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玫瑰戴安娜王妃说话时,其嘴部动作甚为讲究分寸,从未见高贵的王妃咧开大嘴的表情,她笑起来时嘴唇模样完美高雅,甚至戴妃将自己的声音也控制得谨小慎微。一位曾与戴妃交谈过的英国朋友对笔者回忆道:“戴妃的轻声细语,不屏息静听,几乎听不到。”大概这与中国人赞美女人的樱桃小口、笑不露齿如出一辙。
英语是“小动作”语言
外人眼中英国人保守、冷漠,其实英国人并非“面具脸”,看多了英国人的面部表情,很容易发现英国人的嘴唇功夫“十分突出”,“坚毅的嘴唇”就是其特点。
前不久,欧盟26国签署关于拯救“欧洲之冬”经济的计划书,唯独英国拒绝签署,落了单。这一议题上,联合执政的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开始公开分裂、互相指责。保守党首相卡梅伦认为此协议损害了伦敦金融城的利益,而自由民主党的副首相克莱格批评卡梅伦对欧盟说“不”损害了整个英国的利益,令英国在欧盟体系中被“边缘化”和被“孤立”。两位党魁接受媒体采访时均抿紧嘴唇,神态凝重,两位政客经典的“坚毅嘴唇”形象,被媒体并列展览在报刊头版。
谈到大英帝国子民的社交神态时,准能听到老外们抱怨英国人的嘴唇是多么“刚毅”和“冷峻”,甚至刻薄嘲笑地模仿起英国人说话的神态和语调。没错,英国人的确自小被训练出神态坚定、淡泊和严于控制感情的个性,英国人的嘴唇更是以不动声色见长。比如,英国玫瑰戴安娜王妃说话时,其嘴部动作甚为讲究分寸,从未见高贵的王妃咧开大嘴的表情,她笑起来时嘴唇模样完美高雅,甚至戴妃将自己的声音也控制得谨小慎微。一位曾与戴妃交谈过的英国朋友对笔者回忆道:“戴妃的轻声细语,不屏息静听,几乎听不到。”大概这与中国人赞美女人的樱桃小口、笑不露齿如出一辙。
有两项特点也许能解释英国人“坚毅嘴唇”的原因。一是英国人说话时嘴巴张开的方式,二是英国人对于微笑和大笑的态度。显然,英语的特点是说话时嘴巴的动作幅度比起其它语言来,比如法语和德语来说要小得多。信不信由你,讲英语时即使嘴唇和下颚保持静止,也能运用舌头自如地正常发声,英语的这一“面无表情语言”,其它语言望尘莫及,比如法语、意大利语和汉语,都是以声情并茂见长。于是,英国人说话时总好像板着一副“冷面孔”,就不足为奇了。难怪西班牙版的英语课本上,对于学英语的调侃是:“要学好英语,诀窍是,你必须把下颚前伸,牙齿几乎咬在一起,嘴唇实际上避免乱动。”
法国古典旅行家萨米埃尔?索比埃勒,早在1663年谈到英国人说话方式时调侃道:“英国人十分喜欢他们的语言,因为英人说话时省去了不少搬动嘴唇的劳动。”同一时期的外人把英国人“懒得劳神”动嘴巴归咎于英国时风时雾又时雨的风云莫测坏天气,英国人住在岛国一隅,阴冷的天气下,他们为了不白喝西北风遭罪,发明出不动声色的语言本领。
再说说英国人对于微笑和大笑的态度。英语中微笑(SMILE),指不发出声音的笑,而大笑(LAUGH)指发出声音的笑。曾见识电视节目中一位工人与一位小姐交谈时,突然工人恼怒敏感地指责小姐道:“你在嘲笑(LAUGH)我。”小姐则摆出《瑞典女王》片尾格丽泰?嘉宝式的经典冷峻神态淡然道:“我没有嘲笑(LAUGH)你,我是在微笑(SMILE)。”
抑郁症模样的哲学家脸谱
16世纪时,哈哈大笑在英国上流社会绝对是没有教养必须摒弃的恶习,大笑被视为粗鲁、轻浮,甚至殃及到微笑也必须有所控制,因为,所有的社交举止皆不可显得得意忘形。16世纪对于大笑持反对立场的原因是,那个时期贵族圈里正流行沉思状的抑郁表情,如此“沉稳”的气质才符合其高贵的身份嘛。于是,“抑郁症”模样的“哲学家脸谱”成为当年的流行。贵族们倾向于呈现两种面部情绪和态度:一是和蔼,另一就是严肃。总之,贵族们以一种疏远的彬彬有礼行为作为社交准则。
