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空间相关成像结合M型超声技术评价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心室收缩功能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z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结合M型超声(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 with M-mode display,STIC-M)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胎儿左心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STIC-M技术测量536例正常胎儿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以正常胎儿为对照组,评价34例CHD胎儿(其中伴水肿5例) LVFS的变化情况。

结果

对照组LVFS与孕周呈负相关(r=-0.16,P<0.001),95%正常参考值范围26.8%~42.9%。心源性水肿组胎儿LVFS较对照组降低(P<0.001);CHD不伴水肿组胎儿LV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STIC-M技术测量LVFS可作为评价胎儿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CHD无水肿胎儿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可不受损或处于代偿期,而心源性水肿胎儿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普遍降低。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量化评价妊娠期高血压(PIH)患者舒张期左心室平均能量损耗(EL),探讨EL在评估PIH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晚孕期单胎PIH患者57例(PIH组)和健康单胎孕妇38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VFM技术分析获取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舒张中期和心房收缩期的左心室整体平均能量损耗(ELt)、左心室基底水平平均能量损耗(ELb)、乳头肌水平平均
目的探讨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在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心室心肌同步性及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仪监测呼吸暂停指数(AHI)≥5次/h确诊为OSAS的男性患者70例(病例组)及男性健康志愿者26例(对照组),并根据AHI将OSAS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各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中晚孕胎儿肺动脉收缩压异常增高的转归进行系统观测。方法选取三尖瓣少量或轻度反流的胎儿95例作为对照组,中度及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胎儿60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其三尖瓣反流程度、反流速度及反流压差,并计算肺动脉收缩压值,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及肺动脉收缩压测量值的差异;对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增高(>20 mmHg,1 mmHg=0.133 kPa)者,每4
目的探讨韦尔加腔(CV)消失征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MRI或引产胎儿尸体解剖证实的20~32孕周的ACC胎儿51例作为ACC组,并随机选取20~32孕周的健康胎儿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透明隔腔(CSP)及CV的显示情况。结果ACC组完全型胼胝体发育不全(CACC)36例,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PACC)15例;51例ACC胎儿中经产前MRI证实43例,经出生后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2DE)及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构建多参数联合诊断模型,提高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HCM)MYH7基因突变携带者的识别效率。方法选取28例家族性HCM中携带MYH7突变基因且表型阴性者(MYH7G+P-)作为研究组,27例携带MYBPC3突变基因且表型阴性者(MYBPC3G+P-)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3D-STI检查,测量舒张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