其中文科类专业占比6.80%,理工科类专业占比79.60%,其他类专业占比13.60%。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生态知识、生态环境态度以及生态行为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问卷调查,笔者着重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知识、生态环境态度以及生态实践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研分析
  (一)生态文明知识缺失
  大学生对基本的生态文明知识了解度不高,存在一定的知识缺失。据问卷统计结果分析,大学生对基本生态环境知识的知晓程度一般(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对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有所了解,但是了解程度不高,如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的具体日期不清楚,对“白色污染”这一普及型的生态环境知识还存在盲区等。目前我国空气污染一个很大的源头就是汽车尾气,而问卷结果显示,知道“汽车排放一氧化碳气体最多的状态”是“停车状态且不关发动机”所占的比例只有64.88%,可见大学生对这一知识的了解程度不高。
  问卷还涉及生态文学知识以及我国一些生态政策知识。关于对生态文学以及生态文学含义的了解程度,仅有57.22%的被调查对象听说过生态文学,12.41%的被调查对象了解生态文学。而关于我国生态政策以及部分生态常识等相关知识(表2),被调查对象了解程度并不理想,其中对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生态政策如“美丽中国”“三北防护林”等的知晓程度并不高,只有少部分同学表示“很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知晓程度一般。他们对生态文明知识的了解度不高,在部分基本环境问题上有所了解,但是大多数被调查对象对一些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也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程度上,而不会主动地去了解。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则是在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涉及更深层次的比如生态伦理、生态文学等专业性的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他们则没有关注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知晓程度很低,足见生态文明知识存在缺失的问题。
  (二)生态环境态度消极
  部分大学生能认识到我国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但是认知程度不是很高,生态环境态度消极(表3)。据表3数据可以看出,能清楚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很严重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大,生态危机意识不强烈,且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依赖政府的作为,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忽视个人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生态整体性意识不强。据调查,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谈及生态环境类的话题,如在问及“经常和家人讨论环境状况”时,只有14.52%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经常和家人讨论环境问题,问及“你是否专门留心收集整理环境保护的知识”,也只有14.32%的被调查对象表示会经常留心收集环境保护的知识。这两个问题都暴露了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不重视,缺乏生态环境忧患意识,生态环境态度消极。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也一般,问及“与朋友聚会时,同桌的朋友点食国家保护动物,你将有何行动”时,仅有48.43%的被调查对象选择“拒绝,而且反对其他人吃”,“如果发现别人浪费水,会制止”所占的比例也只有33.39%。   从问卷结果可看出高校大学生目前在生态环境态度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三个:首先是生态整体性意识不强,其次缺乏生态环境忧患意识,最后是生态道德意识不高。他们能意识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但是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又缺乏积极应对的态度,比较消极。
  (三)生态践行能力不强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过程中较大的一个问题是生态实践能力不强,他们虽有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但对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考虑比较少,在认知与行动之间、观念选择与行为选择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可谓“态度超前而行动滞后”。近几年我国积极宣传保护生态环境,但是在我们生活中依然存在很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问卷列举了部分常见的破坏行为(表4)。根据表4我们可以看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多集中在浪费水电、一次性筷子和塑料使用过度、随手扔垃圾等方面。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日常生活中,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直存在,每年都在宣传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不明显,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破坏花草树木等现象依然很常见。而同学们在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这些小的方面大部分高校大学生能有意识地去做(表5),但这主要因为随手关灯关水等行为习惯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就一直教育他们要节约水电。从表5数据看,依然有部分大学生没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在认知观念上他们知道应该随手关灯关水,但是在实际中却不执行,生态践行能力不强。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的悖论
  (一)大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方式技术现代化与信息表面化的悖论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在“美丽中国”背景下,他们不仅要有文化知识,还得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知识。但问卷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只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而涉及更深层次的生态知识,大部分学生则表示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整体上生态知识储备量不足。
  目前学生生态知识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媒体、学校的普及教育活动、政府部门的宣传以及家人等6个方面,其中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三者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72.93%、70.67%和70.65%。社区生态教育在全民生态教育中理应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在问及“你所居住的小区举行过关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活动吗”,仅有45.84%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所居住社区偶尔会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活动,有13.80%的表示经常举办关于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活动,26.78%的被调查对象反映所居住社区几乎没有举办过此类活动,他们从社区所获得的生态知识很少。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都印证了62.33%的被调查对象对现在环境保护宣传的观点——宣传力度不够。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和社区在生态环境知识宣传方面没有做到位,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媒体,但是现在网络上消息真假难辨,且部分媒体为了自身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责任,过分宣传“过度消费和浪费式消耗”等观点和行为1,必然会导致学生获得错误的知识,影响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取。学校作为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场所,有责任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生态环境知识以及与生态有关的其他知识。社区是人们居住与活动的场所,在传播生态环境知识上有极大的便利条件,亦应是传播生态环境知识的最佳场所之一。而本应作为生态知识传播主力的两个场所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导致学生获取生态知识的途径局限于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获取的生态信息浮于表面,难以深入。
  (二)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理论与制度实践的悖论
