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国内农村城镇化有三种典型模式,这三种模式有其成功的原因。通过分析湖南省衡阳市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农村城镇化典型模式成功的启示,提出了促进该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企求对衡阳市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典型模式 衡阳市
一、引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数量和人口不断增多,城镇规模不断增大,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
冯云廷(2006)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浙江省农村城镇化模式,发现浙江农村城镇化经历了基于乡镇工业化的城镇化模式和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化模式两个阶段。黄向梅、何署子(2011)根据城镇化推进主体的不同,可将城镇化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动型和市场型两大类。孔祥云、王小龙(2013)依据是否以农民向城市迁移为必要条件,是否进行经济开发以及经济开发的主导力量为标准,将城镇化模式分为自发迁移型城镇化、强制迁移型城镇化、开发式非迁移型城镇化、投入式非迁移型城镇化四种类型。
学者们从理论上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农村城镇化模式进行不同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就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因此,对城镇化的模式进行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无论从哪一个标准来说都是成立的。因此,本文将从国内发达地区城镇化的样板地区的实践做法来分析农村城镇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启示,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二、国内农村城镇化三大典型模式
(一)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是对江苏南部包括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所辖的12市县的农村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从苏南城镇化的发展经历可以总结出其城镇化模式成功的原因:
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依托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苏南村社自力更生兴办起各类工业企业,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脱离出来,乡镇企业成为苏南经济的半壁江山,创造了区域经济率先发展的“苏南模式”。统计数据显示,1980~1987年,苏锡常地区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年均递增14.65个百分点,从115.21万人增至300.03万人,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达227.2万人,年均转移18.9万人。
2.抓住外部机遇,提升小城镇功能。19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苏南人抛弃工业偏好的传统思维,交通、通讯、金融、文化、教育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城镇服务功能增强。同期,中央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发展战略方针的实施,在乡镇企业支持下的苏南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
苏南地区抓住浦东发展时机,积极发挥区域优势,依托各级各类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积聚乡镇工业,推动小镇在新形势下发展。如我国第一个由县级自费建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昆山市开发区,到2000年已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等近40家著名跨国公司进入园区,园内三资企业达243家,三资利润达6.52亿元,自营出口达20.12亿美元,园区内已有近10个镇建成的12个较强配套协作能力和特色的开发配套小区,有力的带动了昆山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是对温州地区独特经济发展格局的一种理论概括。曾经有人把温州模式概括为“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市场化为导向,以购销员队伍为骨干,以小城镇为依托,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特色”。温州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以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农村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小城镇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全市建制镇从1978年的18个发展到目前的146个。建制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6.5%,集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2.形成了专业化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温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温州各地相继出现各自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同类产业区域性集聚为特征的“块状经济”格局,使得区域内部产生了相对集中的产业群落或产业集群,以及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型城镇。据统计,温州市的11个县(市、区)146个建制镇中,特色产业(产品)产值超过10亿元的就达30多个,鞋类、塑料、服装、电器等特色产业(产品)的产值超过300亿元,其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0%以上。在专业镇的形成过程中,生产与经营同类的或相关的行业产品的商贸型企业和生产型企业纷纷向专业产业区或者工商园区集聚,引发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流等要素的汇聚和扩散,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三)珠江模式
“珠江模式”是指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模式和城镇化模式,它是一种引进外资型的工业化、城镇化模式。珠江模式的形成有以下几点原因:
1.农业商品经济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珠三角农村实行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改革,不断解放部分农业劳动力,为城镇规模的扩大提供了人源。
农业的发展不仅间接扩大了城市人口规模,还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以及农业商品率的提高,为城镇发展加工业提供原料,为发展交换和贸易提供货源。1978~1990年,广东省农业商品率从43.7%提高到67%,而珠三角则提高到80%以上。这说明珠江三角洲在当时初步形成了贸工农型的产业结构。
2.乡镇企业的兴起为城镇化提供动力。在发展农业商品经济的过程中,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支柱。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起点,而且由于其外向化、市场化的特征,乡镇企业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和地方财政收入及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3.承接境外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在1980年代,以香港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凭借其与珠三角的地缘和人文优势快速地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地域劳动分工模式。随后,台湾的IT产业、欧美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也看重珠三角的成本优势,纷纷在这里投资办厂。外资企业在珠三角的投资建厂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不同形式转移到城镇务工。