到了18世纪时,一位看不惯英国人民族表情的法国旅行家揶揄说:“无节制吃牛排,狂饮啤酒,新教信仰和雾气沉沉的天气,是英人抑郁表情的祸首。”对此,这位法国人解套的上策是:“多喝法国葡萄酒。”于是18世纪,英国人阴冷、无动于衷的表情特点,被外国旅客们在其日记中连篇累牍地挖苦。比如:“除了一瞬而逝的温和之外,英国人具有扑克牌脸的所有特征。”荷兰作家乔治?伦尼尔评论说:“英国人简直是迟钝的民族,外国人只能看到英式面孔上永无尽头的疑惑表情,这种疑惑表情就像斯芬克斯举行神秘仪式的神庙那样,守护着一个灵魂的秘密。”
最近笔者观赏一部BBC纪录片,讲述的是50年来英国社会变迁史。其中提到:“英国中产阶级多少世纪来皆以‘不动声色见长’,如今,他们也开始愿意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心事,并视其为自然的感情流露。”比如世界杯赛事期间,贝克汉姆于坐席上观看队友们拼搏但失球时流泪的镜头传回国内,英国人对于一介受人崇拜的英雄,于公众面前“显露情绪”,再不认为是失去男子汉气概的“懦弱表现。”
转回来再八卦早期造成英国人“抑郁症”脸谱的原因,除了社会礼仪习俗外,还有就是英国人惨不忍睹的烂牙。1598年,一名德国律师亨茨内尔访问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他事后形容女王的牙齿“黑黝黝”,并将此归咎于“过于贪糖。”一个世纪后,一名瑞士旅行家日记里描述英国妇女道:“她们皮肤白皙娇嫩,但她们的面孔并不生动,其病根在于她们的牙齿实在不雅。”由于恶作剧的烂牙,英国人深知张大他们的嘴巴时,难以显现出健康且富有魅力的形象,于是“沉默是金”当然奉为上策。说句搞笑的话,说不定今天英国人给外人压抑及善于绷紧嘴唇的形象,是源自数世纪之前的烂牙后遗症。
“丑恶的笑”要控制
控制笑,是18世纪英国名人的座右铭。如作家乔纳森?斯威福特和亚历山大?波普。第一部大英字典编纂者塞纽尔?约翰逊说:“斯威福特坚强地抵制住任何发笑的企图。”而“波普从未因自己或他人的喜悦,而开心大笑过。”其他作家也纷纷表态,说他们不赞成这种不庄重的发笑习惯。对发笑绝然的评论来自剧作家威廉?康格力,他声称:“对一个有身份者来说,没有比失态的大笑更不适当的了。”另一位作家切斯特费尔德给儿子的信中叮嘱道:“说到笑,我必须特别提醒你,放声大笑是愚蠢和病态的表现,是乌合之众对于愚蠢之事的愚蠢失态,下层人将这种失态称作‘愉快’。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大声哄笑更无教养和粗鲁的了。我确信,因为我善于运用理智,因此任何人也不会听到我放荡大笑。”
为何17、18世纪上流英国社会对于笑持如此的恶感,大概首先因为无所顾忌的笑,被认为是普罗大众的低级趣味,因此高贵阶层必须回避。再就是笑哈哈显得“极其”轻浮和不庄重,因此必须严加控制。古典笑与今天的笑不同的特点是,那个时代发笑的主要动因是嘲笑别人。例如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爵士说:“16世纪笑的主要动因是‘丑恶的’,因为他们总是不友善地嘲笑别人。”托马斯?霍比斯则指责:“17世纪的笑,是一种疾病。”从这些名作家对笑的憎恶来看,显然当时百姓是以嘲笑别人来取乐的。这就是那些卫道士们不赞成笑并极力回避的原因了,道德家们的态度是:嘲笑别人的不幸,是不仁慈的恶习。
