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处在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公路路面,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微表处施工是重要技术之一。本文对这项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提升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微表处;预防性养护;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18.6 文献标识码:A
  公路是国家非常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养护工作是路网安全畅通,高效运行的强有力保障。当前提出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方针真正贯彻实施是全国公路的重要任务。我国公路路网建设已比较发达,很多建成通车的公路已经或将要进入维修养护期,当前最需要的是找到一种工作周期短、保养效果好、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方法。沥青路面是最常见的铺设最广的路面,针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研究推广有效养护方法,对公路养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起止桩号为K57+000~K99+514,目前轻微纵裂问题存于主线路面,且部分路段存有大量横裂现象。为避免结构层内渗入雨水,需先封闭裂缝,并进行微表处铺设。局部严重损坏位置,则应先做好挖补施工,随后加铺微表处。具体方案如下:
  微表处施工前期,需开槽灌缝处理主线路面裂缝,局部严重损坏位置可先挖补施工,4 cm为其挖补深度,并选取AC-13C改性沥青混凝土回填施工,厚度为4 cm,随后清理干净原路面,最终进行8 mmMS-3型微表处施工。选取胶粉改性沥青CRM-III型回填沥青,且将木质素纤维(0.25%)掺加到混合料内,玄武岩为石料。BCR型改性乳化沥青为微表处沥青材料,则玄武岩为粗集料,机制砂为细集料。
  2 对材料的技术要求
  2.1 石料
  微表处使用的石料作为混合物的骨料,要求质地坚硬、抗磨耗的坚硬矿物质。因为铺设好后保证长时间和汽车轮胎摩擦,要有足够各防滑行,还要有一定硬度,保证长时间使用磨耗小。修复和保护原有路面的同时,微表处也要有足够的使用寿命,所以要求石料硬度高、抗磨耗的安山岩、玄武岩石料。
  微表处使用的石料有一定的级配标准。石料中有粗集料和细集料两种:粗集料起骨料的作用,比例太低的话会引起嵌挤力降低,铺设出来的封层强度不达标而且热稳定性降低;细集料能保证封层的密实性和耐久性,细集料比例太低的话,混合料摊铺会出现离析现象,不能形成粘稠度合适的粘稠浆体,保证不了封层质量。
  2.2 改性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是微表处混合料中的粘结材料,在混合料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特性要求是要有良好的流动性、足够的粘结力。在混合料拌合和摊铺过程中,要求混合料满足不离析、不破乳、混合均匀、流动性好的状态。改性乳化沥青是在沥青中按比例加入改性剂和乳化剂,使其适应不同的地域和施工温度,更好的起到粘结剂的作用。河北地区常用SBR乳胶作为改性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3 水
  微表处混合料中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直接对混合料的特性有影响。混合料的中水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石料中的水,一般石料大致含水4%;二是改性乳化沥青中的水,一般含量是40%左右;三是拌合混合料时另加入的水,一般是石料重量的10%左右。只考虑另加入的水,避免水中可能含有对混合料有化学影响有害盐和其他矿物质,通常施工加入普通饮用水。
  3 路面预防性养护中微表处施工工艺
  3.1 准备工作
  微表处施工前,要对路面进行相应的处理。(1)车辙处理:一般要求15 mm~40 mm的车辙,要用微表处多层填充;大于40 mm的车辙,先用其他方法处理车辙后再进行微表处;15 mm以下的车辙不用做准备工作,直接微表处。(2)缝隙处理:路面缝隙大于5 mm的,微表处前应用密封胶做灌缝处理。(3)拥包处理:路面如有明显的大面积,优先做铣刨处理。路面打扫:为了微表处封层和原有路面形成紧密的黏结层,原路面表面必须足够清洁,路面杂草、杂物等不利于摊铺的进行彻底清扫,一般可用清扫车配合完成。(4)交通导流:依照公路安全施工规范设置安全标志,并设置专门安全员指挥过往车辆,在安全区范围施工。
  3.2 铣刨
  选取德国2000DC型铣刨机进行工程路面铣刨施工,2 m为铣刨机工作宽度最大值,20 cm为铣刨最大深度,为此,需分幅进行各个车道铣刨施工。施工时在铣刨机前应指派车辆进行铣刨弃料接收,且在铣刨机后紧跟专用清扫机械,待路面铣刨后及时进行清理。随后在指定位置堆放铣刨后的废料。
  3.3 粘层油施工
  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清理干净后,需及时将粘层油喷洒其上,一般选取PC-3阳离子乳化沥青作为粘层油,要求均匀撒布,且在每平方米0.3 L~0.6 L之间控制洒布量,通过人工方式,在构造物立面,如连接沥青混凝土的路缘石等,均匀涂抹粘层油。
  3.4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选取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作为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取沥青混凝土材料。与普通沥青混凝土施工温度相比,胶粉改性沥青施工温度应高出20℃~30℃,完成沥青混凝土底面层施工后,需将粘层沥青喷洒到底面顶面,确保其质量合格后即可施工沥青混凝土表面。
  表面层摊铺厚度、平整度控制,主要选取非接触式平衡梁方法,根据工程施工现状,需在每分钟2.5 m~3.5 m之间控制摊铺速度。碾压沥青混凝土表面层和沥青混凝土底面层的方法不变,但必须按照胶粉改性沥青的碾压温度规定进行碾压3阶段施工,即初压、复压及终压。完成终压作业后,要求表面无明显轮迹,施工过程中,压路机应由专人指挥,顺着油边进行压实作业,严禁在热料上错轮轴。
  3.5 微表处施工
  正常施工环境下,微表处混合料拌和时间可控制在120 s以上。通过ISSATB139粘聚力试验进行稀浆混合料初凝时间及交通开放时间的确定。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可在30 min以内控制初凝时间,此时需在120 N.cm以上控制粘聚力值。并在60 min以内控制固化交通开放时间,此时需在200 N.cm以上控制粘聚力值。根據混合料设计配比级配矿料:乳化沥青:水:填料=100:10.5:6:1进行施工。
  稀浆封层机械就位后,需对各项系统进行详细检查,如沥青泵、集料、水泵,确保机械施工状态正常。摊铺过程中,机械应顺着导线方向匀速不断前行,且在每小时2 km~3 km之间控制摊铺速度,3.5 m~4.2 m之间控制各幅摊铺宽度。摊铺作业中,需及时对摊铺厚度、平整度等参数进行详细检测,保证其和易性、流动性良好,随后对稀浆状态进行适当调整。如存有问题,需及时选取人工方式进行修整,如破乳、结团问题存在于摊铺箱内,则必须暂停施工。
  施工当天气温较高时,需及时将机械前置路面喷水系统打开,做好洒水作业,保证路面湿润,无积水问题。如施工天气不佳,阴雨过后如路面干燥度较差,不得施工微表处。完成摊铺作业2 h即可进行养护施工。为避免微表处施工影响车辆通行,摊铺施工需进行一个车道施工,且按照慢速缓行的原则通过施工段。
  各车道摊铺施工前,需将毛油毡铺筑到起点位置,保证横接缝顺平,尽可能避免废料污染。稀浆封层机械停止出料后,如断料或稀浆不均匀等问题存于摊铺箱余料中,需及时暂停摊铺施工,将摊铺箱中的余料及时清理出来。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选取对接施工法进行纵接缝施工,保证其平整顺直,且在3 mm以内控制纵缝对接后不平整误差值。
  4 结束语
