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人:吟唱诗意的乡愁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bo13514244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五条人的歌很有特点,他们从不“生产”口水歌,只唱最真实的生活和生存,只唱共有的情绪和情感。
  独特的情怀,不是人人都有,但是,拥有它的人便会不自觉地走到一起,比如阿茂和仁科。他们都是“海丰人”,有着很深的故土情结,自身也带着一股“爱拼才会赢”的冲劲。
  2002年,阿茂离开家乡,想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他去了广州,到一家打口碟店上班。整整三天,阿茂都很敬业。只要有人来买碟,他一定会帮顾客认真地挑选。阿茂如此勤恳,努力到热情很快就被耗尽,于是不得不选择辞职。
  “这活儿那么简单,自己为什么要给别人打工呢?”
  热衷于挑战生活的阿茂,很“傲娇”地叛逃出走。不过他并没有走多远,而是揣着40块钱工资,去了广州石牌华南师大附近,开始自己卖打口碟。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步,但这也意味着他开始有了自我觉醒和自我拯救的意识。
  阿茂一直向前走着,怀揣着“浪漫的土气”,和规则对立,与自由并肩。他在华南师大门口,一“蹲”就是六年。在这期间,他等到了来投奔自己的仁科。不过,2007年,广州为了筹办亚运会,开始对流动商贩进行有序管理。阿茂和仁科只能在第一时间“卷”起那些宝贝光碟,匆匆离去。
  那天,他们走了很远很远。在经过一个路口时,阿茂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忽然冒出了新的想法: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呢?维持生计的同时,我和仁科难道就不能去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吗?
  阿茂在心里盘算了一会,试探着问仁科:“我们要不要直接开个打口碟实体店?”他满眼真诚地望着仁科,心里其实并没底。他是试探性地问一问,却没想到得到了令人振奋的答案。“好!”仁科的回答言简意赅。

2


  阿茂和仁科在开了打口碟实体店之后,日子确实比之前舒坦了。他们不用再奔走于风雨和烈日中。不仅如此,他们还多了一些空余时间,可以去唱歌,去创作。《走鬼》这首歌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是他们对过往生活的纪念。乐队的名字,也在此时诞生。
  仁科说,“很多人都很好奇,我们明明是两个人为什么会叫五条人。其实,我们是受一部电影的影响。”他口中的电影,名为《三条人》。他们本想直接用此名,可一考虑到版权问题,便只能动点别的心思,另辟蹊径。
  “人丁兴旺才能大展宏图嘛。”既然想与“三条人”的名字贴边,又想图个吉利,最后,阿茂和仁科就干脆将乐队取名为“五条人”。他们为终于成团而开心,并开始去酒吧驻唱。
  露脸的次数多了,伯乐也就闻声来寻人。
  第一次见到周云蓬的经纪人佟妍时,仁科感觉异常的惊喜。他完全没有想到大城市的有才之人竟会来到自己所在的小城镇。欣喜之余,他也不敢抱太大的期望。至少,仁科是压根不敢想周云蓬是特意来为他和阿茂出唱片的。



  谁敢轻易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呢?尤其像阿茂和仁科这种土生土长的海丰人——他们没见过大世面,没有天生的黄金靴助跑,连提高生活水平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们怎么敢去奢望幸运之神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呢?
  仁科想:“有幸和厉害的人录制一首歌就知足了。”他劝自己清醒一点,认清现实,却怎么也没想到佟妍不仅主动递来了橄榄枝,还真的为他们出了首张专辑《县城记》。
  《县城记》是一张讲故事的唱片,五条人以歌唱的形式,记录了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哪怕你没有去过海丰,也可以从这张专辑里窥探它的风貌、世情以及鸡零狗碎的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县城记》带着一份真挚、一份诗意,吟咏中国乡土,饱含着小镇青年的浪漫。它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暗藏深意。
  2009年,五条人凭借这张专辑,斩获各种大奖。《南方周末》还特意把“年度音乐”的称号给了五条人,颁奖词这么写道:五条人在其首张专辑《县城记》里舒展了原汁原味的乡野中国,在音乐日趋娱乐化的大背景下,它无异于“盛世中国”的音乐风景画,它所富含的原创性彰显了音乐的终极意义——吟咏脚下的土地和人。
  一时之间,关于五条人的褒奖很多,争议自然也有。一些人因接受不了五条人的唱腔、看不惯五条人的服饰、爱不了他们的性格,曾对五条人有过并不友好的评价,甚至是抨击。阿茂和仁科虽然知晓,却并不在意。
  他们依旧我行我素,在海丰吹着“海轰”,唱着自己最喜欢的歌。

