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王重吟
最近总能遇到“正在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人:
一位卖电机的企业家,2008一年时间便身家过亿,添置了八辆车,从七人商务到SUV、从红旗盛世到宝马7系……泊在车库里大多难以一见天日。这些车带给他无尽的麻烦,员工抱怨老板太过奢侈却不给加薪、家人抱怨应该把车换成房子,可他坚持别人无权对自己的钱指手画脚。
前几日,企业家忽然说要把车卖了,只留两辆常开的,因为一个朋友告诉他“如果是藏车,这些4S店买的产品过100年也难升值;如果是玩车,你的体力和年纪恐怕已经不合适”。企业家说,这位朋友还打趣他的红旗、丰田霸道在本质上和住在老家的妈妈不愿意扔掉的泡菜缸无二,使用价值和交易价格一直在向下……
还有一位朋友成了新晋金领,在某外资银行做投行部主管。他本是华尔街出身,三年前想到要创业便辞职拿了丰厚的补偿金回国开始自己的事业。这三年来,他目睹A股的奇迹却丝毫没动摇刨业的决心,却在“复苏”伊始时结束了自己的事业。他说自己终于明白,他所擅长的是让资本成比例放大而不是原始积累,这三年来他亏掉的钱可能只有300万,但失掉的机会却远远不止3000万,现在市场复兴,正是出山好机会。
术业有专攻!
企业家朋友能让销售额在一年之内增长300%,却不会花钱,买车买出了诸多不满;投行的朋友拿到1000万,脑中有若干种变成1个亿的方案,可白手起家一砖一瓦的赚回1000万却成他最难的课题。炒股、买基金、定期定投、价值投资、财富管理……随便你把自己的金钱管理方式称作什么,关键在于学习如何变得专业化。
Angelia
她刚刚庆祝完自己28岁生日,正收拾行装准备到新加坡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她是一家私人理财机构的理财师,是一位手握CFA、CPA和FRM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但也是曾经在股市里赔光了钱的“炒股女孩”。
CASE1 28岁的老道投资经
花钱买来的经验
十年前,Angelia第一次接触股票,运气般成了家里“最有钱的人”,后来却因为不懂控制风险几乎赔掉了所有的钱。
“我第一次接触股票是1999年初,那时候我表哥刚进证券公司上班,我们两家住得近,他每天回来都跟我讲又发展了几个中户室、几个大户室,还说炒股赚钱如何容易。我当时正好有几年间攒的压岁钱归我支配,差不多1万元,就交给表哥开了户。”Angelia说,当时对赚钱并没概念,因为市场好,1万元很快就变成了1.2万、1.5万,最后父母追加了一笔投资,又适逢“5·19”股票大涨。很快她股票账户里的资产就有30多万了。
那年Angelia参加高考,因为股市,全家人都赞同她报商学院。Angelia入学时,曾被称为会计专业年度最有钱新生。现在她总结当时的投资:主要因为“市场好、表哥有内部消息和胆子大,真正的投资其实是不懂的。”
教训来得很快,股市暴跌,但Angelia却一点止损的意识都没有,因为“每个交易日结束后都想,明天就会涨起来,像‘5·19’一样”。因为和表哥做过一些“放大”交易(当时的一种违规行为,有些券商可以给特定客户提供杠杆),Angelia的亏损速度更快。到她毕业的时候,不但没有了入学时的辉煌资产,更因为金融机构缩减招聘让她放弃了原本的求职计划转投一家制造类企业。
Angelia回忆:“毕业的时候,我的账面资产是巅峰时期的20%不到,就业前景也不好,觉得这几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转回到基本面
因为经历得比同龄人更多,Angelia在职场上的表现显然优于其他“新员工”,因此她很快得到晋升。工作中她发现。财务报表里蕴含着一个企业经营的所有细节,而这是她之前所没意识到的。
痛定思痛,Angelia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一以前她听信各种内部消息、股评名嘴的推荐和神乎其神的技术分析,但那些“都不是自己懂得的”。AngeliaCr绍她的好多客户,都同她过去一样,愿意花很多钱买技术分析的软件或者是追捧“某某名嘴”,买他们推荐的股票。“不是说技术分析不好或名嘴们分析得没道理,可是每一种投资策略都有很严格的适用条件,大多数人并不清楚。”
Angelia说,善于技术分析的人普遍数学好,否则无法用数字推行数字;当代“名嘴”通常代表着某个集团的利益,可以作为分析基础却不能一味听信;而经济学家,通常都有全局远见却看不到现实的机会……相对比以前充满刺激投资经验,Angelia认为投资最要紧的是自己学会管理风险,她把自己的资产配制成三部分:留足6个月的生活备用金,放在货币市场基金或通知存款中;买位于城市中心位置的房产,标准是15~20年的租金能够折抵目前的售价;定期用30%的收入买基金组合,为30年后退休做准备。
Angelia介绍说,像她这样有自己事业的、兼顾投资的理财者,最好的办法是重视基本面变化、掌握市场逻辑并坚持长期投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躲开短期超额获利的机会”——因为富有的关键在于稳定和持续拥有,大起之后必有大落。
Angelia说,她今天可以拥有相对成功的职业和平和的财富观要感谢前几年股市的大起大落,让她在年轻时就体会到了有钱和“富有”之间的距离,更让她能从容面对市场的波动。“我现在只持有很少一部分绩优股,而且绝不是持有不卖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我持有的股票就是我判断大盘的指南针,如果收益超过50%,我就会坚决卖出并把我的基金组合调整到相对保守的配置,因为泡沫来了;等它再回到持有成本的附近时,我再重新买入。”
