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高考新在哪里?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告别以《考试大纲》作为高考命题和阅卷依据的时代,进入以语文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教学和考试的新高考阶段,语文教学与考试迎来新的变革。虽然教育考试改革讲求“稳定当先”,但是时代的发展对所需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选拔人才的考试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把握时代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对接课程标准,与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平稳实施。”不难看出,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特殊的年份,特殊的高考,今年高考语文共有十套试卷。这十套卷分别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新高考Ⅰ卷(山东卷)、新高考Ⅱ卷(海南卷),自主命题5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高考是一项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采取多套试卷考查,一方面改变了一卷统天下的单一格局。不同体例的试卷,拓宽了学科考查的维度;一方面也是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育指导思想的落实。在多种版本教材并用的时代,虽然使用的教材都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编写,但因地域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教材编写的内容侧重点不同,教学目标落实的程度就不一样。再则,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在总的教育指导方针的规范下,教育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高考的改革也要尽可能与之保持同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年高考语文在原有全国卷与地方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套新高考卷(新高考Ⅰ卷——山东省使用、新高考Ⅱ卷——海南省使用)。高考新卷的使用,既能够客观真实地检测教学水平,也体现了高考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既然是新高考卷,它就有区别于原有高考卷的不同之处。在考试大纲退出高考舞台,进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新高考时代,加上全国高中即将普遍使用统编教材,在特殊的节点起用新高考卷,这对未来的教育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对以后的高考起到什么样的导向作用,对教学与备考具有什么样的启示意义等问题,都需要思考和研究。那么,与全国卷相比,新高考卷到底“新”在哪里?这种“新特点”预示未来高考什么样的走势?会给未来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冲击?下面以山东卷为例,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新高考跟老高考有什么区别。
  虽然是分区而制,但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它們都统摄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考对教育根本问题的回答,而考查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向 “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意味着对考查学科本义的认识更加深入。不过,这些思想表现在试卷中,因试卷不同而具有了各自的特点。把全国三套卷与山东卷进行比较,除了形式上的变化,考查内容与思想上都有了改变,下面的简表即可见一斑。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新高考卷”与“老高考卷”不论从试卷体例,还是从题型设计与分值分布上都有很大不同。简而言之,这些不同主要表现为:试卷篇幅压缩,阅读量减少;阅读理解篇目减少,综合性阅读增加;题量增加,客观题减少,加大主观题考查力度,考查知识点与能力点的面分布更广;分值分布更趋细化,赋分得分灵活度增加。
  其次,为什么要这样变化。
  实施新高考以来,传统高考重知识与能力考查的一些弊端随着新高考转向侧重对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而得以慢慢革除。进入新高考时代,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此相关的是社会的发展,新型行业的出现,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另外,新高考试卷在适用过程中,因整齐划一导致无法全面真实地测评教育发展的水平。多种因素的叠加,倒逼着高考试卷与考查的思维应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一个方面是为了与相应地区的教育实际保持一致,一个方面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当然,更主要的是源于对语文学科综合素养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考查的需要。
  认真研析山东卷可以发现,它与全国卷相比,主要的变化有:现代文阅读篇目的减少,把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合二为一,原来两种文本单独阅读、单独设题的考查变为在一篇中考查(题量减少,主观题增加)。阅读文本由两则材料组成,围绕“历史地理学”的相关话题引经据典,从一个侧面较全面地介绍了知识、论述了问题。从文本体式、文本功能和试题考查上看,把论述类和实用类两篇阅读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的难度,更拓展了考查的广度、增加了深度;考查样式进行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的设置不像全国卷那样固化。就阅读理解部分而言,不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文阅读,把两种题型相互渗透,加大对语言材料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第一篇阅读理解5道题,客观题3题,主观题2题。其中,客观题改变了考查知识点与能力点。虽然还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论述方式的考查,但关注点更加细化,这无疑对阅读理解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主观题中“给历史地理学下简要定义”和“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既考查信息的阅读和理解,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加工与整合,更考查意义理解和逻辑梳理。就下定义而言,它不仅有共性的格式要求,还有文本语义的个性内容限制: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继承沿革地理研究的传统,是发源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道主观题——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从题干看,该题是对文本局部细节的理解与分析,虽然难度不大,但涉及语言的二次转化——古汉语转化为现代汉语。