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遵义师范学院健身气功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本校健身气功开展情况相对较好,但在本校其他专业开展情况上,并不是很理想,教学课程设置不太完善,只有体育学院把健身气功课程列入教学大纲,没有教材。健身气功课程是依据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体育健身需要而设置的体育课程方案,使健身气功成为一门重要的体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为全民健身事业做贡献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健身气功开展现状
  “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功法的一种,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中国传统体育锻炼项目”[1]。其动作较缓慢、简单而容易学习,对场地的要求并不高。它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相结合,由内而外的影响和改变人体生理、心理的过程。为了有利地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国家体育总局在2001年推出4种健身功法(“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目前共推出九套功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特色体育文化遗产的继承,尤为重要的是年轻力量的积累,而当代大学生应肩负起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健身气功动作简单,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对浮躁、冲动、好胜的年轻人来讲,可以更好地减轻压力,释放能量,让大脑皮质得到放松,使大学生们注意力集中、思维敏锐,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生活的质量”[2]。本文从遵义师范学院健身气功开展课程现状来分析,力争在本校为健身气功课程开展争取更多的有利空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遵义师范学院健身气功开展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高等院校”及“健身气功”为关键词,搜索到60余篇文献,其中,选取符合本篇论文能借鉴的4篇作为参考文献,并将相关理论与研究内容等作为理论支撑。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需要,分别对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主项、副项提高班、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发放《遵义师范学院健身气功开展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共66份,其中主项提高班16人,副项提高班20人,非体育专业30人,其中男生共48份,回收问卷44份,有效率92%,女生共18份,回收问卷16份,有效率89%。
  3.数理统计法
  将所有问卷内容输入Excel中,并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每一届共有200人,学生从大三开始选择专业,武术主项提高是其中的专业之一,武术副项是大四学生在实习后八周进行选项的科目,非体育专业从大二开始选修健身气功课,三个组别所教内容都有健身气功功法,从表1可以看出遵义师范学院全院健身气功的教学基本情况。
  (一)遵义师范学院健身气功开展现状调查
  表1遵义师范学院健身气功教学基本情况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学生(n) 百分比(%) 教学课时(周) 教师职称(n)
  体育学院武术主项
  体育学院武术副项
  非体育专业选项 五禽戏、八段锦、大舞
  五禽戏、八段锦、大舞
  五禽戏、八段锦、大舞 16
  20
  30 12.5%
  10%
  1% 4课时
  6课时
  2課时 教授1
  教授1
  副教授1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知体育学院武术主项提高班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本课程是对武术较热爱,更多的是想学习武术所蕴含的精气神,能够学习到健身气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副项提高班的学生是为了了解武术,了解健身气功,少部分同学是为了修学分,非体育专业的学生选择健身气功选修课更多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对健身气功有一定的好奇心。从表1结果可知,遵义师范学院开展健身气功教学内容有五禽戏、八段锦、大舞3种,可见开展的健身功法还需增加,使学生对健身气功有更多的认识和接触。体育学院主项提高班学习健身气功的人数占09级总人数的12.5%,副项提高班学习健身气功人数占08级总人数的10%,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健身气功人数占10级总人数的1%,说明健身气功在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开展情况很好,在非体育专业开展的一般,比较有利于健身气功在遵义师范学院的开展和推广。但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全校任选健身气功的学生仅2个课时/周,而体育学院副项提高班为6个课时/周,体育学院主项提高班为4个课时/周。表明在非体育专业选项健身气功课时上安排不足,学生学习太少,使其与教师的交流浅,影响了学生掌握健身气功的技法特点。此外,教材都缺失,理论课时的缺乏,也将影响学生掌握必要的健身气功知识,使学生的健身理论素养较低。主项提高班和副项提高班教师职称是教授,非体育专业教师职称是副教授,教师在健身气功课上的讲授内容不同,以及方式和深度的不同,使学生了解到的程度也就不一样。
  (二)学生对健身气功感兴趣程度
  遵义师范学院从开展健身气功课到目前只有两个学期的时间,从学生在健身气功课上的表现来看,学生对健身气功课感兴趣的程度如表2:
  表2感兴趣程度情况
  程度 人数 比例
  非常感兴趣 17 28.4%
  比较感兴趣 20 33.3%
  感兴趣 12 20%
  一般 11 18.3%
  不感兴趣 0 0
  总计 60 100%
  
  由表2可知,健身气功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到了28.4%和33.3%,感兴趣的占20%,说明学生很有意愿把健身气功作为自己感兴趣的体育健身项目。表明健身气功在遵义师范学院开展教学情况还是很可观的,对未来的健身气功的推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对健身气功感兴趣的原因
  在表2中我们针对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又进行了感兴趣原因的调查,结果见表3。
  表3感兴趣原因情况
  原因 人数(n) 比例(%)
  健身需要 25 41.7%
  修学分 8 13.3%
  会武术 2 3.3%
  自身身体所需 7 11.7%
  为将来所用 6 10%
  喜欢健身气功 12 20%
  总计 60 100%
  
