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忙里偷闲,我喜欢探访老建筑。历史建筑的修复和再生,在香港又称‘保育’、‘活化’。这两个词颇生动、传神,既带有拟人意味,又可以作为一种提醒。因为建筑是人和历史的产物,它构成的空间,会影响街道环境和当地的社群;它见证城市变迁,行业兴衰,如同城市的肌理,是活着的记忆。所以,赋予老房子新的生命,并不只是专家指点后,加固和粉刷这般简单。这是需要触摸人文价值的系统工程,众人参与、用心呵护,才可能走得长远。”
傍晚的都爹利街,煤气灯燃起迷人的光晕,不紧不慢的“叮叮车”驶过一百多年,令人们能将沿街的景色看仔细。这座城市的地铁上盖,是绵延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不过,我们还能以怎样的方式触摸香港?
建筑,如同城市的年轮,城市发源地周边的建筑,则是开启城市记忆之匣的钥匙。正如西堤岛之于巴黎,曼哈顿之于纽约,香港的上环、中环一带,是开埠后最早开发的区域。港岛最早修建的两条马路,分别是荷里活道和皇后大道。此后,港岛上的建设,正是在这两条路的见证下扩展而来的。
中环、上环的街巷尺度,适宜散步,那里的建筑散发着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的气息。中区警署建筑群所在的区域,曾是香港的核心地带。建筑群由中区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域多利监狱组成,分别承担了英属殖民地时期的警务、审判和监狱功能。建筑群中,修建时间最早的域多利监狱建于1841年,正值香港开埠初期。《雨巷》的作者,诗人戴望舒,曾在香港沦陷后因为宣传抗日,被日本人关押在域多利监狱。狱中,他写下《狱中题壁》和《我用残存的手掌》这两首诗,诉说着城与国的创伤。鲁迅演讲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张爱玲、许地山停留过的香港大学,萧红埋葬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有些人和故事,说着说着便模糊不见。历史并不都写在纸上,它所留存的空间,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又将去向何方?
活化建筑生命力
“阶砖不会拒绝磨蚀,窗花不可幽禁落霞”,黄伟文填词的《喜帖街》,唱出时间镌刻街巷的意象,令人怅惘动容。城市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历史建筑,都能找到适宜的归宿。香港生活成本、地价之高,导致历史建筑的保育和活化,一直面临诸多挑战。重新修缮,获得新生的历史建筑中,有些已成为新的文化地标,有的依然在山海一隅,靜候人们的造访。
城市的样貌在改变,保育和活化,呼唤着多方参与。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后,鼓励非营利组织、市民共同参与其中。历史建筑开始安装新的电梯、环保设备,它们必须通过新的消防测试,做一栋外表沧桑,内有乾坤的新房子。从前居住在此的人们,被邀请担任活化建筑的导览员。向人们讲述社区的历史和掌故,以及他们的生活体验。
历史常能赋予建筑特殊的质地,这并非仅仅指建材老化、或是结构变化,而是生命力的延续。功能的契合,便是如此奇妙的延续方式。唐楼“雷生春”曾是跌打药店,当时在港澳和南洋颇有名气。如今,老唐楼建成了中医药博物馆,楼上则活化成中医诊所。在同样的位置,它继续着悬壶济世的使命。
文创、教育产业的引入,将屠宰场,变为“牛棚”小剧场;将荷里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变为设计师工作室、文艺潮流汇聚之地;新界大埔警署,昔日殖民地政府权力的象征,如今,活化成为了绿意盎然的“绿汇学苑”。它的管理者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将旧警署变成一片倡导永续、低碳生活的试验田。
曾经的风俗、社交网络,同样需要和建筑一同生长。活化后的湾仔蓝屋,成为社区互助的场所。青年人可以在此听老住客讲故事,观看社区露天放映。主妇在此做零散的手工,由非营利机构参与,放在合作商店售卖。活化理念不应该只是活化固定的建筑本身,它还需要关注人与空间鲜活的关系。那样,湮没在城市记忆深处的建筑,或许就能与我们对望。
CITY GUIDE 去处推荐
石硖尾村美荷楼(美荷楼YHA青年旅舍)
美荷楼是上世纪50年代香港早期公屋建筑的代表。它结构特殊,俯瞰是 “H”型。这栋石硖尾大火受难灾民的安置房,活化后成为怀旧屋村(公共房屋)主题的旅舍。另外,如果对精品酒店感兴趣,可以选择“大澳文物酒店”。活化前,酒店所在的旧大澳警署,曾是香港最早设立的离岛警署之一。
地址:香港九龙深水 石硖尾村41座
马头角牲畜检疫站(牛棚艺术村)
红砖瓦房的“马头角牲畜检疫站”,从前专用于屠宰。牛棚由政府低价出租给艺术家,入驻艺术团体、工作室等,尤其以戏剧小剧场著称。小剧场门票不贵,多元的艺术生态,在这个曾经荒芜之地破土新生。
地址: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63号
傍晚的都爹利街,煤气灯燃起迷人的光晕,不紧不慢的“叮叮车”驶过一百多年,令人们能将沿街的景色看仔细。这座城市的地铁上盖,是绵延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不过,我们还能以怎样的方式触摸香港?