Ben
他最欣赏的投资人是私募操盘手花容,“他曾经为你们杂志撰稿,我相当欣赏他的投资态度。”而他本人的投资风格却偏稳,并不是一个擅长套利或是投机交易的人。
CASE2 投资“菜鸟”三年变“老鸟”
Ben在记者面前打开了电脑,展示了“偶像”的投资哲学:
“花博是博主的私人操盘日志,追求的基调是快乐投资和健康幽默,博主偏爱的投资风格是盲点套利和主题投机,对传统理论和大众方法不专业,因此不具备回答陌生人提出的询问个股问题的能力。博主的生活态度是自由、猎奇、互助与顽皮,不做私募理财,不做投资咨询,不做名誉顾问,不参与股票QQ群,希望博友不要为难老花。老花非股神,是与阅读者一样的普遍投资者,花博非股市投资指南,陌生博友不要指望看了花博自己不努力就能轻松赚钱,花博涉及的股票记录与市场趋势分析只供内部人参考,并随时可能纠错,因此陌生博识友闯进来阅读博文时不能单维盲信,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Ben说他学到的是投资要有自己的风格:他重视业绩结合市场信息,他说要自己对信息做出整理和评估,而不是“参考券商分析报告”。
亲力亲为的分析过程
Ben是一个程序员,对数据统计有本能的偏 好。至于对投资的兴趣,始于一次同学聚会:两个在学校里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为炒股变有钱然后出资邀请大家去海南聚会,席间谈起资本市场如何风雨变幻、考验精神与智力。Ben对此深感不解,他怀疑一个连基础函数都学不会的人根本看不懂复杂的经济数据。
海南归来,ben决定在股市上验证自己的智商。最初他倾向于学习靠金融模型推导出合理的价格区间,却发现能掌握的数据太少而且多数不准确,一位分析师朋友适时告诉他,很多王牌分析师的竞争力并不在做报告、预测股价让普通投资者满意,而是有渠道得到真实的数据并让所在机构获利。从那以后,ben开始自己进行数据整和上市公司分析,并开始有所收获。他谦虚地说炒股没有写程序赚得多,但是更富有激情;而且,编程序要按照照既定的思路发展,不然无法与其他人合作,股市分析却能尽展个人所长,而他的所长就在于信息过滤。
他为记者举了个例子:大家为什么关注3000点?Ben说,一系列测算得出结论3000点并无特殊,人们之所以如此看重是因为心理原因,尤其是当创业板上市可能分散部分短期资金的情况之下,突破这个关口就意味着股市仍然阳气十足。即便是“菜鸟”也应该意识到,如果需要证明大盘充满信心应该依靠哪些力量?是基金。基金的风格就是通过对权重指标的集体拉升引起市场的追捧,因此3000点和经济回暖、业绩变化、股市泡沫之间并无直接关系——相反,因为机构投资者对此点位格外的关照,因此会给权重股、“交易型指数产品带来短期机会”。
自己细化行业分析
Ben认为,通过基本面变化寻求行业机会只是一个大的逻辑,而自己细化才能寻找到真正的投资机会,因为你不可能“因为这个行业有机会就买下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
他用来举例的是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为期三年的限制关税一事。Ben说,宏观的分析都指明了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这一举措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实际上,这一举措未必能解决“年底前将有三千名钢铁美国工人面临失业”的危机,也不一定会影响国内上市公司的业绩。目前轮胎生产企业上市公司有双钱股份、青岛双星、黔轮胎A、风神股份、S佳通、st黄海六家企业,根据2009年中期财务报表中显示,这些轮胎生产企业的国外出口销售情况是:黔轮胎A 36866万元,风神股份71023万元,青岛双星43380万元,而S佳通有72.47%产品供出口。根据行业数据,前七个月,中国轮胎对美累计出口11.21亿美元,有关上市公司出口金额估算应该在4亿左右。短期的股价变化只是市场对信息面作出的反馈,而不是对业绩的预估。最重要的是,外国进口企业通常在“上半年备货”,因此大多数企业的出口任务已经在前九个月完成。
“六家公司之中,双星和双钱的主要销售线在国内,如果受影响而出现股价下跌我反而会考虑买进”,他说,“大多数时候,关于一个问题,十份报告会有十个角度,如果你自己没有判断的能力,就只能变成机构轮盘上的筹码”。
Clement
他被誉为“office理财高手”。他独创了一套办公室投资指数,凭借这一法宝独步“江湖”,在朋友圈里赢得“大师”的美誉。
CASE 3 创建自己的投资指数
办公室投资指数是Clement用于衡量股市泡沫或者是否出现过度投机的指标,听起来很像是林奇的鸡尾酒会法则:
1 当所在公司不同部门有超过20%的人开始热衷于谈论股市的时候,说明市场已经很热,要小心阶段性风险:当超过30%的女同事或50%的同事都开了股票或基金账户并热衷在电脑E察看股价时,就坚决清仓。
2 当20%以上的同事开始抱怨亏损愿意割肉离场时,关注阶段性机会;当几乎没有人在办公室里谈股票或即使你在聚会时谈论股票也没人原意继续时,开始阶段性买进,从金融地产开始,从龙头股开始。
3 选一个或两个和自己一样会持续进行投资的同事,多与他们交流投资心得并记录他们的投资业绩,观察他们的准确率,你会得到一个“伙伴”或者“对冲者”,没时间观察市场时就观察他们。
