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明:不娱己 怎娱人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gverger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佳明为人熟知始于跟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但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位于顶峰的时候,他毅然选择远赴美国留学,如今回国后的他带着新的心情重新出发,在忙碌的工作中,开始学会审视生活的快乐,定位人生的价值。
  
  名利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
  
  有个经典段子: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说事业很成功,但一回到家就空虚,不知道该怎么办。医生建议说,压抑的时候去看看那个喜剧演员的戏,他的戏每天晚上爆满。那个人回答说,我就是那个演员。
  我多多少少能感觉到这一点。所谓公众人物,名利是一个很可怕的、毒品一样的东西,大家给你的掌声、给你的夸奖,会很容易让你迷失自己。特别是当你的节目被大家认可的时候,你会发现,除了家人跟你说真话,你听到的都是肯定与鼓励。你有时会问自己:你何德何能,那点毛病你难道不知道吗?你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好吗?
  去了美国,一个朋友跟我说了一些话,让我反省。他说你只会娱乐别人,你不在娱乐别人的时候,就一点光彩都没有了。你不会娱乐你自己,你发光的时候都是那种场面上的、职业的东西。他觉得我很可怜,说我自我那一块是很空虚的。另一个朋友则说,你这一辈子都在想对得起这个,对得起那个,而你最最对不起的是你自己。他是根据我上课时的表现来说这话的,比如班里组织活动,老师说我是一个nature leader,可能跟职业有关系,我会照顾所有人,不会让人受冷落。
  到了美国我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因为在美国没有人认识我,当你拿着一本英文书看了半天没看懂的时候,你才知道,那个才是你啊。
  
  不能再为别人活了
  
  现在我会经常问自己快不快乐。如果做这件事情有一天我觉得不快乐,肯定不会去做;现在还在做,因为我确实喜欢并且准备好了,到舞台上灯光一打,自己成为舞台中心的感觉。
  再过几年我就四张的人了,不能再为别人活了,不要给自己压力,别不把自己当回事,也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以我现在尽量为自己减少压力。首先,一台节目,主持人只是配角;还有,有女主持人在,男主持人一定是配角;当你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尽量不说,因为不说是不会出错的。
  刚做《开心辞典》的时候,小丫当红,我就是配角。一次路过收费站,一个人突然很兴奋地说“他是王小丫的那个……”,就是叫不出名字。再过一段时间,大家看到我就喊“佳明、佳明”了,能叫出名字了。
  回国之后,有一次作为嘉宾回到《开心辞典》录制现场,我的感受特别多。第一个感觉是,当年真不知足,其实你拥有很多东西。那天在现场,看到熟悉的工作人员,看到观众,就像一个东西你失去之后,回过头来看,发现它很好;第二个感觉是,人生啊,再好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能再回来。有人说佳明你回来吧,我说就算我回去了,也不是那时的那种情感、那种感觉了。
  有人说,希望是在绝望中产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希望中灭亡。我就没希望行不行啊,到周一,我就等着看台里有没有电话找我,没人找我做节目就在家里待着,有节目就去做。有时候也会困惑,这种生活中比较散漫的状态是不是会带到节目中?但是后来想不会啊,因为我现在是快乐的呀,在看自己喜欢的书,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比以前快乐了。
  
  李佳明答问
  问:你的理想是?
  答:混到69岁,还在电视上,还在当主持人。我这个目标确实很远,为此还要再做三十几年。这个行当竞争很激烈,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各领风骚多少年。为什么是“混”?我觉得只要在适当的年龄,有适当的题材,还有适当的观众,坚持下去,那么我就成功了。
  
  问:你内心的软肋在哪里?
  答:软肋在于我的知识结构不牢。我是一个有小聪明的人,我清楚自己做节目是在用技巧、用多年的经验在做。我19岁开始做主持,之后所学的东西都是实用主义的,特别功利,不是为自己读书。真正为自己读书是从出国开始的,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学传媒,我说我真想学点自己想学的东西。
  摘编自《新周刊》编辑/红燕
其他文献
  
