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学前体育与中小学体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探讨,说明了学前、学校体育在人的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小学学校体育在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同时也说明了学前体育及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关键词: 学前体育 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前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育改革和发展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终身体育。不难理解,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有目的地实施体育锻炼,用以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且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我们把终身体育按人生长的顺序和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前和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尤其是学校体育的地位不容忽视,假如没有在学校体育中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就不可能在社会体育中科学地锻炼。我国学前及学校体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要想提倡和发展终身体育,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必须抓好学前和学校体育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 学前体育
主要是指在家庭的影响和家长的帮助下所进行的简单的活动,主要手段是游戏,目的是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培养
儿童活泼好动的性格以及思维的敏捷等。但就目前我国学前体育的现状来看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一方面由于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们大多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与嬉戏,更多的时候是爷爷奶奶来照顾。众所周知,隔辈人溺爱孩子早以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他们对孩子的溺爱远远大于孩子的父母,先不说他们有没有与孩子们游戏与嬉戏的能力,就是孩子跑得快一点,爬得高一点,都可能会遭到他们的限制:“不要跑,小心摔倒了。”“不要爬得那么高,小心掉下来。”“不要和谁家还有谁家的小孩儿玩,他们就知道玩泥土。”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家长们把有营养的东西都毫无限制地塞向孩子的小嘴,似乎吃得越多才越健康,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胖才觉自豪。据统计,我国肥胖儿童的比例正呈持续上涨趋势,肥胖已成为威胁孩子健康的一大问题。再就是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除了造成孩子过度肥胖之外也会由于营养的不均衡导致孩子的过度消瘦。而不论过度肥胖和过度消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不管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过早地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强迫孩子学习。这些做法都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该怎样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使孩子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呢?在这里提出两点建议:(一)对于学前体育,家长们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增加与孩子游戏和玩耍的次数,使孩子能够在玩中学,在玩中乐,真正做到在玩中锻炼身体,在玩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二)要掌握一定的儿童保健常识,特别是饮食与营养,饮食搭配要以营养均衡为原则,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知道过度消瘦和肥胖都是不健康的体现。总之,学前体育在终身体育当中的角色地位看似不重要,但是它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习惯中却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二、 中小学体育
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锻炼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而在学校体育中,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又显得尤为重要。早在清末康有为在他的体育思想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少年儿童阶段应把体育放在第一位,专以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令功课稍少,而游戏较多,以动荡其气血,发扬其身体。”他的学生梁启超也认为小学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要少,要使儿童多从事体育锻炼等有益的活动。他说:“使教之有术,每日伏案一、二时,所学抑已不少。自余假日,或游苑园以观生物,或习体操以强筋骨,或演音乐以调神魂。何事非学,何学非用,其宏多矣。”
据大量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小学生的身体状况普遍呈现亚健康状态,而最多的是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高。专家指出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该要超过9个小时,初中生应该达到9个小时,高中生的睡眠时间要达到8个小时。按照这样的规定,我国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有人曾就“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对长春、北京、上海、广州、兰州、成都等6个城市的2617名儿童和2573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小学生中每天睡足10小时及以上的为33.4%,初中生每天能睡足9个小时及以上的共有22.9%。23.5%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64.8%的中小学生早晨不是自然醒来,而是被叫醒或被闹钟叫醒,还有20%的小学生和13.3%的中学生夜里做梦“特别多”。由于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不高,很多学生已经出现了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调查显示,10.7%的小学生和34.5%的初中生回答自己“经常”或“有时”出现“听课和写作业时打瞌睡的情况”;35%的小学生和59%的初中生回答“经常”或“有时”感到“身体疲乏”。