Clement在一家金融服务企业做市场部主管。要同时参与企业内多家子公司包括旗下网站的市场会议,是“仅次于HR最熟悉公司员工的人”,他热衷于靠^的反应来预测市场。
其实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
Clement是标准“海归”,信奉成熟市场投资理念。“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订阅华尔街日报”,Clement说,“那个时候起,我就听说过短裙效应之类的另类指数,其实就是大钟心理的逆向思维。”
Clement认为,逆向思维和逆向操作其实就是承认了搏弈这个前提,要了解对手、了解市场中形形色色的参与者的思维模式。他举了凯恩斯用过的“选美”的例子来说明大众的选股票思维:某报组织读者选美,在报纸刊登候选人的照片,由读者投票选出他们认为最美的候选人,如果投票结果和最终结果相同,投票者将得到一笔奖金。在奖金的诱惑下,投票者的投票将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标准而是考虑别人会如何投票。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的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而不是自己喜欢的。参加者需要运用个人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股票投资也一样,投资都希望选中的股票能赚钱,这个选择不仅取决于这家公司赢利状况“漂亮”,而取决于其他的投资者是否会选中他。
“可是,如果你观察到身边一半以上人的账面资产都在增加的时候,就要反思他们赚的钱从何而来了;而且,我身边的都是一些了解市场但并不专业的个人投资者,他们可能会分析市场,但过多的信息会误导他们的判断,所以20%的人开始赚钱的时候。我就开始减仓了,”Clement强调,“没必要冒更大的风险,因为股指的统计数据显示,能保持10%的年复合增长,就是优秀的投资者了。”
Clement坚持他的“办公室投资指数”投资法,2007年市场大热时,很多同事的收益都高过他许多,可他在5000点清仓后始终坚持不买进任何船票,不但躲过了大跌,更坚定了自己的理论的有效性。
找个可以和你做对冲的人
Clement的一位校友,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Clement形容他是一位“眼光卓越的长线投资者”,据说持有若干成本价仅为个位数的贵州茅台。可是这个朋友同时又是一个极没有运气的短线投资者,他割肉的股票总是“无一例外”、“短期内”、“至少上涨10%”。
如果说办公室里同时对股票的热衷程度是Clement判断大趋势的法宝,那这位校友就是他短线投资的路标了。“我所要做的很简单,每周给他打一次电话,询问有没有错误的操作,如果他说‘倒霉,我刚刚割了**,三周来一天都没涨。’我就会立刻查看哪家公司,如果基本面没有问题有没有重大利空,通常我都会买进,而且总能赚钱”Clement笑得有点坏。
Clement说,在美国的时候人们依赖于报纸 和网络上的信息决定是否投资,但他回来后发现国内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数量和频率都很低,但交易却很活跃,人们喜欢讨论主力资金流入与流出这些和生产经营毫不相关的信息,因此中国股市其实是“人的博弈”而不是“市场的博弈”,因此投资参照物是人要比是数据更有效。
憨豆“富有”法则
市场好,手中的股票虽然在涨却始终快不过指数;市场不好,指数掉头向下但你却亏得夏多?每一个投资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都躲不过“涨没分、跌难逃”的尴尬境地,有些投资者早早认清形势改投基金,寻求专业资产管理的帮助,却发现基金也不是稳赚不赔。而且,钱多钱少似乎都一样遭遇风险,雷曼的迷你债券和众多私人银行销售的“累积宝”让香港投资者叫苦不迭……风险控制说得多不如做得好。
反观我们上述三位投资达人,收益不一定多高、资产不一定丰厚,但个个把风险放在第一位,经历股市过山车仍有信心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这样“憨豆”般的精神是否让您有所收获?憨豆是Dhandho一词的音译,来源于梵语,意为创造财富的过程。据说有一支叫帕特尔人的印裔美国移民从分文没有到拥有400亿美元的资产,就是凭借着这种方法——普通投资者毕生追求的“低风险回报”七法:
1 “创新模式”往往连当事人都不懂
传统行业、老牌上市公司更安全。A股市场有炒新的爱好,但那时短期机会,一轮过后机会既已消失,如果是在长期持有计划中,且不可听信所谓“模式创新”、“收入结构创新”因而值得持有一说。一家现有的企业其价值在于有明确的经营模式和长期的经营历史可供借鉴,这样比“新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要低得多。沃伦巴菲特的成功就在于投资于长期不变的简单企业。
巴菲特说,“我们将变化视为投资的大敌……所以我们希望没有变化。我们不想赔钱。资本主义残酷得很。我们得关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的产品。”
