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丰富产品种类、服务社会以及促进地方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得到的金融支持并未相应增加,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财税及金融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融资成本过高、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原因,中小企业依然面临融资困难的难题。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制度缺陷,并由此而导致的与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规律的不适应。如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衍生出的企业信用度低、财务管理不规范、以及任人唯亲的人事制度,进而造成了银行贷款的限制。而资本市场作为融资的另一渠道,对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充分性要求较高,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了国家政策及外部环境给予的支持外,很大程度依赖于中小企业进行的管理及制度创新,使之更好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生存能力弱,竞争力不强、效率低,难以满足银行和投资者的盈利预期要求。相比收入、盈利水平稳定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偏低、议价能力差、资产利用效率低,盈利能力不强,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因素制约,其科技创新能力也比较弱,久而久之使其产品缺乏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中盈利能力下降。尤其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有些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像这样未来盈利能力不稳定的企业是很难引起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注意的。
(二)中小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要求。对金融机构来说,目前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流动资产不可用作抵押,但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其主要偏好在于抵押物能否顺利转让出售及其价格是否稳定。银行认可的优质抵押物一般仅限于土地、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资本实力有限,其所拥有的有价值的固定资产数量少,房产和地产抵押数量不足等特点,有的企业甚至是租赁经营,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抵押物难度很大。
(三)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较大,难以满足银行贷款安全性要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于进入门槛低、所需专业知识较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技术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加之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导致银行放贷慎之又慎。大部分企业还存在信息披露意识较差,账务核算混乱、财务作假,为了逃避税款或套取银行贷款,甚至向税务、银行提供两套账的现象。此外,個别中小企业恶意拖欠账款,贷款违约率较高,且追讨难度大,是银行不良贷款的高发区。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出于防范风险和利益刚性的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也不愿意做中小企业贷款。
(四)金融体系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一是我国融资格局中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在贷款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多年来主要为我国大中型企业服务,其以追求贷款规模效益和风险平衡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二是担保服务机构不健全,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设置了严格的条件。纯信用贷款需要在贷款行开立账户,并且贷款金额有限,不能满足企业贷款规模需要;大额贷款需要提供百分之百的抵押和担保,担保同时需要企业提供反担保措施。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抵押物较少,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因此出现银行想给企业贷款不敢贷,而企业想使用贷款却用不到的情况。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自身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抵御外部冲击。同时政府部门则要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
(一)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一是注重自身信用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培育。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牢固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和法制意识,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主动加强信用建设,从而消除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信用贷款的顾虑。二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管理高层及每一位员工应牢固树立防范风险意识,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获取市场信息,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并对风险予以识别和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或转嫁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强风险防御能力,减少风险的发生。三是提高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经营水平,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走集约型、专业化生产之路。
(二)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通过完善财务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假报表、假合同的现象发生,提高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信息透明度。其次,加强与银行的沟通,注重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银行在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督成本。
(三)扩大内源融资,缓解资金压力。解决融资问题,首先是眼光向内,苦练内功,必须增强内源融资的能力。首先,从资金管控体系入手,加强资金集中管理,依照资金审批权限和流程进行对外支付业务,规范资金管理行为,保证各项资金运作和使用安全有效。其次,控制“两金”占用,提高资产运行质量。存货管理要坚持以销定产,尽最大限度减少库存,提高良品率,降低存货资金占用;应收账款应按照账龄进行管理,尤其是要关注一年以上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对确定有风险的应收账款,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债权的催收和结算工作,加快资金流转,盘活现有资产,保证资金及时回笼,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再次,注重维持税企、政企关系,积极沟通和筹划,及时争取各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增加资金资源,减少财务费用,促进企业经营发展。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各项政策落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展普惠金融,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各项政策措施,多渠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施精准信贷。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原则,对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企业信贷要求给予倾斜。