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9年12月在红军第4军召开的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是我军建设史上一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它使中国红军(抗日时期是八路军、新四军,现在是人民解放军)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确立了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对我军的全面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八十年过去了,在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我们有必要科学认识和深入学习《古田会议决议》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科学把握其对我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
一、《古田会议决议》军人核心价值观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建军初期红军建设中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提出,是当时的军事斗争环境和红军的建设实践共同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红军当时的斗争环境极端恶劣。因为城市的敌人力量强大,红军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期创始,到1929年12月的两年多时间里,一直处于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红军的活动区域被敌军实行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问题”,红军“营养不足,病的甚多,医院伤兵,其苦更甚” 。1928年秋冬时节,“永新、宁冈两县没有盐吃,布匹、药材完全断绝,其他更不必说” ,广大红军官兵都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困难达到了极度。在物质生活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要把红军造就成一支对革命未来充满信心的军队,一支确立核心价值观的军队,必然要求红军官兵必须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
同时,红军中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对军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确立“妨碍极大”。当时,红军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红军的官兵不少是来源于国民党起义部队,农民的自由散漫的意识、旧军队中的各种思想、观点和作风以及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想,经常大量地反映到红军队伍中来。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逐一分析了“关于单纯军事观点”、“关于极端民主化”、“关于非组织观点”、“关于绝对平均主义”、“关于主观主义”等八种错误思想 。如此众多且顽固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红军思想阵地的包围和攻击,严重困扰着红军在革命斗争中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如不彻底纠正和肃清,必然使红军建设步入旧军队的老路子而与无产阶级军队和人民的军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古田会议决议》中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思想
《古田会议决议》包含着丰富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思想,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奠基之作。
1.确立了“听党指挥”的原则和制度
军队的领导权和指挥权问题是军队建设的核心和根本问题,听谁指挥、为谁打仗是每一名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问题。我们党在建军之初的南昌起义和“三湾改编”时,就认识到领导领导权和指挥权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组织。古田会议进一步总结了红军建立以来破除旧军队影响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了红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建军原则。决议强调,红军必须实行党的政治领导,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广大党员,“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使党的组织确实能够担负党的政治任务” 。 决议将“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规定为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决议要求必须健全连队以上各级党的领导中枢。决议规定了红军中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的地位,指出红军的政治部和司令部,是“在前委指导下,平行地执行工作”的关系,并指出“认为军事政治二者是对立的,不承认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是有害和危险的单纯军事观点,必须坚决纠正和克服。决议借鉴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军队的建军理论,并开创性地创建了无产阶级军队,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使听党的话、跟党走成为官兵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信念。
2.确立了的“服务人民”的性质宗旨
“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是军队性质宗旨的本质体现,反映了一支军队的价值取向。在红军的性质宗旨上,我们党在建军之初就提出了“人民军队”概念。毛泽东在讨论湖南秋收起义计划时指出,“必须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以调动农民的革命热忱。” 南昌起义时我军“改名易旗”,由国民革命军改称为工农革命军,将自己的性质首次界定为工农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古田会议的召开,是红军建设实践发展的结果,会议决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对官兵进行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教育,划清红军与国民党军及其他旧式武装的界限;红军必须执行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 古田会议决议提出的这些观点,既揭示了军队的力量源泉和斗争目的,又是对红军政治属性的高度概括,为军队的“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根本奠基和未来指向。
3.培育了“使命”、“荣誉”精神基因
针对建军初期红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决议富有远见地初步提出了要培养牺牲奉献精神和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念。决议指出“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同样地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 要求党员要以“阶级的利益和整个党的利益”为重,并指出批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党的战斗力以达到阶级斗争的胜利”;针对存在的雇佣思想,教育大家视自己为“革命的主体”,“对革命负责任”;决议还提出了克服享乐主义以培育献身精神,并对新分子入党的条件作出了“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等规定。这些都为树立正确的使命精神和荣誉观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是军队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的初始基因、基本要义和道德基础。
三、启示意义
古田会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不仅确立了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还指出了军队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等具体问题。大会决议不仅强调了政治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而且对教育和宣传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决议所体现出的理论创新的勇气、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作风,对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
