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深圳宝安区课题组经长达三年的认真、规范、刻苦求实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本课题于2009年9月12日顺利结题,并获得了上级教育部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及有关专家们高度的评价。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课题鉴定小组组长赵忠心在宣读评审意见时说:本课题选题适应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需要是推动理论研究的最根本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出现了一些特殊家庭结构、生存条件和环境特殊的家庭,一般属于弱势群体,家庭教育中问题和困难相对比较大,迫切需要给予个别指导。理论界对一般家庭的子女教育的规律研究得比较充分,而这些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这个课题的研究主动地适应了这种需要,充分表明课题组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是丰厚的:初步掌握不同类型家庭子女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原因,实验、探索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不仅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而且揭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如此大规模的家庭教育个案指导实验研究,在国内很少见,充分反映当地教育部门领导的远见卓识和魄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宝安教育界的凝聚力。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成果,可以有效地克服家庭教育指导一般化和无的放矢的缺陷,使家庭教育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把家庭教育指导进一步引向深入,大大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所选择的六种类型很具有典型性,它的研究成果具有全局意义。
本课题研究坚持指导实践和理论研究密切相结合,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双丰收。在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转化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和素质,也培养了一批研究和指导家庭教育的骨干教师,涌现出了一批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对推动当地家庭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对全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具有示范的意义。
一、调查研究成果摘要简介
调查是为了摸清情况,弄清真实现状,把握问题的关键,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总课题组和五十多所子课题学校对六种类型的家庭状况作了全面而认真的调查。其中,一般背景调查具有62353个样本;六类家庭各自的样本数是:独生子女家庭12730个;流动人口家庭9854个;单亲家庭具有17895个;贫困家庭具有4276个;政策性致富家庭5791个;行为失范学业不良问题生家庭11907个。
六类问题学生家庭样本数为833个,最后被采信的样本数为595个。
(1)调查表明,问题学生占16.2%,其发生率以单亲家庭为最高,为48.9%,应引起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平时观察、介入家庭了解等调查方法,获得了以下几点重要的资讯。
各类家庭都产生了一定比例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共同特征是:情绪心理、行为纪律、学业成绩不良,经学校教育难以转变。
其中以单亲家庭中产生问题学生的比例为最高,占被调查的8所中小学、幼儿园595位学生中的48.9%。
贫困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二位,占被调查的657位学生中的35.2%。
政策性致富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三位,占被调查的1505位学生中的26.5%。
独生子女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四位,占被调查的4137位学生中的16.2%。
流动人口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五位,占被调查样本6737位学生中的12.7%。
对七所学校7737位学生的调查,发现有1251人属行为失范、学业不良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中的16.2%。
以上调查数据,由于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取样基数较少而有可能偏高,但排位趋势是准确的,因为课题组又做了一个101位典型的问题生其家庭所属类型的分布统计,结果是:
单亲家庭占26.7%;独生子女家庭占20.6%;全职妈妈家庭占17.8%;流动人口家庭占8.9%;托付型家庭占8.9%;三代同堂家庭占7.9%。
我们对9所学校17895位学生的调查,单亲家庭占不足4%。单亲家庭的孩子人数并不多,但产生的双差生占如此大的比例,其它类型家庭产生问题生的比例也相当高,不能不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2)各类家庭的问题生,问题呈现有共性,也有特异性。
A.不同类型家庭的问题生,均存在16-20种影响进步成长的问题。其共同的问题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道德品质得分偏低,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造成这个表现的家庭教育原因,一是家长教育观念落后。二是家长自身教育素质偏低,其中“科学教子方法”、“处理亲子及家人关系”及“学习上进”三项评价较低。三是几乎全部问题学生其家庭教育方式不是属于“溺爱型”、“放任型”,便是“暴力型”和“唠叨指责型”,极少属于“民主平等型”、“目标导引型”或“激励欣赏型”。
调查得出的结论是:①问题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一位问题家长。②问题家长的问题核心是教育理念偏差,教育素质偏低,家庭教育方式有误。
B.不同类型家庭的问题学生问题的频度排序有异。
独生子女问题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注意力不集中;2.责任意识弱;3.听课、作业习惯不良;4.任性;5.自控力差。
流动人口问题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学习习惯差;2.学习基础差;3.自信心不足;4.心理承受力差;5.撒谎。
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逆反父母;2.捣乱课堂;3.抄袭作业;4.学习习惯不良;5.不尊敬师长。
单亲家庭问题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自卑、怯懦,过于内向;2.与父母关系不和谐;3.注意力差;4.主动学习精神差,成绩差;5.任性、粗暴。
政策性致富家庭问题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任性固执,以自我为中心;2.不合群,难合作;3.依赖、懒惰;4.责任心差;5.缺乏同情和宽容,易与同学摩擦。
贫困人口家庭问题学生,问题发生频率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生活习惯差;2.学习习惯不良;3.嫉妒、自卑、心胸狭窄;4.合作交往困难;5.上进心不足,学业不良。
C.不同类型家庭的问题学生问题的排序不同,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组成结构的影响。
如独生子女责任心弱,这与家庭的“独”字有关,家无同龄群体,获得的是照顾,而缺少关顾他人的机会。
比如流动人口问题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这与一个“流”字,即家庭的不稳定性有关。不少从内地老家农村转学而来,其原来的学习资源少,教育条件差,必然使他们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比如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的自卑、怯懦、过于内向,这与父爱或母爱缺失,家庭教育条件的下降及父母离异遭受的心理创伤有较强的相关性。
比如政策性致富家庭的问题学生的任性、固执,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家庭的物质条件轻意地快速优化所产生的傲气、霸气,却又缺少家长的文化引导有关。
比如贫困人口的问题学生,其生活、学习习惯差,是与家庭文化条件不足息息相关的。其自卑与嫉妒之心,也与处境中的贫富差距突然拉大造成的家庭心理不平衡关系密切。
比如行为失范学业不良的学生,其逆反家长,不尊敬师长,多是由于学业不良,未获得及时的指导,信心失去,自暴自弃,其行为的失范往往是以逆反形式传递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解嘲,不善教育的家长和教师如果采取厌弃、鄙薄的态度,则愈益引发其逆反。
(3)六类问题学生家庭,在家庭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状况、家庭教育方法、家长观念误区等四项家庭教育要素的对比中,获得了对各类家庭教育、优弱势的认识,为指导该类家庭时找到切点抓住关键,也为各类家庭的家长们清醒认识自我,选择弥补弱势,强化优势的家庭教育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照。
A.各类家庭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了什么方式?
①采用民主型比例最高的是贫困人口家庭,占44.2%;采用民主型比例最低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4.9%。
②采用专制型比例最高的是贫困人口家庭,占36.4%;采用专制型比例最低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19.6%。
③采用放任型比例最高的是单亲家庭,占37.5%;采用放任型比例最低的是贫困人口家庭,占10.2%。
④采用溺爱包办型比例最高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37.3%;采用溺爱包办型比例最低的是贫困人口家庭,占8.7%。
调查研究启示我们:单亲家庭应特别注意摒弃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独生子女家庭应加倍警惕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发生;贫困人口家庭应坚定地放弃专制型教育方式;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应加速学习并掌握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B.当今各类问题学生家庭的亲子关系状况如何?
①和谐融洽的家庭按比例高低排名情况是:
第一名,贫困人口家庭,占33.5%;第二名独生子女家庭,占24%;第三名流动人口家庭,占21.1%;第四名政策性致富家庭,占17.1%;第五名单亲家庭,占10.7%;第六名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家庭,占5%。
②冷漠少沟通的家庭按比例高低排名情况是:
第一名,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49%;第二名,政策性致富家庭,占45.1%;第三名,流动人口家庭,占43.9%;第四名,单亲家庭,占43%;第五名,独生子女家庭,占20%;第六名,贫困人口家庭,占10.2%。
③仇视对立的家庭按比例高低排名情况是:第一名,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16.4%;第二名,单亲家庭,占10.7%;第三名,政策性致富家庭,占7.8%;第四名,流动人口家庭,占7.5%;第五名,独生子女家庭,占4%;第六名,贫困人口家庭,占1.9%。
亲子关系状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调查表明在冷漠和仇视这两种亲子关系状态中的各类问题生家庭以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为最多,政策性致富家庭和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也不少,要千方百计急速而有效地改善亲子关系,这是搞好家庭教育前提性的根本保障。
C.各类问题学生家庭采用过良好教育方法的比例有多少呢?
①用谈心方法教育孩子,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最少采用,占5.7%;也属比例较低的是单亲家庭,为12.4%。
②采用以身作则的榜样教育孩子的,占比例最低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家庭,为5.3%;也属比例较低的是流动人口家庭,为5.6%和单亲家庭,为5.8%。
③采用开展家庭活动去教育孩子的,占比例最少的是单亲家庭,占3.8%;其次是流动人口家庭,占4.7%;也属较少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家庭,占6%。
④采用生活中的情境去教育孩子的,占比例最少的是单亲家庭,占8.6%,较少采用的是流动人口家庭,占12%和独生子女家庭,占12.4%。
⑤采用讲故事教育孩子的,最少采用的是单亲家庭,占3.8%;较少采用的是流动人口家庭,占4.9%。
⑥采用欣赏激励教育孩子的,最少采用的是单亲家庭,占3.8%;较少采用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4.2%和流动人口家庭,占6%。
调查研究表明,单亲问题学生家庭要特别注意学习采用开展活动,在生活情境中学会讲故事等方法去教育孩子;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家长要重视与孩子谈心并注意提供以身作则的榜样;流动人口家庭的家长应加强榜样教育和生活情境的教育;独生子女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境教育和榜样教育。
D.各类问题学生家庭,较多地陷入了哪种具体的教育误区?