如今英国人当然已融入全球化的普世价值之中,英人的脸部表情也变得与欧洲大陆邻居们相似起来。不过,仍有几种脸部特征能将英国人与外国人区别开来。例如,英国人展现出更多的是“拿捏分寸的微笑”,不常常像美国人那样张开嘴巴、放开臂膀开怀大笑。这也就是即使在21世纪,老外们仍然认为英国人拘谨和善于压抑情感的印象之一。英国人即使情绪平静的状态下,其表情也异于欧洲大陆人。例如,英格兰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往往会显露出一种“没有表情的表情”,当他们聆听对方讲话并表现出注意的神态时,尤其如此。
褒扬容忍和耐心
英国人还有一个脸部特征是习惯将嘴唇抿紧,英人“抿紧嘴唇”的习惯大概起源于17世纪,因为古典审美里,“樱桃小嘴”是上选的美态,这种“樱桃小嘴”美态可以从亨利八世的画像中欣赏到,特别是他与珍?西摩尔小姐结婚的画像中更为突出。嘴唇抿紧的民族“范”,也是英国人控制感情外露的一种方式,因为嘴巴是不经意的背叛者,这一点中国人“祸从口出”早有论断。于是,英国人的“坚毅嘴唇”、“莫开金口”,对于保守著称的绅士来说,成为其“为人处事”的法宝。英国人的脸,当然与生俱来地可以如意大利人、法国人一样地活跃生动,但英国人就是不愿意劳神其脸部神经,意大利人脸部的那些夸张地“歌剧”演出,令英国人望而生畏。
英国人除了板着面孔外,是否还有其他特征可以辅助说明“坚毅嘴唇”的英式“范”呢?答案是肯定的。英国社会普遍褒扬“容忍”和“耐心”这两个良好品质,英国人总指责法国人是喋喋不休抱怨的民族。英国人的耐心和容忍在餐馆里体现得很明显,顾客对餐馆服务不满时,他们宁愿选择与同伴低语,也不会轻易地向经理投诉。记得当初笔者在中餐馆打工时,因初来乍到没听懂老外的要求,不厌其烦核实两次后才慢腾腾地端上酒水,英国人没有丝毫抱怨,当我再三询问时,他们只是“面无表情”地表示:“Please”。这种“哑忍”,是为了避免大庭广众之下争吵,难怪中国人说在英国难以看到吵架现象,这种不愿意成为麻烦制造者也不想招惹任何麻烦的心态,在英式生活中十分普遍。这种“规则”,有时甚至比生活本身更重要,毕竟大庭广众之下的赤红脸是有失身份的。记得去希腊旅游前阅读的英语指南中说,雅典出租车司机善于将宰外国游客视为马吃夜草,于是告诫老外游客,无论用什么语言哪怕是“天书”外加指手画脚,都应该不放弃与宰客的司机讨个公道。但笔者的英国老公上车前,对“爱较真的”本女告诫道:“待会儿,司机要多少钱就给他,千万别与人家在大街上争吵。”
与一群英国人在泰餐馆晚餐,大家对炒烂了的蔬菜怨声载道,我原以为他们会叫来经理投诉。没想到,令老外大跌眼镜的一幕上演了,一秒钟前还是愤愤不平的英国食客,当餐馆经理趋前问候菜肴如何时?在座的各位居然瞬间皆个个扬起笑脸客气地赞美道:“It’s all right!(一切都好!)”不得不佩服英人的变脸术。以致于原本想投诉的本女,那一刻到了嘴边的抱怨,在现场气氛逼迫之下,居然被生生地噎回了肚内。事后,我咨询英人何至于如此表里不一,不过是投诉一碟菜炒过了头,这也是对于餐馆改进服务献计献策嘛。英人的回答是:不愿意找麻烦,更不愿意成为麻烦制造者(Troublemaker)。
英国人对于给他人带来“麻烦”如此介意,果然是上行下效。当英王查尔斯二世即将驾崩时,天子居然为自己耗了那么久才“迟迟上路”而郑重道歉。
郭 莹
英籍华人,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国际问题评论员。作为专栏作家,为港台、新加坡、欧洲及中国大陆媒体报导西方世界。著作有:环球行纪实《相识西风》;国内外首部群体老外在中国纪实《老外侃中国》;中国女性越洋婚恋生存实录《一家两制—嫁给老外的酸甜苦辣》;深度剖析欧洲社会、文化纪实《欧洲如一面镜子》。