  高校不重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也暴露了高校在环保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关于高校环保课程设置,据此次调查统计显示,只有15.9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学校有开设此类课程并且很多,认为有但课程很少的达56.40%,认为没有开设的竟然达27.71%。本次调查对象中79.60%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课程多集中在环境学专业,属于理工科范围,在如此大比例的被调查范围内还有27.71%的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设相应的环保课程,反映出学校关于环境保护的生态课程公选课很少,面向学生的范围比较小,未能普及全校,足见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不重视,特别是在制度实践方面的不重视。问及“你认为开展大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必要性如何”时,超过9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大学开设环境保护教育是很重要的;其中他们“最乐意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方式”是进行环保实践,在有效样本中有3 426位被调查对象选择这一选项,从中也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更乐意接受实践的教育方式,而对传统的讲授课方式不是很感兴趣。学校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但是就调查结果而言,高校在生态环境知识的传授上存在不足,生态知识教学多集中在专业课上,而面向非专业学生的生态知识课程很少。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在生态知识教学方面,高校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建设主体职责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场所,有义务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其中也包括生态素质。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主要依靠生态教育,目前我国高校忽略了生态课堂的重要性,除了生态专业学生,其他专业学生鲜有机会能接触到有关生态环境的知识。很多学生乐意主动选修生态课程,但是学校开设面向全校的生态课程很少,甚至没有,而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课程多集中在环境专业,这一做法不利于全校学生获取生态文明知识。任课教师也多是专业课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生态知识培训,知识局限在本专业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也是把生态环境知识当作本专业知识的延伸。而且生态教学的方式也过于单一,仅限于课堂上的讲解和演示,一味地对学生灌输知识,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对生态知识的自我学习与自我理解。这些都表明我国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还没形成科學、完善的教育机制,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上还存在不足。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认知与行动的悖论
  被调查对象年纪主要分布在19 ~ 23岁之间,占比96.47%,该年龄段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很深远,目前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成长在被父母过分关注的环境下,难免会产生利己主义思想;而且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全心全意学习,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文化知识上,“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责任感的缺乏。1这些缺点必然会影响他们的行为,所以虽然他们能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面对生态问题有一定的保护环境热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很难落实到行动中。他们的生态意识不够成熟,生态行为能力也不高,如“为了环境保护,可能会造成产品或服务成本提高(包含废弃物的处理费用),价格提高,你的态度”,选择“非常支持”的仅占29.43%,有62.97%的被调查对象表示“看情况而定”。可见部分被调查对象虽认为自己的生态意识较强,但是在涉及利益时仍会先从自身利益出发,而生态问题的解决就要“看情况而定”。   近几年来,我国涌现了大量生态生活方式体验活动,比如农家乐形式的乡村生活体验活动,青年大学生群体对这些活动感兴趣的比较多,且宣传推广也大多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但此类活动前期很热烈,后续反响却一般。而且生态生活方式体验活动是有周期的,他们在活动中能将生态生活方式坚持到底的很少,很多中途甚至前期就开始放弃,按自己以往生活方式结束体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对生态生活方式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呼吁人们要生态生活,但是在自身体验活动过程中却把生态理念丢到一边,按自己的习惯以及舒适度生活,空有理论知识而无实际行动。
  三、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路径分析
  (一)增设生态课程
  为响应国家号召,各大高校相继开设生态环境课程,但是这些课程有局限性,多集中在环境专业,而非环境专业的学生无法选择此类课程。高校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把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地位提高到与思想政治教育齐平,除了环境类专业已有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必修课程外,还应该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选修课,在非环境专业中增设公共必修课。另外,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需要切身体会、亲身实践才更有成效。因此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不足,学校要改革现有的教育方式,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绿色教学,完善校内外互动机制,积极主动联系校外相关实践基地如湿地公园、林场、植物园等,建立和扩展校外生态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态实践课堂。
  (二)注重校园生态文化传播与生态实践
  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对生态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创建绿色学校的热潮。“绿色學校是将整个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倡导绿色管理、绿色学习和绿色活动方式,切实将节约理念和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于学校基本建设。”1绿色学校的建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以及个人生态道德,帮助大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乐意通过“环保实践”“参观博物馆与植物园”等方式习得生态环境知识(表6),因而高校要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注重校园生态文化的传播。例如可以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节日进行专题生态知识讲座与生态学术沙龙活动;可以通过演讲、征文、摄影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生态文化传播,并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宣传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在传播生态文化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除了传播校园生态文化,高校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生态实践,让他们切身体会与感受到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增强他们的生态危机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高校还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考察、调研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态践行能力与生态责任感。例如南京林业大学每年暑期的“美丽中国行”社会实践活动,就是组织学生带着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课题参与实践,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与当地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研究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以及应对策略。
  (三)增强生态法制建设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新出的环保法律条例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关于高校生态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依然很少,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法律条例更是少之又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法制,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列入法治框架,重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法制化管理。然而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执行难”和“钻漏洞”的困境导致法律制度权威性受损1,因此环保部门要最大限度地确保生态环境法律的权威性,对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绝不姑息,为大学生树立起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与公平性。相关部门也要对从事生态环保行业的大学生给予鼓励政策与帮助,只有有了保障和鼓励机制,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才能持续进行。
  (四)健全大学生生态人格