3


  仁科和阿茂一直信奉“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这句话。
  早些年,仁科没钱买书,爱看书的他常常去书店蹭书看。若是碰上自己特别喜欢的,他就默记住书名,再跑去二手书店买,用此办法来省钱。他才不管别人怎么想,捧著旧书的他,一样是怡然自得。
  这两年,阿茂也并未戒掉“任性”。去参加原创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他的装扮依然是那么另类。表演到中途,他还要求节目组换歌。他和仁科如此随性,不淘汰他们,淘汰谁呢?阿茂摆摆手,很酷地说道:“无所谓了,我们就喜欢尝试和冒险,喜欢一些即兴的东西。”对他和仁科而言,临时换歌、改词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不只如此,包括录音,他们也是跟着感觉走。很多旋律,他们并不是按照书本上所教的那样去创作,而是“乱试”。哪个摁键有感觉,阿茂和仁科就会弹一弹,试一试。在他们看来,突破常规去发现的音符,才是音乐的真正灵魂。
  有一次,在香港演出后,他们顺便去参加了一个集聚诸多亚洲音乐大咖的研讨会。会上,富士音乐节的创办人感叹:五条人的音乐就像老虎走钢丝,刺激也有趣。阿茂和仁科很喜欢这个评价。不管自己的乐队“红”还是“不红”,他们始终把不走寻常路当作寻常。他们希望自己永远不要被固化,永远不要被设限。
  海风还在吹,追梦的男儿,可能正在远离海丰。但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一直都在。他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从没改变。他们将会永远地怀抱天真,探索未知,歌唱诗意的乡愁。
  编辑/梁宇清
  五条人乐队,来自广东汕尾市海丰,中国民谣乐队。成立于2008年,由主唱兼吉他手胡茂涛(阿茂)和主唱兼主音吉他手、手风琴手仁科组成。发表过五张录音室专辑:《县城记》《一些风景》《广东姑娘》《梦幻丽莎发廊》《故事会》。2020年7月,参加爱奇艺原创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第二季,最终成为该季节目的Hot5乐队。
其他文献
中学的时候,最喜欢文科。哪怕是最最无聊枯燥的政治,都学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最讨厌的就是理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把那些数字和奇怪的符号还有图形线条都弄得清清楚楚,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人就是数学老师和科代表。  上语文课的时候,心情总是特别好,连语文老师都长得让人赏心悦目——中年的女人,胖胖的,满身的书卷气,说话慢条斯理。数学老师完全不一样:干瘦、眼神如鹰隼、经常在激动的时候语无伦次,我认为这一切都归
期刊
深蓝智囊团  看看你是什么心理类型    人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对心理类型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儿童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具有自发性,并往往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中表现较为出色,但不适合从事长期计划性工作。在与人相处方面,他们由于时常缺乏耐性,而宛如小孩子一般容易朝三暮四,所以这种“儿童型”的人通常难以信赖。  对于“儿童型”心
期刊
买了一个时间消逝日历。那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是一款可以查看日期的年历,以极简风格直观地表现出一年之中所拥有和已经失去的时间;只有黑白二色,象征着世间的日子就在暗淡与明亮中交迭轮回。每过一天,可以用小吸盘轻松吸走数字,也可以用针来挑取(这个更有乐趣),然后这个日子就消失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拿掉数字,翻过昨天,露出底部黑色卡纸,黑色圆圈代表了时间的消逝。随着一天天消逝,黑色圆圈的增多不断传达出时
