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是最受欢迎、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由于篮球运动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激烈、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在这种高强度激烈对抗的运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身体的各种损伤,其中以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本文针对在篮球运动中常发生的踝关节扭伤问题,总结损伤成因,旨在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建立一种科学的训练和预防理念,以防止和减少踝关节扭伤的发生。
关键词 校园篮球 踝关节 损伤 处理
一、导致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导致脚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准备活动不充分、体育教师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技术动作错误、场地因素的影响等。
(一)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自我保护是人们受到外来侵害为了使身体免受伤害而采取的一种应激反应,有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两方面构成。思想上没有防伤的观念,缺乏必要的运动创伤知识,不懂得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存在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如所谓的损伤难免,运动损伤不过是些小伤病,关系不大等。
(二)准备活动不充分
众所周知,准备活动是体育运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体育课中,由于课的部分就包含有准备活动,所以课中很少因为预备活动受伤。
(三)体育教师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中较难的技术动作,和容易受伤的技术动作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开始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并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学生学习动作应由易到难、由分解动作到整体动作。
(四)技术动作错误
由于学生的技术动作没有掌握好或动作错误,在实际练习时往往演变成危险动作。在篮球运动时,动作比较粗野或比赛中动作违反规则这些也是产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场地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原因上讲,场地因素和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篮球室外场地绝大多数是水泥地,所以摔倒后很容易被挫伤。场地不平整、场地过滑和过硬或场地表面有杂物等都是损伤诱因。
二、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处理
(一)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肢体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在篮球运动中经常发生,正确的现场处理不仅可以防止受伤局部的进一步出血,减缓疼痛,而且有利于伤病的后期恢复。现场急救处理的总体原则为局部制动休息、冰疗、压迫包扎,以及抬高患肢。
(二)局部制动休息
伤肢制动是急性损伤现场处理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地减轻伤病疼痛和组织出血、防止再次活动而加重损伤程度的重要措施。当篮球爱好者受伤时,必然产生一种保护性自我制动的条件反射,此时切忌为了急于诊断和手法治疗的目的,使用按压、揉捏、转动、牵拉等方法,否则将加剧伤肢疼痛、局部出血和炎症。
(三)冰疗
在比赛现场,受伤急救时的冰疗常采用氯乙皖配制的雾化降温剂作局部喷涂,旨在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和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促使受伤血管收缩,以产生明显的止痛、减轻伤部出血,以及阻止液体渗出的作用。同时也能降低局部组织的代谢率,缓解受伤部位的缺氧状况,有利于受伤组织的后期恢复。
(四)压迫包扎
这是伤病现场处理措施中最关键的一步。加压包扎不仅是伤病急性期中减少组织出血、防止伤部组织过度肿胀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防止在恢复期中受伤组织内的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受伤关节在恢复后明显比对侧健部肿大的疗法之一。在冰疗后最好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包扎所用的绷带的宽度宜宽一些,松紧也应适度。
(五)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伴有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伤口直接与外界组织损伤。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有擦伤、挫裂伤等。此类损伤的现场处理原则是有效止血保护创面和防止感染。
(六)止血
采用有效方法止血,如手指受伤可用另一侧拇指和食指压住出血手指的两侧动脉。当出血严重,一般压迫止血方法效果不佳而必须使用橡皮筋、胶布条等带状物实施止血时,应特别注意结扎的松紧度应以刚好阻断动脉血流 (不出血) 为宜。结扎了止血有的时间要注意,一般上肢每 20-30 分钟必须缓慢解除止血带一次约 5 分钟,下肢每45向 60 分钟必须解除止血带一次约 5分钟,使伤肢间断恢复血液循环一次,并随时观察结于止血后肢体远端的状况,防止因结扎过紧或止血时间过长,引发神经拉伤或远端肢体缺血性坏死。当伤口不再继续出血、可缓慢松弛压脉带,密切观察有无继续出血现象。
(七)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局部消毒操作时应特别注意由包面中心逐步 (画圆圈式地) 向外周消毒。
(八)骨折与脱位
当发现受伤局部出现明显畸形、剧烈锐痛时,原则上应立即按骨折脱位的病案作现场处理,切忌在未弄清楚伤病的情况下擅自实施手法复位等治疗。闭合性骨折和脱位的现场处理原则主要是:临时夹板固定、肢体制动,以减轻疼痛,避免再伤以及便于转送。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还要注意保暖。对于开放性骨折或脱位,除止血、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外,也足对患肢进行临时制动与固定。固定时最好按患肢受伤后的自我保护性姿态进行,尽量不要移动伤肢,以免加重篮球爱好者的疼痛和伤情。