①家长作风专制的,以政策性致富家庭比例最大,占52%;排第二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48%。
②家长有暴力倾向的,以政策性致富家庭比例最大,占58.3%;排第二位的是单亲家庭,占45.6%;第三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家庭,占23.7%。
③重分轻德的,以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比例最大,占74%;排第二位的是政策性致富家庭,占68.3%;排第三位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46.2%。
④对孩子溺爱包办的,排第一位的是政策性致富家庭,占60.6%;排第二位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41.1%;第三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33.7%。
⑤家长推卸教子责任的,排第一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56.3%;排第二位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25.6%;排第三位的是政策性致富家庭,占22%。
⑥因无知而陷入迷信的,排第一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13.7%;排第二位的是流动人口家庭,占13.5%。
⑦家长无所追求的,排第一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35%;排第二位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10.7%。
这项调查表明双差问题生的家庭是陷入家庭教育误区比例最大,误区种类最多的家庭。政策性致富家庭是紧跟其后,陷入误区较多也较深。而独生子女家庭要关注溺爱包办误区的矫正;流动人口家庭要关注无知迷信误区的远离。单亲家庭要注意矫正以暴力冒充教育的谬误。
(4)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与家长素质的具体缺陷之间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对六类家庭的父、母、孩子分类分项素质评分,获分最低的三项六类家庭完全一致。
具体地说,孩子七项素质评分中,最低分的三项(依低到高排列)为:非智力因素发展;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道德品质。
母亲六项素质评分中,最低分的三项(依低到高排列)为:学习上进情况;科学教子方法;处理亲子及家人关系。
父亲六项素质评分中,最低分的三项(依低到高排列)为:科学教子方法;处理亲子及家人关系;学习上进情况。
六种不同类型家庭此项调查惊人地一致,说明了家长自身素质影响孩子何种素质的发展与家庭结构关系甚微,而与家长自身素质高低关系紧密。因此,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是至为紧迫的任务,它比方法、策略的学习掌握更为重要,因为当父母自身素质不高之时,即使学了一些方法和策略的知识也难以正确运用和坚持。
对父、母、孩子素质项目最低分的排序研究之后,我们初步找到其中的因果关系是:
①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指的是发展上进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自信力弱,坚持精神差等等。它与父母学习上进心不足有极大关系,也与父母未能掌握科学教子方法息息相关。父母自身缺乏上进动力,便无力导引推动孩子;而教子方法的不科学则又进一步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和进步。
②父母不善处理亲子和家人关系,必然造成亲子关系不良,家庭中的主导是父母,孩子处理亲子关系的能力也是父母一点一点影响和传授的,其关键是父母要尽早学会用爱心和科学的态度去善待孩子和家人。这是摆在一切期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家长们共同而迫切的课题。
③问题孩子大都存在道德品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如不诚实、不善良、不合作、不讲理等等,影响孩子的进步和发展。这与父亲们在“生活习惯,文明礼貌”这一项素质测评中比母亲们的平均分要低有关。此项素质,母亲平均分为73.5分,父亲为67.5分,父亲整整低了6分之多。众多研究表明,在家庭中,父亲的文明程度对孩子道德品质状态影响更大。在“生活习惯,文明礼貌”这项素质评分,如果父亲低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将极其不利。提升父亲素质,加强父教,这是转化和防止产生问题生的有效策略。
本课题也充分利用了问题孩子的母亲在“生活习惯、文明礼貌”和“处理亲子和家人关系方面”测评得分比父亲高这一事实,教师在切入家庭作个案指导时,应先与母亲作良好的沟通交流,先提高母亲的素质和教子的主动性,先做好母亲的工作。第二步才与母亲联手,协力做好父亲和孩子的工作。这是本课题在指导步骤安排方面获得的经验。
(5)问题学生家庭595个样本与非问题学生家庭3399个样本的调查对比中,发现众多项目差异悬殊,揭示了产生问题学生的多种因素,以及为了防止产生问题学生,家庭应当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性活动。
①问题学生家庭与非问题学生家庭在家庭教育教养方式上差异显著。
采用民主型,非问题生家庭占59%,问题生家庭只占19%;采用专制型,非问题生家庭占13%,问题生家庭占25.4%;采用放任型,非问题生家庭占9.7%,问题生家庭占25.1%;采用溺爱型,非问题生家庭占10%,问题生家庭占23.6%。
以上调查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未被绝大多数问题学生家庭采纳,而三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是他们成为问题学生的最重要原因。
②问题学生家庭与非问题学生家庭在家庭亲子关系状况方面差异显著。
和谐和大体和谐的,非问题学生家庭占89.5%,问题学生家庭占54%。冷漠少沟通的,非问题学生家庭占8.5%,问题学生家庭占37.5%。对立仇视的,非问题学生家庭占1.5%,问题学生家庭占7.6%。
以上调查表明:问题学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它既是产生问题学生的原因,也是产生问题学生后的家庭恶果。
③问题生家庭与非问题生家庭在良好教育方法的采用率方面相差悬殊。采用谈心教育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16%。采用自身榜样教育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7.05%。采用开展活动教育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7.36%。采用生活教育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8.5%。采用讲故事教育孩子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6.6%。采用欣赏激励教育孩子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10.8%。
这项调查表明,问题学生的产生与家长未能学习、接受、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子方法关系密切。
④问题学生家庭与非问题学生家庭在陷入家庭教育误区的程度方面有差别。家长作风专制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4.6%。家长有暴力倾向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5.6%。家长重分轻德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3%。家长溺爱包办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2.2%。家长对孩子单向压制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5.8%。家长只许孩子杰出不许平凡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8.5%。家长推卸家庭教育责任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9.4%。家长无知迷信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5.5%。家长无所追求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7.1%。家长过分苛求孩子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2.2%。
以上调查说明,问题学生家庭的家长陷入十种家庭教育误区的比一般家庭为数更多。要转化问题学生,家长要下决心告别以上十种误区,树立科学的教子观念。
以上调查的每一项数据,都涵盖着丰富的信息,几乎对每一个家庭都具有参照、启迪的意义,家长们如能一一对照自己的家庭,必能找到自己家庭问题的关键并开始采取改善的行动。上述调查研究对于班主任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也极具指导价值,它是一张介入家庭开展指导的入门地图,如果想看得更细、获得更多,则应认真多遍阅读长达二十万字的结题报告。
二、实践指导方面的成果摘要简介
(1)考察514个问题学生,经两年多的跟踪指导,指导有效率达98%。具体地说有504位问题学生获得了进步和转化。
受指导的六类不同家庭的问题学生都有进步,但各类家庭的转化率有所不同。转化效果显著的,按占比例高低排列如下: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81.4%,独生子女家庭78.3%,单亲家庭72.5%,政策性致富家庭67%,流动人口家庭61.1%,贫困人口家庭54.3%。
双差生转化显效率高,和这类学生家庭要求获得帮助的自觉需求迫切,学校领导、班主任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有关。这一成果极为鼓舞人心。它表明,当今被认为问题较多较严重,达到了品学皆劣的程度的问题生,在人们的意念中被判断为难以改变的,一旦立项作为个案跟踪指导的对象加以重点关注,加以科学指导,绝大部分是可以改变过来,走上健康成长之路的。
贫困人口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中的问题学生转化的显效率略低一些,其中原因在于这两类家庭的社会经济处境较差,给孩子提供的教育资源比其它类型家庭要显得稀少。家长在文化程度、文明水平、教育感悟力、接受帮助指导后的行为能力等方面受限较多。如因经济原因使家庭文化环境的难以改善,因谋生的艰厥心绪心态的不畅不良,因文化水平较低把握教子科学的困难,以及难以消除不良家教方式的影响等等。指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吁求社会关注关怀社会弱势家庭,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2)从转化众多问题学生的指导实践中,总结出了有效的指导转化问题学生的实践步骤。命名为:转化问题学生十二个有效方针步骤。
1.从认真的调查开始,找到问题学生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家庭原因、自身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
2.社会原因、学校原因由学校着力为孩子们摒除负面影响,关心全体,不放弃任何一个问题学生,建立温暖互助奋斗进取的文明班级等措施加以解决。
3.家庭原因、自身原因则分派经过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的教师介入家庭进行长期对症的跟踪指导加以解决。
4.问题学生的转化决不能离开家庭和家长的主动积极的参与。在家庭中转化问题学生的主体是家长。
5.指导教师以科学的调查工具对家庭及其成员作全面的调查,获得诸多以数据作标志的信息,这就是前测。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细致的工作,是为指导工作绘制一张真实的状貌图,也是据以指导行动的地图。没有这个准确的前测,一切指导工作都是盲目的,至多是凭感觉去工作而没有踏入科研的大门。
6.首先要接受指导的是家长,而不是问题学生。因为问题学生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位问题家长,只教育问题学生而不教育家长,有如用“锯箭法”去疗救中箭者,必定是只治表不治里。先帮助家长的巨大意义还在于使家庭教育生成可持续的自我动力,使家长教育者的角色到位、责任到位。
7.为使家长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责任到位,首先要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其过程是:优化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融洽亲子关系及家人关系→学会创设良好的家庭文明环境和氛围→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经学习逐步肩负起转化问题孩子的责任→同步提升了家长自身的素质。
8.指导教师在指导家长时,要着力帮助家长提升的是七种教子能力:
A.全面了解孩子的能力;
B.准确评价孩子的能力;
C.协调亲子、师生、同学关系的能力;
D.宽严适度把握分寸的能力;
E.掌控情绪调节氛围的能力;
F.指导孩子家庭学习的能力;
