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城镇化的定义
又称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的推动,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经济结构也变动以相适应,使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一般城镇化水平的大小是以都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来评定,数值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
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三、“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征
(1)谋划着眼高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路径多元化
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多种方式。
(3)融合效益高
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做实。
(4)扩展能力强
凭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化功能体现,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化。
(5)风格独特
城镇化要有本身的内涵,要显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身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诞生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风格。
(6)人本气息浓
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7)联动整合密
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为地割裂开来看是不科学的。
(8)城乡互补佳
城镇化要体现整体思想,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促进农村发展。
四、新型旅游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要 “因地制宜”。在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进行开拓,总结了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的七种模式。
模式一:是中心旅游城市。比如超大型城市杭州的西湖,之前是景区,与城市是割裂开的。当西湖开放后,变成不只是个景区,而是整个城市的生活环境了。中心城市的旅游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城市旅游化不仅提升了城市品牌,也扩展城市服务产业空间。
模式二:旅游卫星城。例如南宁的武鸣县,人民生活与工作都在城里,形成休闲娱乐的聚集结构。这种在大组团中间构建小组团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城市的互动性延伸。
模式三:旅游小城镇。旅游小城镇的核心是依托特色发展,包括建制镇、中心镇。普洱市西盟佤族人的舞蹈、习俗都非常有特色。在新城建设时,考虑如何结合民族风情元素,用傣族风情做傣村、用佤族风情做佤村、做成三个不同风情的小镇,形成一个城市结构。此镇非常偏远,能够依托的资源不多,能通过旅游小镇带动,整个城市的生活水平会改善。民族風貌、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三者融合形成的民族工艺加工、民族活动等,构成了“泛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这就是特色化旅游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一套模式。
模式四:旅游小城。旅游小城借助于县级城市的中心镇,靠较好的资源形成旅游集散中心,但不是大城市形成的旅游集散地。比如九寨沟县,由于九寨沟旅游的发展,其规模慢慢扩大。当这类城市的人口达到38万左右,就有了旅游城市的规模,它既不是大城市与中心城市,它是旅游目的地。
模式五:休闲小镇。它不一定是建制镇,也许就是个一两千亩区域上发展起来的聚集社区,我们称为旅游小镇,典型的是彝人古镇、长寿古镇等。按照这种模式建设的新型小镇,一般靠古镇的概念或民俗风情来建设,规模一般是两到三千亩。它是景区,又是消费产业聚集区和旅游小镇。这样容易形成独特的主题性特征,与产业密切相关。
模式六:旅游综合体。这类比较广泛,如中坤集团做了一个普洱养生部落,60平方公里,建设面积一万亩,包括度假、运动、养老康体等休闲项目,形成产业聚集区、景区和城市聚落。旅游综合体,离尘不离城,从城里出发半小时就能抵达。它有很好的社区结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模式七:新农村社区。从村庄到新农村社区,社区是城市的概念,村庄是农村的概念。这种新农村社区是就地城镇化,可能不是城镇户口,但是未来村镇聚集的方式。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形成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发展。此过程中,农民没有离地,但是他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都变化了。新农村社区以及大城市郊区旅游化发展,有助于农村就地城镇化。
无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化,都离不开土地开发,新型城镇化的模式除了发展消费服务产业外,还融合了土地与房产业财富效应和增值结构,从而结合土地经济、房地产效应和不动产效应,铸就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陈兵)
又称城市化,是随着工业化和经济的推动,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经济结构也变动以相适应,使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一般城镇化水平的大小是以都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来评定,数值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
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三、“新型城镇化道路”特征
(1)谋划着眼高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城镇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路径多元化
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多种方式。
(3)融合效益高
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做实。
(4)扩展能力强
凭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化功能体现,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化。
(5)风格独特
城镇化要有本身的内涵,要显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身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诞生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风格。
(6)人本气息浓
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7)联动整合密
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人为地割裂开来看是不科学的。
(8)城乡互补佳
城镇化要体现整体思想,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城乡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促进农村发展。
四、新型旅游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要 “因地制宜”。在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地进行开拓,总结了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的七种模式。
模式一:是中心旅游城市。比如超大型城市杭州的西湖,之前是景区,与城市是割裂开的。当西湖开放后,变成不只是个景区,而是整个城市的生活环境了。中心城市的旅游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城市旅游化不仅提升了城市品牌,也扩展城市服务产业空间。
模式二:旅游卫星城。例如南宁的武鸣县,人民生活与工作都在城里,形成休闲娱乐的聚集结构。这种在大组团中间构建小组团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城市的互动性延伸。
模式三:旅游小城镇。旅游小城镇的核心是依托特色发展,包括建制镇、中心镇。普洱市西盟佤族人的舞蹈、习俗都非常有特色。在新城建设时,考虑如何结合民族风情元素,用傣族风情做傣村、用佤族风情做佤村、做成三个不同风情的小镇,形成一个城市结构。此镇非常偏远,能够依托的资源不多,能通过旅游小镇带动,整个城市的生活水平会改善。民族風貌、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三者融合形成的民族工艺加工、民族活动等,构成了“泛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城市化。这就是特色化旅游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一套模式。
模式四:旅游小城。旅游小城借助于县级城市的中心镇,靠较好的资源形成旅游集散中心,但不是大城市形成的旅游集散地。比如九寨沟县,由于九寨沟旅游的发展,其规模慢慢扩大。当这类城市的人口达到38万左右,就有了旅游城市的规模,它既不是大城市与中心城市,它是旅游目的地。
模式五:休闲小镇。它不一定是建制镇,也许就是个一两千亩区域上发展起来的聚集社区,我们称为旅游小镇,典型的是彝人古镇、长寿古镇等。按照这种模式建设的新型小镇,一般靠古镇的概念或民俗风情来建设,规模一般是两到三千亩。它是景区,又是消费产业聚集区和旅游小镇。这样容易形成独特的主题性特征,与产业密切相关。
模式六:旅游综合体。这类比较广泛,如中坤集团做了一个普洱养生部落,60平方公里,建设面积一万亩,包括度假、运动、养老康体等休闲项目,形成产业聚集区、景区和城市聚落。旅游综合体,离尘不离城,从城里出发半小时就能抵达。它有很好的社区结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模式七:新农村社区。从村庄到新农村社区,社区是城市的概念,村庄是农村的概念。这种新农村社区是就地城镇化,可能不是城镇户口,但是未来村镇聚集的方式。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形成高附加价值的产业发展。此过程中,农民没有离地,但是他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都变化了。新农村社区以及大城市郊区旅游化发展,有助于农村就地城镇化。
无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化,都离不开土地开发,新型城镇化的模式除了发展消费服务产业外,还融合了土地与房产业财富效应和增值结构,从而结合土地经济、房地产效应和不动产效应,铸就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