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择组织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后,接下来就是内容的呈现问题。一般地,在不同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就有不同的内容组织和呈现形式,它通常由课程编制的价值取向和课程编制的专业技术所决定。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程 呈现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形式的多样化、生动化
通常我们不能确保学生都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目的和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够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去迫使学生自觉学习数学,因此,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自觉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和数学活动。为此,课程内容的呈现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他们的表现形式,以使学生对于阅读数学教科书没有枯燥、恐惧感,产生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例如,丰富多彩的图形是空间与图形部分的重要学习素材,内容呈现应做到图片与启发性问题相结合、图形与必要的文字相结合、计算与推理相结合、数和形相结合,充分发挥图形直观的作用,使呈现的内容图文并茂,富有启发性。即使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学生,他们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一学段可以以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减法”中的内容,教材将不同的水果儿童化,用卡通的形式呈现,并赋予其各自的性格,用图片来呈现不同的解答方法,从而代表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想法。
第二学段在图文并茂的同时,逐渐增加数学语言的比重,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课程内容。例如,对于如何估计一堆钉子的数量这种素材,可以用一组图片来呈现学生活动的场景,不同的图片呈现不同的活动方式,也可以用一组卡通图片来呈现,还可以有文字叙述,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留给学生探索交流的时空
《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课程内容传统的呈现形式,使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第一学段课程内容的呈现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应力求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设立“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还可以适当提供开放性的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
第二学段课程内容的呈现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展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也可以通过设立“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交流。
3.体现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
课程内容的呈现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地模仿、练习和记忆。因此,课程内容的呈现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适当地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恰当地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数学活动时,内容的呈现要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数学实质,发展思考能力,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例如,分数、负数和无理数的引入都可以体现这样的过程。反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要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应当设计一个适用于综合实践应用学习活动的题材,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4.突出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数学是一个整体,其不同的分支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这一点应当为学生所认识。因此,课程内容的呈现要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以及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具体的做法可以是采用混编的形式组织内容,或选择若干具体课题,以体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展示数学的整体性。同时,课程内容的呈现还应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对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应重视渗透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通过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通过样本的有关数据对总体的可能性作出估计等。还应将统计与概率和其他领域的内容联系起来,从统计与概率的角度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在解决统计与概率问题时自然地使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机会。
5.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程内容的呈现还应当满足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因此,在保证《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供不同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在设计课题学习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可以编入一些拓宽知识的选学内容,但增加的内容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与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不应该片面追求解题的难度、技巧和速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程 呈现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形式的多样化、生动化
通常我们不能确保学生都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目的和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够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去迫使学生自觉学习数学,因此,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自觉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和数学活动。为此,课程内容的呈现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他们的表现形式,以使学生对于阅读数学教科书没有枯燥、恐惧感,产生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例如,丰富多彩的图形是空间与图形部分的重要学习素材,内容呈现应做到图片与启发性问题相结合、图形与必要的文字相结合、计算与推理相结合、数和形相结合,充分发挥图形直观的作用,使呈现的内容图文并茂,富有启发性。即使是同一学段的不同学生,他们的生活与数学知识背景、数学活动经验、所处的文化环境、自身思维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该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一学段可以以卡通、漫画、图片、表格为主,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减法”中的内容,教材将不同的水果儿童化,用卡通的形式呈现,并赋予其各自的性格,用图片来呈现不同的解答方法,从而代表不同类型的学生的想法。
第二学段在图文并茂的同时,逐渐增加数学语言的比重,可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课程内容。例如,对于如何估计一堆钉子的数量这种素材,可以用一组图片来呈现学生活动的场景,不同的图片呈现不同的活动方式,也可以用一组卡通图片来呈现,还可以有文字叙述,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留给学生探索交流的时空
《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课程内容传统的呈现形式,使它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第一学段课程内容的呈现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应力求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设立“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还可以适当提供开放性的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
第二学段课程内容的呈现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展开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也可以通过设立“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交流。
3.体现知识的形成应用过程
课程内容的呈现不是单纯的知识介绍,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地模仿、练习和记忆。因此,课程内容的呈现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适当地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恰当地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设计一些新知识的学习数学活动时,内容的呈现要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数学实质,发展思考能力,了解知识之间的关联。例如,分数、负数和无理数的引入都可以体现这样的过程。反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要有利于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应当设计一个适用于综合实践应用学习活动的题材,将课堂内的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检验、推理论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4.突出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
数学是一个整体,其不同的分支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联系,这一点应当为学生所认识。因此,课程内容的呈现要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包括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以及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具体的做法可以是采用混编的形式组织内容,或选择若干具体课题,以体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展示数学的整体性。同时,课程内容的呈现还应关注数学与现实世界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对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应重视渗透统计与概率之间的联系,通过频率来估计事件的概率,通过样本的有关数据对总体的可能性作出估计等。还应将统计与概率和其他领域的内容联系起来,从统计与概率的角度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在解决统计与概率问题时自然地使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供机会。
5.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程内容的呈现还应当满足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因此,在保证《标准》所提出的基本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和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可以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供不同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在设计课题学习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可以编入一些拓宽知识的选学内容,但增加的内容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与作用,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不应该片面追求解题的难度、技巧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