参考文献:
[1] 龚云.运动创伤学[M].甘肃: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摘 要 篮球运动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是最受欢迎、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由于篮球运动身体接触频繁、对抗激烈、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在这种高强度激烈对抗的运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身体的各种损伤,其中以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本文针对在篮球运动中常发生的踝关节扭伤问题,总结损伤成因,旨在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建立一种科学的训练和预防理念,以防止和减少踝关节扭伤的发生。
关键词 校园篮球 踝关节 损伤 处理
一、导致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
导致脚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准备活动不充分、体育教师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技术动作错误、场地因素的影响等。
(一)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自我保护是人们受到外来侵害为了使身体免受伤害而采取的一种应激反应,有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两方面构成。思想上没有防伤的观念,缺乏必要的运动创伤知识,不懂得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存在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如所谓的损伤难免,运动损伤不过是些小伤病,关系不大等。
(二)准备活动不充分
众所周知,准备活动是体育运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体育课中,由于课的部分就包含有准备活动,所以课中很少因为预备活动受伤。
(三)体育教师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中较难的技术动作,和容易受伤的技术动作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开始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并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学生学习动作应由易到难、由分解动作到整体动作。
(四)技术动作错误
由于学生的技术动作没有掌握好或动作错误,在实际练习时往往演变成危险动作。在篮球运动时,动作比较粗野或比赛中动作违反规则这些也是产生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场地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原因上讲,场地因素和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篮球室外场地绝大多数是水泥地,所以摔倒后很容易被挫伤。场地不平整、场地过滑和过硬或场地表面有杂物等都是损伤诱因。
二、篮球运动中常见损伤的处理
(一)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肢体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在篮球运动中经常发生,正确的现场处理不仅可以防止受伤局部的进一步出血,减缓疼痛,而且有利于伤病的后期恢复。现场急救处理的总体原则为局部制动休息、冰疗、压迫包扎,以及抬高患肢。
(二)局部制动休息
伤肢制动是急性损伤现场处理的重要措施,是有效地减轻伤病疼痛和组织出血、防止再次活动而加重损伤程度的重要措施。当篮球爱好者受伤时,必然产生一种保护性自我制动的条件反射,此时切忌为了急于诊断和手法治疗的目的,使用按压、揉捏、转动、牵拉等方法,否则将加剧伤肢疼痛、局部出血和炎症。
(三)冰疗
在比赛现场,受伤急救时的冰疗常采用氯乙皖配制的雾化降温剂作局部喷涂,旨在降低局部组织的温度和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促使受伤血管收缩,以产生明显的止痛、减轻伤部出血,以及阻止液体渗出的作用。同时也能降低局部组织的代谢率,缓解受伤部位的缺氧状况,有利于受伤组织的后期恢复。
(四)压迫包扎
这是伤病现场处理措施中最关键的一步。加压包扎不仅是伤病急性期中减少组织出血、防止伤部组织过度肿胀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防止在恢复期中受伤组织内的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受伤关节在恢复后明显比对侧健部肿大的疗法之一。在冰疗后最好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包扎所用的绷带的宽度宜宽一些,松紧也应适度。
(五)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伴有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伤口直接与外界组织损伤。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有擦伤、挫裂伤等。此类损伤的现场处理原则是有效止血保护创面和防止感染。
(六)止血
采用有效方法止血,如手指受伤可用另一侧拇指和食指压住出血手指的两侧动脉。当出血严重,一般压迫止血方法效果不佳而必须使用橡皮筋、胶布条等带状物实施止血时,应特别注意结扎的松紧度应以刚好阻断动脉血流 (不出血) 为宜。结扎了止血有的时间要注意,一般上肢每 20-30 分钟必须缓慢解除止血带一次约 5 分钟,下肢每45向 60 分钟必须解除止血带一次约 5分钟,使伤肢间断恢复血液循环一次,并随时观察结于止血后肢体远端的状况,防止因结扎过紧或止血时间过长,引发神经拉伤或远端肢体缺血性坏死。当伤口不再继续出血、可缓慢松弛压脉带,密切观察有无继续出血现象。
(七)保护创面,防止感染
局部消毒操作时应特别注意由包面中心逐步 (画圆圈式地) 向外周消毒。
(八)骨折与脱位
当发现受伤局部出现明显畸形、剧烈锐痛时,原则上应立即按骨折脱位的病案作现场处理,切忌在未弄清楚伤病的情况下擅自实施手法复位等治疗。闭合性骨折和脱位的现场处理原则主要是:临时夹板固定、肢体制动,以减轻疼痛,避免再伤以及便于转送。当环境温度较低时,还要注意保暖。对于开放性骨折或脱位,除止血、保护创面、防止感染外,也足对患肢进行临时制动与固定。固定时最好按患肢受伤后的自我保护性姿态进行,尽量不要移动伤肢,以免加重篮球爱好者的疼痛和伤情。
参考文献:
[1] 龚云.运动创伤学[M].甘肃: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