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脚医生是中国卫生史上的一个特殊产物,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赤脚医生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解放初期的医生学徒;三是初高中毕业生经过专业培训。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农村群众的疾病防治和身心健康,重视农村医生队伍的质量,努力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各个时期开办了不同类型的短训班、进修班、函授班,使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村卫生所将防病知识培训到各个生产队的卫生员,由其在劳动中和开会时向群众宣传。
1960年4月~10月,李堂卫生所委派本村村民于长运在超化卫生院进修7个月;1963年3月~10月,于长运在密县卫生科(局)卫校培训;1966年4月~10月,于长运在开封卫校中医班学习7个月。1973年,密县卫校恢复招生,举办一年制的赤脚医生培训班,李堂大队选派本村高中毕业生翟幸福参加培训,其在校期间被选拔到密县卫生局参加工作。
经过培训的赤脚医生,掌握有一定的卫生专业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并担负传染疾病预防和爱国卫生运动指导等任务。1969年,李玉枚任李堂大队支部委员兼大队卫生所所长。1970年,于宽任大队卫生所所长,慕丙利、于长运、于金吾任大队赤脚医生,谷秀云任妇幼保健员。
赤脚医生不挣工资,和农民一样记工分,年终和农民一样结账分红。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就是行医的农民。1964年,密县县委批转了《关于整顿生产大队医疗机构的报告》,大队卫生所医务人员实行工资工分相结合待遇,工分适当高于同等劳动力,月工资4~9元。
赤脚医生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又有中西医结合等特长,基于乡土伦理和乡亲的关系,和农民形成平等的医患关系。他们常背着红十字药箱,“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挨家串户走访、巡诊。东家有个病,西家有个灾不管深夜还是风雨交加,只要有人来找,哪怕是派个孩子来说一声,他们当时无论在干什么,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或碗筷,背起药箱,立即赴诊,认真地为病人看病打针服药。自己治得了的,就一心一意尽力去治。自己治不了的,就建议送医院治,有时还亲自陪着送去。
由于贫穷落后,当时李堂卫生所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除了一个常用的中草药还比较齐全的中药柜,就是一些装常用西药的大瓶子。外伤了擦红药水(红汞)或紫药水(碘酒),感冒了服“阿司匹林”,头疼了喝“头疼粉”,胃不好吃“酵母片”,治哮喘的是“麻黄素”,害眼了用“氯霉素眼药水”,等等,还有诸如“土霉素”“四环素”“肥儿丸”“保喉片”“仁丹”等一些常用药和保健性的药品。主要的抗生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都是按大队人口比例分发的,无法满足病人需要。卫生所的技术条件不能打静脉针,不能处理骨折等。
赤脚医生的药箱,备有为数不多的常用药,一个听诊器,一个注射盒,几块纱布。即使是这样简陋的设备,照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头疼脑热、冒肚拉稀,到卫生室拿上几片药或者是打上一针,药到病除,减少了很多痛苦,让人们深切体会到了集体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了解决药品缺少的问题和降低合作医疗的成本,赤脚医生挖掘当地土单验方,采集本土草药,开展“三土”:土医、土药、土法,坚持“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养药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赤脚医生肩负着当地农民的卫生防疫保健工作。在当时传染病肆虐的情况下,为村民免费注射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卡介疫苗,担负全村公共卫生防疫工作,成为赤脚医生的主要工作。最重要的是防治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流感或流脑蔓延时期,赤脚医生的责任更大,也更辛苦,他们不但要走家串户发药,还要讲解预防知识。预防疟疾时,他们带着茶水和药品,历尽千辛万苦,挨家挨户“送药到人,看服到肚,不服不走,吐了再服”,对外出或走亲戚的村民,也要跑几里或几十里路追到目的地,看着对方把药服下。
赤脚医生还承担着农村的卫生工作——灭蚊灭蝇、饮水改造、环境卫生等。
1974年,邮电部专门发行了一套名为《赤脚医生》的邮票,纪念这个伟大的创举。
1982年,随着生产队解体,卫生所分开了,于宽、慕丙利、朱二江为一个医疗点,于长运、于金吾、桑二凤、郭建敏为一个医疗点,所长由于长运担任。桑二凤1972年起任大队妇幼保健员,1985年任卫生所所长至1990年。1987年颁发了乡村医生证,1989年10月颁发了乡村医生资格证书,1992年10月颁发了行医证。1990年,于铁旦任李堂村卫生所所长。2005年后,李堂村有诊所医疗室5家,持证上岗乡村医生6人,按摩所1家。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从此“赤脚医生”的称号逐渐消失。根据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行医。赤脚医生的历史正式结束了。