  “生态道德养成是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的重要表现, 也是生态文明顺利推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2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一个群体,他们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建设者。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不能忽视大学生自身修养,要健全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他们的生态责任意识与生态道德意识。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不是同步自发生成的,需要各方面共同关注。家庭要从小培养他们环保意识,从点滴小事做起,爱护动物植物,遇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主动制止,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他们的生态道德意识。社会要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避免“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高校在传播文化知识之外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突破传统的道德教育,把生态伦理渗透到道德教育中,增加生态知识、生态形势、生态法规等内容,打破人本主义,增强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
  (五)发挥社会宣传的重要作用
  解决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的问题,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加强生态知识普及的同时,还要大力宣传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政策等,使学生对生态保护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能付诸行动。因此,相关部门要注重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大众媒体为生态行为作指导,“大众媒体可以进行有效的生态道德教育, 而且其优势是其他教育形式所难以超越的”1。目前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媒体,而网络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宣传,所以可以利用新媒体宣传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提高民众对生态意识培育的重视程度。当今高校大学生有大量的专业文化知识,但是缺乏对法律法规知识的认知,针对这一现象,新媒体也需要解读与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定期宣传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法律制定出来需要执行才有效,民众从网络媒体上了解并熟知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法律,在遇到问题时才会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网络媒体作为目前学生获取生态知识的主要途径,其宣传功效也是传统报纸杂志无法超越的。因此,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真实性的管理,提高生态新闻的时效性,及时更新新闻动态,第一时间发布生态环境信息,发挥网络媒体宣传的最佳功效。
  (责任编辑 张月红)
其他文献
摘要:儿童文学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英国和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的代表,《哈利·波特》和《皮皮鲁总动员》不仅创造了奇妙的幻想世界,也阐述了发人深省的生态哲理,引发儿童和成人的共鸣。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平行研究视角出发,对比这两部中外儿童文学作品,探讨作品中所折射的生态哲学观的异同及其深层原因和意蕴,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文学的本
期刊
摘要:在这篇案例展示(showcase)论文中,作者提供了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久负盛名并且卓有成效的三个社会一生态实践研究典型案例。每个案例都由极富见地的思想所支撑,这些思想都是由麦克哈格在实践中发现并且为阐明实践而形成的,它们分别是“绿色地球(to green the earth)”思想、“不适宜城市化(unsuitability for urbanization)”思想以及构
期刊
摘 要:通过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探讨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相对成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主要学者群、期刊群及相对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虚无主义研究内容已形成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以及危害研究、互联网时代历史虚无主义新变化研究、以大学生和高校为重点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对策研究、近现代史等研究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批判性研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批
期刊
摘 要:传统生产力理论是指斯大林范式下的生产力理论,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论”的思维方式,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将自然界视为人类征服和占有的对象,忽视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存在着对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理解的狭隘性、定义的偏颇性问题。基于此,奥康纳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检省,分析批判了传统生产力理论弱化自然界而导致生态空场的倾向;通过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涵的阐发,从政治文化的层面解读了马克思的“生产
期刊
摘要: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党的历史方位的变迁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客观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观条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主轴;在承认矛盾斗争性作用同时,客观地揭示矛盾统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关键。邓小平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创新;哲学解读;邓小平
期刊
摘要:同西方法治观相比较,中国传统法治观在概念、源起、内容、基础、作用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而法治同中国传统政治丈化的一些核心理念——人治、礼治、德治等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耦合和歧异。在扬弃传统法治观基础上,去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键词:法治;政治文明;人治;礼治;德治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放款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由此产生的存贷倒挂形成了严重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发展的银行体系“黑洞”。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居民储蓄分流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本文对我国居民储蓄分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并且从推动我国储蓄替代型证券的发展的崭新视角,提出了解决我国居民储蓄分流问题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银行体系“黑洞”;居民储蓄分流;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在国内的兴起,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从生态美学、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审视寻根文学,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寻根文学”与当下的“生态文学”之间建立起一个“寻根-生态”的文学谱系,从而为生态文学寻找一个当代文学史的起始点。作家阿来因其早期作品的寻根特点、后期作品的生态关怀及其少数民族作家的身份,成为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分析对象。通过对阿来生态写作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寻根
期刊
生态批评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并非局限于文本解读,也非只关注现实的文学活动。生态批评的视阈理应是宽泛的,并指涉由“生态”引发的自然、环境现状以及促使人们深度思考人的生存问题。由西方环境运动的学术运演而植生的生态批评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20世纪末走入中国,开始与中国当代文学活动接轨,并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多向结合。尽管生态批评的产生并非久远,但其由“生”而引发的对万物生命的关注却是悠悠久
期刊
摘 要:位列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长期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从生态学的视角来欣赏这部文学巨著,发现其蕴含了大量朴素的生态意识。首先,大观园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境系统。大观园的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到了人工建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自然与人文景观组成了互融共存之境。通过木石前盟的神话建构,阐释了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同源性;园中主要人物性格与其居所环境安排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