G.保护孩子身心安全,健康成长的能力。
9.当家长接受了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之后,介入家庭的指导的第二步是引导家长从调查获得的材料中作一次反思,反思教子失败的原因何在,而且关键是反思家长自身存在哪些家庭教育误区和缺失,激励家长产生矫正和变革的欲望和动力,做出一个优化自身、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计划。
10.指导教师的指导重点在于推进计划的实施,帮助出点子提建议,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如不善沟通怎么办?不知有哪些读物适合孩子读,不会指导孩子按时做完作业,不知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生活自理能力等等)。在帮助解决了一个个具体问题之后,使家长和孩子看到变化和进步,增强信心,坚定坚持。
11.以上是为转化问题孩子所作的种种基础性工作。基础打好之后,第三步才是指导教师与家长、孩子共同商量怎样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存在问题,加速转变。指导教师和家长、孩子要各有分工:教师主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主抓孩子在家的教育;孩子要记录自己一点点的变化和进步,并真实地把改变自我的困难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求得及时指导和帮助。
12.策略和步骤的科学决定着行动的效果,而指导改变的步骤的落实则要创设以下五个基础条件:
这就是:
A.亲子间一致而强烈的求变决心;
B.在民主平等和谐关爱的氛围中去推进步骤的落实;
C.父母双方的意见一致,彼此默契合作;
D.家长和指导教师彼此高度信任,互相支持,经常沟通;
E.为问题孩子重构信心,确信经过努力能获得巨大进步。
(3)规模化的个案指导创造了丰富的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办法。
①善待孩子是亲子心灵沟通的前提,我们总结出家长做到善待孩子的十条诀窍,一用即灵,希望家长人人掌握,个个实践。
A.任何时候都真情倾听并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一时解答不好便对孩子说让父母认真思考或请教他人之后再回答。
B.父母许下的诺言,就一定要坚决兑现。
C.孩子为父母做了一件事,要表示真诚感谢。
D.和孩子说话时神情要关切专注,70%时间里眼睛要看着孩子,孩子说得对时要加以肯定和赞赏。
E.家里的事常常征求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主意好就采用并给予表扬。
F.对孩子的东西,如玩具、制作的纸品,尤其是获奖的作文、图画、证书、奖状,甚至老师一个好评语都十分重视,精心保存起来,做成一个“成长筐”,表达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足印的喜悦和珍惜。年底或学期结束时,和孩子一起回顾孩子的成长进步。
G.让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不窥探孩子的隐私,孩子的日记愿给父母看则看,不愿则一定不看。
H.尊重孩子兴趣爱好和选择,可以帮助孩子发现特长,但要不要参加某种特长训练要听从孩子的意愿。
I.在外面与孩子交谈时,一定格外尊重孩子,为孩子留足面子,不在众人面前批评指责孩子。
J.尊重孩子的朋友,并真诚欢迎他们到家来玩,力争和孩子的朋友也交成朋友。
②总结归纳出家长指导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经验证,极为有效的八项措施保证:
A.问清作业需多少时间完成,然后让孩子将闹钟设好定时,让铃声管理孩子。
B.让孩子作业前三先:先大小便、先喝水、先洗手。
C.指导孩子把桌上无关的东西一扫而光,放在准备好的大纸箱中,不使孩子分心。
D.把窗户打开,让室内空气流通,夜晚采用白炽台灯放在左侧,避免用高频闪烁的光管以免伤目。
E.把作业用书、字典、作业本、笔、尺、橡皮等文具准备好,作业时不再寻找任何东西。
F.告诉孩子会做的题先做,不会做的最后再攻克,或问家长、同学。如同时有几种科目的作业,则先做数学,再做语文,后做英语。
G.检查孩子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告诉孩子在作业过程中不再起身,直至做完,做完后不再加码,可以自由活动。
H.让孩子闭目深呼吸一分钟,并自我暗示:“一定要按时做完,一定能按时做完。”睁开眼后立即行动。做完后家长略略检查,按时做完并做得认真就予以表扬。此法坚持指导孩子一周至十天便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孩子们只要在课堂听懂了,便一定能按时做完作业。
③总结归纳出十二个有利于对孩子进行生活情境指导的时机:
A.在开学前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准备的指导。
B.在开学后第一次做家庭作业前家长对孩子进行上述八项准备工作的指导。
C.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时,进行动手操作的指导。
D.孩子获奖或犯错误时,对孩子进行反思和自我认识的指导。
E.孩子带同学到家玩时,家长对孩子进行交友合作的指导。
F.亲戚客人拜访时,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待客规矩的指导。
G.和邻居相处接触时,对孩子进行融洽、合作、利人的教育。
H.亲人、同学生病时对孩子进行同情、关爱、真心服务的教育。
I.为全家购物分配时,家长对孩子进行平等合理、先人后己的教育。
J.父母和孩子过生日时对孩子进行爱与感恩的教育。
K.外出参观旅游时,家长对孩子进行热爱大自然,探索兴趣,打开眼界的教育。
L.家长与孩子共同看电视,同看一部作品时,对孩子进行善于交流、主动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教育。
④在介入家庭进行指导的实践中,各子课题学校提供了大量的有效指导家庭的方法和策略。现举其较具推广意义的十五种,以列表方式作简介。
以上是十三所学校(幼儿园)总结出的十五项指导策略,这十三所学校有具体的细节步骤安排,限于篇幅此处未能评述,要求这十三所学校,将详细安排张贴在本校的宣传栏中,供大家学习、参考。
(4)在转化了众多问题学生的实践中,我们归纳出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怎样想,怎样做才是正确而有效地帮助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
①一听孩子又犯错误了,家长要冷静,不要冲动,学会控制好情绪,摒除一训二骂三打的家庭专制“三步曲”。最好的态度是先倾听,把情况弄清楚,孩子犯的什么错?原因是什么?他本人要负多大的责?家长自己有无教育不当的地方?应当用什么办法使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想好了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两三种办法没有?是现在就开始教育和处理,还是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进行?是我单独教育孩子还是夫妻商量后,想好了如何配合后才开始?这是几乎一切会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修养和基本功,凡缺少这项基本功的家长,都是缺乏教育素质和教子能力的。
②完整的思路和教子运作步骤是:
理清问题→分清责任→找到原因→想出两三种教育方法→夫妻商量配合→试用其中一种办法→注意观察孩子接受情况→思考效果的好坏→补充或改用其它方法→继续观察孩子的反应和变化→着力引导孩子自我认识→促使孩子有改过的行动→加强监督、激励和引导→取得预期成效。
孩子犯错误是无须大惊小怪的,因为世上从不犯错误的孩子是没有的,关键问题在于家长有无指导孩子及时改正错误的能力,帮助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功,家长应主动地经过一次次的指导孩子改错的历练中,提升素质,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
最高明的家长,是在孩子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和倾向时,及时教育孩子,把错误化解在萌芽状态中。
孩子能否真心实意接受家长的指导,不仅取决于科学的指导方法步骤,更取决于家长自身的人格魅力,取决于家长在孩子心中的敬仰程度,尤其取决于亲子间的真情沟通。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条极其重要的判断:家庭教育有千谋万法,亲子真情沟通是第一法,此法不通,万法不灵。
(5)怎样指导家长具有导引孩子形成优秀品德的能力?
A.首先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品德方面的成长目标,即理想的孩子应具备以下十四种良好的品德:诚实、勤劳、自信、责任、尊重、平等、坚强、独立、善良、分享、宽容、礼貌、感恩、创新。
孩子年龄较小时重点培养诚实、善良、勤劳、尊重、礼貌、责任这六项。随着年龄和就读班级的升高逐步发展得更全面些。
B.着力指导家长优化孩子品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外部环境。即家长先要做出榜样,然后逐步地向孩子一项一项提出要求。关注来自学校和社会种种负面影响的过滤和消除,坚定孩子做一个追求进步、赞赏美德、正派做人的决心。
C.评价孩子时永远把对品德的评价放在第一位。
D.在分项培养时,要有妥善的步骤安排和激励措施。现仅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品德为例作如下的指导展示,其余十三种品格,也可参照其步骤去进行。
首先,家长应明了自信的标志是什么?即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完成自身应承担的种种任务和责任。接着,要让家长知晓孩子的自信是如何产生的?自信来自孩子在学习、做事时所获得的成功体验。一个从来没有成功体验的孩子必然无自信,很自卑。再接下来就要指导家长怎样使孩子不断产生成功体验。具体地说有两种妙法:第一个妙法是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加以强化,使孩子心中体悟到“我还行”。即使孩子的各科试卷中差错不少,但先肯定孩子做得对的地方,断然地告诉孩子“你完全具备做好的能力”,然后指导他改错,孩子从优秀的自我发现和改错的潜力挖掘中必然逐渐产生自信。第二个妙法是家长和学校老师形成合作,专门交给孩子一些他可以完成的任务,家校都合作观察孩子,一旦完成就表扬赞赏,给孩子坚定地下个“有能力,有希望”的判断。这第二个妙法又可分解为以下七个细节策划:
①以肯定和接纳的语言和态度对孩子表示深厚期望的真诚;
②家长和教师常请孩子出主意提建议,主意好马上采用,并向家人和同学宣布好主意是××同学出的;
③经常用眼神、手势表示对孩子稍有进步时的欣赏、信任;
④发动家人和孩子的小伙伴专门发现记录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一条一条写下来,贴在孩子房中,深化孩子对自身闪光点的认识;
⑤交给孩子一项平常难以完成的任务,但家长和教师都在暗暗地帮助他,使他成功,在总结时多强调这个成功是孩子的努力和智慧取得的;
⑥让孩子承担家庭、学校某一项公共职务,如为家庭购一周食品,代表班级去慰问生病同学等等,受到信任而肩负责任是产生自信心的温床。
⑦让孩子去别的班取经,回来向全班介绍;暑期旅游之后、开学时向全班同学介绍见闻;一道题攻克之后让孩子向家人、同学叙说攻克过程。在采用上述细节策划时,最易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家长和班主任达成精诚合作。
年幼孩子的自信品德多半来自家长的肯定性的评价。因此凡能用心在细节中对孩子加以培养并善于对孩子及时作出肯定性评价的父母们,都是培养孩子形成自信品德的良师。
篇幅关系,其余十多种品德的培养,可点击本课题导师的教育博客:http://hch2007.blog.sohu.com
(6)本课题研究,探索了六种不同类型家庭各自的教子优势和弱势,给广大家长提供了切实的参照和可贵的启迪。
①独生子女家庭。
弱势——一个独字。孩子在家中无近龄伙伴,易以自我为中心,引发骄懒霸堕四气,不懂施爱和合作。
优势——孩子获得的教育资源较多,家长期望值和关注度高。
改善创新建议——同住一个小区的同班级同学,六户组成一个教育合作家庭,在每个周末轮流去其中一家集体活动一天,由该家家长带领组织,由教师帮助作出活动计划。会有超预想的收获。
②单亲家庭。
弱势——一个单字。或父爱缺失,或母爱缺失。易使孩子怨愤、自卑、孤僻。
优势——监护人期望值高,陪伴关顾较周到,教育资源虽有失,但若善协调则也有偏得。
创新改善建议——离异夫妻对孩子达成始终负责,与孩子亲情不断的合约,继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合作。离婚不成仇,这是孩子的福音,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婚恋观方面的要求。
③流动人口家庭。
弱势——一个流字,即不稳定,环境创设艰难,父母忙于生计,关顾孩子不足,易发生放任、暴力等不良教育行为,孩子文明程度受限,心理健康有损,规范意识差。
优势——孩子获得更多自主自强的要求,接受挫折的能力将获培养。
创新改善建议——父母应积极参加家校合作的教子活动,密切联系学校和班主任,定期与孩子谈心,注意良好习惯养成,订一个家庭文明生活公约。
④贫困人口家庭。
弱势——家庭教育环境落伍,贫困消解自信和教子责任心,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弱化了家庭教育功能。
优势——经过学习获得激励的家长能产生奋起求变的决心和行动,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贫困环境养成的节俭勤劳,有利于孩子坚强性格的培养及操作性智慧的形成。
