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属性包含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
(1)硬件投入比例过大但应用滞后.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不高,与教学实践结合不紧密,硬件环境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是当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
在过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和学校往往只考虑购买哪些和多少硬件设备,计划预算也是按照硬件投入来,很少将软件费用计入预算。在应用中,往往是投入极大代价建成的信息化硬件却少有使用。
在已建成的校园网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程度往往较低,相当一部分还处于闲置状态;真正用得好的、能应用硬件开展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还很少,大多停留在初步探索的层面上,师生没有充分享受到有效的教育技术成果,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2)教育信息化资源优质资源匮乏,整合难度大。教育信息化资源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媒体素材、課件、案例、文献资料、题库、教学工具等多种类型。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应用软件往往从单一学科、单一功能角度进行设计,各学科各功能之间不能相互结合,造成了操作困难和资源互不兼容的问题。同时社会资源向教育系统的开放不够,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未建成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
(3)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以区县或者学校为基础,区县教育局或学校往往根据上面下达的项目工程来实施,昨天是“校校通”工程,今天是“班班通”工程;昨天是校园网建设,今天是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每家学校各自为政,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配置不同标准的信息化项目。教育信息化建设比较散、乱,缺乏整体、统一规划,区域、校际之间不能链接,“资源孤岛”现象严重。不同区域之间,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数据封闭,资源封锁,不能交互操作,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不能发挥信息化硬件和资源共享分享优势,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4)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不足。教师信息化的准备不足,新课程培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存在严重脱节情况。有人尖锐地指出这是“有思想没有技术”和“有技术没有思想”的并存,相当部分的应用培训仍停留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者是机械地套用国外的某一种课程设计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很少,培训在质的方面没有创新,应用仍在初级层次徘徊。
二、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兴起、应用、融合、革新。根据上述阶段划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经过了兴起的阶段,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并逐步向着“融合创新”阶段推进。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在过去十年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促进相关流程优化与再造,变革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和引领教育创新发展。
因此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深层次的发展必然会走出重硬件、轻软件、忽视应用的误区,指导思路将从以硬件为核心转变为以应用的发展为核心:从注重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注重信息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从注重基础设施的信息化转变为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发展;从注重信息技术的表面应用转变为注重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注重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变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规模应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革命性”的目的。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属性包含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总体来说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特点:
(1)硬件投入比例过大但应用滞后.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不高,与教学实践结合不紧密,硬件环境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是当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
在过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和学校往往只考虑购买哪些和多少硬件设备,计划预算也是按照硬件投入来,很少将软件费用计入预算。在应用中,往往是投入极大代价建成的信息化硬件却少有使用。
在已建成的校园网中,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程度往往较低,相当一部分还处于闲置状态;真正用得好的、能应用硬件开展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课程还很少,大多停留在初步探索的层面上,师生没有充分享受到有效的教育技术成果,对教育的影响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2)教育信息化资源优质资源匮乏,整合难度大。教育信息化资源包括电子音像教材、媒体素材、課件、案例、文献资料、题库、教学工具等多种类型。但目前我国的教育应用软件往往从单一学科、单一功能角度进行设计,各学科各功能之间不能相互结合,造成了操作困难和资源互不兼容的问题。同时社会资源向教育系统的开放不够,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标准化程度低,整合与共享难度大,未建成良好的共建共享机制。
(3)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以区县或者学校为基础,区县教育局或学校往往根据上面下达的项目工程来实施,昨天是“校校通”工程,今天是“班班通”工程;昨天是校园网建设,今天是数字化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每家学校各自为政,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配置不同标准的信息化项目。教育信息化建设比较散、乱,缺乏整体、统一规划,区域、校际之间不能链接,“资源孤岛”现象严重。不同区域之间,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数据封闭,资源封锁,不能交互操作,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不能发挥信息化硬件和资源共享分享优势,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4)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数量及质量不足。教师信息化的准备不足,新课程培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存在严重脱节情况。有人尖锐地指出这是“有思想没有技术”和“有技术没有思想”的并存,相当部分的应用培训仍停留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者是机械地套用国外的某一种课程设计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很少,培训在质的方面没有创新,应用仍在初级层次徘徊。
二、我国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趋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将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兴起、应用、融合、革新。根据上述阶段划分,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已经经过了兴起的阶段,正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并逐步向着“融合创新”阶段推进。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在过去十年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促进相关流程优化与再造,变革传统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和引领教育创新发展。
因此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深层次的发展必然会走出重硬件、轻软件、忽视应用的误区,指导思路将从以硬件为核心转变为以应用的发展为核心:从注重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为注重信息化设施应用的效能;从注重基础设施的信息化转变为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发展;从注重信息技术的表面应用转变为注重各学科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注重个别学校的实验转变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规模应用;从而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革命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