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具身化(embodiment)是近年来人类学的一个新兴主题,而感官人类学则是一个前沿领域,让学界关注身体感官与文化具身化的过程。“感官、记忆与认同”学术研讨会是国内感官人类学的一次学术探索,从学科层面上探索具身化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意义,展望感官人类学的研究前景与价值,同时以“味觉与认同”“嗅觉、视觉与认同”“听觉与认同”等分主题民族志报告展现了感官人类学研究的可能性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感官人类学;具身化;感觉;记忆与认同;会议综述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1-00-0
2018年12月1日,“感官、记忆与认同”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共同主办。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副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巫达先生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副院長、人类学系教授张展鸿先生共同召集。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香港、黑龙江、陕西、山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共计收到32位专家学者的论文及摘要,是一次感官人类学的学术盛会。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感官、记忆与认同”,探讨人类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记忆世界、理解世界和阐释世界,与会代表分别从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历史记忆与认同表述的角度围绕着主题进行学术交流。
一、开幕致辞及主旨发言
巫达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麻国庆先生在开幕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提纲挈领地指出探索具身化(embodiment)在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对个人及群体的认知体系的思考实际上是对心态秩序的分析,通过身体感官与记忆表述,人们达到对其自身传统的重新思考与建构,并可以反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这种感官的感应存在于各种人群,包括汉族在内,例如山西人对陈醋的认同、重庆“棒棒”群体的感受等。在不同时代里,一个人的身体也不仅属于自己,例如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期间的身体属于集体生活,我们经历着服饰的变化、口味的变化、全球化的影响等,都会影响我们的记忆与认同。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为主旨发言与分组报告两大板块。主旨发言主要探讨感官人类学的研究前景、可能性与价值,由香港中文大学张展鸿教授、清华大学张小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巫达教授演讲。分组报告分别设置“味觉与认同”“嗅觉、视觉与认同”“听觉与认同”“历史记忆与认同表述”四个主题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人类学系张展鸿教授主旨发言的题目是《从鹅梨帐中香到仿清(香药)十八子》,指出对香文化的探讨和民族志的传达可以提供丰富且有趣的方向,因为气味是地方性记忆重要的一环。民族志重视对文化现象的深描,而嗅觉经验会加深我们对所处环境的理解和表述。香文化是东方传统之一,通过田野考察,了解和分析地方社会在当下经济政治和外来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表述和应对,可以给现代亚洲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提供再思考的空间,除了阐释气味的象征和文化意义外,亦可以反映传统建构、社会阶级和文化传承。中日两国的香文化有着相同的古代源流,都随着历朝历代主流文化而变迁,比较当下的差异,中国近年来香文化的流行主要受到热播影视剧的影响,而日本的香道文化则沿用古代香谱,香味、画面、服饰有着较严格的规定。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与民族学中心主任张小军教授主旨发言的题目是《机器人的感官人类学思考》,指出目前社会大众对机器人的了解非常表面,同时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很多对人工智能技术比较抗拒,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诸如模仿人类感觉的机器手套、机器嗅觉、电子舌头、模拟耳朵、视觉技术等人工智能已然并正在发生。