要准确作答,首先要在文本中准确定位,然后提取关键信息,最后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孙奇逢是一个节义侠气之士,他认为光斗为官时对京城所管辖地区的人民有恩德,所以倡议为他凑集钱款;最终没有成功,因为左光斗已经与杨涟在同一天被狱卒杀害。语用题的19、20题一改过去客观题的形式,变成主观题,考查的是语言的鉴赏分析与评价能力:“比喻具有相似性,简要分析‘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粘稠的河’”和不同句式表达效果的比较。比较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既要了解常见句式的表达作用,还要清楚语义相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所起的作用。“‘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解答时,比较原句和修改的句子在结构和情感上的不同,再分析作答。优质的语言一是要有很强的解析能力,二是要有很强的形容能力,这两种功能在具体运用时收到的效果不同:短句结构清楚,语气简洁有力,节奏明快,作为文章结尾干净利落。两个形容词短语并列,更强调了“我”心满意足和轻松愉悦的心情。   語文是语言的学科,考查语文就是考查语言素养,简单包括语言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山东卷从试题形式到考查方式的改变,无疑对这三个方面加大了考查的力度,尤其强化了对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检测。
  第三,这样变化有什么好处。
  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对语文教学定性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与之相匹配的统编教材行将在全国使用,这必然对语文教学与考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2019年颁布实施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未来高考的核心价值、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重新定位,不仅画出了清晰的路径,也有了具体的抓手。高考评价体系是“一体两面”的综合体系:“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高考的核心功能、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考查内容,评价考生素质内涵、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考查要求,评价考生素质达成度。”回归到具体的教学与考试中,这些要求在语文学科中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信息整理、语言表达、应用写作、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六项关键能力”和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为内容的语文核心素养方面。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与考试要贯彻这些精神,把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教育教学的思维与理念必然要进行改变。新高考山东卷从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这种变化一个方面是为了适应本省教育的实情,另一方面是对未来高考发展趋势的有益探索。当然,也是对新高考指导精神的贯彻与落实。试卷结构体例的变化,虽然只是形式的微调,但关系到考查思维的改变。题量从22题增加到23题,阅读理解语料的减少与融合,看似细微处的调整,但学科备考应考的思维将受到一定的冲击。高三备考,惯常的做法是在按照知识点梳理的同时,再辅之以一定量的试题训练,以此培养和强化考试意识。新高考题量的增加,以及考查角度的灵活多变,尤其是加大了主观题考查的力度,传统的应试思维和备考方法很难适应新高考的这些变化。而从语文学科的属性和学科素养涵养的角度审视,阅读语料的变化,语言信息的梳理,语言品味与鉴赏是检验学科关键能力、学科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的主要抓手。第8题,“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石榴和卖石榴的女子,体现建水女子的健康、结实、天真;沿街饭店食客满堂,豪爽自然,显示临安人的淳朴洒脱;小巷中的美味小吃和菜市繁荣,体现了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和生机。)从考查的语境看,“记建水城”划定了思考的范围;就考查的内容看,“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指向的是文本局部的具体语境;而“你如何理解”,指出答题的角度与对象。对这些信息的理解,看似简单的文字,其实内隐的是复杂的语义关系,答题时除了语言的解码与编码,还离不开灵活多样的思维。第5题,“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首先介绍了《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中的内容,说明了历史地理学在中国的起源;然后介绍了沿革地理的概念,论述了其存在的意义以及和历史地理学的区别;最后总结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关系,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该题是由现代文阅读一命制的。作为针对社科类文本内容的考查,原来采取的是客观题的方式。从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看,主要是对文本内容理解和逻辑思路的检测。一般而言,选择题只需要把选择支代入文本比对即可。而变成主观题,不仅要理清行文的逻辑关系,还要筛选文本信息,然后再整合加工。阅读理解是对既有语言的解码,而表达交流则是借用已有语言根据要求重新编码,考查的能力点更多。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新高考卷不是颠覆性的变化,但这些局部微调改变了传统高考复习备考的封闭性和固化的思维。而其加强对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对未来的教学与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养成基本的学科素养,不具备关键能力,很难应对新的高考。
  最后,如何在教学备考中应对新变化。
  新高考卷的使用虽然只是在局部地区,但作为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预示着高考不可能一成不变,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这种变化不仅仅是试卷篇幅与试题式样的变化,更是考查思维和理念的改变。在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规范下,高考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点不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但考查的方式和角度会不断地推陈出新。