赤脚医生为李堂群众解决医疗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质朴热情,造福桑梓,救死扶伤,医德高尚,功不可没。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农村群众的疾病防治和身心健康,重视农村医生队伍的质量,努力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各个时期开办了不同类型的短训班、进修班、函授班,使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村卫生所将防病知识培训到各个生产队的卫生员,由其在劳动中和开会时向群众宣传。
1960年4月~10月,李堂卫生所委派本村村民于长运在超化卫生院进修7个月;1963年3月~10月,于长运在密县卫生科(局)卫校培训;1966年4月~10月,于长运在开封卫校中医班学习7个月。1973年,密县卫校恢复招生,举办一年制的赤脚医生培训班,李堂大队选派本村高中毕业生翟幸福参加培训,其在校期间被选拔到密县卫生局参加工作。
经过培训的赤脚医生,掌握有一定的卫生专业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并担负传染疾病预防和爱国卫生运动指导等任务。1969年,李玉枚任李堂大队支部委员兼大队卫生所所长。1970年,于宽任大队卫生所所长,慕丙利、于长运、于金吾任大队赤脚医生,谷秀云任妇幼保健员。
赤脚医生不挣工资,和农民一样记工分,年终和农民一样结账分红。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就是行医的农民。1964年,密县县委批转了《关于整顿生产大队医疗机构的报告》,大队卫生所医务人员实行工资工分相结合待遇,工分适当高于同等劳动力,月工资4~9元。
赤脚医生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为人民服务,又有中西医结合等特长,基于乡土伦理和乡亲的关系,和农民形成平等的医患关系。他们常背着红十字药箱,“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万家”,挨家串户走访、巡诊。东家有个病,西家有个灾不管深夜还是风雨交加,只要有人来找,哪怕是派个孩子来说一声,他们当时无论在干什么,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或碗筷,背起药箱,立即赴诊,认真地为病人看病打针服药。自己治得了的,就一心一意尽力去治。自己治不了的,就建议送医院治,有时还亲自陪着送去。
由于贫穷落后,当时李堂卫生所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除了一个常用的中草药还比较齐全的中药柜,就是一些装常用西药的大瓶子。外伤了擦红药水(红汞)或紫药水(碘酒),感冒了服“阿司匹林”,头疼了喝“头疼粉”,胃不好吃“酵母片”,治哮喘的是“麻黄素”,害眼了用“氯霉素眼药水”,等等,还有诸如“土霉素”“四环素”“肥儿丸”“保喉片”“仁丹”等一些常用药和保健性的药品。主要的抗生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都是按大队人口比例分发的,无法满足病人需要。卫生所的技术条件不能打静脉针,不能处理骨折等。
赤脚医生的药箱,备有为数不多的常用药,一个听诊器,一个注射盒,几块纱布。即使是这样简陋的设备,照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头疼脑热、冒肚拉稀,到卫生室拿上几片药或者是打上一针,药到病除,减少了很多痛苦,让人们深切体会到了集体的关怀,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了解决药品缺少的问题和降低合作医疗的成本,赤脚医生挖掘当地土单验方,采集本土草药,开展“三土”:土医、土药、土法,坚持“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养药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赤脚医生肩负着当地农民的卫生防疫保健工作。在当时传染病肆虐的情况下,为村民免费注射麻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卡介疫苗,担负全村公共卫生防疫工作,成为赤脚医生的主要工作。最重要的是防治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流感或流脑蔓延时期,赤脚医生的责任更大,也更辛苦,他们不但要走家串户发药,还要讲解预防知识。预防疟疾时,他们带着茶水和药品,历尽千辛万苦,挨家挨户“送药到人,看服到肚,不服不走,吐了再服”,对外出或走亲戚的村民,也要跑几里或几十里路追到目的地,看着对方把药服下。
赤脚医生还承担着农村的卫生工作——灭蚊灭蝇、饮水改造、环境卫生等。
1974年,邮电部专门发行了一套名为《赤脚医生》的邮票,纪念这个伟大的创举。
1982年,随着生产队解体,卫生所分开了,于宽、慕丙利、朱二江为一个医疗点,于长运、于金吾、桑二凤、郭建敏为一个医疗点,所长由于长运担任。桑二凤1972年起任大队妇幼保健员,1985年任卫生所所长至1990年。1987年颁发了乡村医生证,1989年10月颁发了乡村医生资格证书,1992年10月颁发了行医证。1990年,于铁旦任李堂村卫生所所长。2005年后,李堂村有诊所医疗室5家,持证上岗乡村医生6人,按摩所1家。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从此“赤脚医生”的称号逐渐消失。根据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行医。赤脚医生的历史正式结束了。
赤脚医生为李堂群众解决医疗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质朴热情,造福桑梓,救死扶伤,医德高尚,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