(作者单位:西安惠安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丰富产品种类、服务社会以及促进地方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得到的金融支持并未相应增加,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的问题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财税及金融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融资成本过高、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原因,中小企业依然面临融资困难的难题。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制度缺陷,并由此而导致的与市场经济内在发展规律的不适应。如企业“家族式”管理问题,衍生出的企业信用度低、财务管理不规范、以及任人唯亲的人事制度,进而造成了银行贷款的限制。而资本市场作为融资的另一渠道,对中小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充分性要求较高,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除了国家政策及外部环境给予的支持外,很大程度依赖于中小企业进行的管理及制度创新,使之更好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生存能力弱,竞争力不强、效率低,难以满足银行和投资者的盈利预期要求。相比收入、盈利水平稳定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偏低、议价能力差、资产利用效率低,盈利能力不强,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因素制约,其科技创新能力也比较弱,久而久之使其产品缺乏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中盈利能力下降。尤其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有些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像这样未来盈利能力不稳定的企业是很难引起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注意的。
(二)中小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抵押担保要求。对金融机构来说,目前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流动资产不可用作抵押,但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其主要偏好在于抵押物能否顺利转让出售及其价格是否稳定。银行认可的优质抵押物一般仅限于土地、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资本实力有限,其所拥有的有价值的固定资产数量少,房产和地产抵押数量不足等特点,有的企业甚至是租赁经营,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抵押物难度很大。
(三)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较大,难以满足银行贷款安全性要求。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于进入门槛低、所需专业知识较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且技术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不起原材料或产品价格波动,经营风险较大。加之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导致银行放贷慎之又慎。大部分企业还存在信息披露意识较差,账务核算混乱、财务作假,为了逃避税款或套取银行贷款,甚至向税务、银行提供两套账的现象。此外,個别中小企业恶意拖欠账款,贷款违约率较高,且追讨难度大,是银行不良贷款的高发区。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出于防范风险和利益刚性的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也不愿意做中小企业贷款。
(四)金融体系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一是我国融资格局中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在贷款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多年来主要为我国大中型企业服务,其以追求贷款规模效益和风险平衡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二是担保服务机构不健全,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设置了严格的条件。纯信用贷款需要在贷款行开立账户,并且贷款金额有限,不能满足企业贷款规模需要;大额贷款需要提供百分之百的抵押和担保,担保同时需要企业提供反担保措施。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抵押物较少,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因此出现银行想给企业贷款不敢贷,而企业想使用贷款却用不到的情况。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企业自身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抵御外部冲击。同时政府部门则要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
(一)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一是注重自身信用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培育。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牢固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和法制意识,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自觉主动加强信用建设,从而消除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信用贷款的顾虑。二是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企业管理高层及每一位员工应牢固树立防范风险意识,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获取市场信息,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并对风险予以识别和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或转嫁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强风险防御能力,减少风险的发生。三是提高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经营水平,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走集约型、专业化生产之路。
(二)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监督机制。通过完善财务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假报表、假合同的现象发生,提高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和信息透明度。其次,加强与银行的沟通,注重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银行在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督成本。
(三)扩大内源融资,缓解资金压力。解决融资问题,首先是眼光向内,苦练内功,必须增强内源融资的能力。首先,从资金管控体系入手,加强资金集中管理,依照资金审批权限和流程进行对外支付业务,规范资金管理行为,保证各项资金运作和使用安全有效。其次,控制“两金”占用,提高资产运行质量。存货管理要坚持以销定产,尽最大限度减少库存,提高良品率,降低存货资金占用;应收账款应按照账龄进行管理,尤其是要关注一年以上应收账款的变动情况,对确定有风险的应收账款,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债权的催收和结算工作,加快资金流转,盘活现有资产,保证资金及时回笼,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再次,注重维持税企、政企关系,积极沟通和筹划,及时争取各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增加资金资源,减少财务费用,促进企业经营发展。
(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质量。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和各项政策落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发展普惠金融,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各项政策措施,多渠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施精准信贷。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坚持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的原则,对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企业信贷要求给予倾斜。(作者单位:西安惠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