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5-0065-1.5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及电压等级的升高,输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环节,由于距离长、地域广、受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影响的机会比较多,能否做到优质、安全、经济、可靠地运行,依赖其科学管理。因此,需要经常掌握输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的健康状况、线路防护区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隐患,并为输配电线路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依据,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一、运行值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按交接班制度中规定的值班方式、交接时间、交接程序、交接内容等进行交接。未办完交接手续,交班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巡视与检查制度: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巡视,可分为定期巡视、特殊巡视、登杆检查。
二、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搞好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即做好巡视、检修及反事故措施的实施工作。
1.调整运行、检修班班组职责,实行运行、检修合一的班组管理模式。
2.按照调整后的管理职责,各班负责线路的运行、检修管理工作。大型检修、抢修按照局(工区)部署实施。
3.班组应根据每条线路情况划分责任段,严格按照专人、专责段巡视管理方式组织线路的巡视,并明确划分运行维护界限。一条线路属两个及以上线路运行单位维护时,应有明确的运行分界点,不得出现空白。
4.专责段应按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交换巡视。通过交换比对巡视记录反馈意见情况,促进线路巡视质量的提高。
5.各班组共同参加新建运行线路的移交验收工作。移交后的新线路应及时划分到各个班组中的责任人或段,按照以上规定进行责任段划分管理。
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在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对于近期内不会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缺陷,应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安排处理。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线路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线路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对于已使得线路处于严重不安全运行状况、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紧急设备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用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后尽快处理。
四、设备的检修管理制度
(一)检修原则
运行单位必须认真抓好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检修管理,使线路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状态,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线路设备检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并逐步过渡到状态检修;应采取停电与带电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逐渐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要尽量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和检修机具,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工期,确保检修工作安全。
(二)计划管理
运行单位应根据线路设备健康状况、巡视检测结果、设备检修周期和反事故措施的要求,确定下一年度线路设备的计划检修项目;应在每年九月份根据线路运行工区申报的计划检修项目,编制下一年度的检修计划,并报上级部门审批;应根据上级审批的年度检修计划内容和实际情况,编制季度、月度检修计划;线路运行工区在检修计划下达后,应认真做好各项检修准备工作,严格按计划执行。
(三)施工及质量管理
检修施工中应健全完善检修岗位、施工质量和安全工作等责任制度要认真执行工作审批和工作监护制度,并做好检修施工记录和带电作业统计工作;重大检修项目和大型更改工程要按正常审批程序,完成施工设计,编制施工技术、安全、组织措施,明确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并认真组织实施;参加带电作业、焊接、爆压等技术项目的检修施工人员,必须经专门技术考试并持有合格证明方能上岗操作;检修施工所用器材及更换零部件必须选用经鉴定合格、性能符合要求的产品;检修施工的外包工程项目必须签订正式合同或协议,并认真做好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
五、技术专档管理制度
1.运行单位应按照其运行管理范围,分别存立或建立线路设备技术专档,专档形式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逐渐实现微机存档和管理。
2.线路新设备投运或旧设备更新后,运行单位应及时建立或更新技术专档,保证资料与现场相符。
六、运行分析与故障统计制度
(一)运行单位应加强线路运行分析工作
对线路运行状况、设备存在缺陷以及所发生的线路典型障碍、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并协助安监部门搞好事故调查。
(二)运行单位应及时分析设备故障原因
搞好线路故障调查统计、掌握事故规律、积累运行经验,提高送电专业生产管理水平。
七、输配电线路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
开展技术培训和方法、手段可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如定期技术问答、现场考问讲评、短期培训班、主题技术讲座、反事故演习、实际操作和基本功演习等等。
八、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输、配电部内形成主任与班组长、班组长与班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各级管理网络。安全责任制包括:输配电部主任的安全责任制、班长的安全责任制、安全员的安全责任制、班员安全责任制。
(二)开展安全活动
班(组)应开展经常性、多样化的安全学习、宣传教育和岗位练兵活动,使职工熟练地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术及安全作业标准,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活动包括:
1.安全日活动;
2.安全生产的自查、互查和抽查;
3.安全分析;
4.安全例会;
5.定期反事故演习;
6.班前会和班后会;
7.开展事故调查活动;
8.安全培训。
