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配套练习研发的可行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03402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汉语文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配套练习研发的可行性,为研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汉语文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配套练习探寻依据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藏族地区 配套练习 可行性
  普通高级中学汉语文教科书(藏族地区使用)配套练习研发的可行性主要基于分析现行汉语文教材使用的情况,通过系统总结研发现行汉语文教材配套练习的政策保障和理论基础,探索研发现行汉语文教材配套练习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管理内容,提高甘南藏族地区“以藏为主”普通高中汉语教学质量。
  一、现行汉语教材的使用情况
  甘南少数民族地区“以藏为主”普通高中,藏语为第一语言,汉语为第二语言单加授课,执行国家教育部转发的《五省义务教育全日制藏族小学、初级中学及高级中学协调性课程计划》。目前没有专门的机构编写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教辅材料,学生学习的依据主要以教材为主,导致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学设计所需要的一切教学资源只有网络、一本教材和学校的多媒体而已。学生学习仅凭老师课堂的授课获取知识,课后没有汉语课本有关的练习材料,阅读材料极为有限。
  二、研发现行汉语文教材配套练习的政策保障和理论基础
  1.政策保障。教育部于2006年10月颁布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为汉语教材编写、汉语教学、学业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汉语课程的依据,直接指导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发展民族教育的不同阶段管理和实施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课程理念和学校教学目标,以及在具体的教学中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三维目标”和全面发展。
  2010年7月29日正式全文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家不断统筹规划,加大对西部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师资、资金等方面的倾斜投入和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各少数民族地区要不断探索更适时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环境模式不仅要求少数民族学生继承和弘扬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还要把汉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学习。
  2.理论基础。我国较系统地介绍双语教学的专著和论文较多,主要有黄崇岭的《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黄安余的《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他们都初步探索和介绍国内外的双语教学的理论依据,这些探索和介绍推动了我国双语教学的有力发展。相对而言,我国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关于校本教材理论研究较成熟,王秋菊在《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中对校本教材开发的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为本论文的研究直接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实际和第二语言教学的特征,杜威实用主义育思想体系中提到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思维五步”和“教学五步”等命题及论述,对甘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尤其汉语文教育的模式构建及本论文的研究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建构主义为汉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观”、“教学模式”、“师生角色的定位”、“新型的师生关系”观点及论述,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家教育方针和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文教育也应在不断创新模式和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基础上,更好地为民族教育服务。
  三、研发现行汉语文教材配套练习的有效途径
  1.研究知识点的书面呈现方式和基本属性。通过梳理知识点与考试关系:(1)研究汉语文知识点的书面呈现方式,主要是指该知识点在考试中如何体现,即有多少种出题类型,有多少种出题角度,有多少种变化形式;该知识点的学习要点、学习类型、所需基础、预测难度等。对所教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的书面呈现方式和基本属性应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2)“三题”的编写。掌握知识点呈现方式和属性的目的是精选讲课例题、分层教学的作业题、跟进反馈的训练测验考试题。
  2.研究知识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1)教材的整体性把握。知识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材整个知识体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可粗略地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要分析联系的方向、联系的方式、联系的层次和联系的作用等。(2)知识点的串联。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教学思路拓展开来,使课堂教学形式真正地“活”起来。(3)研究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方式。知识点在考试中的呈现方式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呈现方式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所有的知识点不是只能用同一种方式、同一种思路进行教学。
  首先,要研究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仔细区分知识点之间的类型与类别,从而确定采用相应的教学过程、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知识扩展面。如字词识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听写,课后列入学生课余的学习的主要内容。
  其次,根据知识点的性质特点,确定哪些可以让学生采用被动接受的方式学习和掌握,哪些可以让学生采用主动探究的方式学习,哪些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哪些只能采用个体学习的方式感悟。
  再次,对知识点呈现方式的形式和步骤进行认真的思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包括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個体差异等),采用适当的学习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与尝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定制.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秋菊.语文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了不断适应我国现代教学改革发展,高中语文教学也要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阶段主要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有了成熟的意识及较为固定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利用有限的40分钟,将语文教学课程全面高效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习语文知识。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新语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和意义,着重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存在的几个误区,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一些具体应对措施,期望能够给高中一线语文教师带来实质性帮助。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合作学习 误区 应对策略  合作学习于上个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策略,是近十几年来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其特点是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把不同层次学生分在同一小组,共同
摘 要: 在现行的课改中提倡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转变老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国家的教育观指引下,只有把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实现教师有效地教学、学生有效地学习,才能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方法  对于课堂高效的定义,有简单的描述,即在一节课的40分钟内,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加大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具
摘 要: 语文是一门了不起的学科,肩负着很多的责任,小语文包含大智慧,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阅读和写作,还应该渗透情感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追求,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热爱祖国。本文从弘扬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焦点、培养美好品德和学会正确追求四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作用  语文学科的魅力不仅在于她包罗万象,贯穿古今,更在于她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餐饮行业经历了暴利时代,高回报的投资活动及较低的行业门槛,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进入,使得餐饮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当下,在劳动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逐渐攀升的经济背景下,餐饮企业的利潤空间被逐步压缩,企业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而,加强成本管理是餐饮企业谋求长足发展的必然举措。本文以餐饮企业为主,研究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探究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餐饮企业;成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在语文课堂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越来越受到教师认可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发展进步角度考虑,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让他们接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要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进步。本文从语文课堂实践角度切入,阐述当前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如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自主学习 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论是学生、学生家长还是教师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师更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初中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不仅对其初中学习成绩有非常大的作用和影响,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目的,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展开讨论,致力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最大限度的收获,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情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启迪学生思想;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健全人格。 可以在导入环节中运用音乐,也可以配乐朗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音乐 作用与运用  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一曲《黄河大合唱》,振奋精神,催人勇往直前;一曲《梁祝》,荡气回肠,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