期刊
一如往日的清晨,花子静静地立在家中的院落里。这是一个普通但却对于情节有无比推动作用的春天,樱花绽放,天空辽远。   目前要交待的,是一只青蛙跳入水池中的情景。发生得突然但却平静。然而,花子在那一瞬间,感到像是被什么,轻轻地敲打在了心上。我们的花子,熊猫村的花子小姐,就是如此被季节影响到了善感的心。因为今年的夏天,她就要依照惯例,选择一位年轻的熊猫异性,妥帖地举办婚事了。   而花子对于未知的一切预
期刊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提到关于家乡的话题。有人说最难忘的是故乡的美食美景,有人说最怀念在故乡度过的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我听着微笑着,仿佛也跟着这些话语穿越到了他们的故乡岁月。  他们问我,你呢?我想了想回答,可能我从故乡那里得到最好的礼物就是发芽的心情吧。发芽的心情?朋友们有些不解。我慢慢分享着这份故乡最好的礼物。  乡下,泥土味是最自然的味道。土院坝、土路、土墙可见泥土的身影,菜园子、田里、山坡上也
期刊
回首往昔,最难忘的要数那些夏日时光。那时的我们为了在平淡的生活里寻得更多趣味,瞒着大人进行了许多秘密活动。仔细想想,成年后的我们在夏日所散发的天真烂漫,其实啊,早在儿时就有迹可循了。  那会儿夏季的吃食比较简单:绿豆汤和大西瓜。因为没有冰箱,所以难免少了身心舒畅的刺激感。不过好在奶奶手艺不错,绿豆汤香软浓稠,喝几口便能让味蕾满足。吃过晚饭歇了片刻,随着奶奶一声“吃西瓜咯”的叫唤,我们又齐齐端好凳子
期刊
奥黛丽·赫本,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女演员;主要作品有《金粉世界》《罗马假日》《龙凤配》《修女传》《蒂凡尼的早餐》《谜中谜》《盲女惊魂记》《罗宾汉与玛莉安》《直到永远》等。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结肠癌在瑞士洛桑病逝,享年63岁;同年,获得了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吉恩·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3名。  认识奥黛丽·赫本是从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吃瓜群众越来越多了。  不管是社会新闻还是娱乐消息,只要被冠上“瓜”的名号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看客们茶余饭后的消遣:碧绿的皮,血红的瓤,唇舌翻动之后,便只剩下满地黑色的瓜子,一片狼藉。  我亦是吃瓜群众中的一员。每天早上,我在睁开眼睛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手机上网找瓜,若是找到了有趣的“大瓜”,就转发到亲友群里,和大家一起其乐融融地分享。咔嚓,咔嚓,每一次咀嚼都会有红色的汁液顺着嘴角流
期刊
和C来往是因为一包饼干。  那天,我们刚上了体育课。大汗淋漓的他叫嚷着肚子饿,而坐他后排的我正撕开一包饼干。  我们并不熟悉,虽是前后排,但关系也就仅限于知道彼此的名字而已。他盯着我饼干的样子好似一只看见香蕉的猴子。他不说话,但就那么死死地盯着我和我的饼干……最后,我把整包饼干给了他。  其实C是转校生,但他很快就和班里同学打成了一片。两个月后,他顺利加入高中部篮球队。一个后来者,因为技术过硬和外
期刊
阅读十七年前的日记是种什么感觉?整理旧物,意外翻出了自己小学二年级的日记本。因为是硬皮,而且保存细心,乍一看还是崭新的样子。浅粉与白色相间的封皮上,画着一只调皮的斑点狗,它正瞪大了眼,俯身去嗅一朵小黄花。翻开,里面工整稚嫩的字迹像草一样——那里永远是春天。  读了几篇,里面记录的童年往事大多都忘得一干二净,遥远,模糊,又有种难以描述的亲切。好像在读别人的故事,读着读着,竟愈发觉得这个人很像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