人类学者需要去面对与了解人工智能的逻辑,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大数据学习高度模仿人类,但只有在基本运算速度和精度上是超过人脑的。人类的感觉后面都有文化背景,机器人的各种行为则是没文化的,例如人机围棋大战中虽然人类棋手输了,但是对于人类而言,下围棋的意义与艺术并不仅在于输赢。因此,文化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人类学的贡献在于对机器人发展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检视。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文化多样性中心主任巫达教授主旨发言题目是《感官人类学与族群边界研究》,指出韦伯、利奇、巴斯相继引领学术界从主观认同上考虑族群性,后继学者又提出了气球模式与茶叶袋模式的族群理论观点。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与惯习概念可以解释,人们如何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本产生不同的族群表述。民族志个案显示,在特定场景下感官会被用作族群边界,例如藏族人将糌粑视为独特的象征,凉山彝族利用茄子烟的味道来表现自己的族群身份等。但是不能直接将某种视觉、气味、听觉、触觉当作族群边界,族群边界是人们主观建构的结果。在族群互动过程中,当人们同时掌握我族文化与他族文化时,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得以成为建构族群边界的因素。感官人类学对于族群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讨论人们如何通过感官建构族群边界。
二、主题分组报告
自古民以食为天,“味觉与认同”的主题发言的论文最多,分为两个场次,涉及各族群对食物、药物、调料与饮品的感知,共有11名学者演讲研究成果。
“味觉与认同”第一场次,共有5篇论文发表:(1)吉首大学吴秋林教授的《中国“五方”食性与味道人类学》,提出中国“东咸、西肥、北乳、南酸、中杂”的饮食特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古人在《黄帝内经》中高度概括,还解释根本原因在于“地势使然也”,每种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味觉以及地方常见病,因此也关联着各地不同的治疗方式。民族志研究的意义在于印证着古人的智慧,同时深描着每一个地点同中有异的风俗。(2)南开大学朱健刚教授的《味觉、记忆和认同:对酸甜苦辣的人类学探询》,指出人类的欲望是重要的起因,同时生物性因素的影响也客观存在,例如人类味觉主要依靠嗅觉,以及确实存在“多愁善感”的记忆蛋白质。大多数情况下欲望是通过感官来表达的,因此透过对味觉的研究可以探究人群的欲望。味觉的记忆过程是选择与意义的关联,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通过筛选感觉形成集体认同。(3)凯里学院王健副教授的《味觉、历史与文化:贵州东南的“盐香”与酸汤》,解释贵州东南因缺盐的历史事实产生的味觉张力,并在历史上形塑了“盐香”的味觉渴望及酸汤、酸辣辣、“瘪”等味觉调和策略,这些味觉更嵌入进当地的人际关系、人神关系中。(4)重庆大学余昕老师的《物质性、感官和商品——建立在使用价值上的燕窝贸易》,提出燕窝的分级、象征和意义建立在语言、阶级和品味的观念表达上,商品化是燕窝价值转译和再造的过程。(5)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张沙的《食物、感官、记忆:基于涪陵市风脱水榨菜的多重叙事分析》,体现民间记忆与官方宣传之间的张力,指出城里人强调风脱水榨菜的“香”,政府和精英看重它的“美”,而从事农业的涪陵人则记得做法的“苦”。 “味觉与认同”第二场讨论,共有6篇论文发表:(1)南开大学袁同凯教授的《桂北地方名吃“羊瘪”》,介绍“羊瘪”是桂北苗民集药物与食物为一体的一道独特的风味菜肴,文献研究证明这种独特的食俗与该地区饲养牛羊的传统有关,是苗民认识自然、认识自身的饮食文化结晶。民族志描述可以展现“羊瘪”的传统制作过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在城镇化与旅游影响下,这种食物也从山野走向城市,烹饪方式与外在形态也发生着变迁与创新。(2)西南民族大学蔡富莲教授的《彝族毕摩文献中的药物记忆与认同》,通过扎实的彝文献研究,以给亡魂献药仪式为例,说明毕摩文献所包含的丰富药物知识、生命认知、医疗教育文化,包括疾病的症状,药物的生长环境,寻药、采药、制药的过程,各种药物的具体疗效及各种治疗方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专门药书,是非常极具价值、有待研究挖掘的彝族民间智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3)上海外国语大学邓婷老师的《再造地方性口味:意大利咖啡店里的中国咖啡师》,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社区两个维度,解释中国移民被深深嵌入意大利咖啡工业中,通过将咖啡口味具身化再造地方性。