三、衡阳市的农村城镇化
(一)城镇数量较多,但集聚能力不高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当城镇人口规模达到2万人时,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开始形成;当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时,镇区人口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可以对周边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当达到10万人以上时,公共基础设施功能才能有效利用。2012年,衡阳市辖111个镇,全市平均每个镇常住人口数为3.8万人,这说明衡阳市目前大多数建制镇还处在城镇人口规模的第一个阶段,属集聚阶段,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还较弱。有些小城镇的城镇功能还不完善,存在建成区不集中,供排水、供热、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和文化体育配套设施欠缺等等问题。这些因素综合作用,致使小城镇功能不全,劳动力、物流、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力不强。而工业需要有能源、交通、通讯、金融等公共产业和社会服务体系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使得乡镇工业布局分散,目前衡阳市有11325家乡镇企业,其中80%分散在行政村和自然村。
(二)人口流动活跃,但人口素质不高
随着衡阳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人口流动的频率加快,推动了衡阳市城镇化进程。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流动人口154.23万人,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21.58%,而全国流动人口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7%,衡阳市比全国要高出4.58个百分点,说明衡阳市的人口流动更为活跃一些。这些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多数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是衡阳市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源头。在这些转移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劳动力素质不高,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大多也只能从事服务行业或技能要求不高的职业,不能满足衡阳市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三)小城镇产业特色不突出
衡阳市小城镇普遍缺乏主导产业,国家级或省级的龙头企业少,现有产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低,新产品开发少,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这已成为制约衡阳市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据调查,衡阳市183个农村乡镇,经济欠发展的达40多个,占18%以上,而其GDP占全市乡镇GDP总量比重不到5%。
四、典型模式对衡阳市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启示
(一)抓住机遇,实现乡村工业化,提升小城镇凝聚力
当前在全国处于奋力赶先的进行全面建设的时期,衡阳作为湖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面临着许多发展利好的机遇,2011年衡阳与湘南另外两个城市被确定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也是中国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上衡阳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立体式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衡阳已经成为湖南对外开放充满活力、富有吸引力、颇具竞争力的先导区。2013年衡阳成立了全国第十八家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中部第三家综合保税区、湖南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将给外向型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效益,为加快衡阳形成大物流、大通关、大开放体系,加速湖南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发挥衡阳城市名片效应,大力招商选资,推进衡阳工业化进程。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小城镇竞争力
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工业是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剩余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工业发展水平是促进城镇化的关键因素。
1.重点推进城镇信息化。城镇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缓解环境压力,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竞争力。衡阳市要提高综合竞争力,一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二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信息流成为城市经济最重要的要素流。三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以增加信息流来减少城市人流和物流,减轻城市环境压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从2012年数据看,衡阳市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仍略显不足,产业规模上小于二产业,增长速度没有与二产业拉开差距,产业结构偏向传统服务业等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调整与优化总体产业结构,还能够切实有效地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城就业,促进城镇化进程。
3.发展壮大科技型产业。应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生产要素,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在信息、电子等科技产业上求突破,把科技型产业与传统支撑产业结合起来,努力增强产业的内在活力和实力。
(三)加强新型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投入水平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教育中,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不仅要培训农业生产、信息、生物和环保等方面的现代实用技术,而且还要传授市场营销和非农产业的务工经商技能,增加农民进城的就业机会。同时,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回来,成为城镇化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冯云廷.从城镇化到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模式的转换[J].中国农村经济,2006(4).
[2]黄向梅,何署子.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城镇化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11(8).
