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动力,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是目前国家发展中最需要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高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导致输出的毕业生越来越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不仅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而且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各级教育也在日益发展。然而目前很多毕业生却面临较大就业压力,该压力一方面来自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社会企业接近饱和的就业状态;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学生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改变教育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
1.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创业。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质量。因此,首先需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第一,高校可集中各个专业的教师,组织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强化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技能,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定期进行资格考试,促进教师自我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第三,聘请社会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士作为高校的客座教授或者临时教师,优化高校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比如,护理专业可邀请各大医院的优秀护理人员来校开讲座,促进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Ⅲ。
2.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案
高校需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核心,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根据创新创业课程划分相应教学课时,比如,在一周的护理基础课程中,设置两次到三次的创新创业课程。在开设的护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创新创业课程需紧密联系护理专业课程;第二,创新创业课程需具有前沿性,也就是说使学生能够根据护理发展前沿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思考;第三,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需以考核的方式予以强化,而不能走形式化道路,比如,教师可结合护理专业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制定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标准,在日常护理教学中进行创新创业的考核,学生想获得学分,就必修通过教师布置的创新创业考核任务,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强化大学生社团及讲座活动
高校需在校园中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成立创新创业的社团组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这些社团组织,这样不仅可以集中管理社团,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而且通过社团达到创新创业思想宣传的目的,让学生在社团组织中受到创新创业发展思想的熏陶。同时,高校通过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邀请目前社会上成功创业人士来校授课,让学生可以在讲座和课堂上向导师提问出有关创新创业的问题,了解真实的创业經历和创新经验,从而拓宽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另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本校成功创业的年轻毕业生走进校园,这些年轻毕业生和大学生年龄、经历相近,大学生和他们更容易沟通交流,从而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
4.建立健全实训平台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仍实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缺乏对实训平台的构建。因此,为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管理模式,高校需不断完善实训平台,尤其重视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立项申报能力等方面,加强专业综合的整改,重点培养应用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将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借助导师机制,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实训教学或者科研项目等环节中。另外,在实训教育过程中,校外实训也是重点环节,在以往的校外实训中,需花费较长时间,而且地点比较分散,影响了实训效果。在创新创业的教育管理模式下,高校可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机制,院校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而系制定相应准则和具体实施办法,比如,提交各类实训资料、控制实训过程、进行实地调研等方面的规范措施,从而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的推行提供良好保障。
5.加强创新创业方面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实现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和知名企业、相关事业单位等应加强合作,达到有效衔接、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特别是更好地培养实用型的一线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校期间尽早接触岗位工作,进一步巩固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通过实践机会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作出创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高校可鼓励学生在校企合作基地中,积极创新,不断挖掘出自己喜爱的创业项目,对于有想法的学生给予方法指导和相关支持,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从而实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并不缺满腹理论的人才,而是缺乏在理论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知识创新、技能创新、独立仓0业的人才。因此,高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创业管理模式,加强与优秀企业的合作,赢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科学创业观,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张晶(1985-01-12),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籍贯:山东济南,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张囡囡(1984.12),女,山东淄博,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教育。
冯计营(1987-05-24),学历:本科,籍贯:山东济南,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各级教育也在日益发展。然而目前很多毕业生却面临较大就业压力,该压力一方面来自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社会企业接近饱和的就业状态;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学生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改变教育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
1.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机会,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创业。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质量。因此,首先需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第一,高校可集中各个专业的教师,组织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强化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技能,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定期进行资格考试,促进教师自我提升,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第三,聘请社会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士作为高校的客座教授或者临时教师,优化高校现有的专业教师队伍,比如,护理专业可邀请各大医院的优秀护理人员来校开讲座,促进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Ⅲ。
2.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方案
高校需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核心,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根据创新创业课程划分相应教学课时,比如,在一周的护理基础课程中,设置两次到三次的创新创业课程。在开设的护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创新创业课程需紧密联系护理专业课程;第二,创新创业课程需具有前沿性,也就是说使学生能够根据护理发展前沿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思考;第三,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需以考核的方式予以强化,而不能走形式化道路,比如,教师可结合护理专业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制定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标准,在日常护理教学中进行创新创业的考核,学生想获得学分,就必修通过教师布置的创新创业考核任务,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强化大学生社团及讲座活动
高校需在校园中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成立创新创业的社团组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这些社团组织,这样不仅可以集中管理社团,强调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而且通过社团达到创新创业思想宣传的目的,让学生在社团组织中受到创新创业发展思想的熏陶。同时,高校通过定期开展创新创业方面的讲座,邀请目前社会上成功创业人士来校授课,让学生可以在讲座和课堂上向导师提问出有关创新创业的问题,了解真实的创业經历和创新经验,从而拓宽学生的创新创业思想。另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本校成功创业的年轻毕业生走进校园,这些年轻毕业生和大学生年龄、经历相近,大学生和他们更容易沟通交流,从而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的发展。
4.建立健全实训平台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仍实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缺乏对实训平台的构建。因此,为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管理模式,高校需不断完善实训平台,尤其重视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立项申报能力等方面,加强专业综合的整改,重点培养应用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将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借助导师机制,激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实训教学或者科研项目等环节中。另外,在实训教育过程中,校外实训也是重点环节,在以往的校外实训中,需花费较长时间,而且地点比较分散,影响了实训效果。在创新创业的教育管理模式下,高校可推行院系二级管理机制,院校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而系制定相应准则和具体实施办法,比如,提交各类实训资料、控制实训过程、进行实地调研等方面的规范措施,从而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模式的推行提供良好保障。
5.加强创新创业方面的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实现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和知名企业、相关事业单位等应加强合作,达到有效衔接、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特别是更好地培养实用型的一线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校期间尽早接触岗位工作,进一步巩固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通过实践机会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作出创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高校可鼓励学生在校企合作基地中,积极创新,不断挖掘出自己喜爱的创业项目,对于有想法的学生给予方法指导和相关支持,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从而实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并不缺满腹理论的人才,而是缺乏在理论技能知识的基础上,具备知识创新、技能创新、独立仓0业的人才。因此,高校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育理念,构建创新创业管理模式,加强与优秀企业的合作,赢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科学创业观,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张晶(1985-01-12),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籍贯:山东济南,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张囡囡(1984.12),女,山东淄博,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护理教育。
冯计营(1987-05-24),学历:本科,籍贯:山东济南,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工作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