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的问题能给学生思维带来正确的方向和动力。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呢?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问题情境的设计原则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的认识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过解决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学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即经过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桃子”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思维,并通过正确回答后的成就心理体验,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其次,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必须对教材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知识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这样,利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积极性。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要具体而有序
教师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问题,尽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明白所提出的问题关键,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问题,避免似是而非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干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每个问题围绕一个核心;(2)使用具体的语言表述;(3)问题的层次要清晰。
2.问题难度要适中
问题太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问题太复杂,学生认为问题高深莫测,解决问题望尘莫及,从而丧失探究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凭借已有的知识又不能解决问题。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设计有针对性、有梯度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首先给出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然后问:“同学们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你们能写出哪些算式?”学生们通过回忆、思考向老师报告了下列算式:
3+2=5 ;3-2=1 ;3×2=6 ;
3÷2= ;2÷3=
……
针对学生的回答,我指出,已知两个数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加、减、乘、除等各种运算。问题:两个数相除我们又可把它叫做什么呢?
这样的问题难度适中,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很自然地导入新知。
3.问题要有启发性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把问题带给学生,而且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出示了几道计算题:
① (14+5)×6 14×6 +5×6
② (3+9)×13 3×13+9×13
③ 7×(8+9)7×8+7×9
然后引导学生综合算式,分析计算结果,并提出理解性问题:“每道题中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当学生分别说出计算结果相等的道理时,教师再问:“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的计算规律?你能用语言叙述出来吗?”这样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讨论回答中掌握好乘法分配律,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逐步引向抽象,从而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
二.问题情境的实施途径
当然,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途径,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门值得探究的教学艺术。教师要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利用周围的各种信息资源、环境要素,来充实自己的情境教学。以下几种途径可供参考。
1.直观演示情境
教师可以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或常识,直观演示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当直观的物体或图形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本能地想知道是为什么,主动寻找答案。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的过程中,先给学生演示,用一个长方形框架捏住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学生通过图形变化的观察,就自然知道了长方形的特性是不稳定性。
2.动画再现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情境画面再现出来,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速度、时间与所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我就用flash设计了这样的动画:小林背着书包上学,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从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他家到学校有多远?通过这样的动画启发了学生思考,学生很容易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3.表演体会情境
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以故事为载体设置问题情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有独到的功效。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在亲自体验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
4.语言描述情境
许多教师认为生动的语言描述只有语文教学才需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个数学故事、数学家奋斗史、数学应用题,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激发学生探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作为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师,要积极倡导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新方式,创设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充实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联通:427100湖南省桑植县细沙坪学校)
一.问题情境的设计原则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说问题情境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内容与其原有的认识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过解决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学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即经过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到桃子”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思维,并通过正确回答后的成就心理体验,激发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其次,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必须对教材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知识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这样,利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积极性。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要具体而有序
教师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问题,尽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明白所提出的问题关键,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问题,避免似是而非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干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1)每个问题围绕一个核心;(2)使用具体的语言表述;(3)问题的层次要清晰。
2.问题难度要适中
问题太简单,学生无需思考就能回答;问题太复杂,学生认为问题高深莫测,解决问题望尘莫及,从而丧失探究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凭借已有的知识又不能解决问题。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设计有针对性、有梯度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首先给出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然后问:“同学们根据长方形的长和宽,你们能写出哪些算式?”学生们通过回忆、思考向老师报告了下列算式:
3+2=5 ;3-2=1 ;3×2=6 ;
3÷2= ;2÷3=
……
针对学生的回答,我指出,已知两个数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加、减、乘、除等各种运算。问题:两个数相除我们又可把它叫做什么呢?
这样的问题难度适中,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很自然地导入新知。
3.问题要有启发性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把问题带给学生,而且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出示了几道计算题:
① (14+5)×6 14×6 +5×6
② (3+9)×13 3×13+9×13
③ 7×(8+9)7×8+7×9
然后引导学生综合算式,分析计算结果,并提出理解性问题:“每道题中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当学生分别说出计算结果相等的道理时,教师再问:“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的计算规律?你能用语言叙述出来吗?”这样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讨论回答中掌握好乘法分配律,将学生的思维由具体逐步引向抽象,从而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
二.问题情境的实施途径
当然,创设自主学习的问题途径,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门值得探究的教学艺术。教师要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利用周围的各种信息资源、环境要素,来充实自己的情境教学。以下几种途径可供参考。
1.直观演示情境
教师可以用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件或常识,直观演示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当直观的物体或图形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本能地想知道是为什么,主动寻找答案。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特性的过程中,先给学生演示,用一个长方形框架捏住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学生通过图形变化的观察,就自然知道了长方形的特性是不稳定性。
2.动画再现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情境画面再现出来,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速度、时间与所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中,我就用flash设计了这样的动画:小林背着书包上学,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从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他家到学校有多远?通过这样的动画启发了学生思考,学生很容易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3.表演体会情境
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以故事为载体设置问题情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有独到的功效。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在亲自体验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
4.语言描述情境
许多教师认为生动的语言描述只有语文教学才需要,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个数学故事、数学家奋斗史、数学应用题,能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激发学生探究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作为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师,要积极倡导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教学中实践教学新方式,创设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充实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联通:427100湖南省桑植县细沙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