1.理论创新的勇气。正如列宁所说:“红军建设问题,完全是一个新问题” ,如何在军队中开展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也是摆在红军面前的一个全新的问题。决议通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在如何克服有着深厚传统影响的单纯军事观点问题上,决议提出了要“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肃清单纯军事观点的理论根源,认清红军和白军的根本区别。” 面对极端民主化,决议指出要“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 针对主观主义,纠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 不难看出,红军在思想政治建设上面临的虽然都是全新的问题,但决议所提出的也都是史无前例的新办法,这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八十年来,我们党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智慧和勇气,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障碍,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三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中,我们要发扬古田会议决议所倡导和形成的优良传统,结合新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以更加饱满的勇气和热情破除陈规陋习,用党的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官兵、教育部队,在实践中体现理论创新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引导作用。
2.实事求是的精神。古田会议对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直击要害,毫不回避;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表现和根源进行了深刻剖析,一针见血。决议开宗明义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 在指出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时,严肃指出把红军的政治机关隶属于军事工作机关,提出“司令部对外”的口号是错误的;在论及宣传技术时甚至指出了“政治简报内容太简略,又出得少,字又太小看不清” 的缺点。这些无不体现着我们党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时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党内错误思想的纠正方法上,决议更是高度贴近实际,讲求实效。如在党内教育问题上,提出了多达18种纠正方法;在红军宣传队问题上,规定细化到宣传分队的人数“每个分队有分队长一人,宣传员三人” ;在士兵政治训练课的教授方法上列举了10种具体授课法。决议所体现出的不嫌事情的小、碎、琐的认真态度和求实精神,给新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特别是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以重大的指导和教育意义。今天重读《古田会议决议》,重温其所体现出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能够教育我们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要把手段和目标瞄准对象实际,对直面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勇于分析问题根源,切实提出细致的具体的纠正措施和办法,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与时俱进的作风。古田会议召开时,红军建设才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在同敌人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斗争过程中,红军遇到了许多新情况,需要以崭新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如决议中所提出的军事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军队中党组织的建设问题、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和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的军队中如何开展士兵政治训练问题等,这些都是在中国的建军史上亘古未有的新课题。大会决议所提出的解决途径和办法也是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而来,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如在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时要求加强理论灌输;在党员的教育和士兵政治训练课问题上注重思想启迪并提出了著名的十大教授法;在丰富精神生活方面则立足于当时艰苦的物质条件,开展(1)捉迷藏等;(2)踢足球;(3)音乐;(4)武术;(5)花鼓调;(6)旧剧等游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和大背景,任何寄希望于一劳永逸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都注定会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当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更加要求我们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首先,在教育活动中要确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在教育内容上要追踪前沿,教育方法上推陈出新,要敢于向“老政工”中不适合时代要求的部分说“不”;其次,在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实际调整教育新思路,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任务的特点及对象的不同,及时探寻规律分类指导,坚决杜绝闭门造车和生搬硬套。同时,要以更加开放的文化自觉,把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触角伸向一切优秀的文化资源,大胆吸收中西文化的精髓,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做到批判性吸收、创新性发展,推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向外延扩展和内涵深化。
一、《古田会议决议》军人核心价值观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建军初期红军建设中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提出,是当时的军事斗争环境和红军的建设实践共同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红军当时的斗争环境极端恶劣。因为城市的敌人力量强大,红军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时期创始,到1929年12月的两年多时间里,一直处于分散的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中,红军的活动区域被敌军实行了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军民日用品和现金的缺乏,成了极大问题”,红军“营养不足,病的甚多,医院伤兵,其苦更甚” 。1928年秋冬时节,“永新、宁冈两县没有盐吃,布匹、药材完全断绝,其他更不必说” ,广大红军官兵都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根据地的日常生活困难达到了极度。在物质生活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要把红军造就成一支对革命未来充满信心的军队,一支确立核心价值观的军队,必然要求红军官兵必须树立崇高的价值追求。
同时,红军中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对军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确立“妨碍极大”。当时,红军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红军的官兵不少是来源于国民党起义部队,农民的自由散漫的意识、旧军队中的各种思想、观点和作风以及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想,经常大量地反映到红军队伍中来。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逐一分析了“关于单纯军事观点”、“关于极端民主化”、“关于非组织观点”、“关于绝对平均主义”、“关于主观主义”等八种错误思想 。如此众多且顽固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红军思想阵地的包围和攻击,严重困扰着红军在革命斗争中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如不彻底纠正和肃清,必然使红军建设步入旧军队的老路子而与无产阶级军队和人民的军队的目标背道而驰。
二、《古田会议决议》中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思想
《古田会议决议》包含着丰富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思想,是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奠基之作。
1.确立了“听党指挥”的原则和制度
军队的领导权和指挥权问题是军队建设的核心和根本问题,听谁指挥、为谁打仗是每一名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问题。我们党在建军之初的南昌起义和“三湾改编”时,就认识到领导领导权和指挥权的极端重要性并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组织。古田会议进一步总结了红军建立以来破除旧军队影响的经验和教训,确立了红军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建军原则。决议强调,红军必须实行党的政治领导,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广大党员,“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使党的组织确实能够担负党的政治任务” 。 决议将“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规定为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决议要求必须健全连队以上各级党的领导中枢。决议规定了红军中政治机关和政治工作的地位,指出红军的政治部和司令部,是“在前委指导下,平行地执行工作”的关系,并指出“认为军事政治二者是对立的,不承认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是有害和危险的单纯军事观点,必须坚决纠正和克服。决议借鉴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军队的建军理论,并开创性地创建了无产阶级军队,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使听党的话、跟党走成为官兵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信念。
