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能给学生思维带来正确的方向和动力。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呢?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问题情境的设计原则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的认识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过解决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学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即经过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桃子”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思维,并通过正确回答后的成就心理体验,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其次,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必须对教材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知识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这样,利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积极性。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要具体而有序
  教师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问题,尽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明白所提出的问题关键,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问题,避免似是而非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干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每个问题围绕一个核心;(2)使用具体的语言表述;(3)问题的层次要清晰。
  2.问题难度要适中
  问题太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问题太复杂,学生认为问题高深莫测,解决问题望尘莫及,从而丧失探究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凭借已有的知识又不能解决问题。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设计有针对性、有梯度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首先给出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然后问:“同学们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你们能写出哪些算式?”学生们通过回忆、思考向老师报告了下列算式:
  3+2=5 ;3-2=1 ;3×2=6 ;
  3÷2= ;2÷3=
  ……
  针对学生的回答,我指出,已知两个数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加、减、乘、除等各种运算。问题:两个数相除我们又可把它叫做什么呢?
  这样的问题难度适中,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很自然地导入新知。
  3.问题要有启发性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把问题带给学生,而且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出示了几道计算题:
  ① (14+5)×6 14×6 +5×6
  ② (3+9)×13 3×13+9×13
  ③ 7×(8+9)7×8+7×9
  然后引导学生综合算式,分析计算结果,并提出理解性问题:“每道题中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当学生分别说出计算结果相等的道理时,教师再问:“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的计算规律?你能用语言叙述出来吗?”这样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讨论回答中掌握好乘法分配律,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逐步引向抽象,从而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
  二.问题情境的实施途径
  当然,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途径,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门值得探究的教学艺术。教师要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利用周围的各种信息资源、环境要素,来充实自己的情境教学。以下几种途径可供参考。
  1.直观演示情境
  教师可以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或常识,直观演示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当直观的物体或图形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本能地想知道是为什么,主动寻找答案。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的过程中,先给学生演示,用一个长方形框架捏住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学生通过图形变化的观察,就自然知道了长方形的特性是不稳定性。
  2.动画再现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情境画面再现出来,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速度、时间与所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我就用flash设计了这样的动画:小林背着书包上学,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从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他家到学校有多远?通过这样的动画启发了学生思考,学生很容易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3.表演体会情境
  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以故事为载体设置问题情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有独到的功效。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在亲自体验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
  4.语言描述情境
  许多教师认为生动的语言描述只有语文教学才需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个数学故事、数学家奋斗史、数学应用题,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激发学生探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作为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师,要积极倡导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新方式,创设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充实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联通:427100湖南省桑植县细沙坪学校)
其他文献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地进行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一.喜爱之情
期刊
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会陷入题海战术或枯燥无味的误区。如何做到既发展学生的能力,渗透数学思想,又能让学生的数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呢?下面我以《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引入部分为例,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原设计】  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了比例的哪些知识?(有零星的学生举手,直接答出了比例的意义。)  师直接说“是啊,那两个比什么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呢?”  
期刊
写文章,素材是血肉,布局谋篇之法是骨架。有了骨架,素材才能立起来,文章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从而绽放迷人的光彩。学生知晓布局谋篇的相关术语并不难,难在写作时的操作。  布局谋篇的方法很多,从哪种方法入手对学生加以引导,这是老师备写作课时要用心思考的问题。其实课本中的一个个文本,就是一个个布局谋篇的样本。从学生阅读的便利性而言,没有哪一本读物比课本同学生的关系更亲密。因而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谋篇的指导,
期刊
目前,很多课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有人呼唤:语文课堂回归生活!只有将语文与生活“接轨”,我们的语文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如何让语文与生活“接轨”呢?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    一.优化环境     1.课堂识字环境的优化与创新  识字环境布置得富有特色,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创新意识的启蒙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教室的布置入手:①
期刊
为了克服教师教学行为的盲目性、随意性,该教学案是在学案的基础上加上了“导语”、“过渡语”、“提示”、“批注”等。我们认为该教学案克服了传统教案程式化的教学步骤的罗列,简洁、实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节课我们在教学目标设计上重点突出了新的教学理念,特别是注意学法指导、注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如“如何学习农民起义”,注意引导学生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几个方面自学该目内容。  教师在
期刊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源于思,它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引线,进步的向导。思维活动始于发现问题。它是对一些问题产生了渴望了解或解决的需要后才开始的。要使学生认识深入,就要启发学生多疑多问。  怎样让学生学会质疑呢?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发问能体现学习语文的“个性”特点。比如,可以从课题发问;从标点符号和词语的特别用法或句子作用以及特殊含义方面发问;从句子
期刊
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众所周知满足边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不一定全等的,而只有当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或都是钝角三角形时两个三角形才能全等。为了清楚说明这两种情况的正确性,现将其证明如下:  问题:在⊿ABC和⊿A1B1C1中,AB=A1B1,BC=B1C1,∠A=∠A1,那么⊿ABC与⊿A1B1C1全等吗?  1.若⊿ABC和⊿A1B1C1都是锐角三角形,且∠A=∠A1,AB=A1B1,B
期刊
在实际教学及测试中,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缺少方法,不知道答题的规律,甚至不知道答题方向。我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和答题的方法。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要点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
期刊
体育教学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一语道破了体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为了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要研究如何改革和创新体育教学,这是新时代、新世纪向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