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使学员开阔科学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引导学员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对于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和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巩固和个性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我校近年来通过坚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了学员学习热情,培养了学员创新能力,在促进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应该如何更好地把握其内涵目标,在实践活动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把握问题呢?
【关键词】第二课堂;活动;探索与实践
一、充分理解第二课堂活动的内涵目标
第二课堂是与课堂教学活动相配合,既是延伸和补充,也是培养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能够充分锤炼任职教育的实践技能,体现培养高技能、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人才的需求[1]。与第一课堂的知识讲授、技能传授不同,第二课堂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训练,是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展开的开放性活动,因此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是第二课堂的核心目标。创新能力不是单纯的智力品质,而是一种重要的性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外化[2]。在第二课堂的形式上,无论是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还是情景剧、卫勤演练、心理行为引导训练等新的形式,它的核心都必须是从课堂知识出发,围绕课堂知识的延展、学员能力的拓宽,达到和促进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
二、努力克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偏差
一是组织形式和内容没有充分体现核心目标。我校近年来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借鉴了各种表现形式的优长,可谓形式多样。在表现内容上,也紧贴课堂知识丰富多彩,不乏精品和亮点。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无论是知识竞赛,冲关抢答还是演练项目重现整合,在穿插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没有突破课堂知识的范畴,缺乏对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深层设计。从整体上看,被动选择项目的多,主动设计项目的少,“体验型”多,取得物化成果的少。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更新,更加透彻地理解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含义,瞄准培养目标,从深化和创新上动脑筋。
二是部分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广。通过对近三年三十余项获奖的优秀第二课堂活动统计,其中情景剧、知识竞赛占到80%,这种类型的活动,往往起主导作用的是少数表现活跃学员,其他学员处于被动的配置地位,参与度大打折扣。绝大多数的学员处于配合从属地位,容易把它当作一项具体的活动,而没有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一个机会,在主观上丧失了一次培养锤炼能力素质的机会。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部分小品演出,只有少数学员和干部参加,虽然起到了很好的主导教育作用,但在第二课堂的参与性和广泛性上存在明显不足,从某种意义上失去了第二课堂的意义。
三是缺乏培养综合创新能力的理念。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第一课堂的系统、严格的理论知识教育,更离不开第二课堂的实践和提高,需要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才能够真正达到学用结合,提高素质能力的目的。第二课堂的着眼点应放在研究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上,活动应针对学员层次,专业特点,学习阶段进行,制定不同的目标,把能力培养纳入渐进的轨道。在这方面可能因为评奖等外来因素的影响,部分第二课堂活动片面追求知识涵盖面的广度,纵向涉及的深度,在内容设计上超出了现阶段课堂知识的范畴,仅为活动参与而设置,没有达到第二课堂真正的目的和效果。项目设计上缺乏创新意识,往往能够看到与过去雷同相似的内容形式。
三、认真把握实现第二课堂活动目标中的关键环节
一是更新观念确立明确的活动目标。更新观念是提升目前第二课堂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学员队干部和指导教员必须让创新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牢牢把握“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这一主题。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时,准确定位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明确活动所具有的延伸意义,在未来任职岗位需求中所具有的指向性作用,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各种条件和资源,提升培养效能。
二是建立更加完备的常态化组织机制。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轨道,建议成立相应的组织或兼职领导机构,综合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为学员队开展第二课堂提供更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和条件。特别是确保活动经费投入和影像资料、活动场所的有力保障。
三是拓宽活动渠道点面内外相结合。在学校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中,要突出强调加强学员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是面的目标,同时也要结合学员专业特点,以具体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实现为节点要求,做到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培训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拓展学员实践能力锻炼的渠道和途径,提升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效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科研条件,吸收他们参与各类专业知识能力相关的科研活动,深化知识能力的储备,激发创新能力素质培养的原动力,做到内挖外拓,多渠道实现。
四是建立完善活动激励考评机制。尽快完善过程性激励和评价机制,建议出台激励学员开展第二课堂创新活动的政策和措施,如设立创新学分,素质提升奖励等等。对参加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有突出成果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升明显的予以认可和奖励。同时对指导学员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分层次予以认可和奖励,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庄青竹.谈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商业经济研究2008,(20):65-66
