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课堂上的主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师的理念要更改,要更新。这不,今天要学的课文是《将相和》,又是一篇讲读课文。按以往的应试教育法就是让学生在基本熟悉课文、生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讲解课文,完成教学目标即可。整个过程都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回答提出的问题,而没有机会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
  一、熟悉课文,提出质疑
  可现在不同了。刚一上课我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课文,学生马上说:“老师,让我们自己来学懂这个故事行吗?”我知道他们又想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我也正有此意,因为本课故事性比较强,只是还未来得及说,就被他们抢先了。我提出要求,首先让他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不理解的问题列出来,同时动嘴、动手、动脑。一下子教室里书生琅琅,同学们一会几大声朗读,一会儿又奋笔疾书,一会儿又眉开眼笑,个个都非常用心。
  二、抓住时机,激发想象
  几分钟后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步,分小组进行讨论,把自己刚才读课文的收获及没有弄懂的问题拿到小组上解决,如果在组上还有解决不了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留到后面全班来解决。这一下教室可热闹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教室里的纪律太乱,老师没有说语的份。此时此刻,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发言,没有谁被动地等着別人的帮助,都想充当帮助别人的“能人”。有的小组有专人做记录,有的小组谈得娓娓动听……你看第三小组的“调皮大王”,因平时特別爱捣亂,同学就给他取了个“雅号”,正谈得有声有色。我不由得走了过去,只听他说:“蔺相如之所以敢拿壁去撞柱子,是他相信秦王会妥协,他也不是真心想把璧撞坏。因为他机智又勇敢,在秦王看壁的时候他作了仔细观察,揣摸了对方的心理,又知道对方是个不讲信用的家伙。因此,断定对方肯定不会拿十五座城来交换壁,于是作出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的样子来吓唬秦王。所以他决定先把壁骗回来再提要求。”呵!真是好口才,我还真没发现他呢!“我不赞同你的观点!”在旁边的另一小组的同学争得面红耳赤,一同学大声地抢着说,“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并不是想到要升官发财才这样做的。因为他知道赵王是代表赵国去的,如果秦王侮辱了赵王就是侮辱赵国,就是看不起赵国,太小看赵国了,他生气极了。觉得自己是赵国人应该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所以他用自己的性命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维护赵王的尊严,从而达到了维护赵国的尊严,让秦王不敢小看赵国。因此赵王非常赏识他,觉得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オ,所以才又提升了他的官位。”小组的同学都连连点头。这时第三小组的同学为了一个问题各持己见争论不止,来叫我给他们评理。我来到他们小组,他们的争论已经形成了两组对立派,一派说廉颇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应该借此机会狠狠地教训他一下,让他以后再也不要居功自傲,做出盛气凌人的样子。另一派说,他已经知错了,如果再去教训他,就会让人觉得蔺相如也很小气,没有肚量。我觉得后面的同学说得很有道理,的确如此,对方已经知错了,才来负荆请罪。如再去教训他,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更加激化矛盾,这不是蔺相如想要的,蔺相如的目的是想要齐心协力共同协助秦王治理好国家,再说蔺相如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他们经我的提示很快达成共识,都赞同后面同学的观点。
  三、激趣、升华激情
  十分钟后,进入第三步,全班汇报交流,每组推荐一位代表上台,在汇报时尽量不重复相同的内容、相同的观点,下面的同学也可以作补充。教室里再次达到高潮,每次台上的代表话音刚落,甚至话还没说完,台下的同学就此起彼伏地抢答上来,简直就和抢答没有什么区别。有的是补充一句,有的是补充一两句,有的是闻述自己的不同观点,我在旁时不时地提示点拨一下,经过一阵激烈的唇枪舌战,也该接近尾声了。我叫大家推荐两位同学作总结,要求语言精练,故事又要说得清楚。很多同学毛遂自荐,都想表现一下自己,没办法只好由我指定两名同学来作小结。他们把几个小故事串起来,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得清楚明白了。加之课堂上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汇报,懂得了将相和好的原因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为了国家的利益走到了一起团结协作。也体会到蔺相如英勇无畏和顾全大局的优良品质,廉颇知错就改、勇于认错的可贵品质,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达到了。课在铃声中结東了。课后有的学生说:“今天真棒!”有的说:“老师以后多让我们上这样的课,行吗?”我觉得上这样的课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告诉他们说只要他们愿意机会有的是。
  今天这堂课学生通过读课文、思考、讨论、汇报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了。谁说老师说得少,学生活动得多就不是一堂语文课呢?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表达,完整简要地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我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为什么想做这个工作。  2.引导学生简要地与同学说说自己的愿望。  3.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时做到认真、努力地听,有礼貌、有兴趣、有自信心地说。  4.培养学生的说话和交际能力,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教学重点  1.乐于与别人交流“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个话题,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并能把为什么做这个工
期刊
时间:  2017年10月12日  地点:  户外活动沙池区7  年龄段:  大 班  投放材料:  沙池、竹筒、沙铲、伸缩塑料管若干、各种拼接直管、三通弯管接头若干。  自主游戏记录:  片段一:探索材料,拼接水管  户外区域时间到了,摆在孩子们面前的有——竹筒、伸缩塑料管、直管。大家一个个拿起管子,表现出了出奇的兴趣。“咦!这些管子是用来干什么呢?”“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可以拼成一条长长的管子
期刊
“一例到底”教学是用一个话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将知识融会贯通的一种教学法概念。这种教学法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生成与运用。  《把握思维的奥秘》一课,充分应用了“一例到底”的教学方法,并将其中的“一例”进行了接地气的课堂设计,实现了“一例到底”教学的融通性与生活化。  一、“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
期刊
一、教材分析  《国家行政机关》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含义、职权,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正确认识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懂得依法行政,依法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意义。从而体会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支持依法行政,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期刊
案例背景  我有一个学生叫于晶,这个学生是从上一届休学后进到我们班级的,当时在上一届的时候就是因为性格和全班人都不合,后来上届班主任建议她休学一年。她进入我们班的时候,之前的班主任和我说了些她的问题,这个学生性格很孤僻,不和其他人接触,宿舍的人怀疑她偷东西。进来之后的第一个礼拜我就已经和她沟通过了,基本上每周都会和她谈一次,对她进行开导。我想着在我的班上相安无事渡过三年就皆大欢喜毕业。  二、案例
期刊
随着高考化学题目开放性的增强、难度的加大,对学生发散思维要求的提高,教师在化学教学上只是依靠新授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已经远远不够,习题课才能更好的巩固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思维。但很多教师对习题课的认识还不够,仅仅是抱着“处理习题”的态度教学,使得习题教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也难以被培养,与高考对学生的考察接不上轨。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习题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就尤为重要。  一、高中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职数学第二册第十二章第四节古典概型。它的引入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实验,得到的是概率精确值,对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随机事件和基本事件以及概率的统计定义。但是他们对概率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还未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同时中职校二年级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独立思考能力欠缺。但是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对与生活相关的
期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13-14页《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角度(位置)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你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规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
期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5页至76页。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但由于处在多动年龄,所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建构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3.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