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卧游时代
在一个“给我一部手机,我就能够举起全世界”的时代,待在家里就能“畅游”世界。然而,我们偏好的卧游,让人忘记现实,甚至忘掉身边人的存在,我们的眼球等着被人争夺。
在古代,卧游不仅是山水画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更是欣赏的一种素养。画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卧游营造出广袤的想象空间;观者通过卧游进入艺术家的创作语境,展开想象,达到“畅神”的目的。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小川裕充将中国山水画视为“具有人类普世价值的造型作品群……即便不懂中文,也可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卓越品质”。
何为卧游
“卧游”一词出自《宋书·宗炳传》。宗炳一生钟情于山水,以“栖丘饮谷”为志,其传记中描述其好山水、爱远游。宗炳西涉荊巫,南登衡岳,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宗炳年迈时,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千室。此处的“卧以游之”,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卧游”。
从字面上讲,卧游即是坐或卧着观赏山水画,以神思代替游山玩水,以观看山水画替代对山水之乐的追求,通过想象来追求亲临的经验,以补偿因各种原因,不能再亲自登临山水的渴望。宗炳肯定如果绘画在观者心中能够引起当他面对实景时同样的情绪,那么画作就有取代实景的力量。卧游即是从绘画中体悟,这种情感的转移和心灵的喘息,可在山水画中获得寄托。卧游也为历代山水画定下旨趣。
卧游题材中,颇具代表性的是“潇湘八景”。南宋,流风所及,士大夫和禅林都热衷于瀟湘诗画。“瀟湘”这一主题,不仅在中国,在日韩也多有出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潇湘”这一名称没有变更,但其实际和原来的地点已无关系,就是一种意境的感受,完全依靠创作者塑造的意象。
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潇湘卧游图》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南宋云谷禅师云游四海,后隐居于浙江吴兴,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潇湘山水,于是请了一位李姓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将画悬于房中,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潇湘美景。其后的乾隆也在《潇湘卧游图》题字表达这种雅趣:“潇湘烟雨为三楚佳境,每读苏轼题宋复古潇湘晚景图诗,辄为神往,惜不得一见也。……一再展玩,云山楚水,真不啻卧游矣。”
卧游的本质
小川裕充将卧游的本质概括为三点:造型性、表现性和社会性。第一,画家从造型上把握山水画作为“时空间”是如何构筑而成,针对构成山水画表现的绘画空间本身,进行更基本的造型性卧游。第二,探究山水画作为理想的或现实的“时空间”,是以什么为表现目标,其所表现之物又该如何予以理解,针对山水画所表现的理想的或现实的地点,对卧游进行更高层的表现。第三。探求山水画在什么样的地点被绘制,在什么样的地方被收藏以及其被定位为怎样的物品;针对山水画的制作、赠送、购买和收藏过程,展开更为广泛的社会性的卧游。
小川尤其强调“视觉连想”在绘画创造和欣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种“连想”的完成,还需要观者的参与,画家必须由其所绘,诱发观者的联想。只有如此,画中的线条和墨色,才能被视为“山水”,从而感受到画面的“生气”。卧游的目的不在重新唤起诸如对潇湘、西湖等名胜的记忆,而是借由“连想”的参与,再次与画家一起进入山水画向观者展现的那个世界。
深入至水 墨画的内在
卧游作为中国山水画很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呈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山水观,也是山水画图示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连接。山水画能带领观赏者的精神脱离城市,享受自然之灵秀,品味形式之精美、诗意之优雅、哲学之高远。
不管是宗炳的《画山水序》,还是郭熙《林泉高致》里的“丘园养素”,卧游都是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种山水情节的具体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丘挺认为,在山水画的造景里,卧游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图示手法。卧游把山水画的审美功能提升到一种非常诗意的境界,具有从世俗精神延伸到超越精神的功能。一些水墨画的题材呈现,比如渔樵、送別、山庄、隐居、雅集、问道等题材,都和江山卧游分不开。
“卧游实际上是深入到水墨画內在的一种状态,已成为水墨画家在日常表现中绕不开的一个概念。”丘挺说,“当我观看和体验自然的时候,卧游的概念非常重要。借卧游这一观念,推敲山水画里的情节性、叙事性,将物理、画理、情理糅合到一起。”
一草一木,皆可卧游
卧游在于实践者的心理想象,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凡是能让作者引发审美想象的载体,都是卧游的媒介。
沈周的《卧游图册》使卧游的含义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存十九帧的《卧游图册》,含山水七帧,花果七帧,禽、畜、虫各一帧。每帧均为画家即目即兴,自由创作完成,并配有结合画面物象抒发其內心感受的自题。不同于挂轴的是,该册页可于卧床时仰面翻阅。自此以后,卧游不仅仅是观看山水画作、寻找真山水的替代物,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在各类题材中都能游目畅怀,达到体道、观化的境界。