  由表3可知,学生对健身气功感兴趣的原因,按比例的高低,依次是健身需要41.7%;喜欢健身气功20%;修学分13.3%;自身身体所需11.7%;为将来所用10%;会武术3.3%;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认为通过健身气功的练习,是可以达到运动健身的作用,这对健身气功的推广是很有帮助的,在意识上得到了很大的肯定。“体育课程的合理设置不仅是发展大学生体力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发展心理、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健身气功练习能锻炼大学生的身体,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修心养性的作用”[3]。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特色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认识健身气功,也能更多的认识接触到中国民族传统养身文化,同时,使现代社会文化交流平台有了更高台阶的展示,也促进了人文交流和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学习健身气功的目的
  “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目标的设立, 应是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传统认知方式、掌握传统健身方法, 养成健身养生意识、塑造民族精神等为基本标准”[4]。通过健身气功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传统养生,更多的是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希望通过健身气功课程的开展,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珍贵的知识得以扩大,为健身气功开展发挥更多的有利空间。
  
  图1学习健身气功目的情况
  如图1,调查结果有7%的学习目的是教学需要,有33%的学生是想通过健身气功的练习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健身气功也可作为一项锻炼身体终生体育运动,树立终身体育运动观念,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贡献。有22%的学生是为了丰富个人文化生活,有10%的学生是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有20%是满足个人兴趣爱好,这说明大学生通过学习健身气功来充实自己的文化生活,想通过健身气功了解接触到更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增进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在扩大社交上有8%,说明学生在学习健身气功过程中交流太少,影响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学习。学校应重视和积极组织开展健身气功的活动,进行更多时间的交流学习,以及开展健身气功理论论坛等,这对健身气功的推广有很大的帮助。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遵义师范学院健身气功开展情况相对较好,大学生有意愿把健身气功作为一门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
  2.教学课程设置不完善,只有体育学院把健身气功课列入教学大纲,但没有教材,所以没有开设健身气功理论课程。
  (二)建议
  1.依据高等院校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体育健身需要而设置体育课程方案,加强对健身气功的课程建设,拓展教学内容,促进教材、大纲和考核标准的完善。
  2.积极组织开展课外健身气功的活动和学术论坛,加大学校对民族传统特色体育文化的科学宣传力度,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技术交流,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杨玉冰,孙强,孙健.传统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六字诀[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
  [2] 胡秉娇,刘洪福.高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3(21):57.
  [3] 李炳红.健身气功进入高校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资讯.2009(35):225.
  [4] 王敬浩,虞定海.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的理论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39):9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1  摘 要 怯场现象在当今排球比赛中时有出现,无论是新、老队员,当被对方气势压住时,某个队员或是全体队员就会因紧张而出现恐惧心理从而产生怯场现象,出现不适合比赛的行为。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对女大学生排球运动初学者排球比赛中不良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怯场心理成因主要来自自身与外界两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2  摘 要 为了加深对我国职业女性休闲体育活动认识深度,更好的提高新时期我国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的质量,本文以长沙市的职业女性为例,从主观因素(传统观念、参与动机以及体育消费观念)和客观因素(经济因素、时间因素、人际交往因素)两个层面入手归纳总结了目前影响我国职业女性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并分别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期刊
4月9日—11日,局党组书记李光明、副局长季道明、办公室主任周强、体育经济处处长魏岗、装备中心主任孙曙光一行风尘仆仆,行程3000多公里前往喀什体育中心、岳普湖县体育中心;农一师一团室外灯光体育场、金银川路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体育活动室;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体育馆、塔木托拉克乡文体广电站、温宿县新文化体育广电局综合办公楼、县文化体育中心、佳木镇文化体育广电中心、佳木镇拉帕村篮球场、新和县体育中心、县依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6-000-02  摘 要 为了调查研究当代大学体育运动的意识及实际运动的情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西安市十所高校进行了访问及调查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 运动意识 运动实际情况  一、引言  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幸福都至关重要,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建设祖国的
期刊
摘要黑龙江省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还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了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历史文化,这些运动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成熟并期待着更加广泛的传播。本文从其发展现状入手,探究其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型发展模式,希望能够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事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创新模式  黑龙江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在我国体育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期刊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师生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宿州市市区体育高考生训练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得知体育高考生平时训练时自身身体素质、对训练的态度和认识容易主导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教练员的领导行为能力、场地器材、自然环境自己或他人训练中受伤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态度等都是影响考生体育训练成绩的重要原因,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对教练员执训过程中的训练指导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体
期刊
摘要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90)和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对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我校有不同程度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强迫感、人际关系敏感、精神抑郁三因子是大学生主要出现的心理问题。不同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不同,以二年级学生检出率最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贯穿整个大学时期,重点对象是低年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以作者身边高校为基础,简要分析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建设、发展中现存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旨在完善社团建设机制,达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实际需求,最终实现提高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体育社团建设发展民办高校现存问题  一、体育社团情况简述  (一)体育社团成员构成  天津天狮学院体育社团(以下简称“天狮体社”)的成员总数超过800人次(每人限报两个社团),绝大部分是大一
期刊
摘要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为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剖析研究,以期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中医药院校体育文化    一、前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入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
期刊
摘要为了揭示体育对城区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文章以朝阳区八里庄街道居民为例,进行实验测量和对比分析,阐明了体育对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活动参与者是具有更加乐观的生活态度,自我感觉更好,身心健康水平更高,人际交流能力和亲情关系自觉的良好居民。  关键词体育城区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现状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对八里庄街道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