创新改善建议——主动要求学校指导自己的家庭,建设成一个达到初步标准的学习型家庭,坚定地维护孩子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亲子同心共成长。
⑤政策性致富家庭。
弱势——存在富而不思进取、因富而奢的趋势。家长获得财富与掌握知识之间的不同步,使家庭心理失衡,以身作则不足,易对孩子采取粗暴和放任的态度,不利孩子成长。
优势——家庭物质条件丰富,孩子的发展具有的可能性和选择空间较大,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实力足。
创新改善建议——把已获得财富的三分之一用作家长自身学习、进修、提升素质及孩子的教育环境建设,去铜臭,添书香,立目标,求进取。家长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孩子力戒纨绔化、草莓化。
⑥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
弱势——因孩子教育的失败,家长或焦虑或烦躁,亲子间多逆反,往往非暴力则放任,极大挫伤家庭情感,弱化家庭教育的力量。
优势——教子紧迫感强,一旦获得教子真经,如获至宝;一旦有良师指导,主动求变的行动迅速。本课题介入家庭指导实践结果证明,指导后的显效率远远超过其它各类家庭,也将鼓舞着这类家庭的自觉和奋发。
创新改善建议——家庭和学校对双差生的转化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达成高度合作,采取个案跟踪指导的办法,家长一定要主动学习掌握转化孩子的本领,同时矫正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学会优化孩子品格掌握指导孩子学习的基本要领,着力改善亲子关系,并真正与班主任紧密的合作。
三、理论认识成果摘要简介
(1)在我国首次提出育人分工的理念,明确家庭育人职责。即“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成功在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清晰明确家庭、学校、社会在对人的教育培养时各自应承担的任务。其提出是依据三种教育自身的内容、方式和特点。分工不是分离,是合作协力,是互补包容,是找准方向不错位,知晓重点不偏移。
这一理念对广大家长的启迪是:育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和补充,是与学校教育地位平齐,对人的成长各起重要作用的两种教育类型。要防止家庭淡忘育人而热火朝天地成为学校课堂的延伸,成为补习功课的特殊训练班。
(2)明确提出家庭教育应包括家长教育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两大内容(以往不少专家认为家长教育属社会公民教育或职业教育),指出加强家庭教育关键在于着力开展家长教育。
提出这一论断的理由是:
①既然广义的家庭教育已不只是家长对孩子的单向教育,而是亲子互动,强调家长也要向孩子学习。那么家长也是家庭教育中的受教一方。
②课题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成长为现在这个状态,虽然具有影响力的因素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但以家长的影响为最重大最根本。因此对家长施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先决前提。没有有效的家长教育,便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两者统一于家庭这个领域之中,因此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③开展家长教育是必须有家庭外部的力量去组织和支撑的,如政府的力量、专家的力量、其他家长的榜样力量等。但其目的在于使家长具有自我教育,并从家庭其他成员身上汲取力量中获得教育,家长最终获得教育能力的天地主要还是自己在家庭中的实践。我们提出这一新的提法意义在于强调家长应在自己的家庭中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而外部力量对家长的教育只作为推动力和催化剂。
④这种新提法,有利于摆脱千年传统社会中家长天然合理地成为儿女的教育者,无须首先受教育,更无须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的互动教育的束缚,使我国家庭教育事业走上现代科学的家庭教育的轨道。那种认为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之外的另一类成人教育的立论,主要是忽略了家长自我教育和家庭成员间相互教育将是家长教育最持久而恒定的方式。
⑤在学校教育中,也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而包含了对教师的培养教育,这就是师范教育,而师范教育是包含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之中的。同理家长教育也是包含在家庭教育之中的。
(3)经课题研究,从455个问题学生样本的对比分析中,获得了一个具有警示意义的初步判断:问题学生身上存在的核心问题与家长所采取的家庭教育方式相关性最大。其根据是对大样本问题学生的调查,存在问题最普遍,发生率最高的两个问题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及与家长关系紧张对立。深入调查又发现,这两个问题的显性表现是学习差、行为习惯差以及人际关系不良。我们再进行由果溯因的探索发现,在2202个样本的六类问题学生家庭中,采用不良教育方式的(专制、溺爱、放任)超过了70%,其中政策性致富家庭则高达85.2%。
深入研究还发现,单亲家庭采取放任型家教方式为最多,独生子女家庭采取溺爱型家教方式为最多,贫困人口家庭采取专制型家教方式为最多。
这三种家庭的问题学生自身素质最差的几项,都准确地与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相互对应着。
这项成果给家长的启示是:坚定而认真地抛弃专制、溺爱、放任这三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才有可能使问题孩子发生进步的转变。
结论:转变问题孩子的先决性条件是抛弃三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4)课题研究证实了一个比较性的判断,这就是: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比家长掌握教子的科学方法更重要。
数据表明,凡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紧张对立的,无论家长学到了什么方法,都难以采用。即使采用了也效果甚徽,甚至产生新的逆反。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是被调查到的亲子关系冷漠对立的989户家庭,孩子的问题都突出表现为心理健康受损,行为习惯不良和学习成绩差。这989户家庭的夫妻关系和谐的只占19.1%,它表明夫妻和谐度与亲子和谐度成正比。该项调查给家长们的启示是父母想要取得教育孩子的良好效果,首先要和谐亲子间的关系,而要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先要调整好夫妻关系。
课题研究获得的另一个事实是,凡不先融洽亲子关系,只重视从指导教师、家教专家那里得到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便匆匆去家中实行和使用的,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因为当关系逆反时,亲子间信任度低,心理冲突不断,方法会被视为计谋和圈套,根本无法被孩子所悦纳。所以我们的另一个认识成果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关系比方法更重要,方法只有在良好的关系中才有可能成功地运用。
(5)介入指导家庭,谁的进步更大?为什么?
经前后测的统计表明,孩子的进步最显著。在“学习上进情况”的调查中,母亲进步幅度比父亲大(平均相差为6个百分点)。
孩子在获得新的关注,获得学校和家庭行动统一的支持后,产生了新的信心和行动,且旧的观念束缚少,一旦教育环境适切了成长的需求,便产生了改变自己的行动,这一行动立即又被个案指导者所发现和强化。因此孩子进步比较显著是必然的。这一事实给家长的启迪是,无论何种类型的问题孩子,只要以大爱之心去指导,以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去转化,都是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的。众多问题孩子没有获得进步,不是他们无可救药,而是家长和教师缺乏信心去找“药”,缺乏责任心提炼“药”,缺乏大爱之心把自己变成“药”。
近三年的指导实践表明,父亲的转化和进步不及母亲,原因也十分清楚。一是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老观念的影响,认为教育孩子属于家内之事,多交由母亲承担。二是父教的淡出也有父亲社会职业比母亲承重更多,为家庭的生计父亲在经济上为家庭贡献大付出多,与孩子接触较少,因而关心家庭教育也相对少。三是父亲比母亲可能有更丰富的社会关系和经验见闻,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未必全部悦纳,尤其是改变自己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习惯和行为显得不甚坚定。
这一发现给家庭的启示是,摒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机械分工,要加强父教的力量,父亲更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主动积极地与孩子的母亲合力教育孩子。
(6)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识获得了进一步的深化。
1.改善和优化家庭的育人环境是家庭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
2.优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素质是成功开展家庭教育的前提;
3.抛弃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溺爱、放任、暴力)是改变家庭教育落后面貌的先决条件;
4.开展家庭教育的第一课是开展家长教育;
5.家庭教育指导的最终成果是家长获得了指导孩子、构建成功幸福人生的能力;
6.孩子在家庭中学习的第一部教材不是玩具和印刷品,而是父母高尚的品德,优良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科学而无私的大爱。
(7)课题研究之后我们提炼出的家庭教育格言。
1.家庭教育有千谋万法,亲子沟通是第一法,此法不通,万法不灵。
2.良好的关系比设计的方法更重要;良好的习惯比具有专长更重要;自发的动力比他人的助力更重要;浓厚的兴趣比天资聪明更重要。
3.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成功在社会。
4.暴力、放任、溺爱是摧毁孩子健康人格发展的三大灾害。
5.能认真切实地回答孩子提问的家长,是值得尊敬并获得孩子爱戴的家长。
6.答应孩子的事就坚决做到的家长,必然受到孩子的真情信赖。
7.优化家庭环境、氛围的秘密在于保持乐观心态,让家中不断响起歌声、笑声和读书声。
8.家庭教育水平,常常与家长的文凭不成正比,而取决于家长睿智的目光、真挚的大爱、强烈的责任心。
9.关心而不包办;指导而不替代;强劲孩子的“翅膀”,激励孩子勇敢地飞翔。
10.善良来自同情,同情产生于爱心。悉心培养孩子学会关爱、施爱,是培养孩子优良人格的第一道门坎。
四、成功地组织、管理大型教育科研课题的经验成果简介
一个涉面宽、个案多、历时长的大型教育科研课题,怎样组织,怎样管理,怎样才能达到规范、有序、科学、有效?怎样坚持永真求实的要求,怎样保持强大的持恒动力,怎样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难题?通过近三年的研究,我们归纳为以下八条:
1.宗旨为民,设题切实,唯一要务,解决问题。
2.领导重视,亲力亲为,激发动力,提供保障。
3.专家引领,同步指导,深入案例,步步支招。
4.构建平台,形成网络,纵横合作,责任落实。
5.区、街、校、组,目标具体,优选队伍,实践打造。
6.标准明细,规范到位,方案翔实,检查及时。
7.求真务实,从严要求,允许失败,反对虚假。
8.及时交流,准确评价,发现典型,及时推广。
五、围绕课题已发表、刊印的可供广大家长学习、阅读、取经的宝贵材料简介
1.课题成果鉴定材料集 (一册)
2.结题总报告集(一册)
3.精选个案总结报告集(一册)
4.优秀家庭教育案例集(一册)
5.研究期间发表的论文集 (一册)
6.学生、家长、教师心得体会报告集(一册)
7.宝安区第九届家庭教育宣传周宣传手册(一册)
8.课题成果推介材料集(一册)
9、课题指导导师具体指导家长的系列文章(广东《炎黄世界》杂志连载)
10、深圳市宝安区优秀家庭教育故事选编(一册)
11、深圳市宝安区优秀家庭教育案例选编 (一册)