过去几年里,信息技术领域的变化非常剧烈,但是行业的本质和投资规律却基本没什么变化。IBM公司的技术部门变化很快,但其全球服务部门和埃森哲公司的业务却一直处于相当稳定的状态——这才是投资时需要看重的。
2 卖得再好也不如买得划算
“别指望抛售时卖个好价钱。买进时价格划算,即使抛售时卖价一般,也会有所收益”巴菲特这样说;“进入策略比退出策略更为重要”艾迪·朗伯特说
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禁运、严重萧条和消费者非必需品消费的减少使高速公路旁的汽车旅馆损失惨重。鉴于短期内的前景渗淡,汽车旅馆纷纷被低价转让。帕特尔人就是在此时进行收购,这就使得他们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在行业短期前景黯淡、普遍不被看好的时候,投资者通常会以相当高的折扣率购得资产。
Clement也正是记住了这条经验,才凭借办公室指数成为投资高手:别人贪婪的时候你要谨慎;别人谨慎的时候你要贪婪。
3 竞争优势持久比财务数据好看更重要
投资决策的重点不是评估所投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会有多大或者业界将会如何发展,而是要确定所投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优势的持久性。由于会计标准会有调整,企业的收益率、资产值是可以通过会计手段进行“美容”,看起来漂亮的财务报告可以让股评师、分析师甚至是机构资金很大的发挥余地,足够的理由和时间引散户“上套”,但一个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好企业,即使难免被利用进入这样的游戏,其自身也还具有长期持有的价值。因此,散户选股的一大标准就是:那些基金总也不肯卖出的公司。
4 学着寻找套利机会
例如黄金在伦敦的交易价格为每盎司550美元,在纽约的交易价格为每盎司560美元,在摩擦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套利者可以在伦敦买入黄金后迅速在纽约卖出以获取差价。当然,大家都傲这种交易来套利,价格差异就会被拉平,套利机会最后也会消失。
每次进行套利都是以无换有的过程,如果你抓住了,就肯定不会赔钱,而且并不违法。但别忘了,所有的机会都与开始的时间有关。建议是积累经验和弄清原理,下次同样的套利机会来临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5 只有在机会特别大时才加注
低风险高收益,事实上更像是寻找便宜货的过程,往往低迷的行业,遇到困境的企业价格也便宜,在此基础上相比未来的预期收益风险会更低一只有在确定了是这样的机会后,才能加大你的砝码。
平时,要谨记投资的原则、资金的按比例配置,因为“你满仓的时候是你完全不在乎利润的时候”——任何机会都包含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的力量、市场的参与者、自己的预见力、不完全的信息……每一个探讨估值和概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冒险。
伯克希尔哈撤韦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经常将赛马赌博时用的同注分彩法作为自己投资股市时的一个思考角度,马场提取投注总额的17%,芒格认为一些人事实上已经做到了去除17%之后仍可以赚钱——这些人关注所有的马匹和比赛,却不下注。如果他们突然发现异常少的赌注下在了一匹自己非常了解的有实力能赢的马身上,他们就会在那场比赛中下大注给那匹马——这是典型的“好了,我赚钱:糟了,我赔得不多”。
6 别轻信,名门报告也骗人
研究报告的来源和质量决定了它多数时候只能是个参考。华尔街有句老话:“开始你是个分析师,但最后你会变成一位代表。”因为投资者喜欢积极的研究报告、喜欢能给他们带来利润的某支股票,而分析师会习惯性看好特定的某家公司的财务数据。
一般来说,只有大型投行才有能力提供大规模的、深入的投资市场调研报告。这些投行作为中间商,一头是投资人,一头是上市公司这些重量级客户:他们为大众提出各种或买或抛的“专业权威”建议,在公众面前应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投行的报告几乎是公共事业,根本无利可图,真正的获利仍在上市公司身上。股票发行、承销才是“赚头”所在。研究部门只是看起来风光而已,很多分析师要学会看眼色行事。投行既不愿意得罪大客户,又可能与自己公布的预测报告来做对冲,拿到一份报告,不如先别看结论,而是看分析的逻辑是否符合事实?毕竟,指鹿为马的事投行还是干不出来的,最多就是结论上“略需探讨”而已。
7 股评师更是“莫须有”
坊间一般所谓的股评师,大多被小散户视为股海明灯。以前监管不严、没有因为执业资格时,股评师通常兼多重身份,和上市公司大股东串联,联合炒作股价。现在每日股市收市之后,仍有众多卫视台会邀请所谓“专家”评估荐股,若真有心统计他们推荐的股票,成功率恐怕还不如自己选股。
站在整体经济利益的立场,证券分析师或投资顾问公司,有其需求及必要性,现在上市公司多如牛毛,加上衍生产品种类繁多,这已非一般人可轻易理解,非得借重专业人士的协助,但股海难测,大公司往往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对于业绩波动无法准确预测,ben用金融模型尚无法计算清楚,股评师只看一眼K线图、30秒就可做出买卖建议,你怎敢拿自己的钱去买这样的经验?