丘挺也指出,卧游不仅仅是图式表面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而且是全景式的三远构成——平远、高远、深远,这种具有情节性、复杂性、细节描述很多的山水画,可以卧游;而画一草一木、一处小景,也可以卧游。
程正揆的桃花源
清代画家程正揆是“卧游图”的狂热爱好者,他画了很多很多山水画长卷,都叫《江山卧游图》,尺幅巨大,每幅还都不一样。现存程正揆的《卧游图》中,可见到编号最大的是435.此作完成于1674年,程正揆时年已有71岁。
为什么程正揆如此迷恋于《卧游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彦认为,程正揆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却是一名贰臣。他在明朝末年中进士做官,明亡后,程正揆投顺清朝,官至工部右侍郎。但其后遭到弹劾,被革职,结束官宦生涯,回到南京。
程正揆纠缠干新旧两个王朝的官場之间,“如蚕之处茧”。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声望,做贰臣,精神上相当痛苦。画《江山卧游图》,始干清初的顺治六年(1649),正是程正揆到北京清廷任职的时间。在1649-652年的4年时间里,他就完成了近30件《江山卧游图》。在当时,程正揆一方面受到新朝恩宠,连连加官进爵;另一方面,旧朝之臣跻身新朝,时时如履薄冰。其时开始创作这一题材,显然与他当时的处境和精神压力有关。画山水长卷要花很长时间,需长时间保持专注,这有助于他从现实的压力下挣脱出来。山水中营造的境界,也是精神上的桃花源。
卧游旅行作家萨米耶
梁文道称法国人萨米耶·德梅斯特(Xavierdc Maistre)“可能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卧游旅行作家”。1790年,因为一场决斗,德梅斯特被判软禁在家42天。受困在家的德梅斯特,把那42天的经历写成了《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游记让人发现,可以在一张椅子的椅腿上面看到最有趣的故事,在一块地毯的边角遇见壮美的天地。如作者所言:“只要一个观察者开始在室內旅行,这些被每一天的生活的灰霉所遮掩的空间,就会转化成为最真实的经验领域。”
年轻艺术家郝量认为,卧游不是一个所谓的概念,而是一种从中国文人日常生活中生长出来的生活方式,是在书房或者文献中对于自然的想象。山水画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图像历史,而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生存环境以及寰宇万物道理的寻求。
当代对于卧游的认识,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挪用或是嫁接,而要有一些新的认知。郝量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交通的便利、天文学的发展、网络的发达,包括大量的文本图像,都给我们一种新的卧游体验,这种体验与古人那种‘天人合一’、寄兴于山水的艺术观还是不一样的。”
在一个“给我一部手机,我就能够举起全世界”的时代,待在家里就能“畅游”世界。然而,我们偏好的卧游,让人忘记现实,甚至忘掉身边人的存在,我们的眼球等着被人争夺。
在古代,卧游不仅是山水画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更是欣赏的一种素养。画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卧游营造出广袤的想象空间;观者通过卧游进入艺术家的创作语境,展开想象,达到“畅神”的目的。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小川裕充将中国山水画视为“具有人类普世价值的造型作品群……即便不懂中文,也可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卓越品质”。
何为卧游
“卧游”一词出自《宋书·宗炳传》。宗炳一生钟情于山水,以“栖丘饮谷”为志,其传记中描述其好山水、爱远游。宗炳西涉荊巫,南登衡岳,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宗炳年迈时,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千室。此处的“卧以游之”,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卧游”。
从字面上讲,卧游即是坐或卧着观赏山水画,以神思代替游山玩水,以观看山水画替代对山水之乐的追求,通过想象来追求亲临的经验,以补偿因各种原因,不能再亲自登临山水的渴望。宗炳肯定如果绘画在观者心中能够引起当他面对实景时同样的情绪,那么画作就有取代实景的力量。卧游即是从绘画中体悟,这种情感的转移和心灵的喘息,可在山水画中获得寄托。卧游也为历代山水画定下旨趣。
卧游题材中,颇具代表性的是“潇湘八景”。南宋,流风所及,士大夫和禅林都热衷于瀟湘诗画。“瀟湘”这一主题,不仅在中国,在日韩也多有出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潇湘”这一名称没有变更,但其实际和原来的地点已无关系,就是一种意境的感受,完全依靠创作者塑造的意象。
现存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潇湘卧游图》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南宋云谷禅师云游四海,后隐居于浙江吴兴,他不无遗憾地想到自己尚未踏足潇湘山水,于是请了一位李姓画家替他绘出潇湘美景,将画悬于房中,在床榻之上,就能欣赏潇湘美景。其后的乾隆也在《潇湘卧游图》题字表达这种雅趣:“潇湘烟雨为三楚佳境,每读苏轼题宋复古潇湘晚景图诗,辄为神往,惜不得一见也。……一再展玩,云山楚水,真不啻卧游矣。”