建筑,如同城市的年轮,城市发源地周边的建筑,则是开启城市记忆之匣的钥匙。正如西堤岛之于巴黎,曼哈顿之于纽约,香港的上环、中环一带,是开埠后最早开发的区域。港岛最早修建的两条马路,分别是荷里活道和皇后大道。此后,港岛上的建设,正是在这两条路的见证下扩展而来的。
中环、上环的街巷尺度,适宜散步,那里的建筑散发着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代的气息。中区警署建筑群所在的区域,曾是香港的核心地带。建筑群由中区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域多利监狱组成,分别承担了英属殖民地时期的警务、审判和监狱功能。建筑群中,修建时间最早的域多利监狱建于1841年,正值香港开埠初期。《雨巷》的作者,诗人戴望舒,曾在香港沦陷后因为宣传抗日,被日本人关押在域多利监狱。狱中,他写下《狱中题壁》和《我用残存的手掌》这两首诗,诉说着城与国的创伤。鲁迅演讲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张爱玲、许地山停留过的香港大学,萧红埋葬的圣士提反女子中学。有些人和故事,说着说着便模糊不见。历史并不都写在纸上,它所留存的空间,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又将去向何方?
活化建筑生命力
“阶砖不会拒绝磨蚀,窗花不可幽禁落霞”,黄伟文填词的《喜帖街》,唱出时间镌刻街巷的意象,令人怅惘动容。城市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历史建筑,都能找到适宜的归宿。香港生活成本、地价之高,导致历史建筑的保育和活化,一直面临诸多挑战。重新修缮,获得新生的历史建筑中,有些已成为新的文化地标,有的依然在山海一隅,靜候人们的造访。
城市的样貌在改变,保育和活化,呼唤着多方参与。香港特区政府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后,鼓励非营利组织、市民共同参与其中。历史建筑开始安装新的电梯、环保设备,它们必须通过新的消防测试,做一栋外表沧桑,内有乾坤的新房子。从前居住在此的人们,被邀请担任活化建筑的导览员。向人们讲述社区的历史和掌故,以及他们的生活体验。
历史常能赋予建筑特殊的质地,这并非仅仅指建材老化、或是结构变化,而是生命力的延续。功能的契合,便是如此奇妙的延续方式。唐楼“雷生春”曾是跌打药店,当时在港澳和南洋颇有名气。如今,老唐楼建成了中医药博物馆,楼上则活化成中医诊所。在同样的位置,它继续着悬壶济世的使命。
文创、教育产业的引入,将屠宰场,变为“牛棚”小剧场;将荷里活道已婚警察宿舍,变为设计师工作室、文艺潮流汇聚之地;新界大埔警署,昔日殖民地政府权力的象征,如今,活化成为了绿意盎然的“绿汇学苑”。它的管理者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将旧警署变成一片倡导永续、低碳生活的试验田。
曾经的风俗、社交网络,同样需要和建筑一同生长。活化后的湾仔蓝屋,成为社区互助的场所。青年人可以在此听老住客讲故事,观看社区露天放映。主妇在此做零散的手工,由非营利机构参与,放在合作商店售卖。活化理念不应该只是活化固定的建筑本身,它还需要关注人与空间鲜活的关系。那样,湮没在城市记忆深处的建筑,或许就能与我们对望。
CITY GUIDE 去处推荐
石硖尾村美荷楼(美荷楼YHA青年旅舍)
美荷楼是上世纪50年代香港早期公屋建筑的代表。它结构特殊,俯瞰是 “H”型。这栋石硖尾大火受难灾民的安置房,活化后成为怀旧屋村(公共房屋)主题的旅舍。另外,如果对精品酒店感兴趣,可以选择“大澳文物酒店”。活化前,酒店所在的旧大澳警署,曾是香港最早设立的离岛警署之一。
地址:香港九龙深水 石硖尾村41座
马头角牲畜检疫站(牛棚艺术村)
红砖瓦房的“马头角牲畜检疫站”,从前专用于屠宰。牛棚由政府低价出租给艺术家,入驻艺术团体、工作室等,尤其以戏剧小剧场著称。小剧场门票不贵,多元的艺术生态,在这个曾经荒芜之地破土新生。
地址:香港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