期刊
国人把娱乐圈跟毒品联系在一起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1997年,罗绮被出租车司机送进派出所(被强制戒毒三个月),之后便是贾宏声,然后是朱洁、陈汝佳、谢东、含笑、张元,以及不久之前被曝光的满文军夫妇、酒井法子……  于是,人们不禁纳闷:娱乐圈人物,为什么总和毒品联系在一起?     “寻找灵感说”已经臭不可闻,“精神空虚说”也很难获得认可,当一个群体的所有人,都会采用相近的行为模式时,我们还得查
期刊
论坛、豆瓣小组:我的地盘我说话  有一位哲学系的老师在期中考时只考了一道申论题:什么是勇气?  当大家拼了命在想怎么写时,有个同学交卷了,只有五个字:这就是勇气!  到了期末考,老师依然只考一题:这就是题目,请作答。  大家依然不会写。又只有那个学生很快交卷了:这就是答案,请给分!  老师气不过,大叫:“你给我过来,我有两道题目问你,你若答出第一题,就可以不必回答第二题……”  老师:“你的头发有
期刊
白裙子,舞动在她成熟的阴影里    她不知道自己躺在铁轨上。  但她知道月亮很圆,天空紫蓝;  她不知道硌背的碎石会弄脏她的白裙子。  但她知道身边桃花暗夜妖艳,铁路桥下春水潺潺。    他们找来了。他惊慌笨拙地抱起她。回到屋子,兄弟们都退下了。他用怀抱温暖她。瘦瘦的他和瘦瘦的她像两棵小白杨树苗,他的胳膊像两条连接起来的草绳并排捆扎着他俩。他握着她修长的手,看见她白衣的袖口脏了。他起身,掀开被子,
期刊
那天和孙宇靖约好采访的时间,我和一位同事在上地南口等他。一会儿,孙宇靖骑着自行车来了,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我说:“孙老师,您现在每天都骑自行车上班吗?”他笑着说:“上班得坐城铁去,每天早晨骑自行车送儿子上学。”看着他说骑自行车送儿子上学时满眼里流露出的喜悦,我想他儿子是幸福的。  来北京已经12年了,孙宇靖和家人一直住在这个只有15平米左右的屋子里,家里的家具摆设很简单,但这小小的屋子里却盛满了一家
期刊
在公司里,最重要的那个决定,还是要自己来下。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大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很快就遇到了麻烦:我和部门经理帕克先生处不来。扪心自问,我工作勤勤恳恳,从不偷懒,为什么经理总与我作对呢?  一天晚上,我等电梯准备回家。突然,我发现部门副经理布卢先生站在我的身边,他好像也在等电梯。布卢先生是一个阅历丰富、善于观察的人,与帕克先生不同,他说话做事从不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我立即招呼道:
期刊
饺子馆成了“联络点”     北京护国寺旁边,有家“梅花人家”饺子馆。虽然门脸不起眼,生意却火得很。大多数人是冲大明星韩庚来的——开饺子馆的是韩庚的妈妈于惠。  于惠在北京开饺子馆是为了能经常见到儿子,没想到这里倒成了“庚饭”(韩庚的fans)们与偶像的联络点。现在的韩庚不仅是于惠的儿子,更是众多“庚饭”的儿子。很多女“庚饭”不分年龄大小,一律亲切地称韩庚为“庚宝”。   韩庚在韩国和日本也有众多
期刊
小朋友李俊卿,刚刚睡醒,看到阳台下一个美女走过,自问:追?  这样冒失,人家以为你神经。我事后诸葛亮。  李俊卿的回答是“宁可错搭一千,不可错过一个”!我反驳:问题是,这样很没有效率。李俊卿坦承:每天完成一定的搭讪量,总有收获吧?  我年轻的时候,是自费拿着100元追那美女:“是你丢的吗?”这样的搭讪方式被李俊卿笑为“太土了”!  搭讪,不仅仅是为了泡妞;中国人不太主动搭讪人,这样的个性不好,容易
期刊
席尔瓦先生和佩雷拉先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个星期天晚上,他们在席尔瓦先生的寓所里喝啤酒。  这两位先生都未成家,所以他们各自雇了一个佣人为他们打理房子,有时候还可以替他们跑跑腿。  几巡啤酒下肚之后,他们便将谈论的话题转向了他们的佣人。佩雷拉先生说,他的佣人班达应该算得上全世界最愚蠢的佣人。  “算了吧,你能证明班达比我的佣人忠达更为愚蠢,那我就誓不为人。”席尔瓦先生说。  “好的,我就证明给你看
期刊
有位老太太,在江边散步,一不留神滑到水中,她大声呼救。恰巧,一位中年汉子也在江边散步,他闻声赶到,将老太太救起。当时的场面一片慌乱,见老太太没事,那个汉子就悄悄地离开了。后来,有记者知道了这件事,把那个救人的汉子找了出来。原来,他是个亿万富翁。  记者敏感地发现了其中的新闻点,想借此来宣扬一下富人的道德品质,以消化社会上滋长的“仇富”情绪。出乎意料的是,救人的汉子没有吹嘘自己的道德有多高尚,只是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