(作者单位: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深圳宝安区课题组经长达三年的认真、规范、刻苦求实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本课题于2009年9月12日顺利结题,并获得了上级教育部门、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及有关专家们高度的评价。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课题鉴定小组组长赵忠心在宣读评审意见时说:本课题选题适应我国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需要是推动理论研究的最根本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出现了一些特殊家庭结构、生存条件和环境特殊的家庭,一般属于弱势群体,家庭教育中问题和困难相对比较大,迫切需要给予个别指导。理论界对一般家庭的子女教育的规律研究得比较充分,而这些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没有给予必要的关注。这个课题的研究主动地适应了这种需要,充分表明课题组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是丰厚的:初步掌握不同类型家庭子女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原因,实验、探索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不仅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而且揭示了一些家庭教育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如此大规模的家庭教育个案指导实验研究,在国内很少见,充分反映当地教育部门领导的远见卓识和魄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宝安教育界的凝聚力。这个课题的研究和成果,可以有效地克服家庭教育指导一般化和无的放矢的缺陷,使家庭教育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把家庭教育指导进一步引向深入,大大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所选择的六种类型很具有典型性,它的研究成果具有全局意义。
本课题研究坚持指导实践和理论研究密切相结合,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双丰收。在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转化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长的教育能力和素质,也培养了一批研究和指导家庭教育的骨干教师,涌现出了一批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对推动当地家庭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对全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具有示范的意义。
一、调查研究成果摘要简介
调查是为了摸清情况,弄清真实现状,把握问题的关键,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总课题组和五十多所子课题学校对六种类型的家庭状况作了全面而认真的调查。其中,一般背景调查具有62353个样本;六类家庭各自的样本数是:独生子女家庭12730个;流动人口家庭9854个;单亲家庭具有17895个;贫困家庭具有4276个;政策性致富家庭5791个;行为失范学业不良问题生家庭11907个。
六类问题学生家庭样本数为833个,最后被采信的样本数为595个。
(1)调查表明,问题学生占16.2%,其发生率以单亲家庭为最高,为48.9%,应引起社会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平时观察、介入家庭了解等调查方法,获得了以下几点重要的资讯。
各类家庭都产生了一定比例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共同特征是:情绪心理、行为纪律、学业成绩不良,经学校教育难以转变。
其中以单亲家庭中产生问题学生的比例为最高,占被调查的8所中小学、幼儿园595位学生中的48.9%。
贫困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二位,占被调查的657位学生中的35.2%。
政策性致富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三位,占被调查的1505位学生中的26.5%。
独生子女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四位,占被调查的4137位学生中的16.2%。
流动人口家庭问题生发生率排第五位,占被调查样本6737位学生中的12.7%。
对七所学校7737位学生的调查,发现有1251人属行为失范、学业不良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中的16.2%。
以上调查数据,由于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取样基数较少而有可能偏高,但排位趋势是准确的,因为课题组又做了一个101位典型的问题生其家庭所属类型的分布统计,结果是:
单亲家庭占26.7%;独生子女家庭占20.6%;全职妈妈家庭占17.8%;流动人口家庭占8.9%;托付型家庭占8.9%;三代同堂家庭占7.9%。
我们对9所学校17895位学生的调查,单亲家庭占不足4%。单亲家庭的孩子人数并不多,但产生的双差生占如此大的比例,其它类型家庭产生问题生的比例也相当高,不能不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高度重视。
(2)各类家庭的问题生,问题呈现有共性,也有特异性。
A.不同类型家庭的问题生,均存在16-20种影响进步成长的问题。其共同的问题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道德品质得分偏低,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造成这个表现的家庭教育原因,一是家长教育观念落后。二是家长自身教育素质偏低,其中“科学教子方法”、“处理亲子及家人关系”及“学习上进”三项评价较低。三是几乎全部问题学生其家庭教育方式不是属于“溺爱型”、“放任型”,便是“暴力型”和“唠叨指责型”,极少属于“民主平等型”、“目标导引型”或“激励欣赏型”。
调查得出的结论是:①问题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一位问题家长。②问题家长的问题核心是教育理念偏差,教育素质偏低,家庭教育方式有误。
B.不同类型家庭的问题学生问题的频度排序有异。
独生子女问题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注意力不集中;2.责任意识弱;3.听课、作业习惯不良;4.任性;5.自控力差。
流动人口问题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学习习惯差;2.学习基础差;3.自信心不足;4.心理承受力差;5.撒谎。
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逆反父母;2.捣乱课堂;3.抄袭作业;4.学习习惯不良;5.不尊敬师长。
单亲家庭问题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自卑、怯懦,过于内向;2.与父母关系不和谐;3.注意力差;4.主动学习精神差,成绩差;5.任性、粗暴。
政策性致富家庭问题学生,问题发生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任性固执,以自我为中心;2.不合群,难合作;3.依赖、懒惰;4.责任心差;5.缺乏同情和宽容,易与同学摩擦。
贫困人口家庭问题学生,问题发生频率最频繁的前五项是:1.生活习惯差;2.学习习惯不良;3.嫉妒、自卑、心胸狭窄;4.合作交往困难;5.上进心不足,学业不良。
C.不同类型家庭的问题学生问题的排序不同,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组成结构的影响。
如独生子女责任心弱,这与家庭的“独”字有关,家无同龄群体,获得的是照顾,而缺少关顾他人的机会。
比如流动人口问题学生的学习基础差,这与一个“流”字,即家庭的不稳定性有关。不少从内地老家农村转学而来,其原来的学习资源少,教育条件差,必然使他们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比如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的自卑、怯懦、过于内向,这与父爱或母爱缺失,家庭教育条件的下降及父母离异遭受的心理创伤有较强的相关性。
比如政策性致富家庭的问题学生的任性、固执,以自我为中心,这与家庭的物质条件轻意地快速优化所产生的傲气、霸气,却又缺少家长的文化引导有关。
比如贫困人口的问题学生,其生活、学习习惯差,是与家庭文化条件不足息息相关的。其自卑与嫉妒之心,也与处境中的贫富差距突然拉大造成的家庭心理不平衡关系密切。
比如行为失范学业不良的学生,其逆反家长,不尊敬师长,多是由于学业不良,未获得及时的指导,信心失去,自暴自弃,其行为的失范往往是以逆反形式传递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解嘲,不善教育的家长和教师如果采取厌弃、鄙薄的态度,则愈益引发其逆反。
(3)六类问题学生家庭,在家庭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状况、家庭教育方法、家长观念误区等四项家庭教育要素的对比中,获得了对各类家庭教育、优弱势的认识,为指导该类家庭时找到切点抓住关键,也为各类家庭的家长们清醒认识自我,选择弥补弱势,强化优势的家庭教育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照。
A.各类家庭在家庭教育中采取了什么方式?
①采用民主型比例最高的是贫困人口家庭,占44.2%;采用民主型比例最低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4.9%。
②采用专制型比例最高的是贫困人口家庭,占36.4%;采用专制型比例最低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19.6%。
③采用放任型比例最高的是单亲家庭,占37.5%;采用放任型比例最低的是贫困人口家庭,占10.2%。
④采用溺爱包办型比例最高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37.3%;采用溺爱包办型比例最低的是贫困人口家庭,占8.7%。
调查研究启示我们:单亲家庭应特别注意摒弃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独生子女家庭应加倍警惕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发生;贫困人口家庭应坚定地放弃专制型教育方式;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应加速学习并掌握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B.当今各类问题学生家庭的亲子关系状况如何?
①和谐融洽的家庭按比例高低排名情况是:
第一名,贫困人口家庭,占33.5%;第二名独生子女家庭,占24%;第三名流动人口家庭,占21.1%;第四名政策性致富家庭,占17.1%;第五名单亲家庭,占10.7%;第六名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家庭,占5%。
②冷漠少沟通的家庭按比例高低排名情况是:
第一名,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49%;第二名,政策性致富家庭,占45.1%;第三名,流动人口家庭,占43.9%;第四名,单亲家庭,占43%;第五名,独生子女家庭,占20%;第六名,贫困人口家庭,占10.2%。
③仇视对立的家庭按比例高低排名情况是:第一名,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16.4%;第二名,单亲家庭,占10.7%;第三名,政策性致富家庭,占7.8%;第四名,流动人口家庭,占7.5%;第五名,独生子女家庭,占4%;第六名,贫困人口家庭,占1.9%。
亲子关系状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调查表明在冷漠和仇视这两种亲子关系状态中的各类问题生家庭以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为最多,政策性致富家庭和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家庭也不少,要千方百计急速而有效地改善亲子关系,这是搞好家庭教育前提性的根本保障。
C.各类问题学生家庭采用过良好教育方法的比例有多少呢?
①用谈心方法教育孩子,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最少采用,占5.7%;也属比例较低的是单亲家庭,为12.4%。
②采用以身作则的榜样教育孩子的,占比例最低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家庭,为5.3%;也属比例较低的是流动人口家庭,为5.6%和单亲家庭,为5.8%。
③采用开展家庭活动去教育孩子的,占比例最少的是单亲家庭,占3.8%;其次是流动人口家庭,占4.7%;也属较少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家庭,占6%。
④采用生活中的情境去教育孩子的,占比例最少的是单亲家庭,占8.6%,较少采用的是流动人口家庭,占12%和独生子女家庭,占12.4%。
⑤采用讲故事教育孩子的,最少采用的是单亲家庭,占3.8%;较少采用的是流动人口家庭,占4.9%。
⑥采用欣赏激励教育孩子的,最少采用的是单亲家庭,占3.8%;较少采用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4.2%和流动人口家庭,占6%。
调查研究表明,单亲问题学生家庭要特别注意学习采用开展活动,在生活情境中学会讲故事等方法去教育孩子;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家长要重视与孩子谈心并注意提供以身作则的榜样;流动人口家庭的家长应加强榜样教育和生活情境的教育;独生子女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境教育和榜样教育。
D.各类问题学生家庭,较多地陷入了哪种具体的教育误区?
