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审美教育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育塑造学生的审美观,对学生的心理以及生活态度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教育就是美学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音乐课堂的审美教育需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文章从创造审美情境、加强优秀作品赏析、重视音乐评价以及培养审美创造等途径来探讨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境界。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课堂;审美教育;审美创造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开展审美教育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音乐作品以及学生的主观反应灵活的改变策略,而不是直接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唱歌教学,或者是教育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或者是学生唱会某首歌就完成了目标。审美教育不止于此,它要求学生能够感悟音乐的内在魅力,能够透过音乐的审美自主创造新的音乐韵律。
  一、创造审美情境提高审美效果
  音乐诞生于一定的情境中,所谓融情于景,在对音乐的审美中也要利用想象力来体验音乐诞生的情境,学生只有置身于实际情境中才能够感受到作者所创造的韵律的思维意识。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中可以广泛的搜集相关的材料,使学生对音乐的相关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对资料的选择上要有所辨别,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更多的注入一些视频资料,以视觉的形态来表现音乐的真实故事。同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音乐选取一定的图片或者视频,通过动态的声音与静态的图片配合,使音乐的立体感得以展现,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到音乐所渲染的情境中。学生一旦接受了某种情境,再次听到相关的韵律时就会回想到音乐诞生的情境,画面的色彩以及灵动的图像都将影响学生的音乐的感知与审美。
  二、加强优秀作品赏析提高审美层次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作品都是按照教材的思路展开的,对精挑细选的教材作品,教师可以有选择性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刷选。优秀的作品历经时间与空间的检验,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同时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力感染力,一般而言对优秀的作品需要反复的聆听与感知才能获取其中的真谛。优秀的作品要能够熟练的掌握其知识,对其优秀价值进行评估。对于优秀作品除了要创造情境外,还需要能够对作品进行赏析。如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对音乐的词进行赏析,加深对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理解。同时要对韵律的节奏感进行分析,厘清其中的美学层次。
  音乐审美教育需要广泛的接受优秀作品,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通過多种渠道获取音乐,但是音乐参差不齐,很容易误导学生,由此教师在赏析优秀音乐作品中要经常性的向学生输送关于优秀音乐作品的界定标准,规范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偏好。同时在赏析音乐作品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审美习惯的养成,能够将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音乐以及生活中常见的优秀音乐作品灌输到课堂中。
  优秀作品的种类较多,注重对优秀作品的赏析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通过不同音乐种类来感受不同角度所阐释出来的美感,赏析优秀作品所负载的生命活力,把握优秀作品的层次性美感,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是极其有益的。
  三、重视音乐评价塑造审美价值取向
  音乐评价是个体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情感经历对音乐的一个主观性認识。单从主观性的情感来说,音乐可能会根据个体的价值偏好呈现不同的欢迎程度,但是在这里的音乐评价不是一个主观性的好恶论断,而是根据音乐评价标准做出的各项专业性的界定。音乐评价按照音乐的表达效果以及音乐创作的境界、音乐韵律等方面进行。[2]能够获得良好评价的音乐一定有能够打动人心的韵律。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的评价性教育。首先从评价性教育中可以看出学生个人偏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音乐评价的规范性将保证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来阐释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形成一定的观点,对学生审美教育的提高也是一个进步。
  音乐评价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教师采用音乐评价方式可以督促学生按照规范化的方式阐释音乐裹挟的各种含义,学生能够深入挖掘音乐背后的内容信息。而且在班级中开展音乐评价对学生来说也可以起到相互借鉴吸收的效果。学生能够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到自己没有发现的信息。
  四、培养审美创造力巩固审美价值
  审美教育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以及美学观念,同时也能促成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从价值上来看,审美主要是一个熏陶人感染人,培养人的一个过程。而审美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创造力,能够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出来。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能够培养学生音乐知识,使学生能够按照音乐学科知识的逻辑感受生活实践,能够从生活实践中吸收相关知识,积累情感,主动的将这些情感转移到音乐中,用韵律对这些情感进行保存。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大自然的美感移植到学生的认知中,积极鼓励并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开展各项审美创造活动。
  当前学生的审美价值创造被灌输性的教育模式所束缚,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音乐潜能,而且创造也要在边边框框内,一些学生有审美能力也不能发挥出来,由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据学生的审美兴趣与方向积极的鼓励学生进行创造,通过优秀的审美创造作品来保持学生审美价值的稳定性。
  结语
  审美教育是音乐课堂教育中的主要目的,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对事物保持有新鲜的好奇感,音乐教育能够快速的被人所接受,但是对音乐的美感还需要有专业性的教育,审美教育是对音乐的美感进行分析与巩固的过程,从审美的多元主体出发,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同时也要从课堂内外调动资源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能在审美标准以及审美的创造上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君,李颖.浅谈音乐审美教育[J].大众文艺,2012(8)
  [2]贺娟.优化小学音乐教学 更好深化审美教育[J].新课程(下旬).2013(5)
  [3]杜鹃.以情动人,情中审美——浅谈小学音乐“审美化”教学[J].教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雷锋小学 )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国际发展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我过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发展,这为今天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契机,但同时,有机遇就有挑战,今天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对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只有真正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吸引更多人才,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那么,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具体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关键词:人
摘 要:高校人事档案作为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这也是顺应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讨论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  一、目前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水平落后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
摘 要:群众广场舞蹈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现代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给予了群众广场舞蹈编排更大挑战。本文结合多彩贵州的特点和群众广场舞蹈编排的经验,探讨了群众广场舞蹈创作的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群众广场舞蹈;多彩贵州;创作方法  一、群众广场舞蹈现状与发展趋势  群众广场舞蹈与其他群众文化一样是起源于劳动,是人类精神生活需求的表达方式。我们的祖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科技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大数据等等智能化的时代已经代替了知识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也要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作为乡镇政府,其治理理念必须要进行创新与完善,要从当下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找到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治理方式和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乡镇政府;环境治理;创新  学习有用的数学,使学生们学数学,用数学
笔者再次议及近期解禁的女性电影《茉莉花开》,揭示出男性在影片中缺席的多重涵义,并通过对影片中三代女性命运及家庭的分析,引申出影片的女性独立主题,通过糅合心理学上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