(4)陈石博士的《风味流转,风华犹存——寻味大运河文化带》,通过追溯淮扬菜吸纳与变迁的历史,解析大运河沿岸的文化交流。(5)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張梅梅的《食物、感官与认同:从山西老陈醋的饮食惯习谈起》,提出山西陈醋连接着当地的粮食种植、煤炭资源、民间传说、社会礼俗,成为山西地域认同的味道。(6)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陈永邺副研究员的《“哈尼茶”神圣性的形成及其文化意涵》,从圣俗二元对立与转化的“经验”,指出哈尼茶的运用能让人们体验“过渡礼仪”阈限的感觉,长街宴是宗教祭仪性质的宴会。
“嗅觉、视觉与认同”的主题发言共有6位学者演讲论文成果,涉及气味与族群边界、视觉符号、观看体验等。(1)中山大学武洹宇老师的《视觉语码与辛亥记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骷髅符号释读》,通过对民国画报中骷髅符号的梳理,将骷髅符号的意涵分为三种,阐释艺术家将国民情绪嵌入到视觉语码体验中。(2)中北大学加俊老师的《嗅觉(气味)的认同与区隔——晋南河川县的气味污名与通婚歧视》,指出“狐臭”污名传说与当地社会等级划分与等级内婚有关,气味污名被用来表达对等级的好恶。(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朱雅雯老师的《身体、气味与体现——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体与感知研究》,通过在甘南安多藏族社会的田野调查,指出气味偏好在当地的婚姻选择、食物属性、斋戒行为的体现,不同族群对于同一气味的解释存在差异。(4)清华大学博士生杨宇菲的《让镜头有灵魂——以当地人对纪实影像和VR影像的观看体验为个案的研究》,提出在互文化视角下,当地人对于二维影片与VR影片的观看体验不同,二维影片更多反映集体记忆,而VR影片则更具个体化。(5)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张紫东的《紫村两种民族舞蹈的对比研究》,比较田野点的彝族左脚舞与苗族芦笙舞的异同,提出人口较少产生的跨地域互动是促使苗族芦笙舞更加商业化的重要原因。(6)云南大学博士生汪斌的《服饰之“气”:白裤瑶服饰制作中的感官体验研究》,指出白裤瑶的妇女将气候、原材料、比例与火候、住屋及周边环境、服饰制作者心性等制作过程浓缩在“手气”的感觉表述中。
“听觉与认同”的主题发言共有5篇论文。(1)西安音乐学院高贺杰副教授的《声音的记忆:从声音的修辞谈起》,提出“旋律形态”是“声音修辞”,例如鄂伦春语“云”的发音实际上是在形容云的形态。“声音修辞”超越字面表达,歌词翻译会导致丢失形态与记忆。(2)广西艺术学院肖文朴副教授的《“音声”倾听:对民间仪式音乐的多维感知——从“他者/我者”的视角表述开来》,探讨“音声”倾听的田野调查方法,归纳为人类学“他者”式的体验倾听,现象学“我者”式的意向倾听,声学“声音物体”式的超体验倾听3种方式。(3)黑龙江大学王静老师的《论现代女性身体的“前台化”与自我表述》,指出现代技术变革导致女性身体在前台“日常表演化”“日常审美化”,在后台物态化、技术化,经历从“被男性注视”到“自我注视”及“泛化的他者注视”的变化。(4)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武斌的《音乐、记忆与认同——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朝盖”祭祀音乐为例》,指出祭祀音乐是一种仪式,体现着白马藏族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精神诉求,以及对本族群内部记忆与认同的深化。(5)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生王少伟的《感召与回归:一个疤痕瘤街舞舞者的个案分析》,解释疾病困扰下的街舞者如何感知音乐、情绪与身体,从微观的视角探究街舞文化所带来的“身体感”。
人们的记忆与认同往往通过感官而表述出来。“历史记忆与认同表述” 的主题发言共有7篇论文:(1)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许乐恒的《佛坛前的家族回忆:日本能登半岛家居仪式中的和蜡烛》,指出访谈显示日本家居佛坛仪式依旧保留,可能因为人们的感官体验,和蜡烛、鲜花与线香的视觉、嗅觉、听觉营造出的佛坛供奉时空,常能唤起祭拜者对已故家人的回忆。(2)山东理工大学陈晓宇副教授的《历史记忆中的文化重构——国营五音剧院的地方文化认同》,通过口述历史访谈,梳理五音戏从农村戏到国营剧场戏的变化,提出现在的五音戏是“国营体制”与“惯性记忆”选择性重构的结果。(3)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徐天雨的《语言、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基于云南省丽江市通达乡的民族学考察》,分析方言差异、文字遗失传说对族群认同的影响,说明族群互动促进族群认同,历史记忆被用于建构族群边界。