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文就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作了一定的间述与探讨。
[关键词]借助;数学;课堂;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在继续保证“双基”的基础上,还必须启发学生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因此,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借助操作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外显的行为操作,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和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这类操作的直接价值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对学习材料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生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一位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将角的顶点重合并依次拼在一起,发现正好形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直观视觉印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过程,学生费时不多,但是亲自动手试一试的操作活动让他获得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受。尽管类似于这样感知明显带有个体认识的成分,并且还存在原始、肤浅、片面、模糊的特征,但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二、借助探究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向学生抛出特定情境下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其中,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学生能获得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一体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类探究活动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而非获取第一手直观体验。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有体验,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有经历的数学思考。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时,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做“摸球”实验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已知盒内有9个白球和1个黄球的前提下让学生猜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对学生来说已经毫无新鲜感,因此教师变化角度展开如下数学活动:“(出示盒子)同学们,这个盒子里放有白色和黄色的球共10个,不过两种球的数量不相等。如果不打开盒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充分调动各自已有的经验来尝试解决。有的同学用猜的方法,随即因其结果的不确定性被同伴否认。也有同学认为可以用摸球的方法,每次摸出一个看看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多摸几次,最后看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多,就说明这种颜色的球多。此时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成了学生探究的需要,由于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充满渴望,因此在这类探索活动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活力。
三、借助思维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在思维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即思维操作的经验,比如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证明的经验,等等。就一个人的理性而言,思维过程也能积淀出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知觉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例如,在研究“比的基本性质”时,教材要求学生根据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由此启发学生观察等式,联系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已有认识进行合情推理,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尽管学生对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密度”不太了解,但是由于有着对之前学习的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探究经验,大部分学生会产生一个数学直觉,那就是在“比”中存在类似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个结论便是依据类比的经验得出的。而随即展开的验证活动中,学生也能从过去相关的经验中找到方法上的支撑,因此,教师在这段内容的处理能够可以大胆放手。学生类似的经验越丰富,新知就越容易主动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对这些经验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发现其本质的异同,继而将学生发现的一个个知识“点”连接成一串知识“链”,进而构成牢固的知识“网”。
四、借助综合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现实中,许多数学活动都会要求学生有多种经验参与其中,不仅有操作、探究的经验,也要有思考的经验,更需要有应用的意识。
例如,下图中的两条线段表示两幢新建的大楼。现在要从“*”处将煤气送往两幢大楼,并且要使煤气管道的长度可能短,你能表示管道的位置吗?
解决这个实际问题需要学生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知识来诠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的意识,并能顺利地作图解答,那么说明他的相关知识经验已经形成,反之,则说明形成不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总是先进行思维上的深思熟虑而后再进行作图设计,最后实践操作。因此,应用的意识是充分建立在学生思考的经验和操作的经验基础上的。正如朱德全教授所指出的,“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作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应用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加以关注和发展。
总之,越是复杂的数学活动越需要积极的情感意志相伴,这种体验性成分也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反思其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也能逐渐凝聚为其情绪特征的一部分并获得发展。因而,积累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感性认识、情绪体验及应用意识缺一不可。只有活动经验的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借助;数学;课堂;积累;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在“双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在继续保证“双基”的基础上,还必须启发学生领会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因此,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过程的教学,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一、借助操作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外显的行为操作,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和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这类操作的直接价值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对学习材料的感性认识。
例如,在学生研究“三角形内角和”问题时,一位学生把任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将角的顶点重合并依次拼在一起,发现正好形成一个平角,从而得出直观视觉印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过程,学生费时不多,但是亲自动手试一试的操作活动让他获得了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直观感受。尽管类似于这样感知明显带有个体认识的成分,并且还存在原始、肤浅、片面、模糊的特征,但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二、借助探究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向学生抛出特定情境下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其中,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学生能获得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一体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类探究活动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而非获取第一手直观体验。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有体验,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有经历的数学思考。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时,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做“摸球”实验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已知盒内有9个白球和1个黄球的前提下让学生猜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对学生来说已经毫无新鲜感,因此教师变化角度展开如下数学活动:“(出示盒子)同学们,这个盒子里放有白色和黄色的球共10个,不过两种球的数量不相等。如果不打开盒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球多吗?”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充分调动各自已有的经验来尝试解决。有的同学用猜的方法,随即因其结果的不确定性被同伴否认。也有同学认为可以用摸球的方法,每次摸出一个看看颜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多摸几次,最后看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多,就说明这种颜色的球多。此时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成了学生探究的需要,由于学生对实验的结果充满渴望,因此在这类探索活动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活力。
三、借助思维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在思维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即思维操作的经验,比如归纳的经验、类比的经验、证明的经验,等等。就一个人的理性而言,思维过程也能积淀出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知觉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例如,在研究“比的基本性质”时,教材要求学生根据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填写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由此启发学生观察等式,联系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已有认识进行合情推理,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尽管学生对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密度”不太了解,但是由于有着对之前学习的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探究经验,大部分学生会产生一个数学直觉,那就是在“比”中存在类似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个结论便是依据类比的经验得出的。而随即展开的验证活动中,学生也能从过去相关的经验中找到方法上的支撑,因此,教师在这段内容的处理能够可以大胆放手。学生类似的经验越丰富,新知就越容易主动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教师所要做的便是对这些经验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发现其本质的异同,继而将学生发现的一个个知识“点”连接成一串知识“链”,进而构成牢固的知识“网”。
四、借助综合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现实中,许多数学活动都会要求学生有多种经验参与其中,不仅有操作、探究的经验,也要有思考的经验,更需要有应用的意识。
例如,下图中的两条线段表示两幢新建的大楼。现在要从“*”处将煤气送往两幢大楼,并且要使煤气管道的长度可能短,你能表示管道的位置吗?
解决这个实际问题需要学生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知识来诠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应用的意识,并能顺利地作图解答,那么说明他的相关知识经验已经形成,反之,则说明形成不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总是先进行思维上的深思熟虑而后再进行作图设计,最后实践操作。因此,应用的意识是充分建立在学生思考的经验和操作的经验基础上的。正如朱德全教授所指出的,“应用意识的生成便是知识经验形成的标志。”作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成分,应用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加以关注和发展。
总之,越是复杂的数学活动越需要积极的情感意志相伴,这种体验性成分也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反思其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成功或失败的情绪体验也能逐渐凝聚为其情绪特征的一部分并获得发展。因而,积累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感性认识、情绪体验及应用意识缺一不可。只有活动经验的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