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门诊胃镜检查后诊断内镜下有临床意义的病变(CSEF)的相关因素,探索确定适宜胃镜检查患者的方法.方法 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从2011年9月26日至12月23日进行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症状、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合并疾病、合并用药、胃镜检查原因等,结合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应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Logisctic回归筛选与CSEF
【机 构】
: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门诊胃镜检查后诊断内镜下有临床意义的病变(CSEF)的相关因素,探索确定适宜胃镜检查患者的方法.方法 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从2011年9月26日至12月23日进行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症状、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合并疾病、合并用药、胃镜检查原因等,结合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应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Logisctic回归筛选与CSEF检出相关的因素.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942份,消化不良伴反流症状者471例(50.0%),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者300例(31.8%),仅有反流症状者86例(9.1%).胃镜检出CSEF 325例(34.5%),包括糜烂性食管炎119例(12.6%)、Barrett食管28例(3.0%)、消化性溃疡102例(10.8%)、胃黏膜异型增生66例(7.0%),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3例(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677,95%CI:1.148~2.451)、年龄增加(OR=1.032,95%CI:1.021~1.044)、饮酒(OR=1.761,95% CI:1.068~2.903)、Gerd-Q评分增加(OR=1.079,95%CI:1.003~1.160)和有反酸症状者(OR=1.659,95%CI:1.143~2.408)胃镜检出CSEF的可能性增加.而服用质子泵抑制剂(OR=0.298,95%CI:0.109~0.818)者检出CSEF的可能性降低.结论 考虑男性、年龄增加、饮酒、Gerd-Q评分增加、有反酸症状、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等因素,对于筛选门诊胃镜检查患者进一步提高胃镜检查的成本效益具有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及病死率相当高。由于肝癌组织血供丰富,很多患者术前就已存在微转移,术后就更容易发生复发转移。因此,只有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才能改善肝癌患者预后。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是近年来发现的有关肝损害的新指标,尤其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改变特别明显,甚至有文献报道GP73可
患者男,55岁,间断腹胀和腹泻2个月,再发1周.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和腹泻,多为水样便,最多时达8次/d,量多,无黏液和脓血,伴全身乏力及下肢凹陷性水肿.外院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性息肉.入院体格检查:全身皮肤黏膜未见明显色素沉着,无脱发及指甲萎缩,右侧前下臂可触及多枚皮下结节,质软,最大径约2.0 cm,可活动,无压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血常规检查未见明显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可紧贴胃壁和十二指肠壁近距离检查胰腺,对胰腺微小占位病变的诊断效率较高.在超声实时监测下获取病灶组织,是胰腺占位病变获病理诊断的首选方法.本研究分析62例胰腺EUS-FNA病例,探讨EUS-FNA的诊断价值和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经验。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是具有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但缺乏能解释该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或其他异常证据的一组疾病[1].FGID有以下突出的临床特点:①患病率高,约占消化科门诊的50%~70%.②症状产生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胃肠道运动、分泌和感觉紊乱,以及机体对胃肠内脏感觉的超敏反应(即内脏高敏感现象).研究显示,遗传背景、
目的 探索陷窝蛋白-1在高脂饮食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给予12只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高脂高胆固醇饮食14周,建立NAFLD的动物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时,普通饮食饲养同种系小鼠6只作为对照组.第14周末处死全部小鼠,比较两组体质量、肝质量和血脂变化.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陷窝蛋白-1在NAFLD小鼠肝组织中的基因和蛋白表
尊敬的读者: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本次修订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指南的关注和建议。尽管指南的更新经过国内专家的多次讨论,但因为时间关系,难免有考虑不周之处,另外因为篇幅所限,所以有些变动的地方没有解释原因。对您提出的问题,我们也请教了一些专家,因为也有其他读者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作为指南的执笔者之一,请允许我们在此简单解释一下,有不确切之处,敬请谅解。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手术方式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14例原发性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方式和伊马替尼对GIST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生存率比较采用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曲线计算.结果 214例GIST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0%、87.0%、80.
患者男,69岁,因黑便伴上腹痛5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出现糊状黑便,量约800 mL,含血凝块,共4次,伴上腹部隐痛并晕厥1次,无呕血.当地医院予抑酸、输血和输液治疗.入院前1d再次出现黑便,量约1000 mL,急诊收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患者1年前发现2型糖尿病,3个月前出现脑梗死,未服用阿司匹林.体格检查:体温36℃,血压93/55 mm Hg(1 mm Hg=0.133 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