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与初心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概在一千多年前,扬州的一家客栈里,一个知名酒鬼在扬州卧榻养病,休养生息,有天喝大了半夜起床小便,随手从床下拖出夜壶,不成想酒劲还没散。脑子还是自己的,手却不受控制,费劲周章,铜制的夜壶才从黑暗的床下拖出来。这哥们儿解开长衫,冷的一哆嗦,对着夜壶迷迷糊糊的进行新陈代谢。
  此时扬州入秋清冷的月光照进客栈,他无意之间抬头一看,眼泪瞬间留了下来,马上铺纸研墨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酒鬼叫李白,就在去年扬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号称中国第一驴友,走遍天下路,喝遍天下酒,顺便在写写诗。
  时间来到第二年秋天,这哥们儿投宿在扬州的某家客栈,夜光如霜,这次他没了剑气,只有回不去的故乡。
  我在想太白兄惆怅之时,肯定念及到:故乡也入秋了吧。
  此时成都的秋天在窗外极速泛黄,像被一阵风忽然间吹的泛黄似的“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此时此刻,我的故乡也入秋了。那是在川东北地区的米仓古道山脉之中的某座山脚下的小镇,哪里层峦叠嶂,青山苍翠,溪流吟唱,河水如玉。
  山脚下有个镇子,镇子不大,二十分钟可以把脚步留在这里每一寸青石板之上,像很多初次到来的外来人,镇子很大,很多人一生都没走出去,像很多我一生都在逃离的父辈。他们有些载誉而归,有些铩羽而归。
  莫言有让他辗转难眠的高密东北乡,王安忆有他的上海烟雾缭绕的弄堂,王朔小爷有他皇城脚下部队大院之外的北京胡同口。我有千里之外的故乡,恭敬桑梓,越鸟南栖的故乡,那是我的故乡。
  额头一紧,掐指一算,从高中求学离开来龙,白驹过隙,时至今日也有四个春秋。
  几千年前一个高个子先生在桥头冲着流水大吼: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几千年后,在成都地铁二号线上我听着隧道里的风声呼啸而过,好像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
  仔细一想我们的脚步是一代一代人传承的,父亲告别了自己生活的农村,来到城市,我还有胞妹各自奔向省城,这是更大的城市,人流如织,高楼林立,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现代科技催生的产品让人应接不暇。
  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不太明白,为什么来到这里,仔细一想好像还是因为某种被迫的传承。
  就是在那一瞬间,我的思路回到了儿时的故乡,跨过锦江,跨过府南河,跨过成都平原,在云层中奔向川东北部地区,再次回到镇上。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在我幼年时,来龙已经有了通向城里的大巴,所有人蹭破头皮都要进城看看,看看城里超过五层的大楼,我邻居家的大胖回来神气的说:那大楼高啊,和天一样高。其实后来我才知道他爸爸只是带他去了隔壁的镇,让他误以为是所谓的城里。
  从此开始,城里变成了所有人想去的地方,哪里光怪陆离,宏伟壮观,我的所有小伙伴都以去过城里为傲。
  在中国人传统理念中离开故乡似乎都是一种不忠不孝的体现,故乡的敬畏如同对土地的敬畏。明代时,离开乡里还需要开路条,就算参加科举也要本地衙门的证明。古语也说:父母在,不远游。
  也许从某个时刻开始,西部的所有人开始逃离,逃离故土,为了更好的生活。我问我爸为什么我要在外求学,我爸说:为了以后顿顿都有火锅吃,为了他老人家有喝不完的茅台。为了以后再这里放个屁,也有人把它一句话。
  我咽口水表示他说的有道理,,我也想顿顿吃火锅,顺便有喝不完的茅台,至于放屁它不重要,只要不臭到别人就可以。
  我父亲青年奋进,中年有成,虽然没有实现茅台自由,可是请客吃饭,逢年过节管够茅台也是很轻松的事。在故乡,所有晚辈后生见到父亲都会毕恭毕敬的打个招呼。人到中年,父亲回到小镇开始养生,每天早上晨跑,信誓旦旦的要坚决贯彻口号,不做油腻的中年人。这对中年夫妻两个人每天围着小镇跑步,如我意料之中,没有坚持几天就放弃了,我问为什么,我妈不耐烦的说:早上给你爸打招呼的人太多,三步就是一个招呼,五步就是一个问候,晨跑活生生的变成散步。