①家长作风专制的,以政策性致富家庭比例最大,占52%;排第二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48%。
②家长有暴力倾向的,以政策性致富家庭比例最大,占58.3%;排第二位的是单亲家庭,占45.6%;第三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家庭,占23.7%。
③重分轻德的,以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比例最大,占74%;排第二位的是政策性致富家庭,占68.3%;排第三位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46.2%。
④对孩子溺爱包办的,排第一位的是政策性致富家庭,占60.6%;排第二位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41.1%;第三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33.7%。
⑤家长推卸教子责任的,排第一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56.3%;排第二位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25.6%;排第三位的是政策性致富家庭,占22%。
⑥因无知而陷入迷信的,排第一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13.7%;排第二位的是流动人口家庭,占13.5%。
⑦家长无所追求的,排第一位的是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35%;排第二位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占10.7%。
这项调查表明双差问题生的家庭是陷入家庭教育误区比例最大,误区种类最多的家庭。政策性致富家庭是紧跟其后,陷入误区较多也较深。而独生子女家庭要关注溺爱包办误区的矫正;流动人口家庭要关注无知迷信误区的远离。单亲家庭要注意矫正以暴力冒充教育的谬误。
(4)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与家长素质的具体缺陷之间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对六类家庭的父、母、孩子分类分项素质评分,获分最低的三项六类家庭完全一致。
具体地说,孩子七项素质评分中,最低分的三项(依低到高排列)为:非智力因素发展;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道德品质。
母亲六项素质评分中,最低分的三项(依低到高排列)为:学习上进情况;科学教子方法;处理亲子及家人关系。
父亲六项素质评分中,最低分的三项(依低到高排列)为:科学教子方法;处理亲子及家人关系;学习上进情况。
六种不同类型家庭此项调查惊人地一致,说明了家长自身素质影响孩子何种素质的发展与家庭结构关系甚微,而与家长自身素质高低关系紧密。因此,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是至为紧迫的任务,它比方法、策略的学习掌握更为重要,因为当父母自身素质不高之时,即使学了一些方法和策略的知识也难以正确运用和坚持。
对父、母、孩子素质项目最低分的排序研究之后,我们初步找到其中的因果关系是:
①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指的是发展上进的目标不明,动力不足,自信力弱,坚持精神差等等。它与父母学习上进心不足有极大关系,也与父母未能掌握科学教子方法息息相关。父母自身缺乏上进动力,便无力导引推动孩子;而教子方法的不科学则又进一步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和进步。
②父母不善处理亲子和家人关系,必然造成亲子关系不良,家庭中的主导是父母,孩子处理亲子关系的能力也是父母一点一点影响和传授的,其关键是父母要尽早学会用爱心和科学的态度去善待孩子和家人。这是摆在一切期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家长们共同而迫切的课题。
③问题孩子大都存在道德品质水平不高的问题,如不诚实、不善良、不合作、不讲理等等,影响孩子的进步和发展。这与父亲们在“生活习惯,文明礼貌”这一项素质测评中比母亲们的平均分要低有关。此项素质,母亲平均分为73.5分,父亲为67.5分,父亲整整低了6分之多。众多研究表明,在家庭中,父亲的文明程度对孩子道德品质状态影响更大。在“生活习惯,文明礼貌”这项素质评分,如果父亲低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将极其不利。提升父亲素质,加强父教,这是转化和防止产生问题生的有效策略。
本课题也充分利用了问题孩子的母亲在“生活习惯、文明礼貌”和“处理亲子和家人关系方面”测评得分比父亲高这一事实,教师在切入家庭作个案指导时,应先与母亲作良好的沟通交流,先提高母亲的素质和教子的主动性,先做好母亲的工作。第二步才与母亲联手,协力做好父亲和孩子的工作。这是本课题在指导步骤安排方面获得的经验。
(5)问题学生家庭595个样本与非问题学生家庭3399个样本的调查对比中,发现众多项目差异悬殊,揭示了产生问题学生的多种因素,以及为了防止产生问题学生,家庭应当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性活动。
①问题学生家庭与非问题学生家庭在家庭教育教养方式上差异显著。
采用民主型,非问题生家庭占59%,问题生家庭只占19%;采用专制型,非问题生家庭占13%,问题生家庭占25.4%;采用放任型,非问题生家庭占9.7%,问题生家庭占25.1%;采用溺爱型,非问题生家庭占10%,问题生家庭占23.6%。
以上调查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未被绝大多数问题学生家庭采纳,而三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是他们成为问题学生的最重要原因。
②问题学生家庭与非问题学生家庭在家庭亲子关系状况方面差异显著。
和谐和大体和谐的,非问题学生家庭占89.5%,问题学生家庭占54%。冷漠少沟通的,非问题学生家庭占8.5%,问题学生家庭占37.5%。对立仇视的,非问题学生家庭占1.5%,问题学生家庭占7.6%。
以上调查表明:问题学生家庭的亲子关系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它既是产生问题学生的原因,也是产生问题学生后的家庭恶果。
③问题生家庭与非问题生家庭在良好教育方法的采用率方面相差悬殊。采用谈心教育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16%。采用自身榜样教育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7.05%。采用开展活动教育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7.36%。采用生活教育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8.5%。采用讲故事教育孩子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6.6%。采用欣赏激励教育孩子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少10.8%。
这项调查表明,问题学生的产生与家长未能学习、接受、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子方法关系密切。
④问题学生家庭与非问题学生家庭在陷入家庭教育误区的程度方面有差别。家长作风专制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4.6%。家长有暴力倾向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5.6%。家长重分轻德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3%。家长溺爱包办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2.2%。家长对孩子单向压制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5.8%。家长只许孩子杰出不许平凡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8.5%。家长推卸家庭教育责任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9.4%。家长无知迷信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5.5%。家长无所追求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7.1%。家长过分苛求孩子的,问题学生家庭比非问题学生家庭多12.2%。
以上调查说明,问题学生家庭的家长陷入十种家庭教育误区的比一般家庭为数更多。要转化问题学生,家长要下决心告别以上十种误区,树立科学的教子观念。
以上调查的每一项数据,都涵盖着丰富的信息,几乎对每一个家庭都具有参照、启迪的意义,家长们如能一一对照自己的家庭,必能找到自己家庭问题的关键并开始采取改善的行动。上述调查研究对于班主任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也极具指导价值,它是一张介入家庭开展指导的入门地图,如果想看得更细、获得更多,则应认真多遍阅读长达二十万字的结题报告。
二、实践指导方面的成果摘要简介
(1)考察514个问题学生,经两年多的跟踪指导,指导有效率达98%。具体地说有504位问题学生获得了进步和转化。
受指导的六类不同家庭的问题学生都有进步,但各类家庭的转化率有所不同。转化效果显著的,按占比例高低排列如下: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占81.4%,独生子女家庭78.3%,单亲家庭72.5%,政策性致富家庭67%,流动人口家庭61.1%,贫困人口家庭54.3%。
双差生转化显效率高,和这类学生家庭要求获得帮助的自觉需求迫切,学校领导、班主任投入了更多的关注有关。这一成果极为鼓舞人心。它表明,当今被认为问题较多较严重,达到了品学皆劣的程度的问题生,在人们的意念中被判断为难以改变的,一旦立项作为个案跟踪指导的对象加以重点关注,加以科学指导,绝大部分是可以改变过来,走上健康成长之路的。
贫困人口家庭和流动人口家庭中的问题学生转化的显效率略低一些,其中原因在于这两类家庭的社会经济处境较差,给孩子提供的教育资源比其它类型家庭要显得稀少。家长在文化程度、文明水平、教育感悟力、接受帮助指导后的行为能力等方面受限较多。如因经济原因使家庭文化环境的难以改善,因谋生的艰厥心绪心态的不畅不良,因文化水平较低把握教子科学的困难,以及难以消除不良家教方式的影响等等。指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吁求社会关注关怀社会弱势家庭,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2)从转化众多问题学生的指导实践中,总结出了有效的指导转化问题学生的实践步骤。命名为:转化问题学生十二个有效方针步骤。
1.从认真的调查开始,找到问题学生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家庭原因、自身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
2.社会原因、学校原因由学校着力为孩子们摒除负面影响,关心全体,不放弃任何一个问题学生,建立温暖互助奋斗进取的文明班级等措施加以解决。
3.家庭原因、自身原因则分派经过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的教师介入家庭进行长期对症的跟踪指导加以解决。
4.问题学生的转化决不能离开家庭和家长的主动积极的参与。在家庭中转化问题学生的主体是家长。
5.指导教师以科学的调查工具对家庭及其成员作全面的调查,获得诸多以数据作标志的信息,这就是前测。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细致的工作,是为指导工作绘制一张真实的状貌图,也是据以指导行动的地图。没有这个准确的前测,一切指导工作都是盲目的,至多是凭感觉去工作而没有踏入科研的大门。
6.首先要接受指导的是家长,而不是问题学生。因为问题学生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位问题家长,只教育问题学生而不教育家长,有如用“锯箭法”去疗救中箭者,必定是只治表不治里。先帮助家长的巨大意义还在于使家庭教育生成可持续的自我动力,使家长教育者的角色到位、责任到位。
7.为使家长作为教育者的角色责任到位,首先要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其过程是:优化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融洽亲子关系及家人关系→学会创设良好的家庭文明环境和氛围→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经学习逐步肩负起转化问题孩子的责任→同步提升了家长自身的素质。
8.指导教师在指导家长时,要着力帮助家长提升的是七种教子能力:
A.全面了解孩子的能力;