[3]孔祥云,王小龙.略论我国农村城镇化模式的选择[J].农村经济,2013(2).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典型模式 衡阳市
一、引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从长远来看,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数量和人口不断增多,城镇规模不断增大,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
冯云廷(2006)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浙江省农村城镇化模式,发现浙江农村城镇化经历了基于乡镇工业化的城镇化模式和基于产业集群的城市化模式两个阶段。黄向梅、何署子(2011)根据城镇化推进主体的不同,可将城镇化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动型和市场型两大类。孔祥云、王小龙(2013)依据是否以农民向城市迁移为必要条件,是否进行经济开发以及经济开发的主导力量为标准,将城镇化模式分为自发迁移型城镇化、强制迁移型城镇化、开发式非迁移型城镇化、投入式非迁移型城镇化四种类型。
学者们从理论上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农村城镇化模式进行不同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就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因此,对城镇化的模式进行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无论从哪一个标准来说都是成立的。因此,本文将从国内发达地区城镇化的样板地区的实践做法来分析农村城镇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启示,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二、国内农村城镇化三大典型模式
(一)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是对江苏南部包括苏州、无锡、常州3市及所辖的12市县的农村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的概括和总结。从苏南城镇化的发展经历可以总结出其城镇化模式成功的原因:
1.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依托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苏南村社自力更生兴办起各类工业企业,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脱离出来,乡镇企业成为苏南经济的半壁江山,创造了区域经济率先发展的“苏南模式”。统计数据显示,1980~1987年,苏锡常地区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年均递增14.65个百分点,从115.21万人增至300.03万人,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达227.2万人,年均转移18.9万人。
2.抓住外部机遇,提升小城镇功能。19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苏南人抛弃工业偏好的传统思维,交通、通讯、金融、文化、教育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城镇服务功能增强。同期,中央提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发展战略方针的实施,在乡镇企业支持下的苏南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和提高。
苏南地区抓住浦东发展时机,积极发挥区域优势,依托各级各类开发区,调整产业结构,积聚乡镇工业,推动小镇在新形势下发展。如我国第一个由县级自费建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昆山市开发区,到2000年已有来自美国、日本、法国等近40家著名跨国公司进入园区,园内三资企业达243家,三资利润达6.52亿元,自营出口达20.12亿美元,园区内已有近10个镇建成的12个较强配套协作能力和特色的开发配套小区,有力的带动了昆山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是对温州地区独特经济发展格局的一种理论概括。曾经有人把温州模式概括为“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市场化为导向,以购销员队伍为骨干,以小城镇为依托,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特色”。温州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以市场化带动农村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农村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小城镇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全市建制镇从1978年的18个发展到目前的146个。建制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6.5%,集镇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2.形成了专业化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温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转型,温州各地相继出现各自特色的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了以同类产业区域性集聚为特征的“块状经济”格局,使得区域内部产生了相对集中的产业群落或产业集群,以及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型城镇。据统计,温州市的11个县(市、区)146个建制镇中,特色产业(产品)产值超过10亿元的就达30多个,鞋类、塑料、服装、电器等特色产业(产品)的产值超过300亿元,其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0%以上。在专业镇的形成过程中,生产与经营同类的或相关的行业产品的商贸型企业和生产型企业纷纷向专业产业区或者工商园区集聚,引发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和人才流等要素的汇聚和扩散,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三)珠江模式
“珠江模式”是指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经济模式和城镇化模式,它是一种引进外资型的工业化、城镇化模式。珠江模式的形成有以下几点原因:
1.农业商品经济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珠三角农村实行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改革,不断解放部分农业劳动力,为城镇规模的扩大提供了人源。
农业的发展不仅间接扩大了城市人口规模,还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变以及农业商品率的提高,为城镇发展加工业提供原料,为发展交换和贸易提供货源。1978~1990年,广东省农业商品率从43.7%提高到67%,而珠三角则提高到80%以上。这说明珠江三角洲在当时初步形成了贸工农型的产业结构。
2.乡镇企业的兴起为城镇化提供动力。在发展农业商品经济的过程中,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商品生产的重要支柱。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起点,而且由于其外向化、市场化的特征,乡镇企业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和地方财政收入及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3.承接境外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在1980年代,以香港制造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凭借其与珠三角的地缘和人文优势快速地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地域劳动分工模式。随后,台湾的IT产业、欧美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也看重珠三角的成本优势,纷纷在这里投资办厂。外资企业在珠三角的投资建厂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不同形式转移到城镇务工。
