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画面中品味古诗的意境美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y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的意境抽象而无形,它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融合与统一。而客观之象极富画面感,在古诗教学中可以把图画作为凭借,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画面,描述画面,以及在诵读的促发下回味画面的方式,把握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的特征,进而理解意象,体会意境之美。
  [关键词]古诗画面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13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诗中客观物象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往往能体现读者对作品最深刻的阅读感受,也是读者是否读懂作品的一个评价标准。古诗中,诗人往往通过传神的语言勾勒画面,凸显画面中的客观之象即意象的特征,营造意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画,以画面为依托,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帮助他们理解意象,品味意境之美。
  一、根据诗句,欣赏画面
  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学生要走进诗歌,感受意境,需要建立在对诗句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往往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和注释,对关键词进行正音和释意,在此基础上运用前后勾连、结合语境的方法疏通句意。但古诗的内涵意蕴深厚,停留在对字面意思的疏通上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幻灯、教学挂图等形式,展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通过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对意境的感受。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出示了一树梨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一树梨花尚且多而密,千树万树的梨花该是怎样一种景状?边塞猛烈的北风卷挟着雪花飞舞,让诗人感觉那雪花仿佛便是春天来临时满树的梨花,那么边地的雪花有什么特点?”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形象思维自然而然会被这幅图片激活,犹如身临其境般感知到边塞银装素裹,雄奇的雪景所营造出来的盛大壮观的环境氛围。又如在孟浩然的《早寒有怀》中,有对秋末冬初萧瑟之景的描绘:“木落雁难渡,北风江山寒。”当教师提供的图片能展现诗人所见的寒冷萧索时,学生自然能体会到诗人写这样的景,实则折射出他的内心也是寒冷的,在这样的季节,诗人远离故土,思念家乡,却又不能归去,归隐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不甘归隐又不能从政的苦痛使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一片茫然,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内心的纠结,是诗人无法梳理的,只有把它寄托于漫漫江景中,营造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
  二、结合想象,描述画面
  美学家宗白华说:“艺术意境之表现作品,就是要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蒙之理闪闪发光。这秩序的网幕是由各个艺术家的意匠组织线、点、光、色、形体、声音或文字成为有机和谐的艺术形式,以表出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揣摩语言,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用优美而传神的语言再现或创造诗中的形象。我们可以运用一种改写古诗的方法来“素描”,让学生结合想象,融进自己的感情,描述画面,把古诗改写成散文,进而丰富古诗的内容,更深刻地把握诗的意境。如晏殊的《浣溪沙》,在曾冬的《宋词素描》中是这样描述上阕的:“天气犹如去年,那束阳光,熟悉地走进了旧日的亭台,照在那只又空了的酒壶上。变的是易老的容颜,不变的是荏苒的时光。夕阳如一个不愿回家的孩子,挨在西边的山头上,最后极不情愿地和一片晚霞消失在远方。什么时候,它还会一身金装,站在天空的尽头,看阳光一点一点地点燃黑夜的灯火?天亮后,它依然会拿起远行的行囊,开始每天的旅程。”在描述中,作者加入了合情合理的想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来揭示景物的特征,赋予了夕阳以人的情态和动作,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慨叹,对物是人非的惆怅,进而凸显出整首诗所营造的怅惘感伤的氛围。
  三、诵读诗歌,回味画面
  研读古诗的课堂离不开诵读。教师引导学生诵读,通过声音来传情达意,在声音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中,让学生的情感细胞被激活,全身心地感受回味诗中的画面,将诗中的情境再现在脑海里,理解诗人情感,加强对作品意境的领悟。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在诵读时,要重点读好表现景物特征的字:“大”“孤”“直”“长”“圆”。放声读“大”字,读出放眼大漠,一望无垠的苍茫之感;铿锵读“直”字,读出笔直孤烟,冲上云霄的劲拔之势;延长声音读“长”字,读出黄河杳无尽头之形;饱满声音读“圆”字,读出落日壮阔雄奇之貌。学生在声音的促发中,脑海中会呈现出这样奇丽的边塞风光:大漠广袤无边,黄沙漫漫,升起了一股刚直有力的烽烟,直上高空。黄昏中,巨硕壮丽的落日挂在天际,橘红色的光芒映照着绵延不断的黄河水。几种奇伟之景通过动静的结合、色彩的搭配浑然一体,在回味画面中,领会诗歌雄浑寥廓的意境之美。再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两句,要用舒缓、轻慢的语气读出春雨的滋润细滑,读出春草的若隐若现,在脑海中浮现美妙的早春之景,传递出诗人欣喜之感,感悟这首诗所形成的迷蒙淡远的意境。
  图画通过线条、色彩、形象来传递信息,其直观的可视性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学生在语言文字理解上肤浅的不足。因此,在学习古诗时,不妨借助于画面,为学生走进诗歌搭建桥梁,通过调动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欣赏画面,描述画面,回味画面,更好地把握客观之象中诗人所寄托的主观情感,品味诗作的意境之美。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介绍一个采用多级密排木桩拉锚支护与放坡开挖相结合的深基坑支护实例。通过加强施工监测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既节省了工程投资又缩短了工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成为教育的重点。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精心设计创新情境、巧用课文中的留白三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做法。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创新意识 质疑问难 情境 留白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009  创新是
《整式的乘法》教学案例評析
福建霞浦赤岭隧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病害繁多 ,通过对地质病害的科学研究和采取合理的处治措施 ,确保了隧道施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摘要]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不断充电,提高充实自己,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充满诗意。作为教师,我们要潜下心来研究教学,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30015  巴班斯基说过,经常地、全面地、系统地研究学生是实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