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社会要求培养学生更加全面独立的优秀人格,对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开发和创新能力也有了更高标准。小学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分量,通过作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言语表达和逻辑分析能力,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从情出发,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将其自然地笔写出来。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对于后续的语文学习也大有裨益。
关键词:真情实感;小学;语文
作文占据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和学生也形成了“作文套路”。作文可以有模板,情感也可以虚构。小学生在这过程中并未建立起自身与文字之间的联系,而只是完成了一场文字的“改头换面”,是完成任务式的学习,而非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型地学习。学生在长期的固化模式下将逐渐失去自我判断和表达的能力,对外界的信息获取更加依赖,对未来的自我发展也十分局限。本文就“真情实感”在语文作文中的体现做探究,为教育教学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
一、作文中“真情实感”的体现
小学生年龄普遍在6—12岁之间,年龄较小,阅历不够,因此对感情的沉淀并不够深入。然而他们同样具有真挚的感情,面对事物他们的情绪表达更加直观。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由地抒发感情,树立写作的信心,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而非是教学的任务和包袱。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我的情感,就像为文字的骨架注入了血肉,使得文章情感更加爆满,文字间流露的是力量,能够慰藉人心。
二、将"真情实感"融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自我表达
语文课本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读物,教师以语文教材为重点,将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度拓展,让学生深入体会经典文章的主旨内涵,提升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课本也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书籍,从课本中探索文章的内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阅读压力。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探索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框架,能够吸收课本知识,结合自身实际情感借鉴学习写作手法,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师的课前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课前教师可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追寻情感的起源,引导学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敏感度,在写作时能够有情可抒、有句可写。
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中,文字间充满对世界之大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美好的情感表达。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可将教材中所涉及的场景做相关资料搜集,在课堂教学时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雄伟的天安门,让学生直观感受,内心情绪激荡,充满壮志豪情。教师在课堂氛围的烘托下,引导学生产生联想。教师可提问学生: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为什么呢?学生纷纷以“我想……”句式进行练习,练习自我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抒发,将强烈的愿望和祝福表达出来。教师再进一步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将“我想”的愿望内容拓展到更多的方面,如相关的人、事、物和环境等,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一个层次,拓展到更为广泛的世界中去。
(二)积累素材,丰富自我阅历
小学生在学习仍处于基础阶段,字词认识不多,因此在写作时常常会遇见情感表达的写作局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素材搜集,包括字,词,句,文段以及优秀的文章。学生可分类整理文章,将自己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剖析,理解其意义和运用的情景,在有类似情感体验的时候能够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学生从课外读物、生活观察中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增加了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对于事物的认知观察也更为深刻,在写作时能够潜移默化地讲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同时融入自己当下的情感,写出的文章十分具有个人的风格特色,能够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部编版《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中,作者丰富的想象读来趣味盎然。同時课文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可让学生从字词的认识开始。如“毛茸茸”是描写毛发茂盛的生物,词语间有一些可爱的形态。“脾气”是描写一个人的日常情绪,可以组词“脾气好”“脾气暴躁”等。学生在重点词汇的讲解中理解词语的运用情境,对词语的感情倾向也能有深入体会。如学生在作文中可造句“:刚出生的小猫眼睛都还未睁开,只像个毛茸茸的团子。”学生从课文中“小鸟”延伸到了“小猫”,句子中流露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可见学生的理解运用是合理的。学生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了加工处理,写出来的文章富有文采又有感情的温度,十分动人。教师还可提供一些课外读物或影片,如《动物世界》《自然探秘》等,让学生在“动物”主题内容方面积累的素材更多、情感体验更为丰富。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积累素材,丰富自我阅历、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自我表达等策略逐步开展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 曾朗."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信息周刊,2019(49):1-1.
[2] 周紫君.探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J].数码设计.CG WORLD,2019,08(13):179-179.
[3] 益西旺姆.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3):42-43.
关键词:真情实感;小学;语文
作文占据了语文的半壁江山。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和学生也形成了“作文套路”。作文可以有模板,情感也可以虚构。小学生在这过程中并未建立起自身与文字之间的联系,而只是完成了一场文字的“改头换面”,是完成任务式的学习,而非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型地学习。学生在长期的固化模式下将逐渐失去自我判断和表达的能力,对外界的信息获取更加依赖,对未来的自我发展也十分局限。本文就“真情实感”在语文作文中的体现做探究,为教育教学提供可行性参考意见。
一、作文中“真情实感”的体现
小学生年龄普遍在6—12岁之间,年龄较小,阅历不够,因此对感情的沉淀并不够深入。然而他们同样具有真挚的感情,面对事物他们的情绪表达更加直观。教师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由地抒发感情,树立写作的信心,让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而非是教学的任务和包袱。学生在作文中融入自我的情感,就像为文字的骨架注入了血肉,使得文章情感更加爆满,文字间流露的是力量,能够慰藉人心。
二、将"真情实感"融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自我表达
语文课本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读物,教师以语文教材为重点,将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度拓展,让学生深入体会经典文章的主旨内涵,提升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课本也是他们最为熟悉的书籍,从课本中探索文章的内涵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阅读压力。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探索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框架,能够吸收课本知识,结合自身实际情感借鉴学习写作手法,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教师的课前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课前教师可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追寻情感的起源,引导学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敏感度,在写作时能够有情可抒、有句可写。
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部编版《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中,文字间充满对世界之大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美好的情感表达。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可将教材中所涉及的场景做相关资料搜集,在课堂教学时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雄伟的天安门,让学生直观感受,内心情绪激荡,充满壮志豪情。教师在课堂氛围的烘托下,引导学生产生联想。教师可提问学生: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为什么呢?学生纷纷以“我想……”句式进行练习,练习自我生活实际进行情感抒发,将强烈的愿望和祝福表达出来。教师再进一步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将“我想”的愿望内容拓展到更多的方面,如相关的人、事、物和环境等,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一个层次,拓展到更为广泛的世界中去。
(二)积累素材,丰富自我阅历
小学生在学习仍处于基础阶段,字词认识不多,因此在写作时常常会遇见情感表达的写作局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素材搜集,包括字,词,句,文段以及优秀的文章。学生可分类整理文章,将自己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剖析,理解其意义和运用的情景,在有类似情感体验的时候能够形象生动地体现出来。学生从课外读物、生活观察中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增加了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对于事物的认知观察也更为深刻,在写作时能够潜移默化地讲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同时融入自己当下的情感,写出的文章十分具有个人的风格特色,能够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在小学语文二年级部编版《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中,作者丰富的想象读来趣味盎然。同時课文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可让学生从字词的认识开始。如“毛茸茸”是描写毛发茂盛的生物,词语间有一些可爱的形态。“脾气”是描写一个人的日常情绪,可以组词“脾气好”“脾气暴躁”等。学生在重点词汇的讲解中理解词语的运用情境,对词语的感情倾向也能有深入体会。如学生在作文中可造句“:刚出生的小猫眼睛都还未睁开,只像个毛茸茸的团子。”学生从课文中“小鸟”延伸到了“小猫”,句子中流露出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可见学生的理解运用是合理的。学生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了加工处理,写出来的文章富有文采又有感情的温度,十分动人。教师还可提供一些课外读物或影片,如《动物世界》《自然探秘》等,让学生在“动物”主题内容方面积累的素材更多、情感体验更为丰富。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可结合积累素材,丰富自我阅历、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自我表达等策略逐步开展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 曾朗."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信息周刊,2019(49):1-1.
[2] 周紫君.探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J].数码设计.CG WORLD,2019,08(13):179-179.
[3] 益西旺姆.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