  我知道这就是实力和面子,父亲在故乡那个不大不小的地方获得了尊重。在古代這可得叫乡绅。
  小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以后想做什么?我说,想在来龙养两头猪,取隔壁班的班花当老婆,生一堆儿女。
  老师一巴掌打过来说:呸,那就是臭流氓。
  高中的时候,室友问我以后准备做什么?我说:当臭流氓,有文化的臭流氓,著作等身,博古通今,明辨是非,著书立说的臭流氓。
  室友说:然后?我说:回老家来龙,娶隔壁班班花,每天早上出去晨跑,晨跑结束吃我妈做的大肉包子,一口下去,油嘎吱嘎吱从嘴角留下来的那种,吃饱了继续写小说,继续著书立说。
  时隔几年,我还是没有回到老家,远在成都求学,不知道老家的生猪养殖产业有没有受到年初猪瘟的影响,不知道我妈还会不会做大肉包子。
  我却明白了父亲让我离开的良苦用心,离开了是为了更好的回去,因为我们需要外面更好的环境,更好的技术,更好的理念。离开不是代表不回去。要为了回去而去更多的地方,往大了说,这叫文明传递,往小了说,这叫落叶归根,造福桑梓的义务。这些年老家小学捐款筹钱,修路赞助,父亲一直慷慨解囊,后生晚辈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事也是鼎力相助。
  妹妹在长沙读书,军训受了委屈,视屏电话里,对着一家人咧着嘴哭,眼泪留到嘴里去了也不知道,我觉得搞笑又心疼,一个劲儿的安慰妹妹。父亲安慰了几句觉得够了不再说话,也告诉我不需要再安慰了,我不明白平时将女儿视为心头肉的父亲今天居然如此没有耐心。
  父亲在一旁说:不用安慰啦,一个人在外读书肯定会受到委屈的,这就是成长,第一次觉得委屈,才会坚强,坚强是委屈最后的反抗,你们两个要是一直在来龙,在家里,或者读书就在本地,那是永远长不大的。
  恍然间回忆起,我和妹妹在填志愿的时候,父亲和其他所有家长不一样,希望我和妹妹去到新疆和西藏等偏远高校去,原因很简单,他说:建设边疆锻炼自己,不挺好吗?
  我们这一代人学生时代喜欢用各种签名,QQ签名、微信标签等等,那时候用过最多的就是出自《华严经》解读之中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八成人知道这一句,少数人知道后面两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受。”
  老家就是那一颗初心。
  早期写文章的时候,发表出来,用过最多的笔名叫“来龙青年”,朋友问我为什么叫这个笔名,我笑笑说:因为我是来龙,我就是来龙青年。
  我们就像故乡亲笔的遗书,每一代人的故乡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代人的故乡都在死亡,故乡生死轮回到下一代,那又是另外一批人的故乡,他不在是曾经的样子,如果有幸,我们也会见证,父辈已经见证了,现在是我们。
  我们短暂的分开,为了更好的相遇,去熟悉他乡异地,于是故乡开始衰老,接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乡死亡,不在是最初的样子,变成另外一代人的故乡,我们也就成了故乡的遗书,记录这着他的曾经的样子,记录着他的爱恨,他的别离,他的所有,以及他的盼望。
  20岁的时候,远离亲人,他乡负暨,我发誓我这一生一定要写一本关于故乡的小说,拍一个关于故乡的纪录片。
  如同一千多年前,夜半在扬州某个客栈失声痛哭的那个男人一样。
其他文献
陶罐静静地,箴口不言,被阳光照射的时候,还沉浸在梦中。  被从地下掘出时,人生轰鸣的那一刻,陶罐猝不可及,内心惊恐,依然紧闭着嘴,喊不出声。  陶罐穿着黑衣服,在黑色的地下,怀揣黑色的梦,与风月和躯体一同被埋葬,陷入无知的秩序。  陶罐装满了蓝色的水,以及闪烁的星光,盛着忧伤和无奈。灵魂死亡,不再有幻想。  陶罐不再思考,也不会思考,泥和水是曾经的过去,经历了一场火,就有了坚硬的躯体,生命却是漂浮
期刊
中年,这易骨折的词  高山、河流、你及你的诗行  都喜欢拐弯抹角,伸手  摸不着门前流水敲击时光的节奏  那一声清脆的叮咚  岁月平淡,心静如水  头上添了几根银丝又有何妨  没很多理由让我放纵,这一把年纪  已经学会记住一些温暖的词  尽量让自己开心一些  点燃记忆,往事便会从杯口流浪到指尖  一树的果子,半截青涩半截红透  腿和嗓音还算硬朗  只是在想,当年和我一块  咬着手指头的小屁孩  下
期刊