【作者简介】卢明立:河南省武陟县电业局。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5-0065-1.5
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及电压等级的升高,输配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环节,由于距离长、地域广、受自然环境与人为因素影响的机会比较多,能否做到优质、安全、经济、可靠地运行,依赖其科学管理。因此,需要经常掌握输配电线路设备运行的健康状况、线路防护区状况以及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隐患,并为输配电线路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提供依据,以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一、运行值班制度
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应按交接班制度中规定的值班方式、交接时间、交接程序、交接内容等进行交接。未办完交接手续,交班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巡视与检查制度: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的巡视,可分为定期巡视、特殊巡视、登杆检查。
二、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认真搞好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即做好巡视、检修及反事故措施的实施工作。
1.调整运行、检修班班组职责,实行运行、检修合一的班组管理模式。
2.按照调整后的管理职责,各班负责线路的运行、检修管理工作。大型检修、抢修按照局(工区)部署实施。
3.班组应根据每条线路情况划分责任段,严格按照专人、专责段巡视管理方式组织线路的巡视,并明确划分运行维护界限。一条线路属两个及以上线路运行单位维护时,应有明确的运行分界点,不得出现空白。
4.专责段应按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交换巡视。通过交换比对巡视记录反馈意见情况,促进线路巡视质量的提高。
5.各班组共同参加新建运行线路的移交验收工作。移交后的新线路应及时划分到各个班组中的责任人或段,按照以上规定进行责任段划分管理。
三、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在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汇报,并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和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对于近期内不会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缺陷,应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安排处理。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线路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线路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对于已使得线路处于严重不安全运行状况、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紧急设备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用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后尽快处理。
四、设备的检修管理制度
(一)检修原则
运行单位必须认真抓好设备检修工作,加强设备检修管理,使线路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状态,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线路设备检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并逐步过渡到状态检修;应采取停电与带电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逐渐减少停电检修的次数;要尽量采用先进工艺方法和检修机具,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工期,确保检修工作安全。
(二)计划管理
运行单位应根据线路设备健康状况、巡视检测结果、设备检修周期和反事故措施的要求,确定下一年度线路设备的计划检修项目;应在每年九月份根据线路运行工区申报的计划检修项目,编制下一年度的检修计划,并报上级部门审批;应根据上级审批的年度检修计划内容和实际情况,编制季度、月度检修计划;线路运行工区在检修计划下达后,应认真做好各项检修准备工作,严格按计划执行。
(三)施工及质量管理
检修施工中应健全完善检修岗位、施工质量和安全工作等责任制度要认真执行工作审批和工作监护制度,并做好检修施工记录和带电作业统计工作;重大检修项目和大型更改工程要按正常审批程序,完成施工设计,编制施工技术、安全、组织措施,明确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并认真组织实施;参加带电作业、焊接、爆压等技术项目的检修施工人员,必须经专门技术考试并持有合格证明方能上岗操作;检修施工所用器材及更换零部件必须选用经鉴定合格、性能符合要求的产品;检修施工的外包工程项目必须签订正式合同或协议,并认真做好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
五、技术专档管理制度
1.运行单位应按照其运行管理范围,分别存立或建立线路设备技术专档,专档形式可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逐渐实现微机存档和管理。
2.线路新设备投运或旧设备更新后,运行单位应及时建立或更新技术专档,保证资料与现场相符。
六、运行分析与故障统计制度
(一)运行单位应加强线路运行分析工作
对线路运行状况、设备存在缺陷以及所发生的线路典型障碍、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并协助安监部门搞好事故调查。
(二)运行单位应及时分析设备故障原因
搞好线路故障调查统计、掌握事故规律、积累运行经验,提高送电专业生产管理水平。
七、输配电线路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
开展技术培训和方法、手段可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如定期技术问答、现场考问讲评、短期培训班、主题技术讲座、反事故演习、实际操作和基本功演习等等。
八、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输、配电部内形成主任与班组长、班组长与班员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各级管理网络。安全责任制包括:输配电部主任的安全责任制、班长的安全责任制、安全员的安全责任制、班员安全责任制。
(二)开展安全活动
班(组)应开展经常性、多样化的安全学习、宣传教育和岗位练兵活动,使职工熟练地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术及安全作业标准,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活动包括:
1.安全日活动;
2.安全生产的自查、互查和抽查;
3.安全分析;
4.安全例会;
5.定期反事故演习;
6.班前会和班后会;
7.开展事故调查活动;
8.安全培训。
【作者简介】卢明立:河南省武陟县电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