卧游的本质
小川裕充将卧游的本质概括为三点:造型性、表现性和社会性。第一,画家从造型上把握山水画作为“时空间”是如何构筑而成,针对构成山水画表现的绘画空间本身,进行更基本的造型性卧游。第二,探究山水画作为理想的或现实的“时空间”,是以什么为表现目标,其所表现之物又该如何予以理解,针对山水画所表现的理想的或现实的地点,对卧游进行更高层的表现。第三。探求山水画在什么样的地点被绘制,在什么样的地方被收藏以及其被定位为怎样的物品;针对山水画的制作、赠送、购买和收藏过程,展开更为广泛的社会性的卧游。
小川尤其强调“视觉连想”在绘画创造和欣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种“连想”的完成,还需要观者的参与,画家必须由其所绘,诱发观者的联想。只有如此,画中的线条和墨色,才能被视为“山水”,从而感受到画面的“生气”。卧游的目的不在重新唤起诸如对潇湘、西湖等名胜的记忆,而是借由“连想”的参与,再次与画家一起进入山水画向观者展现的那个世界。
深入至水 墨画的内在
卧游作为中国山水画很重要的一个核心概念,呈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山水观,也是山水画图示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连接。山水画能带领观赏者的精神脱离城市,享受自然之灵秀,品味形式之精美、诗意之优雅、哲学之高远。
不管是宗炳的《画山水序》,还是郭熙《林泉高致》里的“丘园养素”,卧游都是对“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种山水情节的具体化。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丘挺认为,在山水画的造景里,卧游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图示手法。卧游把山水画的审美功能提升到一种非常诗意的境界,具有从世俗精神延伸到超越精神的功能。一些水墨画的题材呈现,比如渔樵、送別、山庄、隐居、雅集、问道等题材,都和江山卧游分不开。
“卧游实际上是深入到水墨画內在的一种状态,已成为水墨画家在日常表现中绕不开的一个概念。”丘挺说,“当我观看和体验自然的时候,卧游的概念非常重要。借卧游这一观念,推敲山水画里的情节性、叙事性,将物理、画理、情理糅合到一起。”
一草一木,皆可卧游
卧游在于实践者的心理想象,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凡是能让作者引发审美想象的载体,都是卧游的媒介。
沈周的《卧游图册》使卧游的含义发生了重大改变。现存十九帧的《卧游图册》,含山水七帧,花果七帧,禽、畜、虫各一帧。每帧均为画家即目即兴,自由创作完成,并配有结合画面物象抒发其內心感受的自题。不同于挂轴的是,该册页可于卧床时仰面翻阅。自此以后,卧游不仅仅是观看山水画作、寻找真山水的替代物,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在各类题材中都能游目畅怀,达到体道、观化的境界。
丘挺也指出,卧游不仅仅是图式表面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而且是全景式的三远构成——平远、高远、深远,这种具有情节性、复杂性、细节描述很多的山水画,可以卧游;而画一草一木、一处小景,也可以卧游。
程正揆的桃花源
清代画家程正揆是“卧游图”的狂热爱好者,他画了很多很多山水画长卷,都叫《江山卧游图》,尺幅巨大,每幅还都不一样。现存程正揆的《卧游图》中,可见到编号最大的是435.此作完成于1674年,程正揆时年已有71岁。
为什么程正揆如此迷恋于《卧游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彦认为,程正揆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却是一名贰臣。他在明朝末年中进士做官,明亡后,程正揆投顺清朝,官至工部右侍郎。但其后遭到弹劾,被革职,结束官宦生涯,回到南京。
程正揆纠缠干新旧两个王朝的官場之间,“如蚕之处茧”。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声望,做贰臣,精神上相当痛苦。画《江山卧游图》,始干清初的顺治六年(1649),正是程正揆到北京清廷任职的时间。在1649-652年的4年时间里,他就完成了近30件《江山卧游图》。在当时,程正揆一方面受到新朝恩宠,连连加官进爵;另一方面,旧朝之臣跻身新朝,时时如履薄冰。其时开始创作这一题材,显然与他当时的处境和精神压力有关。画山水长卷要花很长时间,需长时间保持专注,这有助于他从现实的压力下挣脱出来。山水中营造的境界,也是精神上的桃花源。
卧游旅行作家萨米耶
梁文道称法国人萨米耶·德梅斯特(Xavierdc Maistre)“可能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有名的卧游旅行作家”。1790年,因为一场决斗,德梅斯特被判软禁在家42天。受困在家的德梅斯特,把那42天的经历写成了《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游记让人发现,可以在一张椅子的椅腿上面看到最有趣的故事,在一块地毯的边角遇见壮美的天地。如作者所言:“只要一个观察者开始在室內旅行,这些被每一天的生活的灰霉所遮掩的空间,就会转化成为最真实的经验领域。”
年轻艺术家郝量认为,卧游不是一个所谓的概念,而是一种从中国文人日常生活中生长出来的生活方式,是在书房或者文献中对于自然的想象。山水画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图像历史,而是一种对自然环境、生存环境以及寰宇万物道理的寻求。
当代对于卧游的认识,也不是一种简单的挪用或是嫁接,而要有一些新的认知。郝量表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交通的便利、天文学的发展、网络的发达,包括大量的文本图像,都给我们一种新的卧游体验,这种体验与古人那种‘天人合一’、寄兴于山水的艺术观还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