最近总能遇到“正在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人:
一位卖电机的企业家,2008一年时间便身家过亿,添置了八辆车,从七人商务到SUV、从红旗盛世到宝马7系……泊在车库里大多难以一见天日。这些车带给他无尽的麻烦,员工抱怨老板太过奢侈却不给加薪、家人抱怨应该把车换成房子,可他坚持别人无权对自己的钱指手画脚。
前几日,企业家忽然说要把车卖了,只留两辆常开的,因为一个朋友告诉他“如果是藏车,这些4S店买的产品过100年也难升值;如果是玩车,你的体力和年纪恐怕已经不合适”。企业家说,这位朋友还打趣他的红旗、丰田霸道在本质上和住在老家的妈妈不愿意扔掉的泡菜缸无二,使用价值和交易价格一直在向下……
还有一位朋友成了新晋金领,在某外资银行做投行部主管。他本是华尔街出身,三年前想到要创业便辞职拿了丰厚的补偿金回国开始自己的事业。这三年来,他目睹A股的奇迹却丝毫没动摇刨业的决心,却在“复苏”伊始时结束了自己的事业。他说自己终于明白,他所擅长的是让资本成比例放大而不是原始积累,这三年来他亏掉的钱可能只有300万,但失掉的机会却远远不止3000万,现在市场复兴,正是出山好机会。
术业有专攻!
企业家朋友能让销售额在一年之内增长300%,却不会花钱,买车买出了诸多不满;投行的朋友拿到1000万,脑中有若干种变成1个亿的方案,可白手起家一砖一瓦的赚回1000万却成他最难的课题。炒股、买基金、定期定投、价值投资、财富管理……随便你把自己的金钱管理方式称作什么,关键在于学习如何变得专业化。
Angelia
她刚刚庆祝完自己28岁生日,正收拾行装准备到新加坡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她是一家私人理财机构的理财师,是一位手握CFA、CPA和FRM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士但也是曾经在股市里赔光了钱的“炒股女孩”。
CASE1 28岁的老道投资经
花钱买来的经验
十年前,Angelia第一次接触股票,运气般成了家里“最有钱的人”,后来却因为不懂控制风险几乎赔掉了所有的钱。
“我第一次接触股票是1999年初,那时候我表哥刚进证券公司上班,我们两家住得近,他每天回来都跟我讲又发展了几个中户室、几个大户室,还说炒股赚钱如何容易。我当时正好有几年间攒的压岁钱归我支配,差不多1万元,就交给表哥开了户。”Angelia说,当时对赚钱并没概念,因为市场好,1万元很快就变成了1.2万、1.5万,最后父母追加了一笔投资,又适逢“5·19”股票大涨。很快她股票账户里的资产就有30多万了。
那年Angelia参加高考,因为股市,全家人都赞同她报商学院。Angelia入学时,曾被称为会计专业年度最有钱新生。现在她总结当时的投资:主要因为“市场好、表哥有内部消息和胆子大,真正的投资其实是不懂的。”
教训来得很快,股市暴跌,但Angelia却一点止损的意识都没有,因为“每个交易日结束后都想,明天就会涨起来,像‘5·19’一样”。因为和表哥做过一些“放大”交易(当时的一种违规行为,有些券商可以给特定客户提供杠杆),Angelia的亏损速度更快。到她毕业的时候,不但没有了入学时的辉煌资产,更因为金融机构缩减招聘让她放弃了原本的求职计划转投一家制造类企业。
Angelia回忆:“毕业的时候,我的账面资产是巅峰时期的20%不到,就业前景也不好,觉得这几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转回到基本面
因为经历得比同龄人更多,Angelia在职场上的表现显然优于其他“新员工”,因此她很快得到晋升。工作中她发现。财务报表里蕴含着一个企业经营的所有细节,而这是她之前所没意识到的。
痛定思痛,Angelia开始反思自己的投资一以前她听信各种内部消息、股评名嘴的推荐和神乎其神的技术分析,但那些“都不是自己懂得的”。AngeliaCr绍她的好多客户,都同她过去一样,愿意花很多钱买技术分析的软件或者是追捧“某某名嘴”,买他们推荐的股票。“不是说技术分析不好或名嘴们分析得没道理,可是每一种投资策略都有很严格的适用条件,大多数人并不清楚。”
Angelia说,善于技术分析的人普遍数学好,否则无法用数字推行数字;当代“名嘴”通常代表着某个集团的利益,可以作为分析基础却不能一味听信;而经济学家,通常都有全局远见却看不到现实的机会……相对比以前充满刺激投资经验,Angelia认为投资最要紧的是自己学会管理风险,她把自己的资产配制成三部分:留足6个月的生活备用金,放在货币市场基金或通知存款中;买位于城市中心位置的房产,标准是15~20年的租金能够折抵目前的售价;定期用30%的收入买基金组合,为30年后退休做准备。
Angelia介绍说,像她这样有自己事业的、兼顾投资的理财者,最好的办法是重视基本面变化、掌握市场逻辑并坚持长期投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躲开短期超额获利的机会”——因为富有的关键在于稳定和持续拥有,大起之后必有大落。
Angelia说,她今天可以拥有相对成功的职业和平和的财富观要感谢前几年股市的大起大落,让她在年轻时就体会到了有钱和“富有”之间的距离,更让她能从容面对市场的波动。“我现在只持有很少一部分绩优股,而且绝不是持有不卖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我持有的股票就是我判断大盘的指南针,如果收益超过50%,我就会坚决卖出并把我的基金组合调整到相对保守的配置,因为泡沫来了;等它再回到持有成本的附近时,我再重新买入。”
