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t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信息技术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及简单的使用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广大农村学校,一些有条件、资金比较充裕的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应该怎样学习信息技术课,教师又该如何把计算机的那些比较“复杂”的知识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教授给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刚刚步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好动、贪玩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对于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事物非常好奇,对新鲜事物也乐于接受,但学习的主动性及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怎样才能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一、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对各种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可顺着他们的这种心理,从“兴趣”入手,利用他们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快的特点,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由于农村学生很少接触电脑等一些电子产品,每次在上一周两节的计算机课时,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等教师揭开这个“神秘家伙”的真面目。例如,在教学“认识计算机”这课时,我在课堂上先不着急向学生介绍电脑各个硬件组成部分,而是先打开电脑机箱,让学生先对电脑的各个组件进行细致观察,自己也积极做好等待学生提问的准备。他们有的拿起鼠标问:“这个发光的‘东西’是什么?它能干什么?”有的则在键盘上指指点点:“这些密密麻麻的按键是什么?”甚至有的说:“这个‘电视’怎么比我们家的小得多?”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都一一地向他们讲解。这种教法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大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在教学“认识键盘”时,有位学生说:“有个向左的箭头,并且还有一串音节,是干什么的呢?”这说明他们已经完全用心观察、思考,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了。
  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计算机其实就是一种应用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人工操作比较麻烦的事情,如果运用电脑来操作,不仅会简单许多而且效率会更快。所以,对初次接触电脑的学生来说,学习电脑不仅要勤于动脑而且还要勤于练习。由于每个人的个性思维及学习方式不一样,对于同样的问题会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针对上述问题,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尝试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上机练习”,放开手让他们大胆去练、去“玩”,因为只有在这些大量的学习和“玩”的过程中,才能巩固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这时有人可能会说:“让学生大量地玩,把学校的电脑都弄坏了怎么办呢?”这是个不需担心的问题,因为学生只有在“玩”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己在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顺便把问题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肯定大有提高。
  三、创设情境,比赛学习
  指法的操作训练是枯燥乏味的,而它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当学生经历一段时间训练而又没有多大进步时,就会对此产生厌烦心理。这时,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输入规定的内容,比一比谁的输入速度快,谁的准确率高,并且评选出好的给予表扬和奖励,使他们之间互相竞争。也可以把难一点的问题直接留给他们尝试解决。这样变单一的训练为具有鼓励性、挑战性的训练形式,学生的操作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电脑操作课上,面对一些特殊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操作时,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会出现有些学生完全掌握而一部分学生任凭教师怎样点拨但就是无法掌握的情况。针对后者,教师应“一对一”地对其进行指导和帮助。如在教学六年级信息技术“幻灯片”时,教师可事先将制作好的Windows系统自带的屏幕保护程序字幕播放一遍,告诉学生,这个屏幕保护程序字幕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其随意设置内容及字体的大小等,从而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设置自己想要的屏幕保护程序字幕。在引导学生制作幻灯片时,教师可向学生说明操作步骤和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了不同的环节,可以让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在具体的操作過程中,有些学生可能会有更好的方式方法,从而让他们展开讨论、交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提高,既加深了学生对电脑基本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
  计算机学科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学生热衷于计算机的学习,对计算机的认识和使用的能力提高也很快。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绝不能照抄照搬课本上的内容,也不能一直停留在教师自身的水平上。教师要积极更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全面提高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水平,不断学习,运用新的、好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求。
其他文献
在英语语言中加入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具体的英语表达习惯和英美文化背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校期间加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必修项目,由于语文学科在学生时期占的比重较大,所以在这里渗透艺术教育是非常好的选择,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
为了调查高职生的心理韧性现状,文章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74名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在性别、年级、生
目的:口腔预防医学中的窝沟封闭是一章很重要的章节,但是根据观察临床实习学生发现其在操作窝沟封闭时随意性大、操作方法不一、操作难以掌握,现改进窝沟封闭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摘 要】“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以下简称机测)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机测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考试前三题的评测由电脑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公正性,同时也满足了大容量考生同时测试的要求,但由于机测与人工测试的不同,不适应机测的考生成绩会降低。  【关键词】普通话 机测 教学 培训  普通话机测是指借助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应试考生在计算机前完成测试,计算机可以自
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主语的不同之处,指出英语是主语突出语言,汉语是主题突出语言。正确理解英汉主语的差异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准确地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外国学生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综合性很强的精读课教学中,应当贯穿语体意识和语境意识。本文就对外汉语教学中语体观和语境观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