B.准确评价孩子的能力;
C.协调亲子、师生、同学关系的能力;
D.宽严适度把握分寸的能力;
E.掌控情绪调节氛围的能力;
F.指导孩子家庭学习的能力;
G.保护孩子身心安全,健康成长的能力。
9.当家长接受了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之后,介入家庭的指导的第二步是引导家长从调查获得的材料中作一次反思,反思教子失败的原因何在,而且关键是反思家长自身存在哪些家庭教育误区和缺失,激励家长产生矫正和变革的欲望和动力,做出一个优化自身、教育孩子的家庭教育计划。
10.指导教师的指导重点在于推进计划的实施,帮助出点子提建议,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如不善沟通怎么办?不知有哪些读物适合孩子读,不会指导孩子按时做完作业,不知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生活自理能力等等)。在帮助解决了一个个具体问题之后,使家长和孩子看到变化和进步,增强信心,坚定坚持。
11.以上是为转化问题孩子所作的种种基础性工作。基础打好之后,第三步才是指导教师与家长、孩子共同商量怎样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存在问题,加速转变。指导教师和家长、孩子要各有分工:教师主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主抓孩子在家的教育;孩子要记录自己一点点的变化和进步,并真实地把改变自我的困难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求得及时指导和帮助。
12.策略和步骤的科学决定着行动的效果,而指导改变的步骤的落实则要创设以下五个基础条件:
这就是:
A.亲子间一致而强烈的求变决心;
B.在民主平等和谐关爱的氛围中去推进步骤的落实;
C.父母双方的意见一致,彼此默契合作;
D.家长和指导教师彼此高度信任,互相支持,经常沟通;
E.为问题孩子重构信心,确信经过努力能获得巨大进步。
(3)规模化的个案指导创造了丰富的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办法。
①善待孩子是亲子心灵沟通的前提,我们总结出家长做到善待孩子的十条诀窍,一用即灵,希望家长人人掌握,个个实践。
A.任何时候都真情倾听并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一时解答不好便对孩子说让父母认真思考或请教他人之后再回答。
B.父母许下的诺言,就一定要坚决兑现。
C.孩子为父母做了一件事,要表示真诚感谢。
D.和孩子说话时神情要关切专注,70%时间里眼睛要看着孩子,孩子说得对时要加以肯定和赞赏。
E.家里的事常常征求孩子的意见,鼓励孩子有自己的主意,主意好就采用并给予表扬。
F.对孩子的东西,如玩具、制作的纸品,尤其是获奖的作文、图画、证书、奖状,甚至老师一个好评语都十分重视,精心保存起来,做成一个“成长筐”,表达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足印的喜悦和珍惜。年底或学期结束时,和孩子一起回顾孩子的成长进步。
G.让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不窥探孩子的隐私,孩子的日记愿给父母看则看,不愿则一定不看。
H.尊重孩子兴趣爱好和选择,可以帮助孩子发现特长,但要不要参加某种特长训练要听从孩子的意愿。
I.在外面与孩子交谈时,一定格外尊重孩子,为孩子留足面子,不在众人面前批评指责孩子。
J.尊重孩子的朋友,并真诚欢迎他们到家来玩,力争和孩子的朋友也交成朋友。
②总结归纳出家长指导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经验证,极为有效的八项措施保证:
A.问清作业需多少时间完成,然后让孩子将闹钟设好定时,让铃声管理孩子。
B.让孩子作业前三先:先大小便、先喝水、先洗手。
C.指导孩子把桌上无关的东西一扫而光,放在准备好的大纸箱中,不使孩子分心。
D.把窗户打开,让室内空气流通,夜晚采用白炽台灯放在左侧,避免用高频闪烁的光管以免伤目。
E.把作业用书、字典、作业本、笔、尺、橡皮等文具准备好,作业时不再寻找任何东西。
F.告诉孩子会做的题先做,不会做的最后再攻克,或问家长、同学。如同时有几种科目的作业,则先做数学,再做语文,后做英语。
G.检查孩子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告诉孩子在作业过程中不再起身,直至做完,做完后不再加码,可以自由活动。
H.让孩子闭目深呼吸一分钟,并自我暗示:“一定要按时做完,一定能按时做完。”睁开眼后立即行动。做完后家长略略检查,按时做完并做得认真就予以表扬。此法坚持指导孩子一周至十天便能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孩子们只要在课堂听懂了,便一定能按时做完作业。
③总结归纳出十二个有利于对孩子进行生活情境指导的时机:
A.在开学前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准备的指导。
B.在开学后第一次做家庭作业前家长对孩子进行上述八项准备工作的指导。
C.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时,进行动手操作的指导。
D.孩子获奖或犯错误时,对孩子进行反思和自我认识的指导。
E.孩子带同学到家玩时,家长对孩子进行交友合作的指导。
F.亲戚客人拜访时,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待客规矩的指导。
G.和邻居相处接触时,对孩子进行融洽、合作、利人的教育。
H.亲人、同学生病时对孩子进行同情、关爱、真心服务的教育。
I.为全家购物分配时,家长对孩子进行平等合理、先人后己的教育。
J.父母和孩子过生日时对孩子进行爱与感恩的教育。
K.外出参观旅游时,家长对孩子进行热爱大自然,探索兴趣,打开眼界的教育。
L.家长与孩子共同看电视,同看一部作品时,对孩子进行善于交流、主动讨论和发表见解的教育。
④在介入家庭进行指导的实践中,各子课题学校提供了大量的有效指导家庭的方法和策略。现举其较具推广意义的十五种,以列表方式作简介。
以上是十三所学校(幼儿园)总结出的十五项指导策略,这十三所学校有具体的细节步骤安排,限于篇幅此处未能评述,要求这十三所学校,将详细安排张贴在本校的宣传栏中,供大家学习、参考。
(4)在转化了众多问题学生的实践中,我们归纳出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怎样想,怎样做才是正确而有效地帮助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
①一听孩子又犯错误了,家长要冷静,不要冲动,学会控制好情绪,摒除一训二骂三打的家庭专制“三步曲”。最好的态度是先倾听,把情况弄清楚,孩子犯的什么错?原因是什么?他本人要负多大的责?家长自己有无教育不当的地方?应当用什么办法使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想好了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两三种办法没有?是现在就开始教育和处理,还是选择一个更好的时机进行?是我单独教育孩子还是夫妻商量后,想好了如何配合后才开始?这是几乎一切会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修养和基本功,凡缺少这项基本功的家长,都是缺乏教育素质和教子能力的。
②完整的思路和教子运作步骤是:
理清问题→分清责任→找到原因→想出两三种教育方法→夫妻商量配合→试用其中一种办法→注意观察孩子接受情况→思考效果的好坏→补充或改用其它方法→继续观察孩子的反应和变化→着力引导孩子自我认识→促使孩子有改过的行动→加强监督、激励和引导→取得预期成效。
孩子犯错误是无须大惊小怪的,因为世上从不犯错误的孩子是没有的,关键问题在于家长有无指导孩子及时改正错误的能力,帮助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功,家长应主动地经过一次次的指导孩子改错的历练中,提升素质,强化家庭的教育功能。
最高明的家长,是在孩子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和倾向时,及时教育孩子,把错误化解在萌芽状态中。
孩子能否真心实意接受家长的指导,不仅取决于科学的指导方法步骤,更取决于家长自身的人格魅力,取决于家长在孩子心中的敬仰程度,尤其取决于亲子间的真情沟通。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条极其重要的判断:家庭教育有千谋万法,亲子真情沟通是第一法,此法不通,万法不灵。
(5)怎样指导家长具有导引孩子形成优秀品德的能力?
A.首先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品德方面的成长目标,即理想的孩子应具备以下十四种良好的品德:诚实、勤劳、自信、责任、尊重、平等、坚强、独立、善良、分享、宽容、礼貌、感恩、创新。
孩子年龄较小时重点培养诚实、善良、勤劳、尊重、礼貌、责任这六项。随着年龄和就读班级的升高逐步发展得更全面些。
B.着力指导家长优化孩子品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外部环境。即家长先要做出榜样,然后逐步地向孩子一项一项提出要求。关注来自学校和社会种种负面影响的过滤和消除,坚定孩子做一个追求进步、赞赏美德、正派做人的决心。
C.评价孩子时永远把对品德的评价放在第一位。
D.在分项培养时,要有妥善的步骤安排和激励措施。现仅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品德为例作如下的指导展示,其余十三种品格,也可参照其步骤去进行。
首先,家长应明了自信的标志是什么?即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完成自身应承担的种种任务和责任。接着,要让家长知晓孩子的自信是如何产生的?自信来自孩子在学习、做事时所获得的成功体验。一个从来没有成功体验的孩子必然无自信,很自卑。再接下来就要指导家长怎样使孩子不断产生成功体验。具体地说有两种妙法:第一个妙法是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加以强化,使孩子心中体悟到“我还行”。即使孩子的各科试卷中差错不少,但先肯定孩子做得对的地方,断然地告诉孩子“你完全具备做好的能力”,然后指导他改错,孩子从优秀的自我发现和改错的潜力挖掘中必然逐渐产生自信。第二个妙法是家长和学校老师形成合作,专门交给孩子一些他可以完成的任务,家校都合作观察孩子,一旦完成就表扬赞赏,给孩子坚定地下个“有能力,有希望”的判断。这第二个妙法又可分解为以下七个细节策划:
①以肯定和接纳的语言和态度对孩子表示深厚期望的真诚;
②家长和教师常请孩子出主意提建议,主意好马上采用,并向家人和同学宣布好主意是××同学出的;
③经常用眼神、手势表示对孩子稍有进步时的欣赏、信任;
④发动家人和孩子的小伙伴专门发现记录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一条一条写下来,贴在孩子房中,深化孩子对自身闪光点的认识;
⑤交给孩子一项平常难以完成的任务,但家长和教师都在暗暗地帮助他,使他成功,在总结时多强调这个成功是孩子的努力和智慧取得的;
⑥让孩子承担家庭、学校某一项公共职务,如为家庭购一周食品,代表班级去慰问生病同学等等,受到信任而肩负责任是产生自信心的温床。
⑦让孩子去别的班取经,回来向全班介绍;暑期旅游之后、开学时向全班同学介绍见闻;一道题攻克之后让孩子向家人、同学叙说攻克过程。在采用上述细节策划时,最易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家长和班主任达成精诚合作。
年幼孩子的自信品德多半来自家长的肯定性的评价。因此凡能用心在细节中对孩子加以培养并善于对孩子及时作出肯定性评价的父母们,都是培养孩子形成自信品德的良师。
篇幅关系,其余十多种品德的培养,可点击本课题导师的教育博客:http://hch2007.blog.sohu.com
(6)本课题研究,探索了六种不同类型家庭各自的教子优势和弱势,给广大家长提供了切实的参照和可贵的启迪。
①独生子女家庭。
弱势——一个独字。孩子在家中无近龄伙伴,易以自我为中心,引发骄懒霸堕四气,不懂施爱和合作。
优势——孩子获得的教育资源较多,家长期望值和关注度高。
改善创新建议——同住一个小区的同班级同学,六户组成一个教育合作家庭,在每个周末轮流去其中一家集体活动一天,由该家家长带领组织,由教师帮助作出活动计划。会有超预想的收获。
②单亲家庭。
弱势——一个单字。或父爱缺失,或母爱缺失。易使孩子怨愤、自卑、孤僻。
优势——监护人期望值高,陪伴关顾较周到,教育资源虽有失,但若善协调则也有偏得。
创新改善建议——离异夫妻对孩子达成始终负责,与孩子亲情不断的合约,继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合作。离婚不成仇,这是孩子的福音,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婚恋观方面的要求。
③流动人口家庭。
弱势——一个流字,即不稳定,环境创设艰难,父母忙于生计,关顾孩子不足,易发生放任、暴力等不良教育行为,孩子文明程度受限,心理健康有损,规范意识差。
优势——孩子获得更多自主自强的要求,接受挫折的能力将获培养。
创新改善建议——父母应积极参加家校合作的教子活动,密切联系学校和班主任,定期与孩子谈心,注意良好习惯养成,订一个家庭文明生活公约。
④贫困人口家庭。
弱势——家庭教育环境落伍,贫困消解自信和教子责任心,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弱化了家庭教育功能。