郭莹曾荣获“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征文奖”亚军;上海《新民晚报》“我的第一本书征文奖”季军。曾作为时事评论员参与凤凰卫视节目。曾任教香港公开大学硕士生班文学评论课。
英语是“小动作”语言
外人眼中英国人保守、冷漠,其实英国人并非“面具脸”,看多了英国人的面部表情,很容易发现英国人的嘴唇功夫“十分突出”,“坚毅的嘴唇”就是其特点。
前不久,欧盟26国签署关于拯救“欧洲之冬”经济的计划书,唯独英国拒绝签署,落了单。这一议题上,联合执政的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开始公开分裂、互相指责。保守党首相卡梅伦认为此协议损害了伦敦金融城的利益,而自由民主党的副首相克莱格批评卡梅伦对欧盟说“不”损害了整个英国的利益,令英国在欧盟体系中被“边缘化”和被“孤立”。两位党魁接受媒体采访时均抿紧嘴唇,神态凝重,两位政客经典的“坚毅嘴唇”形象,被媒体并列展览在报刊头版。
谈到大英帝国子民的社交神态时,准能听到老外们抱怨英国人的嘴唇是多么“刚毅”和“冷峻”,甚至刻薄嘲笑地模仿起英国人说话的神态和语调。没错,英国人的确自小被训练出神态坚定、淡泊和严于控制感情的个性,英国人的嘴唇更是以不动声色见长。比如,英国玫瑰戴安娜王妃说话时,其嘴部动作甚为讲究分寸,从未见高贵的王妃咧开大嘴的表情,她笑起来时嘴唇模样完美高雅,甚至戴妃将自己的声音也控制得谨小慎微。一位曾与戴妃交谈过的英国朋友对笔者回忆道:“戴妃的轻声细语,不屏息静听,几乎听不到。”大概这与中国人赞美女人的樱桃小口、笑不露齿如出一辙。
有两项特点也许能解释英国人“坚毅嘴唇”的原因。一是英国人说话时嘴巴张开的方式,二是英国人对于微笑和大笑的态度。显然,英语的特点是说话时嘴巴的动作幅度比起其它语言来,比如法语和德语来说要小得多。信不信由你,讲英语时即使嘴唇和下颚保持静止,也能运用舌头自如地正常发声,英语的这一“面无表情语言”,其它语言望尘莫及,比如法语、意大利语和汉语,都是以声情并茂见长。于是,英国人说话时总好像板着一副“冷面孔”,就不足为奇了。难怪西班牙版的英语课本上,对于学英语的调侃是:“要学好英语,诀窍是,你必须把下颚前伸,牙齿几乎咬在一起,嘴唇实际上避免乱动。”
法国古典旅行家萨米埃尔?索比埃勒,早在1663年谈到英国人说话方式时调侃道:“英国人十分喜欢他们的语言,因为英人说话时省去了不少搬动嘴唇的劳动。”同一时期的外人把英国人“懒得劳神”动嘴巴归咎于英国时风时雾又时雨的风云莫测坏天气,英国人住在岛国一隅,阴冷的天气下,他们为了不白喝西北风遭罪,发明出不动声色的语言本领。
再说说英国人对于微笑和大笑的态度。英语中微笑(SMILE),指不发出声音的笑,而大笑(LAUGH)指发出声音的笑。曾见识电视节目中一位工人与一位小姐交谈时,突然工人恼怒敏感地指责小姐道:“你在嘲笑(LAUGH)我。”小姐则摆出《瑞典女王》片尾格丽泰?嘉宝式的经典冷峻神态淡然道:“我没有嘲笑(LAUGH)你,我是在微笑(SMILE)。”
抑郁症模样的哲学家脸谱
16世纪时,哈哈大笑在英国上流社会绝对是没有教养必须摒弃的恶习,大笑被视为粗鲁、轻浮,甚至殃及到微笑也必须有所控制,因为,所有的社交举止皆不可显得得意忘形。16世纪对于大笑持反对立场的原因是,那个时期贵族圈里正流行沉思状的抑郁表情,如此“沉稳”的气质才符合其高贵的身份嘛。于是,“抑郁症”模样的“哲学家脸谱”成为当年的流行。贵族们倾向于呈现两种面部情绪和态度:一是和蔼,另一就是严肃。总之,贵族们以一种疏远的彬彬有礼行为作为社交准则。