  既然变化已成为必然,那么平时的教学备考如何顺应新变化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语文是语言的学科,语文学习是汲取语言的过程,语文考试是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双向互动中,离不开语言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不过,从过程性来看,广泛阅读,储备丰富的语言材料是基础。而对涉猎的语言材料,既要保证体式的多样化,也应注意语质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广泛性。如果窄化,不利于语言素养的养成。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成为未来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平时的教学备考中应有意识地加强训练,语言的感性理解和理性分析,不是止于单纯的语言文字的层面,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的。有了特定的情境,综合性地调动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反复实践,方熟能生巧。新高考已经摒弃了碎片化和散点式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做法,而是在具体的语段语篇中设置问题。不论是文学类语料,还是非文学类的语料,它们都是文化的记录,并富有审美的意蕴,在教学备考中当戒除机械僵化的知识与能力训练的做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引进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活水”,思维才不至于僵化,视野才能不断地拓展。另外,在汲取语言养料的同时,不断用储备的语言材料表达交流,以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另外,认真研究新高考卷,吃透命题人的命题意图,熟悉试题检测的知识点与能力点,清楚可能变化的趋势,然后在平时的教学备考中有针对性地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新高考卷作为高考改革的试验田,对高考未来的发展趋势起着风向标的导引作用。为国选才是高考的使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是高考的基本特点,而对思想导向、情感熏陶和人格养成的关注是高考的重心。分析研究新高考卷,了解命题意图和试题考查指向,就是为教学与备考提供指导。方向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然就不会走很多弯路。
  [作者通联:安徽霍邱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我们不少教师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往往从概念到概念,不愿也不能作细致的文本解读,经常给人物形象贴上一个个干巴巴的标签,学生收获的只是一些陈腐的很不可靠的结论。更有甚者,对学生阅读中的疑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千方百计地去回避、搪塞,窒息了学生鲜活多向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自然不高。  学生自学时的“思有所惑”,这是真实的学情;而“学有所获”是课堂教与学的最终指归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文言文是“文章”与“文学”的统一,它多层面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实现文言、文章、文学与文化的“四位一体”。近来,很多学者提倡基于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郑振铎的《猫》情节较为生活化,许多人认为应该把它看作一篇散文。从散文的角度来看,“猫就是猫,就是作者家前后养了三只猫,这不是精心的安排,就是作者的一段生活。”并且在这一段生活中“有一条感情的线索串联了三只猫”,这个感情的线索便是作者的“情感的变化和自我的反思”。换句话讲,如果把《猫》这篇文章当作散文来看的话,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我”,主要表现的是“我”的“情感的变化和自我的反思”。据此,本
自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以来,人们对它的研究、探索、争论就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浙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员胡勤先生的《語文认识论》,是一部在新课改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沿波讨源,振聋发聩,奋力构建语文知识新结构,回归语文本真的一部难得的学术力作。  如何阅读一本学术书,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羊刚主张运用“诠释学”的方法,笔者不揣浅陋,试用此法,谈几点粗浅的感受。 一、文本究竟说了什么?  《语文认识论》全书分为
我在十五岁那年开始叛逆,敢对着父亲瞪眼睛,敢迎向父亲的拳头。  父亲显然一愣,举起的拳头就愣在半空中。我头一偏,斜睨了父亲一眼,然后丢下发愣的父亲,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有胜利的喜悦在欢腾:我终于可以直视父亲了!    一    从小,我的记忆里,镌刻的是对父亲的惧怕,那惧怕里甚至带着恨。母亲也是怕父亲的,父亲喉咙一高,母亲立即噤了声。  我挨打时,母亲也从不敢护我,只在事后揉着我的伤哭,说,你爸
摘 要 学习《论语》,容易只停留在文言翻译层面,有“虚化”倾向。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以项目学习为载体,通过补充时代背景、联系当下以及自己生活等组织《论语》选读,开展文化深度学习,在综合性、驱动性、实践性的活动中沉浸式体验学习,真切提升学习获得感。本文从《论语》学习的“虚化”倾向、《论语》学习三大支架、《论语》深度学习建议等三方面加以介绍。   关键词 《论语》;“虚化”倾向;项目式学习;教学建议 
摘 要 高考史传文言阅读选文是基于原文本的内容重构,本文以近五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该类题型为例,从情节、人物、史料等方面,于章法考究、词句褒贬处,探究选文内容重构的价值选择,以期精准把握其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   关键词 高考;史传文言选文;内容重构;价值选择  史传文言选文是全国卷文言阅读较为稳定的选材。囿于结构篇幅、阅读难度等,这些呈现在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经过剪裁与内容重构。王荣生说:“文
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不能不被其间所蕴含的凄凉悲怆之情所动。  其实,将这首词当作通常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来看,本身就有隔山看海、难得其真之嫌。或许我们更应该将其看作是词人内在的愁苦惨痛郁积到顶点的自然喷发,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冲决奔泻。缘字披文,你会感觉到一股空茫无望的哀绝之气扑面而来,让人禁受不得。诚可谓,读《声声慢》而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仁!  该词中的字词复叠现象,向来是为人们所注目的。不过倘从
【评析样本】  郑桂华.《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语文学习》,2016(7)  曹勇军.《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中国教育报》,2016.10.24  胡春梅.《外国文学名著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语文建设》,2016(9)  张媛.《和学生共读“整本书”:流程设计与策略使用》,《语文教学通讯》,2016(6B)  徐小兵、倪峰.《走进操作层面的“整本书阅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一 、生命踪迹的隐喻意味  《说书人》中说书人的生命踪迹,由一系列变化的环境地点连缀而成。说书人绽放艺术生命的场所是城隍庙,生命的终结点是乱葬岗,串起城隍庙、乱葬岗的是城外、大路、郊野、小路等一系列环境地点。从城隍庙到乱葬岗,是说书人存在寓所的变迁,既隐喻一个命运主题,也隐喻一个文化主题。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