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校姓党”是党校教育不变的灵魂。即便在上世纪6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背景下,作为乐山市委党校前身的乐山地委党校,仍然鲜明地亮出了“党的旗帜”,注重从启迪激情、上好党课、艰苦奋斗、参与社会实践、参加乐山市镇建设等方面切入,深入开展党性教育,其切入点、着力点、促进点、关节点至今仍有值得借鉴传承之处。
乐山市委党校始建于1951年底,从建校第一天起,就鲜明地亮出了“党的旗帜”。在党的干部培训工作中,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增强党性作为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65年如一日地铸就“党性锻炼的熔炉”,即使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雾霾笼罩下,党性教育之花依然绽放。
上世纪60年代,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后的1963年至1965年间,在部分农村和城市基层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小四清”“大四清”,重点是整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乐山地委党校按地委的部署,立即转入培训上千人的“四清”工作队。培训结束,党校教职工即随队分别赴五通桥区柑子公社、峨眉县符溪公社、夹江县甘江公社搞“四清”。只剩下我们几个文化教员负责“文化班”的教学培训工作。
乐山地委党校文化班,主要调训40岁以下小学文化程度和少数民族半文盲的公社干部,通过1年的全脱产培训,在某个学科(语文)达到初中水平。虽然主要学文化,但党性教育仍然是必修课。因为,“党校姓党”的本质规定,必然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员学思践悟,把党的内在本质规定性即党组织的政治价值追求,“内化”为党员个人的内在素质,使党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党的宗旨、目标和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不断自我完善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我们当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党性教育的:
首先,启迪激情,找到进行党性教育的切入点。在学员入学时,用3天时间进行“文化诉苦”教育活动。以高玉宝的《我要读书》为启发点,个人倾诉自己在旧社会不幸的遭遇和苦楚。文化班的学员个个苦大仇深,在旧社会有的当过“童养媳”,长在“长工家”,有的因闹灾荒跟随父母乞讨过,还有的祖祖辈辈当“娃子”(奴隶),受奴隶主的凌辱和摧残……他们在暗无天日的社会里根本就不敢做“要读书”的梦。他们悲痛欲绝地诉苦,凄苦声声,撕心裂肺,师生都忍不住低头抽泣。他们发自内心感恩党使他们进了“识字班”“扫盲班”,不再是目不识丁的瞎子;发自内心感恩党调他们进党校文化班学习深造,成为更有作为的人。这是对党组织的感激之情积累的总爆发。在这种情境中,他们真正懂得“为什么读书”“读书为了什么”,增强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这种内生动力,使他们竭尽全力投入学习,惊人的发愤图强。特别是彝族学员废寝忘食,恨不得将课本吞进肚里,经过2个月的努力就跟上了學习进度。
其次,上好党课,找准进行党性教育的着力点。每周两节政治课,实际上就是党性教育课,并同组织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主要教材是中组部按照“八大”党章编写的《做一个好党员》,共十讲,旨在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教育党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严格按照党员条件加强修养,遵守党章规定的总规矩。党课后在组织生活中联系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做到对党讲实话,道实情,忠诚老实。平日里,学员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做好事。争先恐后打扫教室、宿舍以及校園的清洁卫生;每周星期三下午定期下山挑煤、抬米;节假日因路途遥远回不了家的彝族学员李双耳、曲别甲甲等就到山下水码头帮助卸煤、搞服务。篦子街群众竖着大指拇称赞他们是“雷锋式的好人”。
再次,艰苦奋斗,抓住党性锻炼的促进点。为了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每周六天专门安排一天生产劳动课。“鼓干劲,争上游”在党校四个山头上开荒种地,搞种植试验。不但用自己的劳动改善生活(每月杀一头猪),而且创造了种植奇迹。1965年春,由3名仁寿学员组成“棉花种植技术指导小组”,组织大家将党校大大小小的土地种上棉花。全体学员、老师和党校留守工作人员,全过程参与,适时下种,精心育苗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管理(“五打”“灭虫”)摘桃、翻晒,迎来了棉花大丰收,亩产超百斤。记得那一年按计划供应额度每人才3尺布票,而我们用自己种的棉花换回布票,每个学员和教职工发了一丈五尺布票。丰收后的喜悦长久地流淌在我们的心中。
复次,参与社会实践,把握党性锻炼的关节点。党性锻炼“内铸忠诚,外塑形象”,关键在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我们抓住寒假的好时机,让学员回到单位,投身到如火如荼的“三大革命”实践第一线去表现自己。他们带着阶级感情“访贫问苦”,为“五保户”排忧解难;组织社员兴修农田水利,搞好备耕工作;紧跟形势,主动协助“四清”工作组工作,投身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寒假结束返校,交出一张张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热爱人民的令党组织满意的答卷。