到了18世纪时,一位看不惯英国人民族表情的法国旅行家揶揄说:“无节制吃牛排,狂饮啤酒,新教信仰和雾气沉沉的天气,是英人抑郁表情的祸首。”对此,这位法国人解套的上策是:“多喝法国葡萄酒。”于是18世纪,英国人阴冷、无动于衷的表情特点,被外国旅客们在其日记中连篇累牍地挖苦。比如:“除了一瞬而逝的温和之外,英国人具有扑克牌脸的所有特征。”荷兰作家乔治?伦尼尔评论说:“英国人简直是迟钝的民族,外国人只能看到英式面孔上永无尽头的疑惑表情,这种疑惑表情就像斯芬克斯举行神秘仪式的神庙那样,守护着一个灵魂的秘密。”
最近笔者观赏一部BBC纪录片,讲述的是50年来英国社会变迁史。其中提到:“英国中产阶级多少世纪来皆以‘不动声色见长’,如今,他们也开始愿意敞开心扉谈论自己的心事,并视其为自然的感情流露。”比如世界杯赛事期间,贝克汉姆于坐席上观看队友们拼搏但失球时流泪的镜头传回国内,英国人对于一介受人崇拜的英雄,于公众面前“显露情绪”,再不认为是失去男子汉气概的“懦弱表现。”
转回来再八卦早期造成英国人“抑郁症”脸谱的原因,除了社会礼仪习俗外,还有就是英国人惨不忍睹的烂牙。1598年,一名德国律师亨茨内尔访问伊丽莎白女王的宫廷,他事后形容女王的牙齿“黑黝黝”,并将此归咎于“过于贪糖。”一个世纪后,一名瑞士旅行家日记里描述英国妇女道:“她们皮肤白皙娇嫩,但她们的面孔并不生动,其病根在于她们的牙齿实在不雅。”由于恶作剧的烂牙,英国人深知张大他们的嘴巴时,难以显现出健康且富有魅力的形象,于是“沉默是金”当然奉为上策。说句搞笑的话,说不定今天英国人给外人压抑及善于绷紧嘴唇的形象,是源自数世纪之前的烂牙后遗症。
“丑恶的笑”要控制
控制笑,是18世纪英国名人的座右铭。如作家乔纳森?斯威福特和亚历山大?波普。第一部大英字典编纂者塞纽尔?约翰逊说:“斯威福特坚强地抵制住任何发笑的企图。”而“波普从未因自己或他人的喜悦,而开心大笑过。”其他作家也纷纷表态,说他们不赞成这种不庄重的发笑习惯。对发笑绝然的评论来自剧作家威廉?康格力,他声称:“对一个有身份者来说,没有比失态的大笑更不适当的了。”另一位作家切斯特费尔德给儿子的信中叮嘱道:“说到笑,我必须特别提醒你,放声大笑是愚蠢和病态的表现,是乌合之众对于愚蠢之事的愚蠢失态,下层人将这种失态称作‘愉快’。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大声哄笑更无教养和粗鲁的了。我确信,因为我善于运用理智,因此任何人也不会听到我放荡大笑。”
为何17、18世纪上流英国社会对于笑持如此的恶感,大概首先因为无所顾忌的笑,被认为是普罗大众的低级趣味,因此高贵阶层必须回避。再就是笑哈哈显得“极其”轻浮和不庄重,因此必须严加控制。古典笑与今天的笑不同的特点是,那个时代发笑的主要动因是嘲笑别人。例如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爵士说:“16世纪笑的主要动因是‘丑恶的’,因为他们总是不友善地嘲笑别人。”托马斯?霍比斯则指责:“17世纪的笑,是一种疾病。”从这些名作家对笑的憎恶来看,显然当时百姓是以嘲笑别人来取乐的。这就是那些卫道士们不赞成笑并极力回避的原因了,道德家们的态度是:嘲笑别人的不幸,是不仁慈的恶习。
如今英国人当然已融入全球化的普世价值之中,英人的脸部表情也变得与欧洲大陆邻居们相似起来。不过,仍有几种脸部特征能将英国人与外国人区别开来。例如,英国人展现出更多的是“拿捏分寸的微笑”,不常常像美国人那样张开嘴巴、放开臂膀开怀大笑。这也就是即使在21世纪,老外们仍然认为英国人拘谨和善于压抑情感的印象之一。英国人即使情绪平静的状态下,其表情也异于欧洲大陆人。例如,英格兰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往往会显露出一种“没有表情的表情”,当他们聆听对方讲话并表现出注意的神态时,尤其如此。
