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远期疗效稳定,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25-01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病种之一,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主要为咳嗽、咳痰、喘息发作,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肺功能失常。该病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需长期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病情,加快疾病恢复成为临床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从中医角度出发,通过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内科治疗,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9例、女31例,年龄在22-69岁之间,平均为(45.26±2.43)岁,病程在17个月-10年之间,平均为(5.73±1.19)年。以上全部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未合并有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将以上全部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46.17±2.36)岁,平均病程为(5.39±1.35)年。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6.42±2.17)岁,平均病程为(5.13±1.51)年。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痰药物、扩张支气管药物缓解临场症状。
1.2.2 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内科治疗: 根据辩证施治结果按患者证型施治。(1)风寒袭肺型。治疗以宣肺化痰、疏风散寒为主。方剂为:麻黄、甘草各10g,杏仁15g。配成三拗汤加味随症加减服用。 (2)燥热伤肺型:治疗以润燥化痰、疏风清肺为主。方剂为:桑叶、川贝 、豆豉、栀皮、梨皮各3g,沙参6g、杏仁4.5g。将以上配成桑杏汤随症加减服用。(3)痰湿壅肺型:以化痰止咳、健脾燥湿为主。方剂为:厚朴、陈皮、苍术、甘草各10g,半夏、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5g,茯苓20g,将其配成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随症加减服用。(4)风热犯肺型。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为主。方剂为:桑叶7.5g,杏仁、桔梗、芦根各6g,连翘5g,薄荷、甘草各2.5g,菊花3g。将其配成菊花饮随症加减服用。(5)痰热蕴肺型。治疗以清热、化痰、止咳为主。方剂为:桑白皮、杏仁、山栀、黄芩各20g,半夏、苏子、贝母各15g,配成白皮汤随症加减服用。(6)脾肾阳虚型:治疗以纳气平喘、温肾健脾为主。方剂为:淮山药、党参各25g,茯苓20g,附子、熟地、陈皮、半夏、泽泻、白术各15g,肉桂、陈皮、茱萸、甘草各10g,配成肾气丸合六君子丸随症加减服用。
1.3 疗效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内科学》制定。治愈: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发作)基本消失,病情得以控制,1年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发作)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明显减少,1年内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将全部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数据详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无效有效率实验组452023295.56(43/45)对照组451621882.22(37/45)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学属肺胀、咳嗽范畴,其病位在肺,并和肾、脾、肝等相关脏器功能紊乱有关,病因主要为反复感受内邪、外邪干肺所致,故病症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肺气长期受损、肃降无权、津化受阻,津聚成痰,并滞留气道,气机阻遏,故呈咳嗽、咳痰、喘息之症。目前,临床多行西医治疗,但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虽能一时缓解症状,但不能彻底除去病根。本研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不同症候群进行全全面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2]。在此研究中,三拗汤止咳平喘、宣肺解表,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叶汤润肺止咳、清宣燥热,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桑白皮汤化痰止嗽、清肺降气。不同症候群选用不同药物,从而达到由标达本、由本治标的目的。有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内科治疗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诉: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远期疗效稳定,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亚东,张跃敏.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6):203.
[2] 吕俊芳.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蕾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241-242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25-01 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内科常见病种之一,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主要为咳嗽、咳痰、喘息发作,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心肺功能失常。该病病程长、恢复慢、易复发,需长期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病情,加快疾病恢复成为临床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从中医角度出发,通过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内科治疗,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9例、女31例,年龄在22-69岁之间,平均为(45.26±2.43)岁,病程在17个月-10年之间,平均为(5.73±1.19)年。以上全部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未合并有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将以上全部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46.17±2.36)岁,平均病程为(5.39±1.35)年。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46.42±2.17)岁,平均病程为(5.13±1.51)年。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主要包括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痰药物、扩张支气管药物缓解临场症状。
1.2.2 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内科治疗: 根据辩证施治结果按患者证型施治。(1)风寒袭肺型。治疗以宣肺化痰、疏风散寒为主。方剂为:麻黄、甘草各10g,杏仁15g。配成三拗汤加味随症加减服用。 (2)燥热伤肺型:治疗以润燥化痰、疏风清肺为主。方剂为:桑叶、川贝 、豆豉、栀皮、梨皮各3g,沙参6g、杏仁4.5g。将以上配成桑杏汤随症加减服用。(3)痰湿壅肺型:以化痰止咳、健脾燥湿为主。方剂为:厚朴、陈皮、苍术、甘草各10g,半夏、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5g,茯苓20g,将其配成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随症加减服用。(4)风热犯肺型。治疗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为主。方剂为:桑叶7.5g,杏仁、桔梗、芦根各6g,连翘5g,薄荷、甘草各2.5g,菊花3g。将其配成菊花饮随症加减服用。(5)痰热蕴肺型。治疗以清热、化痰、止咳为主。方剂为:桑白皮、杏仁、山栀、黄芩各20g,半夏、苏子、贝母各15g,配成白皮汤随症加减服用。(6)脾肾阳虚型:治疗以纳气平喘、温肾健脾为主。方剂为:淮山药、党参各25g,茯苓20g,附子、熟地、陈皮、半夏、泽泻、白术各15g,肉桂、陈皮、茱萸、甘草各10g,配成肾气丸合六君子丸随症加减服用。
1.3 疗效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内科学》制定。治愈: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发作)基本消失,病情得以控制,1年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发作)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明显减少,1年内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将全部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用SPSS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数据详见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无效有效率实验组452023295.56(43/45)对照组451621882.22(37/45)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中医学属肺胀、咳嗽范畴,其病位在肺,并和肾、脾、肝等相关脏器功能紊乱有关,病因主要为反复感受内邪、外邪干肺所致,故病症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肺气长期受损、肃降无权、津化受阻,津聚成痰,并滞留气道,气机阻遏,故呈咳嗽、咳痰、喘息之症。目前,临床多行西医治疗,但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会造成免疫功能紊乱,虽能一时缓解症状,但不能彻底除去病根。本研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不同症候群进行全全面分析,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2]。在此研究中,三拗汤止咳平喘、宣肺解表,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叶汤润肺止咳、清宣燥热,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桑白皮汤化痰止嗽、清肺降气。不同症候群选用不同药物,从而达到由标达本、由本治标的目的。有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内科治疗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诉: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轻微,远期疗效稳定,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亚东,张跃敏.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6):203.
[2] 吕俊芳.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蕾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