(4)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崔希涛的《试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关系——基于新疆某兵团牧场的实地调查》,讨论传统游牧社会转型为兵团体制过程中的调适与整合,提出跳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二元框架,将社会认同作为纽带的可能性。(5)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王广瑞的《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再造:彝族婚姻制度新思考》,指出婚姻制度并不是彝族贫困的原因,展现攀枝花彝族婚姻缔结过程中两个家支的联合与妥协的意义。(6)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侯馨茹的《身体之思——民族文化认同的起点》,探讨身体和民族文化记忆的概念界定,说明身体与民族文化记忆的关联性,身体展演使得民族文化记忆得以保存与延续。(7)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朱文珊的《提菲纳字母涂鸦——论阿马齐格族群记忆和族群认同的传递》,指出20世纪中叶阿马齐格族群(柏柏尔人)认同的兴起,引发阿马齐格字母(提菲纳字母)的复兴与重构,在公共领域使用提菲纳字母涂鸦是一种表达认同的方式。
三、小结
随着人类学的自我反思与文化批评的深入,人类学家日益感到身体的“缺席”是一个以往研究中切实存在的问题。人类学者逐渐注重对记忆与认同的具身化过程的关注,与传统的音乐人类学、语言人类学、饮食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等不同,研究由“身体观”转向“身体感”,感官人类学因此带给人类学研究一次方法论革新。
本次研讨会是国内感官人类学的一次学术探索,汇聚了国内感官人类学的前沿学者,以跨文化比较与全球视野,创新性地从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身体感等去探讨族群记忆与认同,会议带有鲜明的跨学科共建学术共同体的特色。会议主旨发言与分组报告表明,感官人类学这一领域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工匠精神、留住乡愁、文化自觉、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需求相契合,与人民群众关心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话题密切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特别说明:本文得以见诸期刊,应当感谢各位参会人员提供的会议论文及其在会场上所做的精彩演讲。由于笔者学识有限,对与会者的论点叙述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王健]
关键词:感官人类学;具身化;感觉;记忆与认同;会议综述
中图分类号:C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9)01-00-0
2018年12月1日,“感官、记忆与认同”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共同主办。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副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巫达先生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副院長、人类学系教授张展鸿先生共同召集。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香港、黑龙江、陕西、山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共计收到32位专家学者的论文及摘要,是一次感官人类学的学术盛会。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感官、记忆与认同”,探讨人类通过感官来感知世界、记忆世界、理解世界和阐释世界,与会代表分别从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历史记忆与认同表述的角度围绕着主题进行学术交流。
一、开幕致辞及主旨发言