褒扬容忍和耐心
英国人还有一个脸部特征是习惯将嘴唇抿紧,英人“抿紧嘴唇”的习惯大概起源于17世纪,因为古典审美里,“樱桃小嘴”是上选的美态,这种“樱桃小嘴”美态可以从亨利八世的画像中欣赏到,特别是他与珍?西摩尔小姐结婚的画像中更为突出。嘴唇抿紧的民族“范”,也是英国人控制感情外露的一种方式,因为嘴巴是不经意的背叛者,这一点中国人“祸从口出”早有论断。于是,英国人的“坚毅嘴唇”、“莫开金口”,对于保守著称的绅士来说,成为其“为人处事”的法宝。英国人的脸,当然与生俱来地可以如意大利人、法国人一样地活跃生动,但英国人就是不愿意劳神其脸部神经,意大利人脸部的那些夸张地“歌剧”演出,令英国人望而生畏。
英国人除了板着面孔外,是否还有其他特征可以辅助说明“坚毅嘴唇”的英式“范”呢?答案是肯定的。英国社会普遍褒扬“容忍”和“耐心”这两个良好品质,英国人总指责法国人是喋喋不休抱怨的民族。英国人的耐心和容忍在餐馆里体现得很明显,顾客对餐馆服务不满时,他们宁愿选择与同伴低语,也不会轻易地向经理投诉。记得当初笔者在中餐馆打工时,因初来乍到没听懂老外的要求,不厌其烦核实两次后才慢腾腾地端上酒水,英国人没有丝毫抱怨,当我再三询问时,他们只是“面无表情”地表示:“Please”。这种“哑忍”,是为了避免大庭广众之下争吵,难怪中国人说在英国难以看到吵架现象,这种不愿意成为麻烦制造者也不想招惹任何麻烦的心态,在英式生活中十分普遍。这种“规则”,有时甚至比生活本身更重要,毕竟大庭广众之下的赤红脸是有失身份的。记得去希腊旅游前阅读的英语指南中说,雅典出租车司机善于将宰外国游客视为马吃夜草,于是告诫老外游客,无论用什么语言哪怕是“天书”外加指手画脚,都应该不放弃与宰客的司机讨个公道。但笔者的英国老公上车前,对“爱较真的”本女告诫道:“待会儿,司机要多少钱就给他,千万别与人家在大街上争吵。”
与一群英国人在泰餐馆晚餐,大家对炒烂了的蔬菜怨声载道,我原以为他们会叫来经理投诉。没想到,令老外大跌眼镜的一幕上演了,一秒钟前还是愤愤不平的英国食客,当餐馆经理趋前问候菜肴如何时?在座的各位居然瞬间皆个个扬起笑脸客气地赞美道:“It’s all right!(一切都好!)”不得不佩服英人的变脸术。以致于原本想投诉的本女,那一刻到了嘴边的抱怨,在现场气氛逼迫之下,居然被生生地噎回了肚内。事后,我咨询英人何至于如此表里不一,不过是投诉一碟菜炒过了头,这也是对于餐馆改进服务献计献策嘛。英人的回答是:不愿意找麻烦,更不愿意成为麻烦制造者(Troublemaker)。
英国人对于给他人带来“麻烦”如此介意,果然是上行下效。当英王查尔斯二世即将驾崩时,天子居然为自己耗了那么久才“迟迟上路”而郑重道歉。
郭 莹
英籍华人,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国际问题评论员。作为专栏作家,为港台、新加坡、欧洲及中国大陆媒体报导西方世界。著作有:环球行纪实《相识西风》;国内外首部群体老外在中国纪实《老外侃中国》;中国女性越洋婚恋生存实录《一家两制—嫁给老外的酸甜苦辣》;深度剖析欧洲社会、文化纪实《欧洲如一面镜子》。
郭莹曾荣获“世界华文旅游文学征文奖”亚军;上海《新民晚报》“我的第一本书征文奖”季军。曾作为时事评论员参与凤凰卫视节目。曾任教香港公开大学硕士生班文学评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