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看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dan2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家庭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受到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家长、考生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择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择校问题;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1}
  择校问题不是孤立的教育现象,也绝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一方面,这是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教育价值的表现,具有社会进步意义;但另一方面更应当看到,这种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恶果,绝非中国教育应有的现象。择校现象已演变成为事关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根本性问题。从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到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治理择校的政策和措施,解决择校问题的思路逐渐清晰,实践经验逐步丰富,政策法规逐渐完善,社会环境逐渐优化。在推进教育公平的新时代背景下,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时机趋于成熟。各地经验表明,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前提下治理择校问题,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择校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首先是对"名校"的一味追捧。现在的名校一般采取两种思路:一是抛出各种优惠条件吸引好苗子,在应试教育下,好的生源来自于高的升学率,高的升学率需要好苗子来成就,这样出成效的几率才大,所以经过严格选拔,然后进行精心培养,每到毕业时节,就可以以数据的形式表明这所学校是名校,而这又吸引更多的好学生进来,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严格管理,狠抓学习,这类名校大多都有严格的淘汰制度,排名次就是常用的手段,每月甚至每周都在排,有班名次,有年级名次,无形中给学生和教师施加很大的压力,以此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有的学校这种严格的管理甚至达到了极限。
  "名校情结"导致生源的不均衡。从教育资源来讲,初等教育的学校硬件设施大体相近,教材统一,在国家师资配备和进修制度的完善下,教师教学水平也不差,差的只是生源,名校把优秀的、勤奋的学生都吸引走了,剩下的学生因为没有优生的带动和示范效应而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处于下风。如果我们能改进初等教育的手段,实现教育生源的均衡,还会有择校热吗?
  其次是素质教育实施不到位。初等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一个关键阶段。初等教育的任务是塑造孩子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的重要时期,照此推算,初等教育毫无疑问应该实施素质教育。教育部已经意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教改方面调整科目内容,从政策上为学生减负,增加素质教育时段,规定就近入学,教师轮换,公立学校不提倡重点非重点班之分,好学校兼并劣势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小升初不设升学考试,各级升学选拔中增设特长生优惠政策等等,可谓用心良苦。但执行了这么多年,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就是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要升入好的初中、高中面临的是考试,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教育部为素质教育而设的那些副科,而仍然是主科,说白了,还是一道道的题。如果说一切为了考试,它仍然还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你开了什么课程,而在于你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最后是目的的功利化。就目前的状况看,大学文凭还是找工作的敲门砖。而现行的高考制度虽有弊端,却还没有更好的制度可以代替,导致了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高考指挥棒巨大的牵动效应使中小学一切工作以考试和升学率为中心,考试升学率成了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社会和家长评价学校的主要指标。一切为了考试,考试就是一切,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使学校职能发生了重大偏移,如果能从结果上消除初等教育的疯狂,也能从根本上为择校热降温。
  择校现象在我国从起初的以分择校日渐发展到目前的以权择校、以钱择校。择校之风有碍于教育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不良社会影响。不合理的择校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学生的精神压力,无形中也加大了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差距,更是会滋生腐败,从而破坏教育公平。其实,家长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资源本无可厚非,只是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就近入学的政策相抵触,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或政策来疏导家长择校,而不是简单地加以禁止。
  首先应该严格规范各学校择校行为,将择校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严格化、透明化。择校人数、分数和钱数由市教育主管部门按校制定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批,各校将择校生名单和分数张榜公布,鼓励家长和社会进行监督,给予揭发人奖励,对违规学校和有包庇隐瞒行为的教育主管部门给予严肃处罚,避免乱收费高收费的发生。
  其次要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力度,合理划分教育投资比例,将过多的高等教育投资经费转向基础教育,加大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真正凸显基础教育的基石地位。鼓励社会和民间力量办学,全方位吸收社会资金,筹措教育经费,减轻政府教育财政压力。还要节俭办教育,节约教育资源,将节约的教育资金资源用在刀刃上,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再次要改革现行评估制度,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转变评估思想,评估只是为了最大可能地促进每个学校、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更好发展,将教育评估功能转向导向、激励、改进、管理、研究等多功能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估视野。考察学生不单从分数上定量,而且从学生的品质道德、身体状况、个性特长、心理认知、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定性,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另外,家长要知己知彼,理性对待择校。显而易见盲目追风的家长式择校狂风掀起和放肆的助推器,家长对孩子支付高额费用进入重点校后的产出缺乏理性的分析。家长应当在理性分析孩子的情况,征求孩子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择校是否有必要,理性择校。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管,端正择校观念。家长苦心积虑地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服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无可厚非,但是不應提倡缺乏理性的盲目追风,应该加强舆论宣传,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择校观念。另外,社会舆论也应在外围上给违规择校行为带上紧箍咒,加强对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的监管,将违规现象曝之于众,上报上级部门处理。
  参考文献
  [1]孟令熙.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合理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9).
  [2]杨银付.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体制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5(12).
  在《课程教育研究》上发表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校课程应以现存的社会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教育就是学生生活本身,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学生的成长。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呢?具体的做法是: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地理知识运用生活化;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关键词:
摘要:跳远是最古老的竞技项目,从古希腊的五項运动中就有跳远这一项。在跳远过程中,助跑极为重要,而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有影响的有这么几个因素:标志的设定、助跑的起动姿势、助跑的加速方式、助跑的速度、助跑的节奏、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等。然而,为了提高学生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在学生训练时就应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有效训练,同时,应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关键词:主观因素;影响;跳远助跑;准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当前初中的语文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加强初中语文字词教学和管理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其中结合当前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语文;字词教学;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较为基础性的学科,它对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观察撤机指数(Weaning index,WI)在不同通气模式下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收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大于48小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机械通气模式随机分为辅助/控制通气(Assist-Controlventilation,A/C)组及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
摘要: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要将知识传授与知识应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来审计教学,设计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价值,懂得要学什么样的数学和如何利用数学,达到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