那么是什么在侵蚀着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呢?调查显示过大的学习压力成了剥夺孩子睡眠的“罪魁祸首”:49.5%的中小学生因为“作业太多”而不能早睡觉;排在第二位的是“写作业太慢”,获选率为32.3%;以下原因依次是“学校要求到校时间早”(24.4%)、“校外学习”(13.4%)和“家教补习”(6.7%)。另一方面,目前学生学习压力日趋严重,像一些奥数班、外语班、作文班,原来都是初中才开始进行课外补习的东西,现在小学就开始了,本来应该在高中才开始的晚自习在初中也大面积铺开了,导致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了现在的孩子心理特别脆弱,可孩子又没有更好的减压方式,所以就表现出很多过激行为:有的孩子一有机会看电视就恨不得不吃不喝,也有很多孩子变得脾气暴躁,经常和家长吵架,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跳楼的悲惨案例也屡见不鲜。
三、 大学体育
到了大学,五花八门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但由于受在中小学养成的体育锻炼观念和锻炼习惯的影响,新生往往不能适应一堂体育课的活动强度。部分学生在课后反馈:上完体育课昏昏欲睡、不思饮食,甚至有的学生提出:体育课就是放松大脑和身体的,能不能像中学那样把体育课改为自由活动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我国中学的这种教育,好比宋明理学“要求学生半日静坐、半日读书”,企图率天下人入故纸堆中,自悟终身,死而不悔。在这种理学的长期统治下,国人深受其害,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都是“弱人、病人、无用之人”。就像现在的很多新入学的大学生一样,想要运动才发现似乎自己失去了运动能力,做什么事又似乎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四、解决办法
我们该怎样解决当代教育中这种尴尬的现状呢?首先还得从思想上去认识: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而加大知识灌输的力度,家长们因为望子成龙的心理而把孩子送往各种辅导班、特长班等,这些做法短时间或许有效,但从长远看害处多多,无异于拔苗助长。最重要的还得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首要的是体育教育。民国时期历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就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完全之人格,必须体智德美四育并重”。从教育的角度提出“完全之人格,首先在体育”。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也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位置”的论述,并且主张学校“应三育并重”,“德智皆寄予人体,无体是无德智也”。现任国家领导人也针对当今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提出了各种方案,并逐步加以实施。
中小学生要养成从小锻炼身体的习惯,要有锻炼身体的意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彻底改变这种重文轻体的现状,更重要的是终身体育要从学前体育抓起,从学校体育做起。
参考文献:
[1]王景山.小学生体育意识现状及分析.2006.11:15—18.
[2]邓月宁.论学校体育环境及建设[J].四川体育科学,1995:36-39.
[3]樊未晨.我国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高.中国青年报,2008.1.
关键词: 学前体育 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
前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育改革和发展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终身体育。不难理解,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有目的地实施体育锻炼,用以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且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我们把终身体育按人生长的顺序和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学前和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尤其是学校体育的地位不容忽视,假如没有在学校体育中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就不可能在社会体育中科学地锻炼。我国学前及学校体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要想提倡和发展终身体育,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必须抓好学前和学校体育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 学前体育
主要是指在家庭的影响和家长的帮助下所进行的简单的活动,主要手段是游戏,目的是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培养
儿童活泼好动的性格以及思维的敏捷等。但就目前我国学前体育的现状来看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一方面由于当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们大多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与嬉戏,更多的时候是爷爷奶奶来照顾。众所周知,隔辈人溺爱孩子早以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他们对孩子的溺爱远远大于孩子的父母,先不说他们有没有与孩子们游戏与嬉戏的能力,就是孩子跑得快一点,爬得高一点,都可能会遭到他们的限制:“不要跑,小心摔倒了。”“不要爬得那么高,小心掉下来。”“不要和谁家还有谁家的小孩儿玩,他们就知道玩泥土。”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家长们把有营养的东西都毫无限制地塞向孩子的小嘴,似乎吃得越多才越健康,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胖才觉自豪。据统计,我国肥胖儿童的比例正呈持续上涨趋势,肥胖已成为威胁孩子健康的一大问题。再就是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除了造成孩子过度肥胖之外也会由于营养的不均衡导致孩子的过度消瘦。而不论过度肥胖和过度消瘦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另一方面由于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不管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过早地把孩子送进各种辅导班,强迫孩子学习。