优势——经过学习获得激励的家长能产生奋起求变的决心和行动,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贫困环境养成的节俭勤劳,有利于孩子坚强性格的培养及操作性智慧的形成。
创新改善建议——主动要求学校指导自己的家庭,建设成一个达到初步标准的学习型家庭,坚定地维护孩子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亲子同心共成长。
⑤政策性致富家庭。
弱势——存在富而不思进取、因富而奢的趋势。家长获得财富与掌握知识之间的不同步,使家庭心理失衡,以身作则不足,易对孩子采取粗暴和放任的态度,不利孩子成长。
优势——家庭物质条件丰富,孩子的发展具有的可能性和选择空间较大,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实力足。
创新改善建议——把已获得财富的三分之一用作家长自身学习、进修、提升素质及孩子的教育环境建设,去铜臭,添书香,立目标,求进取。家长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孩子力戒纨绔化、草莓化。
⑥行为失范学业不良学生家庭。
弱势——因孩子教育的失败,家长或焦虑或烦躁,亲子间多逆反,往往非暴力则放任,极大挫伤家庭情感,弱化家庭教育的力量。
优势——教子紧迫感强,一旦获得教子真经,如获至宝;一旦有良师指导,主动求变的行动迅速。本课题介入家庭指导实践结果证明,指导后的显效率远远超过其它各类家庭,也将鼓舞着这类家庭的自觉和奋发。
创新改善建议——家庭和学校对双差生的转化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达成高度合作,采取个案跟踪指导的办法,家长一定要主动学习掌握转化孩子的本领,同时矫正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学会优化孩子品格掌握指导孩子学习的基本要领,着力改善亲子关系,并真正与班主任紧密的合作。
三、理论认识成果摘要简介
(1)在我国首次提出育人分工的理念,明确家庭育人职责。即“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成功在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旨在清晰明确家庭、学校、社会在对人的教育培养时各自应承担的任务。其提出是依据三种教育自身的内容、方式和特点。分工不是分离,是合作协力,是互补包容,是找准方向不错位,知晓重点不偏移。
这一理念对广大家长的启迪是:育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和补充,是与学校教育地位平齐,对人的成长各起重要作用的两种教育类型。要防止家庭淡忘育人而热火朝天地成为学校课堂的延伸,成为补习功课的特殊训练班。
(2)明确提出家庭教育应包括家长教育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两大内容(以往不少专家认为家长教育属社会公民教育或职业教育),指出加强家庭教育关键在于着力开展家长教育。
提出这一论断的理由是:
①既然广义的家庭教育已不只是家长对孩子的单向教育,而是亲子互动,强调家长也要向孩子学习。那么家长也是家庭教育中的受教一方。
②课题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成长为现在这个状态,虽然具有影响力的因素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但以家长的影响为最重大最根本。因此对家长施行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先决前提。没有有效的家长教育,便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两者统一于家庭这个领域之中,因此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③开展家长教育是必须有家庭外部的力量去组织和支撑的,如政府的力量、专家的力量、其他家长的榜样力量等。但其目的在于使家长具有自我教育,并从家庭其他成员身上汲取力量中获得教育,家长最终获得教育能力的天地主要还是自己在家庭中的实践。我们提出这一新的提法意义在于强调家长应在自己的家庭中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而外部力量对家长的教育只作为推动力和催化剂。
④这种新提法,有利于摆脱千年传统社会中家长天然合理地成为儿女的教育者,无须首先受教育,更无须接受家庭其他成员的互动教育的束缚,使我国家庭教育事业走上现代科学的家庭教育的轨道。那种认为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之外的另一类成人教育的立论,主要是忽略了家长自我教育和家庭成员间相互教育将是家长教育最持久而恒定的方式。
⑤在学校教育中,也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而包含了对教师的培养教育,这就是师范教育,而师范教育是包含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之中的。同理家长教育也是包含在家庭教育之中的。
(3)经课题研究,从455个问题学生样本的对比分析中,获得了一个具有警示意义的初步判断:问题学生身上存在的核心问题与家长所采取的家庭教育方式相关性最大。其根据是对大样本问题学生的调查,存在问题最普遍,发生率最高的两个问题是非智力因素发展不良及与家长关系紧张对立。深入调查又发现,这两个问题的显性表现是学习差、行为习惯差以及人际关系不良。我们再进行由果溯因的探索发现,在2202个样本的六类问题学生家庭中,采用不良教育方式的(专制、溺爱、放任)超过了70%,其中政策性致富家庭则高达85.2%。
深入研究还发现,单亲家庭采取放任型家教方式为最多,独生子女家庭采取溺爱型家教方式为最多,贫困人口家庭采取专制型家教方式为最多。
这三种家庭的问题学生自身素质最差的几项,都准确地与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相互对应着。
这项成果给家长的启示是:坚定而认真地抛弃专制、溺爱、放任这三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才有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才有可能使问题孩子发生进步的转变。
结论:转变问题孩子的先决性条件是抛弃三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4)课题研究证实了一个比较性的判断,这就是: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比家长掌握教子的科学方法更重要。
数据表明,凡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紧张对立的,无论家长学到了什么方法,都难以采用。即使采用了也效果甚徽,甚至产生新的逆反。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是被调查到的亲子关系冷漠对立的989户家庭,孩子的问题都突出表现为心理健康受损,行为习惯不良和学习成绩差。这989户家庭的夫妻关系和谐的只占19.1%,它表明夫妻和谐度与亲子和谐度成正比。该项调查给家长们的启示是父母想要取得教育孩子的良好效果,首先要和谐亲子间的关系,而要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先要调整好夫妻关系。
课题研究获得的另一个事实是,凡不先融洽亲子关系,只重视从指导教师、家教专家那里得到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便匆匆去家中实行和使用的,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因为当关系逆反时,亲子间信任度低,心理冲突不断,方法会被视为计谋和圈套,根本无法被孩子所悦纳。所以我们的另一个认识成果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关系比方法更重要,方法只有在良好的关系中才有可能成功地运用。
(5)介入指导家庭,谁的进步更大?为什么?
经前后测的统计表明,孩子的进步最显著。在“学习上进情况”的调查中,母亲进步幅度比父亲大(平均相差为6个百分点)。
孩子在获得新的关注,获得学校和家庭行动统一的支持后,产生了新的信心和行动,且旧的观念束缚少,一旦教育环境适切了成长的需求,便产生了改变自己的行动,这一行动立即又被个案指导者所发现和强化。因此孩子进步比较显著是必然的。这一事实给家长的启迪是,无论何种类型的问题孩子,只要以大爱之心去指导,以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去转化,都是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的。众多问题孩子没有获得进步,不是他们无可救药,而是家长和教师缺乏信心去找“药”,缺乏责任心提炼“药”,缺乏大爱之心把自己变成“药”。
近三年的指导实践表明,父亲的转化和进步不及母亲,原因也十分清楚。一是受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老观念的影响,认为教育孩子属于家内之事,多交由母亲承担。二是父教的淡出也有父亲社会职业比母亲承重更多,为家庭的生计父亲在经济上为家庭贡献大付出多,与孩子接触较少,因而关心家庭教育也相对少。三是父亲比母亲可能有更丰富的社会关系和经验见闻,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意见未必全部悦纳,尤其是改变自己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习惯和行为显得不甚坚定。
这一发现给家庭的启示是,摒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机械分工,要加强父教的力量,父亲更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主动积极地与孩子的母亲合力教育孩子。
(6)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识获得了进一步的深化。
1.改善和优化家庭的育人环境是家庭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
2.优化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素质是成功开展家庭教育的前提;
3.抛弃不良家庭教育方式(溺爱、放任、暴力)是改变家庭教育落后面貌的先决条件;
4.开展家庭教育的第一课是开展家长教育;
5.家庭教育指导的最终成果是家长获得了指导孩子、构建成功幸福人生的能力;
6.孩子在家庭中学习的第一部教材不是玩具和印刷品,而是父母高尚的品德,优良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科学而无私的大爱。
(7)课题研究之后我们提炼出的家庭教育格言。
1.家庭教育有千谋万法,亲子沟通是第一法,此法不通,万法不灵。
2.良好的关系比设计的方法更重要;良好的习惯比具有专长更重要;自发的动力比他人的助力更重要;浓厚的兴趣比天资聪明更重要。
3.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成功在社会。
4.暴力、放任、溺爱是摧毁孩子健康人格发展的三大灾害。
5.能认真切实地回答孩子提问的家长,是值得尊敬并获得孩子爱戴的家长。
6.答应孩子的事就坚决做到的家长,必然受到孩子的真情信赖。
7.优化家庭环境、氛围的秘密在于保持乐观心态,让家中不断响起歌声、笑声和读书声。
8.家庭教育水平,常常与家长的文凭不成正比,而取决于家长睿智的目光、真挚的大爱、强烈的责任心。
9.关心而不包办;指导而不替代;强劲孩子的“翅膀”,激励孩子勇敢地飞翔。
10.善良来自同情,同情产生于爱心。悉心培养孩子学会关爱、施爱,是培养孩子优良人格的第一道门坎。
四、成功地组织、管理大型教育科研课题的经验成果简介
一个涉面宽、个案多、历时长的大型教育科研课题,怎样组织,怎样管理,怎样才能达到规范、有序、科学、有效?怎样坚持永真求实的要求,怎样保持强大的持恒动力,怎样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难题?通过近三年的研究,我们归纳为以下八条:
1.宗旨为民,设题切实,唯一要务,解决问题。
2.领导重视,亲力亲为,激发动力,提供保障。
3.专家引领,同步指导,深入案例,步步支招。
4.构建平台,形成网络,纵横合作,责任落实。
5.区、街、校、组,目标具体,优选队伍,实践打造。
6.标准明细,规范到位,方案翔实,检查及时。
7.求真务实,从严要求,允许失败,反对虚假。
8.及时交流,准确评价,发现典型,及时推广。
五、围绕课题已发表、刊印的可供广大家长学习、阅读、取经的宝贵材料简介
1.课题成果鉴定材料集 (一册)
2.结题总报告集(一册)
3.精选个案总结报告集(一册)
4.优秀家庭教育案例集(一册)
5.研究期间发表的论文集 (一册)
6.学生、家长、教师心得体会报告集(一册)
7.宝安区第九届家庭教育宣传周宣传手册(一册)
8.课题成果推介材料集(一册)
9、课题指导导师具体指导家长的系列文章(广东《炎黄世界》杂志连载)
10、深圳市宝安区优秀家庭教育故事选编(一册)
11、深圳市宝安区优秀家庭教育案例选编 (一册)
(作者单位: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