巫达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麻国庆先生在开幕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提纲挈领地指出探索具身化(embodiment)在人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对个人及群体的认知体系的思考实际上是对心态秩序的分析,通过身体感官与记忆表述,人们达到对其自身传统的重新思考与建构,并可以反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这种感官的感应存在于各种人群,包括汉族在内,例如山西人对陈醋的认同、重庆“棒棒”群体的感受等。在不同时代里,一个人的身体也不仅属于自己,例如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期间的身体属于集体生活,我们经历着服饰的变化、口味的变化、全球化的影响等,都会影响我们的记忆与认同。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为主旨发言与分组报告两大板块。主旨发言主要探讨感官人类学的研究前景、可能性与价值,由香港中文大学张展鸿教授、清华大学张小军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巫达教授演讲。分组报告分别设置“味觉与认同”“嗅觉、视觉与认同”“听觉与认同”“历史记忆与认同表述”四个主题发言。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人类学系张展鸿教授主旨发言的题目是《从鹅梨帐中香到仿清(香药)十八子》,指出对香文化的探讨和民族志的传达可以提供丰富且有趣的方向,因为气味是地方性记忆重要的一环。民族志重视对文化现象的深描,而嗅觉经验会加深我们对所处环境的理解和表述。香文化是东方传统之一,通过田野考察,了解和分析地方社会在当下经济政治和外来文化影响下的自我表述和应对,可以给现代亚洲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提供再思考的空间,除了阐释气味的象征和文化意义外,亦可以反映传统建构、社会阶级和文化传承。中日两国的香文化有着相同的古代源流,都随着历朝历代主流文化而变迁,比较当下的差异,中国近年来香文化的流行主要受到热播影视剧的影响,而日本的香道文化则沿用古代香谱,香味、画面、服饰有着较严格的规定。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与民族学中心主任张小军教授主旨发言的题目是《机器人的感官人类学思考》,指出目前社会大众对机器人的了解非常表面,同时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很多对人工智能技术比较抗拒,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诸如模仿人类感觉的机器手套、机器嗅觉、电子舌头、模拟耳朵、视觉技术等人工智能已然并正在发生。人类学者需要去面对与了解人工智能的逻辑,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大数据学习高度模仿人类,但只有在基本运算速度和精度上是超过人脑的。人类的感觉后面都有文化背景,机器人的各种行为则是没文化的,例如人机围棋大战中虽然人类棋手输了,但是对于人类而言,下围棋的意义与艺术并不仅在于输赢。因此,文化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人类学的贡献在于对机器人发展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检视。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文化多样性中心主任巫达教授主旨发言题目是《感官人类学与族群边界研究》,指出韦伯、利奇、巴斯相继引领学术界从主观认同上考虑族群性,后继学者又提出了气球模式与茶叶袋模式的族群理论观点。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与惯习概念可以解释,人们如何根据不同的文化资本产生不同的族群表述。民族志个案显示,在特定场景下感官会被用作族群边界,例如藏族人将糌粑视为独特的象征,凉山彝族利用茄子烟的味道来表现自己的族群身份等。但是不能直接将某种视觉、气味、听觉、触觉当作族群边界,族群边界是人们主观建构的结果。在族群互动过程中,当人们同时掌握我族文化与他族文化时,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文化与权力的关系得以成为建构族群边界的因素。感官人类学对于族群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讨论人们如何通过感官建构族群边界。
二、主题分组报告
自古民以食为天,“味觉与认同”的主题发言的论文最多,分为两个场次,涉及各族群对食物、药物、调料与饮品的感知,共有11名学者演讲研究成果。
