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26岁.自幼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脐部间歇性渗液26年,服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好转,此次因发现脐部间歇性渗液与膀胱充盈或下蹲运动时关联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就诊。
【机 构】
:
200137,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放射科,200137,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放射科,200137,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放射科,200137,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放射科,200137,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26岁.自幼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脐部间歇性渗液26年,服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好转,此次因发现脐部间歇性渗液与膀胱充盈或下蹲运动时关联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就诊。
其他文献
患者女,27岁.右侧肩关节及右侧手臂肿痛,关节活动障碍10余年.体检:右侧拇指、右前臂外侧及右上臂肿胀、局部不规则隆起,皮肤紧张、发亮.触诊局部高低不平,坚硬,轻度压痛.关节活动障碍.X线平片示右桡骨骨皮质增生硬化,以外侧明显,表面凹凸不平,内侧缘表面较光滑,骨髓腔狭窄;右尺骨末见明确异常;右侧大多角骨、舟状骨、第1、2掌骨、第1指骨、第2指骨近节骨皮质肥厚、硬化;右侧月骨可见斑点状致密影(图1)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肝脏IMT的影像表现,其中12例均行CT扫描,2例行MR检查.结果12例单发病灶均位于肝右叶.6例肿块为实性,4例肿块为囊实混合性,2例表现为门静脉周围浸润性病灶.CT图像上呈实性或囊实性低密度影,MR T1WI为低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重度强
患者 女,42岁,孕4产1.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腹股沟肿块,站立时明显,自觉月经来潮后缩小.体检:左下腹左阴阜部有一肿块.大小约8 cm×7 cm ×6 cm,呈卵圆形,站立时明显,质软,边界尚清,左腹股沟环外轻度压痛。
目的 探讨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调整管电流(mA),获得一致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A)的图像噪声,进而控制辐射剂量的方法.方法 (1)80例患者作为固定mA组(650 mA)以一致的扫描条件进行64层螺旋CTCA检查.2名医师用5分法评价固定mA组的噪声水平以确定诊断图像质量所需要的噪声水平标准差(SD)SD.值,并建立一个少量对比剂团注探测循环时间扫描(TB)噪声SDTB值和心脏扫描(
患者女,25岁.闭经3个月,发现左下腹包块.妇科检查:左附件区可触及1个直径约8.0 cm的包块,边界清楚,活动可,有轻触痛.后穹窿穿刺抽出10ml淡黄色液体,细胞学检查未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目的 通过分析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的CT和MRI表现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该疾病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的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6例均行CT平扫,其中1例行MR扫描.6例中3例行CT复查,1例行MR复查.结果 6例患者CT均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纹状体密度增高,均累及壳核,其中5例同时累及苍白球外侧部或尾状核;3例CT复查表现为受累纹状体密度减低或密度增高影消失.1例
目的 初步应用MR血管影像结合计算机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测量和分析在体颈动脉分叉的几何学属性指标,探讨不同年龄组该段血管形态的差异.方法 搜集2005年至2007年经超声检查或DSA检查证实为颈动脉分叉正常或狭窄率小于30%的受检者57例,分为≤40岁组27例和>40岁组30例,行颈动脉1VIR增强血管成像(CEMRA)检查,扫描所得减影图像经计算机图像后处理重建三维血管图像并测量颈动脉分叉的各项几
成软骨细胞瘤临床较少见,以往其X线及CT表现常有报道[1-3],MRI表现则报道较少,而CT及MRI能够提供更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笔者对13例成软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