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强调书本知识、理论,忽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是被动地围绕考纲,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绝对不教,因此在课堂上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也有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机课,只要是信息技术课就在机房上,根本不需要讲理论,就把计算机和学习任务交给学生,全靠学生自己动手,甚至有些老师声称上课连课本都不要,学生也不用带课本,光动手就行了。这两种现象或论调,都有偏颇之处,如何把信息技术课理论教学和操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问题。
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1.对于基础理论知识,该讲的必须讲,尽量用形象的比喻或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实例1: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一章中,对数据库概念的理解是一个重点内容。而课本上所给出的数据库的定义是:所谓数据库,就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的集合。这个定义非常专业化,对理论知识欠缺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理解,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库?
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这个概念,使其在脑海中有一些印象,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探讨,然后我们就采用比喻的方法:把图书馆比作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图书就好比我们数据库里面的数据。那么,我们的图书要想方便地借阅、查找,就必须分门别类、有组织地存放,统一管理。同时这些图书是共享的,谁都可以来借阅。这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教材是纲,我们要灵活处理并深挖教材,多渠道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好多内容只是提纲性的介绍,有的则是一带而过,但从我省历年高考基本能力试题来看,所考查的内容有时比较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深挖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例2:教材中《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广东教育出版社)这一章节,对于多媒体知识,这一部分讲解得并不是太深,而近几年高考当中却多次提到了如像流媒体、Photoshop图像处理等内容。
我的做法是:在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电脑绘画、贺卡制作比赛。学生用电脑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充分体现自己的风格,并在全校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作品,肯定他们辛勤创作的成果。这个过程学生既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又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演与操作并行
课本中有好多操作性的内容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如果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也按照教材对这部分内容只进行简单讲授,那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
实例3:《信息的发布与交流》这部分内容,教材并没有介绍信息发布的详细操作,也没有给出信息交流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要想真正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实践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做法是:由于这部分内容学生以前接触较少,自学难度较大,所以先由老师讲解该模块内容操作要领,并示范,而后由学生进行操作;老师再讲解该模块内容并示范,学生再操作……最后老师给出一个概括所有教学目标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总结练习。
4.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例4:《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与《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两部分内容可以说是高中信息技术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几年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并且总是以书面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部分操作。
我的做法是:由于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就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先用較短的时间进行课堂引导,给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成几个部分,随后给出一个具体的操作任务,如:完成一个Word文档的排版。
二、应注意的问题
1.教材是主体,《课标》是纲,深挖教材不能脱离《课标》
2.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透、讲细
3.注意把握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要精讲多练
4.合理设计“任务驱动”
提出的问题、设计的任务要恰到好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为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资源;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要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教研室)
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1.对于基础理论知识,该讲的必须讲,尽量用形象的比喻或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实例1: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一章中,对数据库概念的理解是一个重点内容。而课本上所给出的数据库的定义是:所谓数据库,就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的集合。这个定义非常专业化,对理论知识欠缺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理解,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库?
我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自己学习这个概念,使其在脑海中有一些印象,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探讨,然后我们就采用比喻的方法:把图书馆比作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图书就好比我们数据库里面的数据。那么,我们的图书要想方便地借阅、查找,就必须分门别类、有组织地存放,统一管理。同时这些图书是共享的,谁都可以来借阅。这样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教材是纲,我们要灵活处理并深挖教材,多渠道提高学生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有好多内容只是提纲性的介绍,有的则是一带而过,但从我省历年高考基本能力试题来看,所考查的内容有时比较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据教材,深挖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例2:教材中《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广东教育出版社)这一章节,对于多媒体知识,这一部分讲解得并不是太深,而近几年高考当中却多次提到了如像流媒体、Photoshop图像处理等内容。
我的做法是:在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电脑绘画、贺卡制作比赛。学生用电脑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充分体现自己的风格,并在全校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作品,肯定他们辛勤创作的成果。这个过程学生既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又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演与操作并行
课本中有好多操作性的内容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讲解,如果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也按照教材对这部分内容只进行简单讲授,那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课标》的标准和要求。
实例3:《信息的发布与交流》这部分内容,教材并没有介绍信息发布的详细操作,也没有给出信息交流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要想真正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实践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做法是:由于这部分内容学生以前接触较少,自学难度较大,所以先由老师讲解该模块内容操作要领,并示范,而后由学生进行操作;老师再讲解该模块内容并示范,学生再操作……最后老师给出一个概括所有教学目标的实例,让学生进行总结练习。
4.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例4:《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与《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两部分内容可以说是高中信息技术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几年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并且总是以书面的形式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部分操作。
我的做法是:由于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时就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先用較短的时间进行课堂引导,给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成几个部分,随后给出一个具体的操作任务,如:完成一个Word文档的排版。
二、应注意的问题
1.教材是主体,《课标》是纲,深挖教材不能脱离《课标》
2.对于理论性的知识,该讲的地方,一定要讲透、讲细
3.注意把握理论知识讲解与实践的时间分配,要精讲多练
4.合理设计“任务驱动”
提出的问题、设计的任务要恰到好处,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为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资源;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要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