“味觉与认同”第一场次,共有5篇论文发表:(1)吉首大学吴秋林教授的《中国“五方”食性与味道人类学》,提出中国“东咸、西肥、北乳、南酸、中杂”的饮食特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古人在《黄帝内经》中高度概括,还解释根本原因在于“地势使然也”,每种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味觉以及地方常见病,因此也关联着各地不同的治疗方式。民族志研究的意义在于印证着古人的智慧,同时深描着每一个地点同中有异的风俗。(2)南开大学朱健刚教授的《味觉、记忆和认同:对酸甜苦辣的人类学探询》,指出人类的欲望是重要的起因,同时生物性因素的影响也客观存在,例如人类味觉主要依靠嗅觉,以及确实存在“多愁善感”的记忆蛋白质。大多数情况下欲望是通过感官来表达的,因此透过对味觉的研究可以探究人群的欲望。味觉的记忆过程是选择与意义的关联,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通过筛选感觉形成集体认同。(3)凯里学院王健副教授的《味觉、历史与文化:贵州东南的“盐香”与酸汤》,解释贵州东南因缺盐的历史事实产生的味觉张力,并在历史上形塑了“盐香”的味觉渴望及酸汤、酸辣辣、“瘪”等味觉调和策略,这些味觉更嵌入进当地的人际关系、人神关系中。(4)重庆大学余昕老师的《物质性、感官和商品——建立在使用价值上的燕窝贸易》,提出燕窝的分级、象征和意义建立在语言、阶级和品味的观念表达上,商品化是燕窝价值转译和再造的过程。(5)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张沙的《食物、感官、记忆:基于涪陵市风脱水榨菜的多重叙事分析》,体现民间记忆与官方宣传之间的张力,指出城里人强调风脱水榨菜的“香”,政府和精英看重它的“美”,而从事农业的涪陵人则记得做法的“苦”。 “味觉与认同”第二场讨论,共有6篇论文发表:(1)南开大学袁同凯教授的《桂北地方名吃“羊瘪”》,介绍“羊瘪”是桂北苗民集药物与食物为一体的一道独特的风味菜肴,文献研究证明这种独特的食俗与该地区饲养牛羊的传统有关,是苗民认识自然、认识自身的饮食文化结晶。民族志描述可以展现“羊瘪”的传统制作过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在城镇化与旅游影响下,这种食物也从山野走向城市,烹饪方式与外在形态也发生着变迁与创新。(2)西南民族大学蔡富莲教授的《彝族毕摩文献中的药物记忆与认同》,通过扎实的彝文献研究,以给亡魂献药仪式为例,说明毕摩文献所包含的丰富药物知识、生命认知、医疗教育文化,包括疾病的症状,药物的生长环境,寻药、采药、制药的过程,各种药物的具体疗效及各种治疗方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专门药书,是非常极具价值、有待研究挖掘的彝族民间智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3)上海外国语大学邓婷老师的《再造地方性口味:意大利咖啡店里的中国咖啡师》,从宏观经济与微观社区两个维度,解释中国移民被深深嵌入意大利咖啡工业中,通过将咖啡口味具身化再造地方性。(4)陈石博士的《风味流转,风华犹存——寻味大运河文化带》,通过追溯淮扬菜吸纳与变迁的历史,解析大运河沿岸的文化交流。(5)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張梅梅的《食物、感官与认同:从山西老陈醋的饮食惯习谈起》,提出山西陈醋连接着当地的粮食种植、煤炭资源、民间传说、社会礼俗,成为山西地域认同的味道。(6)兴义民族师范学院陈永邺副研究员的《“哈尼茶”神圣性的形成及其文化意涵》,从圣俗二元对立与转化的“经验”,指出哈尼茶的运用能让人们体验“过渡礼仪”阈限的感觉,长街宴是宗教祭仪性质的宴会。
“嗅觉、视觉与认同”的主题发言共有6位学者演讲论文成果,涉及气味与族群边界、视觉符号、观看体验等。(1)中山大学武洹宇老师的《视觉语码与辛亥记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骷髅符号释读》,通过对民国画报中骷髅符号的梳理,将骷髅符号的意涵分为三种,阐释艺术家将国民情绪嵌入到视觉语码体验中。(2)中北大学加俊老师的《嗅觉(气味)的认同与区隔——晋南河川县的气味污名与通婚歧视》,指出“狐臭”污名传说与当地社会等级划分与等级内婚有关,气味污名被用来表达对等级的好恶。(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朱雅雯老师的《身体、气味与体现——人类学视野下的身体与感知研究》,通过在甘南安多藏族社会的田野调查,指出气味偏好在当地的婚姻选择、食物属性、斋戒行为的体现,不同族群对于同一气味的解释存在差异。(4)清华大学博士生杨宇菲的《让镜头有灵魂——以当地人对纪实影像和VR影像的观看体验为个案的研究》,提出在互文化视角下,当地人对于二维影片与VR影片的观看体验不同,二维影片更多反映集体记忆,而VR影片则更具个体化。(5)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张紫东的《紫村两种民族舞蹈的对比研究》,比较田野点的彝族左脚舞与苗族芦笙舞的异同,提出人口较少产生的跨地域互动是促使苗族芦笙舞更加商业化的重要原因。(6)云南大学博士生汪斌的《服饰之“气”:白裤瑶服饰制作中的感官体验研究》,指出白裤瑶的妇女将气候、原材料、比例与火候、住屋及周边环境、服饰制作者心性等制作过程浓缩在“手气”的感觉表述中。
