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比用规则去学来得容易。”小学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撰写的。其内容来源于生活,所表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世界。课文只有经过生活化的处理,例子的功能才能得到最佳发挥。在教学中,我注意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回归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经验证明,当感知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相符时,(如教材中看似与生活实际相矛盾的地方)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鱼游到了纸上》这课,课文题目中的“游”字用得十分传神,但如果不经思考,便会觉得与生活现实不相符。教学时,教师板书课题时,故意把“鱼游到了纸上”写成“鱼画到了纸上”,学生发现老师把“游”写成了“画”之后,师反问学生:“生活中鱼在水中游,作者怎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呢?是作者用错了词吧?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用错了?”学生都想成为发现者,细心地读课文。学生在寻找依据的过程就是研读课文的过程,学生能把依据找准,也就读懂了课文。接着,教师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生活中还有哪些艺术品很形象,可以怎么说?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智慧的火花点燃了,便能畅所欲言。有的说“马在纸上奔跑”、“蝴蝶飞到枕巾上了”……这一教学环节,抓住“鱼游到了纸上”这个与生活似乎相矛盾的地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确,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回归生活,以情动情
法国人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人所了解的感情,只限于和他自己感情相仿的感情,别的感情表现得无论如何精彩,对他都不产生作用,眼睛望着,心中一无所感。”也就是说,只有当客观对象和大脑中已存贮的信息相互沟通的时候,人们才能产生与客观对象的共鸣,否则,人们将无动于衷。
如何唤起学生与课文情景有联系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就成了学生步入课文,形成情感共振的关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以情动情是产生共鸣的最好方法。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所写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文中所表达思想感情学生不容易体会,但与亲人告别,许多学生都经历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告别情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深情地说:“再见了,XXX。”由于是亲身经历,学生说得非常动情。接着教师深情地介绍时代背景,再指导学生像和自己的亲人告别一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题目:《再见了,亲人》。
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由于有生活经验作基础,已深深体会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学课文时,我又把遥远的惜别之景移到教室,让学生当志愿军,教师当大娘补充大娘说的话,师生当面话别;之后,由教师当志愿军,学生当小金花、大嫂,进行话别,许多同学忍不住哭了。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回归生活,使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中人物的情感交融在一起,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回归生活,突破难点
知识只有以学生的个人经验为基础,并成为学生个人经验组成的一个环节时,这些知识才能为学生所接受。一些古诗内容含蓄,思想感情不容易体会,教学时必须寻找和学生个人经验相符的联结点,突破难点。如古诗《蚕妇》,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这首诗时,我画了一只硕大无比的老鼠,问学生:“你们恨老鼠吗?为什么恨?”学生发表见解后,告诉学生,古时候“罗绮者”就像大老鼠,但比大老鼠更可恨,大老鼠不劳而获还是偷偷摸摸的,“罗绮者”不劳而获是毫不遮掩的,他们让穷苦的老百姓有苦难言,终年劳累却无所获。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由痛恨大老鼠→痛恨剥削者→痛恨剥削社会,同情劳动人民。这样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为联结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四、回归生活,内化语言
生活,不光指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指作者的生活,以及文中所描写的生活。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世界,把作者的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情皆出于吾之心。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指导学生看图时,创设情境:一个星期天,你也来到了金鱼缸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充分地发表见解后,师又提出同桌一人当画鱼的青年,一人当观鱼者进行“交谈”。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学生“谈”得喜形于色。
学生“谈”得有滋有味,“谈”出了对青年的敬佩,“谈”出了“鱼游到纸上”与“鱼游到心里”的关系。不仅加深理解了课文,而且把作者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回归生活,学习做人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人们浓郁情感的学科。她不仅是一门学习知识学科,更是一门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学科,学习语文要和学习做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触动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教育效果比单纯的说教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如教学完《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王明在上学路上,突然看到了一张百元大钞,王明向四周望望,没有人注意到他和这张钞票,如果你是王明,你会怎么做?请你写下来。这样的教学,创设了生活情境,不仅丰富了教材而且发展了教材。学生的体验由“生活——课堂——生活”,让课堂学习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情操得到熏陶,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赞科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人情入境,顺应了这个规律,就会使语文教学高度有效。
