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同时也对传统教育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信息技术教育成为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相应成为教育目前面临的紧要任务。信息教育学科集实践性、应用性、知识性、技术性为一体,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点。但同时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中学阶段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兴趣为主。由此,如何搞好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工作,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找寻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是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任务;教学模式;自我定位
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节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要做好中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正确地给自己定位。
一、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中学信息技术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着眼于让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学科囊括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它直接面对的是大千世界的各种信息,诸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它是在对计算机认识、使用的基础上,力求培养学生主动利用信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要多样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技术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只有摆脱封闭式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真正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观摩、讲解模式
某些知识,借助于示教设备演示,教师在其中做适当的讲解,就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我将一台计算机的机箱打开,让学生自己看里面是由哪些部件构成的,并适当讲解,这样不仅易于传授所学内容,还能有效控制课堂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学生要想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运用操作的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如课堂问答、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由教师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
3.网络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学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学生通过校园网浏览教学页面、网上图书馆、教学资料库等,能获得更丰富、快捷的信息知识。
三、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例如:在教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在网上搜索自己所需要信息时,我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搜索完成了“UFO是否存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了课堂要求内容的同时,还增长了地理知识,实现了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的全过程,促使信息教育课程走上了良性的教育循环轨道。
四、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师首先要擅于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在教学中,我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高信息能力。
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
要培养在信息社会中有竞争力的信息人才,要求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广博的信息科技知识。信息技术教师要时刻注重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要“走出去”到信息市场中听、学、参与,还要“坐下来”研究、归纳,思考如何将知识适当地传授给学生。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把握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培养出富有时代竞争力的信息人才,成为一名新世纪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
参考文献:
[1]黄河明.现代教育技术[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任务;教学模式;自我定位
课堂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节信息技术课,对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要做好中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正确地给自己定位。
一、明确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中学信息技术课以信息处理为主线,着眼于让学生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信息采集、加工、发布等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他们主动学习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信息技术学科囊括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它直接面对的是大千世界的各种信息,诸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它是在对计算机认识、使用的基础上,力求培养学生主动利用信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模式要多样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技术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只有摆脱封闭式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真正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观摩、讲解模式
某些知识,借助于示教设备演示,教师在其中做适当的讲解,就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时,我将一台计算机的机箱打开,让学生自己看里面是由哪些部件构成的,并适当讲解,这样不仅易于传授所学内容,还能有效控制课堂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学生要想熟练使用计算机,仅靠教师的讲授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运用操作的技能和技巧。练习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如课堂问答、上机操作、课内外作业等。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由教师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
3.网络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学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学生通过校园网浏览教学页面、网上图书馆、教学资料库等,能获得更丰富、快捷的信息知识。
三、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特点,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还能对信息技术课有更完整的认识。例如:在教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在网上搜索自己所需要信息时,我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搜索完成了“UFO是否存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了课堂要求内容的同时,还增长了地理知识,实现了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的全过程,促使信息教育课程走上了良性的教育循环轨道。
四、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师首先要擅于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在教学中,我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高信息能力。
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
要培养在信息社会中有竞争力的信息人才,要求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广博的信息科技知识。信息技术教师要时刻注重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要“走出去”到信息市场中听、学、参与,还要“坐下来”研究、归纳,思考如何将知识适当地传授给学生。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把握信息时代的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培养出富有时代竞争力的信息人才,成为一名新世纪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
参考文献:
[1]黄河明.现代教育技术[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