“听觉与认同”的主题发言共有5篇论文。(1)西安音乐学院高贺杰副教授的《声音的记忆:从声音的修辞谈起》,提出“旋律形态”是“声音修辞”,例如鄂伦春语“云”的发音实际上是在形容云的形态。“声音修辞”超越字面表达,歌词翻译会导致丢失形态与记忆。(2)广西艺术学院肖文朴副教授的《“音声”倾听:对民间仪式音乐的多维感知——从“他者/我者”的视角表述开来》,探讨“音声”倾听的田野调查方法,归纳为人类学“他者”式的体验倾听,现象学“我者”式的意向倾听,声学“声音物体”式的超体验倾听3种方式。(3)黑龙江大学王静老师的《论现代女性身体的“前台化”与自我表述》,指出现代技术变革导致女性身体在前台“日常表演化”“日常审美化”,在后台物态化、技术化,经历从“被男性注视”到“自我注视”及“泛化的他者注视”的变化。(4)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武斌的《音乐、记忆与认同——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朝盖”祭祀音乐为例》,指出祭祀音乐是一种仪式,体现着白马藏族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精神诉求,以及对本族群内部记忆与认同的深化。(5)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生王少伟的《感召与回归:一个疤痕瘤街舞舞者的个案分析》,解释疾病困扰下的街舞者如何感知音乐、情绪与身体,从微观的视角探究街舞文化所带来的“身体感”。
人们的记忆与认同往往通过感官而表述出来。“历史记忆与认同表述” 的主题发言共有7篇论文:(1)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许乐恒的《佛坛前的家族回忆:日本能登半岛家居仪式中的和蜡烛》,指出访谈显示日本家居佛坛仪式依旧保留,可能因为人们的感官体验,和蜡烛、鲜花与线香的视觉、嗅觉、听觉营造出的佛坛供奉时空,常能唤起祭拜者对已故家人的回忆。(2)山东理工大学陈晓宇副教授的《历史记忆中的文化重构——国营五音剧院的地方文化认同》,通过口述历史访谈,梳理五音戏从农村戏到国营剧场戏的变化,提出现在的五音戏是“国营体制”与“惯性记忆”选择性重构的结果。(3)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徐天雨的《语言、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基于云南省丽江市通达乡的民族学考察》,分析方言差异、文字遗失传说对族群认同的影响,说明族群互动促进族群认同,历史记忆被用于建构族群边界。(4)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崔希涛的《试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关系——基于新疆某兵团牧场的实地调查》,讨论传统游牧社会转型为兵团体制过程中的调适与整合,提出跳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二元框架,将社会认同作为纽带的可能性。(5)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王广瑞的《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再造:彝族婚姻制度新思考》,指出婚姻制度并不是彝族贫困的原因,展现攀枝花彝族婚姻缔结过程中两个家支的联合与妥协的意义。(6)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侯馨茹的《身体之思——民族文化认同的起点》,探讨身体和民族文化记忆的概念界定,说明身体与民族文化记忆的关联性,身体展演使得民族文化记忆得以保存与延续。(7)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朱文珊的《提菲纳字母涂鸦——论阿马齐格族群记忆和族群认同的传递》,指出20世纪中叶阿马齐格族群(柏柏尔人)认同的兴起,引发阿马齐格字母(提菲纳字母)的复兴与重构,在公共领域使用提菲纳字母涂鸦是一种表达认同的方式。
三、小结
随着人类学的自我反思与文化批评的深入,人类学家日益感到身体的“缺席”是一个以往研究中切实存在的问题。人类学者逐渐注重对记忆与认同的具身化过程的关注,与传统的音乐人类学、语言人类学、饮食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等不同,研究由“身体观”转向“身体感”,感官人类学因此带给人类学研究一次方法论革新。
本次研讨会是国内感官人类学的一次学术探索,汇聚了国内感官人类学的前沿学者,以跨文化比较与全球视野,创新性地从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身体感等去探讨族群记忆与认同,会议带有鲜明的跨学科共建学术共同体的特色。会议主旨发言与分组报告表明,感官人类学这一领域与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工匠精神、留住乡愁、文化自觉、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需求相契合,与人民群众关心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话题密切相关,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特别说明:本文得以见诸期刊,应当感谢各位参会人员提供的会议论文及其在会场上所做的精彩演讲。由于笔者学识有限,对与会者的论点叙述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