2.确立了的“服务人民”的性质宗旨
“为谁当兵,为谁扛枪,为谁打仗”,是军队性质宗旨的本质体现,反映了一支军队的价值取向。在红军的性质宗旨上,我们党在建军之初就提出了“人民军队”概念。毛泽东在讨论湖南秋收起义计划时指出,“必须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以调动农民的革命热忱。” 南昌起义时我军“改名易旗”,由国民革命军改称为工农革命军,将自己的性质首次界定为工农的军队、人民的军队。古田会议的召开,是红军建设实践发展的结果,会议决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对官兵进行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教育,划清红军与国民党军及其他旧式武装的界限;红军必须执行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 古田会议决议提出的这些观点,既揭示了军队的力量源泉和斗争目的,又是对红军政治属性的高度概括,为军队的“服务人民”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根本奠基和未来指向。
3.培育了“使命”、“荣誉”精神基因
针对建军初期红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决议富有远见地初步提出了要培养牺牲奉献精神和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念。决议指出“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同样地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 要求党员要以“阶级的利益和整个党的利益”为重,并指出批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党的战斗力以达到阶级斗争的胜利”;针对存在的雇佣思想,教育大家视自己为“革命的主体”,“对革命负责任”;决议还提出了克服享乐主义以培育献身精神,并对新分子入党的条件作出了“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等规定。这些都为树立正确的使命精神和荣誉观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是军队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的初始基因、基本要义和道德基础。
三、启示意义
古田会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不仅确立了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还指出了军队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等具体问题。大会决议不仅强调了政治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而且对教育和宣传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决议所体现出的理论创新的勇气、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作风,对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
1.理论创新的勇气。正如列宁所说:“红军建设问题,完全是一个新问题” ,如何在军队中开展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也是摆在红军面前的一个全新的问题。决议通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创新的理论勇气。在如何克服有着深厚传统影响的单纯军事观点问题上,决议提出了要“从教育上提高党内的政治水平,肃清单纯军事观点的理论根源,认清红军和白军的根本区别。” 面对极端民主化,决议指出要“从理论上铲除极端民主化的根苗。” 针对主观主义,纠正的方法“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 不难看出,红军在思想政治建设上面临的虽然都是全新的问题,但决议所提出的也都是史无前例的新办法,这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八十年来,我们党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智慧和勇气,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障碍,实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三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中,我们要发扬古田会议决议所倡导和形成的优良传统,结合新情况创造性地加以运用,以更加饱满的勇气和热情破除陈规陋习,用党的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官兵、教育部队,在实践中体现理论创新对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引导作用。
2.实事求是的精神。古田会议对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直击要害,毫不回避;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表现和根源进行了深刻剖析,一针见血。决议开宗明义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 在指出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时,严肃指出把红军的政治机关隶属于军事工作机关,提出“司令部对外”的口号是错误的;在论及宣传技术时甚至指出了“政治简报内容太简略,又出得少,字又太小看不清” 的缺点。这些无不体现着我们党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时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党内错误思想的纠正方法上,决议更是高度贴近实际,讲求实效。如在党内教育问题上,提出了多达18种纠正方法;在红军宣传队问题上,规定细化到宣传分队的人数“每个分队有分队长一人,宣传员三人” ;在士兵政治训练课的教授方法上列举了10种具体授课法。决议所体现出的不嫌事情的小、碎、琐的认真态度和求实精神,给新时期的军队政治工作特别是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活动以重大的指导和教育意义。今天重读《古田会议决议》,重温其所体现出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能够教育我们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要把手段和目标瞄准对象实际,对直面各种热点和难点问题,勇于分析问题根源,切实提出细致的具体的纠正措施和办法,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与时俱进的作风。古田会议召开时,红军建设才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在同敌人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斗争过程中,红军遇到了许多新情况,需要以崭新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如决议中所提出的军事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军队中党组织的建设问题、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和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的军队中如何开展士兵政治训练问题等,这些都是在中国的建军史上亘古未有的新课题。大会决议所提出的解决途径和办法也是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而来,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如在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时要求加强理论灌输;在党员的教育和士兵政治训练课问题上注重思想启迪并提出了著名的十大教授法;在丰富精神生活方面则立足于当时艰苦的物质条件,开展(1)捉迷藏等;(2)踢足球;(3)音乐;(4)武术;(5)花鼓调;(6)旧剧等游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和大背景,任何寄希望于一劳永逸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都注定会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当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更加要求我们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首先,在教育活动中要确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观念,在教育内容上要追踪前沿,教育方法上推陈出新,要敢于向“老政工”中不适合时代要求的部分说“不”;其次,在教育活动中要根据实际调整教育新思路,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任务的特点及对象的不同,及时探寻规律分类指导,坚决杜绝闭门造车和生搬硬套。同时,要以更加开放的文化自觉,把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触角伸向一切优秀的文化资源,大胆吸收中西文化的精髓,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做到批判性吸收、创新性发展,推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向外延扩展和内涵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