三、衡阳市的农村城镇化
(一)城镇数量较多,但集聚能力不高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当城镇人口规模达到2万人时,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开始形成;当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时,镇区人口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可以对周边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当达到10万人以上时,公共基础设施功能才能有效利用。2012年,衡阳市辖111个镇,全市平均每个镇常住人口数为3.8万人,这说明衡阳市目前大多数建制镇还处在城镇人口规模的第一个阶段,属集聚阶段,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还较弱。有些小城镇的城镇功能还不完善,存在建成区不集中,供排水、供热、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和文化体育配套设施欠缺等等问题。这些因素综合作用,致使小城镇功能不全,劳动力、物流、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力不强。而工业需要有能源、交通、通讯、金融等公共产业和社会服务体系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使得乡镇工业布局分散,目前衡阳市有11325家乡镇企业,其中80%分散在行政村和自然村。
(二)人口流动活跃,但人口素质不高
随着衡阳市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人口流动的频率加快,推动了衡阳市城镇化进程。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流动人口154.23万人,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21.58%,而全国流动人口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7%,衡阳市比全国要高出4.58个百分点,说明衡阳市的人口流动更为活跃一些。这些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且多数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是衡阳市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源头。在这些转移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劳动力素质不高,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大多也只能从事服务行业或技能要求不高的职业,不能满足衡阳市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三)小城镇产业特色不突出
衡阳市小城镇普遍缺乏主导产业,国家级或省级的龙头企业少,现有产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品研发能力低,新产品开发少,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这已成为制约衡阳市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瓶颈。据调查,衡阳市183个农村乡镇,经济欠发展的达40多个,占18%以上,而其GDP占全市乡镇GDP总量比重不到5%。
四、典型模式对衡阳市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启示
(一)抓住机遇,实现乡村工业化,提升小城镇凝聚力
当前在全国处于奋力赶先的进行全面建设的时期,衡阳作为湖南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面临着许多发展利好的机遇,2011年衡阳与湘南另外两个城市被确定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也是中国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上衡阳高速公路、高铁、机场等立体式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衡阳已经成为湖南对外开放充满活力、富有吸引力、颇具竞争力的先导区。2013年衡阳成立了全国第十八家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中部第三家综合保税区、湖南省第一家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将给外向型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效益,为加快衡阳形成大物流、大通关、大开放体系,加速湖南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发挥衡阳城市名片效应,大力招商选资,推进衡阳工业化进程。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小城镇竞争力
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工业是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剩余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工业发展水平是促进城镇化的关键因素。
1.重点推进城镇信息化。城镇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缓解环境压力,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竞争力。衡阳市要提高综合竞争力,一是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二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信息流成为城市经济最重要的要素流。三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以增加信息流来减少城市人流和物流,减轻城市环境压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从2012年数据看,衡阳市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仍略显不足,产业规模上小于二产业,增长速度没有与二产业拉开差距,产业结构偏向传统服务业等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调整与优化总体产业结构,还能够切实有效地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进城就业,促进城镇化进程。
3.发展壮大科技型产业。应当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生产要素,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在信息、电子等科技产业上求突破,把科技型产业与传统支撑产业结合起来,努力增强产业的内在活力和实力。
(三)加强新型农民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投入水平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在教育中,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不仅要培训农业生产、信息、生物和环保等方面的现代实用技术,而且还要传授市场营销和非农产业的务工经商技能,增加农民进城的就业机会。同时,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回来,成为城镇化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冯云廷.从城镇化到城市化:农村城镇化模式的转换[J].中国农村经济,2006(4).
[2]黄向梅,何署子.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城镇化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11(8).
[3]孔祥云,王小龙.略论我国农村城镇化模式的选择[J].农村经济,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