Ben
他最欣赏的投资人是私募操盘手花容,“他曾经为你们杂志撰稿,我相当欣赏他的投资态度。”而他本人的投资风格却偏稳,并不是一个擅长套利或是投机交易的人。
CASE2 投资“菜鸟”三年变“老鸟”
Ben在记者面前打开了电脑,展示了“偶像”的投资哲学:
“花博是博主的私人操盘日志,追求的基调是快乐投资和健康幽默,博主偏爱的投资风格是盲点套利和主题投机,对传统理论和大众方法不专业,因此不具备回答陌生人提出的询问个股问题的能力。博主的生活态度是自由、猎奇、互助与顽皮,不做私募理财,不做投资咨询,不做名誉顾问,不参与股票QQ群,希望博友不要为难老花。老花非股神,是与阅读者一样的普遍投资者,花博非股市投资指南,陌生博友不要指望看了花博自己不努力就能轻松赚钱,花博涉及的股票记录与市场趋势分析只供内部人参考,并随时可能纠错,因此陌生博识友闯进来阅读博文时不能单维盲信,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Ben说他学到的是投资要有自己的风格:他重视业绩结合市场信息,他说要自己对信息做出整理和评估,而不是“参考券商分析报告”。
亲力亲为的分析过程
Ben是一个程序员,对数据统计有本能的偏 好。至于对投资的兴趣,始于一次同学聚会:两个在学校里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为炒股变有钱然后出资邀请大家去海南聚会,席间谈起资本市场如何风雨变幻、考验精神与智力。Ben对此深感不解,他怀疑一个连基础函数都学不会的人根本看不懂复杂的经济数据。
海南归来,ben决定在股市上验证自己的智商。最初他倾向于学习靠金融模型推导出合理的价格区间,却发现能掌握的数据太少而且多数不准确,一位分析师朋友适时告诉他,很多王牌分析师的竞争力并不在做报告、预测股价让普通投资者满意,而是有渠道得到真实的数据并让所在机构获利。从那以后,ben开始自己进行数据整和上市公司分析,并开始有所收获。他谦虚地说炒股没有写程序赚得多,但是更富有激情;而且,编程序要按照照既定的思路发展,不然无法与其他人合作,股市分析却能尽展个人所长,而他的所长就在于信息过滤。
他为记者举了个例子:大家为什么关注3000点?Ben说,一系列测算得出结论3000点并无特殊,人们之所以如此看重是因为心理原因,尤其是当创业板上市可能分散部分短期资金的情况之下,突破这个关口就意味着股市仍然阳气十足。即便是“菜鸟”也应该意识到,如果需要证明大盘充满信心应该依靠哪些力量?是基金。基金的风格就是通过对权重指标的集体拉升引起市场的追捧,因此3000点和经济回暖、业绩变化、股市泡沫之间并无直接关系——相反,因为机构投资者对此点位格外的关照,因此会给权重股、“交易型指数产品带来短期机会”。
自己细化行业分析
Ben认为,通过基本面变化寻求行业机会只是一个大的逻辑,而自己细化才能寻找到真正的投资机会,因为你不可能“因为这个行业有机会就买下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
他用来举例的是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为期三年的限制关税一事。Ben说,宏观的分析都指明了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这一举措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实际上,这一举措未必能解决“年底前将有三千名钢铁美国工人面临失业”的危机,也不一定会影响国内上市公司的业绩。目前轮胎生产企业上市公司有双钱股份、青岛双星、黔轮胎A、风神股份、S佳通、st黄海六家企业,根据2009年中期财务报表中显示,这些轮胎生产企业的国外出口销售情况是:黔轮胎A 36866万元,风神股份71023万元,青岛双星43380万元,而S佳通有72.47%产品供出口。根据行业数据,前七个月,中国轮胎对美累计出口11.21亿美元,有关上市公司出口金额估算应该在4亿左右。短期的股价变化只是市场对信息面作出的反馈,而不是对业绩的预估。最重要的是,外国进口企业通常在“上半年备货”,因此大多数企业的出口任务已经在前九个月完成。
“六家公司之中,双星和双钱的主要销售线在国内,如果受影响而出现股价下跌我反而会考虑买进”,他说,“大多数时候,关于一个问题,十份报告会有十个角度,如果你自己没有判断的能力,就只能变成机构轮盘上的筹码”。
Clement
他被誉为“office理财高手”。他独创了一套办公室投资指数,凭借这一法宝独步“江湖”,在朋友圈里赢得“大师”的美誉。
CASE 3 创建自己的投资指数
办公室投资指数是Clement用于衡量股市泡沫或者是否出现过度投机的指标,听起来很像是林奇的鸡尾酒会法则:
1 当所在公司不同部门有超过20%的人开始热衷于谈论股市的时候,说明市场已经很热,要小心阶段性风险:当超过30%的女同事或50%的同事都开了股票或基金账户并热衷在电脑E察看股价时,就坚决清仓。
2 当20%以上的同事开始抱怨亏损愿意割肉离场时,关注阶段性机会;当几乎没有人在办公室里谈股票或即使你在聚会时谈论股票也没人原意继续时,开始阶段性买进,从金融地产开始,从龙头股开始。