[2]郑学刚.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G].农业信息科学2008,8:462-463
【关键词】第二课堂;活动;探索与实践
一、充分理解第二课堂活动的内涵目标
第二课堂是与课堂教学活动相配合,既是延伸和补充,也是培养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能够充分锤炼任职教育的实践技能,体现培养高技能、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人才的需求[1]。与第一课堂的知识讲授、技能传授不同,第二课堂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素质训练,是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展开的开放性活动,因此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是第二课堂的核心目标。创新能力不是单纯的智力品质,而是一种重要的性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素质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外化[2]。在第二课堂的形式上,无论是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还是情景剧、卫勤演练、心理行为引导训练等新的形式,它的核心都必须是从课堂知识出发,围绕课堂知识的延展、学员能力的拓宽,达到和促进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目的。
二、努力克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偏差
一是组织形式和内容没有充分体现核心目标。我校近年来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借鉴了各种表现形式的优长,可谓形式多样。在表现内容上,也紧贴课堂知识丰富多彩,不乏精品和亮点。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无论是知识竞赛,冲关抢答还是演练项目重现整合,在穿插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没有突破课堂知识的范畴,缺乏对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深层设计。从整体上看,被动选择项目的多,主动设计项目的少,“体验型”多,取得物化成果的少。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更新,更加透彻地理解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含义,瞄准培养目标,从深化和创新上动脑筋。
二是部分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广。通过对近三年三十余项获奖的优秀第二课堂活动统计,其中情景剧、知识竞赛占到80%,这种类型的活动,往往起主导作用的是少数表现活跃学员,其他学员处于被动的配置地位,参与度大打折扣。绝大多数的学员处于配合从属地位,容易把它当作一项具体的活动,而没有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一个机会,在主观上丧失了一次培养锤炼能力素质的机会。最为典型的例子是部分小品演出,只有少数学员和干部参加,虽然起到了很好的主导教育作用,但在第二课堂的参与性和广泛性上存在明显不足,从某种意义上失去了第二课堂的意义。
三是缺乏培养综合创新能力的理念。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第一课堂的系统、严格的理论知识教育,更离不开第二课堂的实践和提高,需要对第一课堂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才能够真正达到学用结合,提高素质能力的目的。第二课堂的着眼点应放在研究培养创新能力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上,活动应针对学员层次,专业特点,学习阶段进行,制定不同的目标,把能力培养纳入渐进的轨道。在这方面可能因为评奖等外来因素的影响,部分第二课堂活动片面追求知识涵盖面的广度,纵向涉及的深度,在内容设计上超出了现阶段课堂知识的范畴,仅为活动参与而设置,没有达到第二课堂真正的目的和效果。项目设计上缺乏创新意识,往往能够看到与过去雷同相似的内容形式。
三、认真把握实现第二课堂活动目标中的关键环节
一是更新观念确立明确的活动目标。更新观念是提升目前第二课堂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学员队干部和指导教员必须让创新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牢牢把握“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这一主题。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时,准确定位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明确活动所具有的延伸意义,在未来任职岗位需求中所具有的指向性作用,充分利用我校已有的各种条件和资源,提升培养效能。
二是建立更加完备的常态化组织机制。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轨道,建议成立相应的组织或兼职领导机构,综合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为学员队开展第二课堂提供更好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和条件。特别是确保活动经费投入和影像资料、活动场所的有力保障。
三是拓宽活动渠道点面内外相结合。在学校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中,要突出强调加强学员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是面的目标,同时也要结合学员专业特点,以具体的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实现为节点要求,做到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培训目标的实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拓展学员实践能力锻炼的渠道和途径,提升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效果。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科研条件,吸收他们参与各类专业知识能力相关的科研活动,深化知识能力的储备,激发创新能力素质培养的原动力,做到内挖外拓,多渠道实现。
四是建立完善活动激励考评机制。尽快完善过程性激励和评价机制,建议出台激励学员开展第二课堂创新活动的政策和措施,如设立创新学分,素质提升奖励等等。对参加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有突出成果的,综合能力素质提升明显的予以认可和奖励。同时对指导学员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分层次予以认可和奖励,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庄青竹.谈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商业经济研究2008,(20):65-66
[2]郑学刚.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G].农业信息科学2008,8:46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