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一节让学生感兴趣的思想品德课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改中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课改兴趣思想品德课堂组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课改之后,中学思想品德課教材的体系和内容都发生很大变化,更坚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想品德课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纽带,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好的内容通过行之有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课前准备
  
  1.1 把握生情、更新观念
  把握生情、更新观念是关键。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应针对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表现等身心特点,充分认识学生现状,进行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突出兴趣教学,来触动学生学习的“情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就是要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识,课前准备是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上好一堂让学生感兴趣的课,教师积极进行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对新课标的全面理解把握更有助于我们上好课。教师应该把握新课标的内核,关注学生爱什么、恨什么、应该怎样、不该怎样。抓住了这个根本,方能游刃有余。就像诗中写的:行至水尽处,坐看云起时。否则,就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遗憾。
  
  1.2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
  人们把教师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几类:平庸的教师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当前社会知识更新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这就要求教师也必须进行知识理论的更新。如果不加强学习,势必落后于社会,最终被社会淘汰,与现代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笔者认为,教师的从容与自信来源于自身的素质与业务水平。做为教师,要时刻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积极的知识渊博的状态,这样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一种敬佩、景仰之感,要让学生真正信服的是教师的真本领。
  
  1.3 精心备课
  (1)备学生。“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所以,备学生就要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包括认知水平、已有知识和心理特征等。
  (2)教材的处理——大胆整合取舍。教什么——教师普遍缺乏的是对教学内容的批判性理解,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力度不够。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材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来大胆取舍,而不要做“搬运工式”的教师。但怎样在教材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更多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取舍,教师在坚持新课标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大胆的取舍、整合,将更有利于教学。
  (3)突出“精”字——精雕细刻。教学是需要精心准备的,包括对提出哪些问题、在何时提问、提问哪些学生、期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及处理办法等都要有明确的通盘设计。只有教师做到成竹在胸、“胸中有丘壑”,教学才能有针对性。所谓“生成”,也才有可能是富有意义的,课堂也才真正会有实效,学生才会真正学有所获。一堂精心打造过的课和没有精心打造的课,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精心设计,是成功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2 课堂组织教学
  
  2.1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必然要求师生互动,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互动,在于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如采用自设置情景、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论坛、谈体会心得、收集资料、自主演讲、开展辩论会活动、旅游观光等。同样,让学生自己设问作答,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是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在《学会调控情绪》,首先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将喜怒哀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是为了体会。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理由呢?你们会采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学生“看情绪”,用多媒体来完成,然后学生自设情景自由发言讨论、谈心得体会。教师在指导这一过程要注意加紧契机,在适当的时候,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潜移默化,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2 德育智育,相得益彰
  《思想品德》的教学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智力,两者(下转第123页)(上接第104页)缺一不可。在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中,强调了主要内容:“七年级学生的新起点,新节奏,新自我,学会高雅生活,调节情绪;学会拒绝,保护自我”。在《思想品德》(下册)的则要求学生要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遭遇挫折,要学会挑战困难;学法用法,保护自我”。其中《把握学习新节奏中》就是典型的将德育和智育融为一体的一个典范,在学习中寻找快乐,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享受学习的乐趣,优化自己的学习的方法。
  下面以第一单元的“笑迎新生活”的第一课《珍惜新起点》为例来讲解这种模式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
  “聊天教学法”采用“用嘴说出来”的方式进行教学,聊天的时候,采用“双聊”的形式进行,教师与学生聊天的方式来进行。教师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七年级是学生一个全新的转折点。面对周围的一切,学生既充满了新奇与渴望,又存在重重的困惑与不安。教师应在掌握学生的详细信息后,全盘规划。在新课导入,笔者就采用这样的开场白:“同学们,看到你们这么熟悉又可爱的面孔,我一下子开心了,高兴起来了,因为我们又要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了,你们觉得老师有什么特征吗?”
  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还有些迟疑。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于是就有学生说:“老师,你很幽默”,“老师,你很可爱”。我说:“真的吗?谢谢!但是你们更加可爱。”有学生说:“老师,你很帅!”我说:“是吗?是蟋蟀的“蟀”吧!”……就这样,一下子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好啦,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中学生了,在新的一天里你遇到了什么新鲜事?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说出来,在新的环境中有什么感受?你想让新同学认识你吗?你想展示你的才华吗?好的,10分钟之后,我请几位同学上台说一说。”10分钟之后,同学们进行热烈的交流和表现。
  结束之后,我们可以回归教材,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现在开始学习……实际上,到此为止,学生对教材的大致内容已经把握,更加深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多聊聊”,聊自信的话题,学会关心别人,爱护自己。“多走走”,看看外面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旅游观光,开阔自己的眼界。“多看看”,阅读自信自立自强的故事,做生活的强者。“多写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抒发自己的志向。让学习的内容源于生活,让教材源于生活,源于学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3 课后反思
  
  做好课后反思有时要比事先设计更重要,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善于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足。反思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往往容易被忽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通过反思会让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让我们的课堂少些遗憾。
  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反思的有:本节课中教学行为与新理念有哪些不适应的地方?课堂设计与实际教学成效有多大差距?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还是自己的教?教师成功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教师一贯的思维方式对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学效果是否真的实现了?在课堂上是否注重与学生沟通和合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了解一节好课应具备的因素是远远不足够的,要真正上好每一节课,一定要亲身去实践。上好每一节课是每个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学活动永无止境,创造“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教学功效”的教学方法,是名师高人一等之处。其实成为名师并没有捷径,“熟能生巧,巧能生华。”教学过程中,或许我们会获得成功,或许我们会有失败,但只有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热爱学生,苦心寻求激发学生兴趣的各种手段,教学的趣味性自然会生发出来,才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由于很多幼儿的父母工作较忙,缺乏陪伴孩子的时间,因此很多都是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带大的,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亲子教育形式——隔代教
早期阅读是幼儿获得完整语言的有益途径,为幼儿形成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提供了空间,是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而表演游戏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活动,
深度学习是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为目标,积极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整合凝练,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并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是一种有意义的,具
在幼儿的教育与成长阶段,幼儿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实践的作用明显高于教育理念的应用.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幼儿园教学
本文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入手,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五大策略,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认为做到这五点能较好地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作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摘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构建新的历史教学观,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教学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促人思考
摘要兴趣对学习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那么怎样才能充分调动一切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就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觉得应从以下这些方面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历史教学激发兴趣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1 通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如果只注重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只一
摘要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作为历史学科的素质教育问题,课堂提问是实施其重要的手段之一。根据多年教学体会,作一探究,就走出课堂提问的阙失提出对策。  关键词历史课教学提问艺术阙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阙失一: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时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向,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有时连自己对这问题都有怀疑,不能按教学进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