3 选一个或两个和自己一样会持续进行投资的同事,多与他们交流投资心得并记录他们的投资业绩,观察他们的准确率,你会得到一个“伙伴”或者“对冲者”,没时间观察市场时就观察他们。
Clement在一家金融服务企业做市场部主管。要同时参与企业内多家子公司包括旗下网站的市场会议,是“仅次于HR最熟悉公司员工的人”,他热衷于靠^的反应来预测市场。
其实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
Clement是标准“海归”,信奉成熟市场投资理念。“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订阅华尔街日报”,Clement说,“那个时候起,我就听说过短裙效应之类的另类指数,其实就是大钟心理的逆向思维。”
Clement认为,逆向思维和逆向操作其实就是承认了搏弈这个前提,要了解对手、了解市场中形形色色的参与者的思维模式。他举了凯恩斯用过的“选美”的例子来说明大众的选股票思维:某报组织读者选美,在报纸刊登候选人的照片,由读者投票选出他们认为最美的候选人,如果投票结果和最终结果相同,投票者将得到一笔奖金。在奖金的诱惑下,投票者的投票将不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标准而是考虑别人会如何投票。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的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而不是自己喜欢的。参加者需要运用个人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股票投资也一样,投资都希望选中的股票能赚钱,这个选择不仅取决于这家公司赢利状况“漂亮”,而取决于其他的投资者是否会选中他。
“可是,如果你观察到身边一半以上人的账面资产都在增加的时候,就要反思他们赚的钱从何而来了;而且,我身边的都是一些了解市场但并不专业的个人投资者,他们可能会分析市场,但过多的信息会误导他们的判断,所以20%的人开始赚钱的时候。我就开始减仓了,”Clement强调,“没必要冒更大的风险,因为股指的统计数据显示,能保持10%的年复合增长,就是优秀的投资者了。”
Clement坚持他的“办公室投资指数”投资法,2007年市场大热时,很多同事的收益都高过他许多,可他在5000点清仓后始终坚持不买进任何船票,不但躲过了大跌,更坚定了自己的理论的有效性。
找个可以和你做对冲的人
Clement的一位校友,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Clement形容他是一位“眼光卓越的长线投资者”,据说持有若干成本价仅为个位数的贵州茅台。可是这个朋友同时又是一个极没有运气的短线投资者,他割肉的股票总是“无一例外”、“短期内”、“至少上涨10%”。
如果说办公室里同时对股票的热衷程度是Clement判断大趋势的法宝,那这位校友就是他短线投资的路标了。“我所要做的很简单,每周给他打一次电话,询问有没有错误的操作,如果他说‘倒霉,我刚刚割了**,三周来一天都没涨。’我就会立刻查看哪家公司,如果基本面没有问题有没有重大利空,通常我都会买进,而且总能赚钱”Clement笑得有点坏。
Clement说,在美国的时候人们依赖于报纸 和网络上的信息决定是否投资,但他回来后发现国内上市公司公开信息披露数量和频率都很低,但交易却很活跃,人们喜欢讨论主力资金流入与流出这些和生产经营毫不相关的信息,因此中国股市其实是“人的博弈”而不是“市场的博弈”,因此投资参照物是人要比是数据更有效。
憨豆“富有”法则
市场好,手中的股票虽然在涨却始终快不过指数;市场不好,指数掉头向下但你却亏得夏多?每一个投资市场的,个人投资者都躲不过“涨没分、跌难逃”的尴尬境地,有些投资者早早认清形势改投基金,寻求专业资产管理的帮助,却发现基金也不是稳赚不赔。而且,钱多钱少似乎都一样遭遇风险,雷曼的迷你债券和众多私人银行销售的“累积宝”让香港投资者叫苦不迭……风险控制说得多不如做得好。
反观我们上述三位投资达人,收益不一定多高、资产不一定丰厚,但个个把风险放在第一位,经历股市过山车仍有信心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投资经验,这样“憨豆”般的精神是否让您有所收获?憨豆是Dhandho一词的音译,来源于梵语,意为创造财富的过程。据说有一支叫帕特尔人的印裔美国移民从分文没有到拥有400亿美元的资产,就是凭借着这种方法——普通投资者毕生追求的“低风险回报”七法:
1 “创新模式”往往连当事人都不懂
传统行业、老牌上市公司更安全。A股市场有炒新的爱好,但那时短期机会,一轮过后机会既已消失,如果是在长期持有计划中,且不可听信所谓“模式创新”、“收入结构创新”因而值得持有一说。一家现有的企业其价值在于有明确的经营模式和长期的经营历史可供借鉴,这样比“新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要低得多。沃伦巴菲特的成功就在于投资于长期不变的简单企业。
巴菲特说,“我们将变化视为投资的大敌……所以我们希望没有变化。我们不想赔钱。资本主义残酷得很。我们得关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的产品。”