这些做法都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们该怎样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使孩子的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呢?在这里提出两点建议:(一)对于学前体育,家长们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强迫孩子学习,增加与孩子游戏和玩耍的次数,使孩子能够在玩中学,在玩中乐,真正做到在玩中锻炼身体,在玩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二)要掌握一定的儿童保健常识,特别是饮食与营养,饮食搭配要以营养均衡为原则,使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知道过度消瘦和肥胖都是不健康的体现。总之,学前体育在终身体育当中的角色地位看似不重要,但是它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习惯中却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二、 中小学体育
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锻炼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习惯。而在学校体育中,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又显得尤为重要。早在清末康有为在他的体育思想中就有这样的论述:“少年儿童阶段应把体育放在第一位,专以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令功课稍少,而游戏较多,以动荡其气血,发扬其身体。”他的学生梁启超也认为小学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要少,要使儿童多从事体育锻炼等有益的活动。他说:“使教之有术,每日伏案一、二时,所学抑已不少。自余假日,或游苑园以观生物,或习体操以强筋骨,或演音乐以调神魂。何事非学,何学非用,其宏多矣。”
据大量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小学生的身体状况普遍呈现亚健康状态,而最多的是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不高。专家指出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该要超过9个小时,初中生应该达到9个小时,高中生的睡眠时间要达到8个小时。按照这样的规定,我国约有2/3的小学生和3/4的初中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有人曾就“中国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对长春、北京、上海、广州、兰州、成都等6个城市的2617名儿童和2573名成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小学生中每天睡足10小时及以上的为33.4%,初中生每天能睡足9个小时及以上的共有22.9%。23.5%的中小学生晚上很难入睡,64.8%的中小学生早晨不是自然醒来,而是被叫醒或被闹钟叫醒,还有20%的小学生和13.3%的中学生夜里做梦“特别多”。由于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不高,很多学生已经出现了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等问题。调查显示,10.7%的小学生和34.5%的初中生回答自己“经常”或“有时”出现“听课和写作业时打瞌睡的情况”;35%的小学生和59%的初中生回答“经常”或“有时”感到“身体疲乏”。
那么是什么在侵蚀着孩子们的睡眠时间呢?调查显示过大的学习压力成了剥夺孩子睡眠的“罪魁祸首”:49.5%的中小学生因为“作业太多”而不能早睡觉;排在第二位的是“写作业太慢”,获选率为32.3%;以下原因依次是“学校要求到校时间早”(24.4%)、“校外学习”(13.4%)和“家教补习”(6.7%)。另一方面,目前学生学习压力日趋严重,像一些奥数班、外语班、作文班,原来都是初中才开始进行课外补习的东西,现在小学就开始了,本来应该在高中才开始的晚自习在初中也大面积铺开了,导致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了现在的孩子心理特别脆弱,可孩子又没有更好的减压方式,所以就表现出很多过激行为:有的孩子一有机会看电视就恨不得不吃不喝,也有很多孩子变得脾气暴躁,经常和家长吵架,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跳楼的悲惨案例也屡见不鲜。
三、 大学体育
到了大学,五花八门的体育运动项目很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但由于受在中小学养成的体育锻炼观念和锻炼习惯的影响,新生往往不能适应一堂体育课的活动强度。部分学生在课后反馈:上完体育课昏昏欲睡、不思饮食,甚至有的学生提出:体育课就是放松大脑和身体的,能不能像中学那样把体育课改为自由活动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我国中学的这种教育,好比宋明理学“要求学生半日静坐、半日读书”,企图率天下人入故纸堆中,自悟终身,死而不悔。在这种理学的长期统治下,国人深受其害,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很多都是“弱人、病人、无用之人”。就像现在的很多新入学的大学生一样,想要运动才发现似乎自己失去了运动能力,做什么事又似乎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四、解决办法
我们该怎样解决当代教育中这种尴尬的现状呢?首先还得从思想上去认识: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而加大知识灌输的力度,家长们因为望子成龙的心理而把孩子送往各种辅导班、特长班等,这些做法短时间或许有效,但从长远看害处多多,无异于拔苗助长。最重要的还得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首要的是体育教育。民国时期历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就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完全之人格,必须体智德美四育并重”。从教育的角度提出“完全之人格,首先在体育”。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也在他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位置”的论述,并且主张学校“应三育并重”,“德智皆寄予人体,无体是无德智也”。现任国家领导人也针对当今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提出了各种方案,并逐步加以实施。
中小学生要养成从小锻炼身体的习惯,要有锻炼身体的意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彻底改变这种重文轻体的现状,更重要的是终身体育要从学前体育抓起,从学校体育做起。
参考文献:
[1]王景山.小学生体育意识现状及分析.2006.11:15—18.
[2]邓月宁.论学校体育环境及建设[J].四川体育科学,1995:36-39.
[3]樊未晨.我国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高.中国青年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