一、回归生活,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经验证明,当感知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相符时,(如教材中看似与生活实际相矛盾的地方)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鱼游到了纸上》这课,课文题目中的“游”字用得十分传神,但如果不经思考,便会觉得与生活现实不相符。教学时,教师板书课题时,故意把“鱼游到了纸上”写成“鱼画到了纸上”,学生发现老师把“游”写成了“画”之后,师反问学生:“生活中鱼在水中游,作者怎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呢?是作者用错了词吧?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用错了?”学生都想成为发现者,细心地读课文。学生在寻找依据的过程就是研读课文的过程,学生能把依据找准,也就读懂了课文。接着,教师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生活中还有哪些艺术品很形象,可以怎么说?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智慧的火花点燃了,便能畅所欲言。有的说“马在纸上奔跑”、“蝴蝶飞到枕巾上了”……这一教学环节,抓住“鱼游到了纸上”这个与生活似乎相矛盾的地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确,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回归生活,以情动情
法国人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人所了解的感情,只限于和他自己感情相仿的感情,别的感情表现得无论如何精彩,对他都不产生作用,眼睛望着,心中一无所感。”也就是说,只有当客观对象和大脑中已存贮的信息相互沟通的时候,人们才能产生与客观对象的共鸣,否则,人们将无动于衷。
如何唤起学生与课文情景有联系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感情,就成了学生步入课文,形成情感共振的关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以情动情是产生共鸣的最好方法。如《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所写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文中所表达思想感情学生不容易体会,但与亲人告别,许多学生都经历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告别情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深情地说:“再见了,XXX。”由于是亲身经历,学生说得非常动情。接着教师深情地介绍时代背景,再指导学生像和自己的亲人告别一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题目:《再见了,亲人》。
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由于有生活经验作基础,已深深体会到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学课文时,我又把遥远的惜别之景移到教室,让学生当志愿军,教师当大娘补充大娘说的话,师生当面话别;之后,由教师当志愿军,学生当小金花、大嫂,进行话别,许多同学忍不住哭了。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回归生活,使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中人物的情感交融在一起,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回归生活,突破难点
知识只有以学生的个人经验为基础,并成为学生个人经验组成的一个环节时,这些知识才能为学生所接受。一些古诗内容含蓄,思想感情不容易体会,教学时必须寻找和学生个人经验相符的联结点,突破难点。如古诗《蚕妇》,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这首诗时,我画了一只硕大无比的老鼠,问学生:“你们恨老鼠吗?为什么恨?”学生发表见解后,告诉学生,古时候“罗绮者”就像大老鼠,但比大老鼠更可恨,大老鼠不劳而获还是偷偷摸摸的,“罗绮者”不劳而获是毫不遮掩的,他们让穷苦的老百姓有苦难言,终年劳累却无所获。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由痛恨大老鼠→痛恨剥削者→痛恨剥削社会,同情劳动人民。这样教学以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为联结点,突破了难点,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四、回归生活,内化语言
生活,不光指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指作者的生活,以及文中所描写的生活。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世界,把作者的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情皆出于吾之心。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指导学生看图时,创设情境:一个星期天,你也来到了金鱼缸边,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充分地发表见解后,师又提出同桌一人当画鱼的青年,一人当观鱼者进行“交谈”。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学生“谈”得喜形于色。
学生“谈”得有滋有味,“谈”出了对青年的敬佩,“谈”出了“鱼游到纸上”与“鱼游到心里”的关系。不仅加深理解了课文,而且把作者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回归生活,学习做人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人们浓郁情感的学科。她不仅是一门学习知识学科,更是一门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学科,学习语文要和学习做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场景联系起来,触动学生的心灵。这样的教育效果比单纯的说教效果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如教学完《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王明在上学路上,突然看到了一张百元大钞,王明向四周望望,没有人注意到他和这张钞票,如果你是王明,你会怎么做?请你写下来。这样的教学,创设了生活情境,不仅丰富了教材而且发展了教材。学生的体验由“生活——课堂——生活”,让课堂学习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洗涤,情操得到熏陶,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赞科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使学生人情入境,顺应了这个规律,就会使语文教学高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