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 精彩无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inginthe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手探寻问题条件,有效解答数学问题,是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培养的必经途径,也是能力培养的生动表现。高中生作为具有一定探究能力素养的学生群体,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中要树立“能力培养”理念,重视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案例教学;探究能力 能力培养
  动手探究事物本质,揭示问题现象,是人们开展探究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各种社会能力培树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具有探究技能型的人才已成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培养。加之,高中数学教学的对象——高中学生,将进入社会,从事各种生产劳动,更加需要具有良好探究实践的能力素养。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应根据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一、发挥高中学生探究问题现有经验,激发高中学生更加主动探究问题的情感
  高中学生作为经历一定学习经历和历练的学生群体,逐步培养和树立了一定的探究知识的情感和经验,但由于高中学生本身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能力比较欠缺,同时,学习情感易受外界事物和内在情感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出现“不愿探究”、“畏惧探究”心理情感的出现。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动手探究的情感。高中生对现实生活性问题以及生动幽默语言内容充满“兴趣”,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设置到现实生活性问题情境中,用幽默生动的数学语言进行生动的展示,使学生在感知问题内容中,积极情感得到渲染,能动动手意识得到增强。如在“平面向量”知识教学时,高中数学抓住该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问题的衔接点,设置了“测定某一物体方位”的物理学科情境。这样,学生对新知内容就不会感到陌生,动手探究的情感就会得到“熏染”,主动探究意识就能得到显著增强。
  二、重视数学问题探究方法经验传授,提升高中学生开展高效探究活动的成效
  方法要领的掌握和运用,是高中学生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钥匙”,也是高中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效能取得实效的“先决条件”。高中学生只有掌握解题精髓之“刀”,才能实现探究实践活动“游刃有余”。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做”的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知识、解答问题的主体能动特性,让学生亲身参与问题解答全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帮助下,感知问题解答的精髓,掌握问题解答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探究方法论”的有效指导,开展高效探究问题活动。
  问题:规定 ,其中x∈R,m是正整数,且Cx0=1,这是组合数Cnm(n,m是正整数,且m≤n)的一种推广。我们知道,组合数Cnm是正整数。那么,对于Cxm,x∈R,m是正整数,是否也有同样的结论?你能举出一些Cxm∈R成立的例子吗?
  在该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探究分析问题任务交给学生,学生的合作探析问题过程如下:
  从Cxm的定义不难知道,当 且m≠0时,Cxm∈Z不成立,下面,我们将着眼点放在x∈Z的情形。
  先从熟悉的问题入手。当x≥m时,Cxm就是组合数,故Cxm∈Z。
  当且 且x  一方面再一次考察定义: ;
  另一方面,可以从具体的问题入手。
  由 的计算过程不难知道:C5-15=-C519。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例子发现类似的结论。因此,将C5-15转化为C519可能是问题解决的途径。
  事实上,当x<0时,
  ①若-x+m-1≥m,即x≤-1,则Cm-x+m-1为组合数,故Cxm∈Z。
  ②若-x+m-1  这个结论不难验证。事实上,当0≤x  综上,对于x∈Z且m为正整数,均有Cxm∈Z。
  学生在上述问题分析过程中,运用了一个类比数学思想。在该类型问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求的问题与熟知的信息相类比,进行多方位的联想,将式子结构、运算法则、解题方法、问题的结论等引申、推广或迁移,可由已知探索未知,由旧知探索新知,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变灵活性。
  三、强化教学活动双边互动特性,促进高中学生良好探究问题习惯的养成
  传统教学活动的弊端就在于忽视教学活动的“双边性”,注重了教学活动的“单边性”,使学生在教师所设定的“圈圈”进行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导致学生得不到反思和锻炼的时机,得不到暴露探究实践活动中的“瑕疵”,影响了高中学生良好探究习惯的养成。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要发挥教学的双边互动作用,有意提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双边活动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讨论中和问题评价中,展现探究活动表现,接受有效指导,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总之,高中学生探究实践能力的有效树立,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内容。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能动探究潜能,注重问题探究解答方法传授,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有效方法,为技能型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项群体性的双边互动活动,离不开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合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集体观念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有效教学活动中,有着深刻广泛的应用。本文作者抓住合作学习的功效,就新课标下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开展合作性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合作性教学;素养培养  常言
期刊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历来有一些核心内容像是课程改革的“晴雨表”——不同时期对这些课程的教与学,反映了我们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不同认识“有理数的乘法”就是这样一节课,曾经有人说,能够将“负负得正”讲清楚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出色的数学老师。  “(-1)×(-1)=1”就这么难讲吗?许多专家发表过不同的见解,不同版本的教材也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共同的希望是使有理数乘法的教学更有逻辑意
期刊
【摘 要】构建主义教育学者认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就是学生在群体性学习活动中,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助合作、主动探索、辨析创新等进程方式,达到学习能力素养的有效锻炼和提升。同时,当前素质教育已有原来的知识传授为主变为现在的能力培养为第一要义的教学活动形式,将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其能力培养目标。平行四边形章节作为数与形的有效结合体,是初中平面结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
期刊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为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期刊
【摘 要】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是践行初中化学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本作者站在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从利用化学实验、善于设疑问难、巧讲化学轶事和联系生活实际等角度阐述了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的艺术。  【关键词】化学实验;设疑问难;化学轶事;生活实际  课堂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氛围是践行初中化学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
期刊
【摘 要】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本文论述的就是如何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促进劳动与技术教学双边互动,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电工;双边互动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必须修学的基础
期刊
【摘 要】21世纪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人格品质,是一种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入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教育场所,使得课余生活充满活力,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不断的提高。因此,本文从一次科技馆举行的科普教育活动,介绍纳米现象——莲叶效应,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纳米现象,并且丰富和创新了课堂教学。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化学教学,简单阐述了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并介绍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思维的独创性;想象力  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关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应具有创造性,认为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这种思维以它的效果是否具有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与真理性为检验标准。
期刊
【摘 要】年前的优质课比赛已经落幕,我在高一(3)班开了一节《信息的编程加工》信息技术实践课。通过参加这次比赛,我收获颇多。现在让我写优质课的教学反思,发现这也是与同事们多次研讨、思维碰撞的过程,比赛结果是对集众家所长的教学设计的一种肯定。有效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根本追求,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作了一些思考,提
期刊
谁都知道,抄袭作业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历来被老师家长视为大忌,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消化与巩固,学生也就难以真正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不可否认,现在学生当中作业抄袭的现象非常严重,数学作业更是抄得厉害。过去只在少数学生当中存在的现象现在有逐渐扩大蔓延的趋势。每次检查作业时,都发现不少学生的作业与其他学生的错误雷同,尤其是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中等成绩的也不在少数,甚至优等生中间也不乏其人。  
期刊