  在养护公路的时候,需要采取预防性养护的方式,微表处技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能够以较少的投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把握,做好材料的准备,加强各个环节的施工处理,最终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虎增福,牛润莲.对我国微表处技术推广应用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石油沥青,2014,28(10):6-9.
  [2]罗岗,解必德,傅香如.微表处技术在杭宁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5,27(02).
  [3]胡厚琪,张守城,辛宇.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石油沥青,2016,30(03):35-38.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我国为了满足当前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对于道路的需求,越来越加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我国拥有的高速公路数量逐渐增多,边坡组成高速公路线的重要部分,对整个高速公路的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施工过程当中加强边坡建设,能够有效提升整体高速公路线路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更加良好的保护高速公路周边的生态平衡,降低建设高速公路对周边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隧道营运需求的分析,重新设计了智慧化隧道的系统架构,构建了系统基本功能和技术指标,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定性的阐述。本文构建的智慧化隧道包含六大系统、十八项功能既涵盖了现有隧道机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又前瞻性的提出了今后隧道机电系统发展内容,为公路隧道智慧化改造提供了探索性研究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智慧隧道;机电系统;车路协同;智慧化;高速公路  中图分类号:U457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桥梁的景观设计,本文采用3dMax建模对比分析了桥梁的景观设计。介绍了大桥的总体方案,采用板单元模型推理了梁的合理有效宽度,介绍了梁拱组合桥调索的便捷方法,并对比了桥梁顶推施工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景观设计;梁拱组合桥;调索;顶推施工  中图分类号:U422.5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项目位置远期规划为盐城市城南片区的区域中心,同时结合周边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道路交通发展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动,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所需,道路建设工程也在不断增多,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桥梁工程也越来越多。桥梁工程建设与普通道路工程建设相比具有更高的复杂性、技术性,如桥梁工程对结构抗震性就具有更高的要求。只有保证了桥梁结构的抗震水平,才能够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就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与设防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
期刊
摘 要: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来说,施工质量决定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但公路工程施工具有生产流动性大、建设时间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项目的具体特点,制定周密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组织者、管理者、施工者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并落实到位,從而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提供公路的安全性
期刊
摘 要:设置在运营铁路线下的框架桥涵顶进作业时,确保火车的安全正常运营是施工的首要任务,因而,施工前的线路加固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从线路加固的工艺流程方面,对施工过程作了介绍。  关键词:顶进施工;框加桥;线路加固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磨滩路穿过铁路而设的分离式立交桥,立交桥中心线与磨滩路中心线重合。下穿处铁路里程为K530+268.767。本
期刊
摘 要:山区公路的边坡防护直接影响公路运营的安全性及公路建造的经济性,因此有必要对边坡防护进行优化研究,本文分析了山區公路边坡防护优化的控制因素,推导了优化模型建模中的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研究成果可为公路边坡防护优化建模研究及实际边坡防护优化提供指导。  关键词:山区公路;边坡防护;优化模型;约束条件  中图分类号:U416.1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随着我国新一轮交通规划的实施,西部
期刊
摘 要:土木工程道桥施工建设要有良好的施工技术的支持,利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与土木工程道桥施工密不可分,要保证土木工程道桥施工有高质量的建设,需要关注其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土木工程路桥施工前,应根据经验对工程进行全面、准确的设计和规划,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对于土木工程路桥施工技术问题需要认真研究,掌握关键技术。对工程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山区高速便道穿越地质灾害地带防护措施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先分析了工程所在地的地质特征,接着论述了工程措施引發的地质灾害,并提出防护地质灾害的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在山区高速施工中,地质条件复杂,受到施工条件的限制,便道难免需要穿越地质灾害带,增加了施工风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有助于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各道工序能够安全、高效、有序的开展,值得施工单位高度重视。  关键词:山区高速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在众多领域中,建筑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施工的过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可是,该环节安装施工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严重影响了低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特点的基础上,对安装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全面提升安装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