我们还组织学员参加乐山市镇建设。1965年春,在明媚的春光下,我们在荒秃秃的尖子山上种树,保质保量地种上上千株松树。而今,尖子山苍松翠绿。这就是现在的“绿心”,绿色的希望,装点着美丽的乐山;“绿心”,党校学员的快乐,春的记忆。1965年夏,在火红太阳的烘烤下,我们在乐山城外铺公路,暑气蒸腾,火的热情,铺出了从张公桥至屠宰场段的宽敞大道。而今,这里是繁华的嘉定中路,车水马龙,蓬蓬勃发,充满着盛情隆意,蕴含着党校学员火热的“夏的闪光”。
乐山市委党校始建于1951年底,从建校第一天起,就鲜明地亮出了“党的旗帜”。在党的干部培训工作中,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增强党性作为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65年如一日地铸就“党性锻炼的熔炉”,即使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雾霾笼罩下,党性教育之花依然绽放。
上世纪60年代,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后的1963年至1965年间,在部分农村和城市基层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小四清”“大四清”,重点是整所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乐山地委党校按地委的部署,立即转入培训上千人的“四清”工作队。培训结束,党校教职工即随队分别赴五通桥区柑子公社、峨眉县符溪公社、夹江县甘江公社搞“四清”。只剩下我们几个文化教员负责“文化班”的教学培训工作。
乐山地委党校文化班,主要调训40岁以下小学文化程度和少数民族半文盲的公社干部,通过1年的全脱产培训,在某个学科(语文)达到初中水平。虽然主要学文化,但党性教育仍然是必修课。因为,“党校姓党”的本质规定,必然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员学思践悟,把党的内在本质规定性即党组织的政治价值追求,“内化”为党员个人的内在素质,使党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党的宗旨、目标和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不断自我完善中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我们当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党性教育的:
首先,启迪激情,找到进行党性教育的切入点。在学员入学时,用3天时间进行“文化诉苦”教育活动。以高玉宝的《我要读书》为启发点,个人倾诉自己在旧社会不幸的遭遇和苦楚。文化班的学员个个苦大仇深,在旧社会有的当过“童养媳”,长在“长工家”,有的因闹灾荒跟随父母乞讨过,还有的祖祖辈辈当“娃子”(奴隶),受奴隶主的凌辱和摧残……他们在暗无天日的社会里根本就不敢做“要读书”的梦。他们悲痛欲绝地诉苦,凄苦声声,撕心裂肺,师生都忍不住低头抽泣。他们发自内心感恩党使他们进了“识字班”“扫盲班”,不再是目不识丁的瞎子;发自内心感恩党调他们进党校文化班学习深造,成为更有作为的人。这是对党组织的感激之情积累的总爆发。在这种情境中,他们真正懂得“为什么读书”“读书为了什么”,增强了党的意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这种内生动力,使他们竭尽全力投入学习,惊人的发愤图强。特别是彝族学员废寝忘食,恨不得将课本吞进肚里,经过2个月的努力就跟上了學习进度。
其次,上好党课,找准进行党性教育的着力点。每周两节政治课,实际上就是党性教育课,并同组织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主要教材是中组部按照“八大”党章编写的《做一个好党员》,共十讲,旨在牢固树立“党章意识”,教育党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严格按照党员条件加强修养,遵守党章规定的总规矩。党课后在组织生活中联系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做到对党讲实话,道实情,忠诚老实。平日里,学员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做好事。争先恐后打扫教室、宿舍以及校園的清洁卫生;每周星期三下午定期下山挑煤、抬米;节假日因路途遥远回不了家的彝族学员李双耳、曲别甲甲等就到山下水码头帮助卸煤、搞服务。篦子街群众竖着大指拇称赞他们是“雷锋式的好人”。
再次,艰苦奋斗,抓住党性锻炼的促进点。为了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每周六天专门安排一天生产劳动课。“鼓干劲,争上游”在党校四个山头上开荒种地,搞种植试验。不但用自己的劳动改善生活(每月杀一头猪),而且创造了种植奇迹。1965年春,由3名仁寿学员组成“棉花种植技术指导小组”,组织大家将党校大大小小的土地种上棉花。全体学员、老师和党校留守工作人员,全过程参与,适时下种,精心育苗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管理(“五打”“灭虫”)摘桃、翻晒,迎来了棉花大丰收,亩产超百斤。记得那一年按计划供应额度每人才3尺布票,而我们用自己种的棉花换回布票,每个学员和教职工发了一丈五尺布票。丰收后的喜悦长久地流淌在我们的心中。
复次,参与社会实践,把握党性锻炼的关节点。党性锻炼“内铸忠诚,外塑形象”,关键在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我们抓住寒假的好时机,让学员回到单位,投身到如火如荼的“三大革命”实践第一线去表现自己。他们带着阶级感情“访贫问苦”,为“五保户”排忧解难;组织社员兴修农田水利,搞好备耕工作;紧跟形势,主动协助“四清”工作组工作,投身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寒假结束返校,交出一张张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热爱人民的令党组织满意的答卷。
我们还组织学员参加乐山市镇建设。1965年春,在明媚的春光下,我们在荒秃秃的尖子山上种树,保质保量地种上上千株松树。而今,尖子山苍松翠绿。这就是现在的“绿心”,绿色的希望,装点着美丽的乐山;“绿心”,党校学员的快乐,春的记忆。1965年夏,在火红太阳的烘烤下,我们在乐山城外铺公路,暑气蒸腾,火的热情,铺出了从张公桥至屠宰场段的宽敞大道。而今,这里是繁华的嘉定中路,车水马龙,蓬蓬勃发,充满着盛情隆意,蕴含着党校学员火热的“夏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