故 里  伟人的故里。  他至今未归,却有宝鼎说出四个字:实事求是。  修竹的岁月更长,在他之后,欣闻港澳回归,1997,很久就成为了历史,他的三起三落和最新鲜的花瓣一起,荣归大海。  他的故里,是广安,是嘉陵江,是蜀道,是长江,是中华锦绣,是大海无边无际。  民间传说中,是被祖上救过命的风水先生的一个郑重报答,但我更信,天降大任,江中藏龙。  这片神奇的土地用来给江山多娇打下伏笔,一个孩童走在菜
期刊
夜已深,风再也吹不动暮色  能喘气的,都已躺下  很多无人居住的老房子里  依然有气息,在游离  夜太深,太沉  根本就无力去想明天的事  有太多的事物被束缚  生活就像一把剔骨刀  这一生,所承受的悲欢  终归要交由第三方处置  一座老弱病残的村庄啊  弥漫着,一种黎明前的死寂  辞 别  草木是有心的,归来或离去  只不过是辞别了另一个自己  从黑到白,又从生到死  黄昏下的落日  与深秋的原
期刊
1  我徘徊在影剧院的门口,并不是在等谁,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才能掩饰自己的孤独。  不关心某部影片的开演或散场,那些重现的情节,都曾是刻意漏落的。  梧桐树上,传来鸟的叫声,我明白,在路灯亮起前,它们会自行离开,谁也不会为了谁等到天黑。  卖花的少女安静地站在橱窗前,橱窗内的新片简介与她手上的鲜花一样,几乎每天都得更新。  天衣无缝,没有一个细节是凌乱的多余的。  2  所有的门都敞开了,这意味着
期刊
因为疫情,这个春天,除了读书、写作,就是痴痴地望着窗外,静静地想心事。一遍遍地回想着朝夕过往,岁月变迁……  马路上,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不见了,行色匆匆的人们都安分地待在家里。平日里,那昼夜喧嚣的咖啡屋、小酒馆,店门紧闭,人去楼空,一片寂寥。道路两旁,吐露新芽的柳条在风中摇摆,宛如女子飘逸的长发;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绽开五颜六色的小花,给渐浓的春色多了几分生机。夕阳的余辉,在空旷的马路上洒下一地
期刊
瀑 布  一挂瀑布,需要的不是仰望。  从一座山上跳下,一定是逼到了绝路,才打开生命的缺口。  如释重负。流水走过崇山峻岭,心中一定聚集了无数的爱恨情仇,才在这一刻得以爆发,得以彻底放下。  我们往往被瀑布的壮观所吸引,从不去体会它为了找寻出路,抉择何其艰难,何其无奈,何其痛苦!  無数次,我们沉浸在瀑布的呼啸里。我们听出过悲怆,更多时候,听出了兴奋。  其实,面对生活的落差,我们往往迟疑,困惑,
期刊
月光塔——读《神曲》有感  当我们穿越生死的边际,我们与神的谕示最近。  由地狱向天堂的路途上,爱与思,情与欲,抽丝剥茧地被从月光和星系里缓缓解析出来。灵魂贯注在感官上,感到痛苦或欢乐的情绪。负伤的灵魂在这里徘徊,带着深重的枷锁,伤口里喷薄而出悲哀的言语,自此迈向永恒的无宁。  人类始终都在攀登那荒凉的山脊,在等月亮掀起潮汐,等黎明征服和消灭了早晨的雾气。我们在岩石的裂缝内向上爬,沿着漏下的那些光
期刊
这是一条古老而清纯的家乡河。  她应该有一个暖人的名字,和你的家乡河一样,带有地域色彩,正如艾青先生的大堰河,发源自我们的骨头里,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  你在梦中一定呼唤过她的名字,那是对乡愁的追思。  家乡河,岸似乎是不变的,左岸槐树,右岸垂柳。小河流淌着时光之水,粼粼波光映照朝阳,也同样会映照夕晖。两岸的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可是却是在静美之中享受着生活。  鱼自古是河的主人,居住在河床的杂
期刊
一  如果可以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行走,我真想从龟兹走到库车。  这个想法显然十分荒唐,但我还是要固执的认定,龟兹和库车本来就是两个被时空对立着同时又一直血脉相连着的时光生灵。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的想法就并不荒唐了,因为我所奢望行走的,只是两个生灵之间的历史距离和文化空间。  虽然有种种文献和史料在诱导我们对遥远的龟兹古国合情合理和不着边际的想象,但我们还是没有一个人敢理直气壮的说出第一个或者第一批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