过去几年里,信息技术领域的变化非常剧烈,但是行业的本质和投资规律却基本没什么变化。IBM公司的技术部门变化很快,但其全球服务部门和埃森哲公司的业务却一直处于相当稳定的状态——这才是投资时需要看重的。
2 卖得再好也不如买得划算
“别指望抛售时卖个好价钱。买进时价格划算,即使抛售时卖价一般,也会有所收益”巴菲特这样说;“进入策略比退出策略更为重要”艾迪·朗伯特说
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禁运、严重萧条和消费者非必需品消费的减少使高速公路旁的汽车旅馆损失惨重。鉴于短期内的前景渗淡,汽车旅馆纷纷被低价转让。帕特尔人就是在此时进行收购,这就使得他们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在行业短期前景黯淡、普遍不被看好的时候,投资者通常会以相当高的折扣率购得资产。
Clement也正是记住了这条经验,才凭借办公室指数成为投资高手:别人贪婪的时候你要谨慎;别人谨慎的时候你要贪婪。
3 竞争优势持久比财务数据好看更重要
投资决策的重点不是评估所投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会有多大或者业界将会如何发展,而是要确定所投企业的竞争优势,以及优势的持久性。由于会计标准会有调整,企业的收益率、资产值是可以通过会计手段进行“美容”,看起来漂亮的财务报告可以让股评师、分析师甚至是机构资金很大的发挥余地,足够的理由和时间引散户“上套”,但一个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好企业,即使难免被利用进入这样的游戏,其自身也还具有长期持有的价值。因此,散户选股的一大标准就是:那些基金总也不肯卖出的公司。
4 学着寻找套利机会
例如黄金在伦敦的交易价格为每盎司550美元,在纽约的交易价格为每盎司560美元,在摩擦成本很低的情况下,套利者可以在伦敦买入黄金后迅速在纽约卖出以获取差价。当然,大家都傲这种交易来套利,价格差异就会被拉平,套利机会最后也会消失。
每次进行套利都是以无换有的过程,如果你抓住了,就肯定不会赔钱,而且并不违法。但别忘了,所有的机会都与开始的时间有关。建议是积累经验和弄清原理,下次同样的套利机会来临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5 只有在机会特别大时才加注
低风险高收益,事实上更像是寻找便宜货的过程,往往低迷的行业,遇到困境的企业价格也便宜,在此基础上相比未来的预期收益风险会更低一只有在确定了是这样的机会后,才能加大你的砝码。
平时,要谨记投资的原则、资金的按比例配置,因为“你满仓的时候是你完全不在乎利润的时候”——任何机会都包含不确定性因素:自然的力量、市场的参与者、自己的预见力、不完全的信息……每一个探讨估值和概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冒险。
伯克希尔哈撤韦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经常将赛马赌博时用的同注分彩法作为自己投资股市时的一个思考角度,马场提取投注总额的17%,芒格认为一些人事实上已经做到了去除17%之后仍可以赚钱——这些人关注所有的马匹和比赛,却不下注。如果他们突然发现异常少的赌注下在了一匹自己非常了解的有实力能赢的马身上,他们就会在那场比赛中下大注给那匹马——这是典型的“好了,我赚钱:糟了,我赔得不多”。
6 别轻信,名门报告也骗人
研究报告的来源和质量决定了它多数时候只能是个参考。华尔街有句老话:“开始你是个分析师,但最后你会变成一位代表。”因为投资者喜欢积极的研究报告、喜欢能给他们带来利润的某支股票,而分析师会习惯性看好特定的某家公司的财务数据。
一般来说,只有大型投行才有能力提供大规模的、深入的投资市场调研报告。这些投行作为中间商,一头是投资人,一头是上市公司这些重量级客户:他们为大众提出各种或买或抛的“专业权威”建议,在公众面前应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投行的报告几乎是公共事业,根本无利可图,真正的获利仍在上市公司身上。股票发行、承销才是“赚头”所在。研究部门只是看起来风光而已,很多分析师要学会看眼色行事。投行既不愿意得罪大客户,又可能与自己公布的预测报告来做对冲,拿到一份报告,不如先别看结论,而是看分析的逻辑是否符合事实?毕竟,指鹿为马的事投行还是干不出来的,最多就是结论上“略需探讨”而已。
7 股评师更是“莫须有”
坊间一般所谓的股评师,大多被小散户视为股海明灯。以前监管不严、没有因为执业资格时,股评师通常兼多重身份,和上市公司大股东串联,联合炒作股价。现在每日股市收市之后,仍有众多卫视台会邀请所谓“专家”评估荐股,若真有心统计他们推荐的股票,成功率恐怕还不如自己选股。
站在整体经济利益的立场,证券分析师或投资顾问公司,有其需求及必要性,现在上市公司多如牛毛,加上衍生产品种类繁多,这已非一般人可轻易理解,非得借重专业人士的协助,但股海难测,大公司往往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对于业绩波动无法准确预测,ben用金融模型尚无法计算清楚,股评师只看一眼K线图、30秒就可做出买卖建议,你怎敢拿自己的钱去买这样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